- 78.00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满分必做题一、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一)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取材于《中庸·审问》)(二)世间极闲适事如临泛游览饮酒弈棋皆须觅伴寻对唯读书一事止须一人可以尽日可以穷年环堵之中而观览四海千载之下而觌面古人天下之乐无过于此而世人不知,殊可惜也!(明·张岱《快园道古·言语》)(三)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四)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若匠之为车辖须臾斫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取材于《墨子·鲁问》)(五)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选自《张太岳集》)【答案】(一)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答对1处得1分)译文:舜大概是一个极其明智的人了!舜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他能把握事物(过与不及)的两端,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二)世间极闲适事/如临泛游览//饮酒弈棋/皆须觅伴寻对/唯读书一事/止须一人/可以尽日/可以穷年/环堵之中而观览四海/千载之下而觌面古人/天下之乐//无过于此/而世人不知,殊可惜也!(评分标准:本题5分。标记“/”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标记“//”之处,可断可不断,不赋分。)译文:\n世间特别休闲适意的事情,如游山水,赏胜迹,饮酒,下棋,都要有同伴,有对手,只有读书,只需一人(即纯粹属于个人的事,个人完全可以自由支配),你可以读一整天,也可以读上一年。坐在小屋子里你能够纵览天下;隔了上千年你也能晤对古人,这是天下任何其他赏心乐事都比不上的。只是世人不一定体会得到,非常可惜啊!(三)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处为必断处,“//”处为可断可不断处。必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译文:陕西因为山洪爆发,有一块巨石堵塞在山涧当中,涧水四处流溢,造成灾害。巨石大得如一幢房舍,(凭)人力根本无法搬动,州县对此(特别)担忧。雷简夫作(当地)县令,就命人在巨石的下方挖洞,估量洞的大小和巨石一样了,将巨石拉入洞中,填埋洞穴,水患也就平息了。(四)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若匠之为车辖/须臾斫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评分参考)①“∥”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②“利于人∥谓之巧”与“不利于人∥谓之拙”两处若断,则必须都断,否则按错误的断句论。③答对2处得1分。④答错2处扣1分。译文:公输子削竹木做成鹊,做成了就让它飞起来,(飞了)三天(都)没落下来。公输子自己认为特别精巧。子墨子对公输子说:“你做鹊,不如匠人做车辖,一会儿工夫,削一块三寸的木头,可以(使车轮)承载五十石重(的东西)。所以做精巧的东西,对人有利的(才能)叫作巧,对人没利的(就)叫作拙了。”(五)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共5分。断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译文:治国难的不是立法,而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法;难的不是采纳意见,而是实现诺言。假如过问一件事却不问最终的结果,办一件事却不进行经常检查,君主没有综合考查的明智,臣子就会有敷衍了事的念头。在这种状况下,即使是尧、舜为君,大禹、皋陶为辅佐,恐怕也很难取得政绩上的成就。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①;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②受谗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于时皇子虽幼,皆外任都督、刺史,遂良谏曰:“昔二汉以郡国参治,杂用周制。今州县率仿秦法,而皇子孺年并任刺史,陛下诚以至亲扞四方。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得人则下安措,失人则家劳攰③。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师,教以经学,畏仰天威,不敢犯禁,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惟陛下省察。”帝嘉纳。\n西突厥寇西州,帝曰:“往魏征、褚遂良劝我立麹文泰子弟,不用其计,乃今悔之。”帝于寝宫侧别置院居太子,遂良谏,以为“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宜许太子间还东宫,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帝从其言。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因命遂良草诏。高宗即位,封河南县公,进郡公。坐事出为同州刺史。再岁,召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进拜尚书右仆射。(取材于《新唐书》)[注]①元龟:可作为借鉴的往事。②有:或许。③攰:guì疲乏。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起居:皇帝的言行B.臣谓皇子未冠者未冠:尚未冠名C.近师傅,专学艺,以广懿德懿德:美好的德行D.因命遂良草诏草诏:起草诏书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坐事出为同州刺史B.朕能守而勿失无忌、遂良在,而毋忧C.虽然,刺史,民之师帅也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D.不用其计,乃今悔之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8.给下列文句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世南死,无与(之)论书者B.遂良独论(其)所出C.臣职载(于)笔,君举必书D.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诸)京师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起初,褚遂良是由于书法方面有相当的造诣而得到唐太宗青睐的。B.褚遂良负责“起居录”敢于坚持原则,使唐太宗不得不奉公守法。C.褚遂良作为谏官,遇事勇于进言规劝,他的意见大多被皇帝采纳。D.唐太宗病危时把太子托付给褚遂良等人,希望他们尽心辅佐太子。10.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②朋友深交者易怨,父子滞爱者多愆。\n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汝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取材于《庄子·至乐》)【答案】6.B(“未冠”是未行冠礼,尚未成年)7.C(两个“然”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承指上文所说之事,意为“这样,如此”。A前“为”是“作为”,动词,后“为”是“担任”,动词;B前“而”是连词,可不译,后“而”是代词“你”;D前“其”是代词“他们的”,后“其”是副词,表祈请)8.A(这里应是第一人称我,而不是他)9.B(“不得不”的说法过分,无据。“起居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原文中“朕行有三”的话说明唐太宗有主观能动性,并非迫不得已)10.①告诫皇帝不做非法的事,没听说过天子自己观看(自己的)历史的。②朋友深交时容易产生怨恨,父子沉溺于爱怜时增多过失。11.汝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评分标准:本题5分。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