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课程 23页

  • 78.50 KB
  • 2022-08-23 发布

文言文复习课程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年级文言文总复习姓名一、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ǐ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缗(mí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缗(mín)王继位。缗(mín)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滥竽充数」这句成语往往被当成贬义词,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头,谋得一个职位混日子;或是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候,也有人用这句成语形容自己,表示谦虚。【注释】使:派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必;一定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悦之:很高兴,很喜欢廪:粮食仓库。食:供养廪食:官府供食好:喜欢一一听之:吹竽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宣王悦之(很高兴,很喜欢)(2)廪食以数百人(官府供食)2、解释下列句子(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2)缗王立,好一一听之。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3、南郭处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请为王吹竽”?答:南郭处士是一个想不劳而获的人。因为他知道齐宣王喜欢听百人吹竽,他能够混在里面而,齐宣王却听不出来。4、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竽,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用原文回答)答: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5、齐缗王也喜欢听吹竽,南郭处士为什么要逃走?(用原文回答)答: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6、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只会装腔作势,弄虚作假,迟早要露出马脚而被淘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是滥竽充数,此成语也可引中为以“次货充好货。”有时也可用来表示谦虚,说自己本领不高,充数而已。二、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注释]①求——搜求,寻找。②无敢——不敢。③长(zhǎng)——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④逆——违反。命——命令,意志。⑤不信——不老实,说假话。⑥走——跑,逃走。⑦然——对的。⑧遂——于是,就。⑨畏——害怕。⑩皆-----都.⑩走(古)-----逃跑(今)[行(古)-----走(今)]1、解释加点词语食〔吃〕长〔掌管〕然〔对的,正确的〕皆〔都〕故〔所以〕遂〔于是,就〕子〔你〕走〔逃跑〕2、翻译全文3、一词多义〈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顺接连词,无实意)〈2〉故遂与之行(狐狸)〈3〉兽见之皆走(老虎和狐狸)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不要利用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5、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6、请写出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仗势欺人、狗仗人势、恃势凌人三、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②而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①操,琴曲。②蹀躞(diéxiè),踮着小步。释义:比喻对蠢人讲道理,白费口舌。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1)解释下面加点词。①伏食如故(先前,以前)②不合其耳也(悦 )③孤犊之鸣(叫声) ④即掉尾奋耳(摆动)(2)翻译下面句子。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四、郑人买履《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去集市时,忘了拿量好的尺码。他在集市上选好鞋子后,才想起自己忘了携带尺码,他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就没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注释:度(duo):量长短。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欲:想要。履:音(lǚ),革履,就是鞋子。者:......的人。先:首先。而:然后。置:放,搁在。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的。坐:通假字:座;座位;现在与古代不同。至:等到。之:到...去。而:却。忘:忘记。操:拿,携带。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已:已经。得:得到;拿到。乃:才。持:拿。反:通假字:返;返回。及:到,等到。罢:散,结束,停止。无:不。自信:相信自己。遂:于是,就。得:买到。何:为什么。之:鞋子。以:用。足;脚。宁:宁可。[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履(鞋子)(2)操(拿,携带。)(3)度(量长短。)(4)宁(宁可。)2、解释 (1)“先自度其足”的度( 量长短     ) (2)“吾忘持度”的度 ( 量好的尺码     ) (3)“宁信度”的度   (量好的尺码      )(4)至之市,而忘操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5)反归取之(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6)何不试之以足?(鞋子)3、翻译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于是返回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就没买到鞋。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人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事实,不能太墨守成规。5、你怎样看待郑人买履?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郑人是一个固执已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如刻舟求剑)五、《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简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注释:①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②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③走:跑的意思。④颈:脖颈,就是脖子。⑤释: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⑥耒: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⑦冀: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坐享其成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兔走触株(撞)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放下)③冀复得兔(再)④而身为宋国笑(成为)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因为他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所以……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六、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1),熏以桂椒(2),缀以珠玉,饰以玫瑰(3),缉(4)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5)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翻译:有一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卖珍珠,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这匣子用桂、椒熏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用红色的美玉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还给他珍珠。这个楚国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啊。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十分可笑。(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导致没有看出宝珠的重要性。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近义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义词】去粗取精【注释】(1)[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2)[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3)[玫瑰]一种美石。(4)[缉]装饰边沿。(5)[还]退还。【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为(制做)缀(点缀)饰(装饰)还(退回)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他,指楚人)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他,指楚人)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这种行为。代词)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她的)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①楚人: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②郑人:要有眼光,不要取舍不当。5、“买椟还珠”的意思是买下盛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木匣中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作者的原意是讽刺那些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人(类似的还有“有眼不识泰山”、“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从郑人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还可以从楚人的角度将寓意理解为守信为本,踏踏实实做人,堂堂正正干事,不欺骗人。七、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舍:家.嬉:游戏.所以:用来.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私人一类的事.贾人:商贩.衒卖:沿街叫卖.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释文】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释下列词语。A.嬉:游戏.B.贾人:商贩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孟母三迁3、你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孟母怎样?孟母很有教养,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良4、启示: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八、破瓮救人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释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1.解释括号里的词。1、(1)众皆弃去(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2)破之(击破水缸)2.翻译下面的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神州五号、六号、七号飞船的研制等。九、《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解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迷信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地点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自--从。遽jù--音句,急遽,立刻,匆忙,表示时间很紧迫。契--音气,动词,雕刻。是--这儿。不亦惑乎--不是佷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坠--落。契者--雕刻的人/地方。若--如果。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涉(渡江)②遽(急忙、立刻)③是(这儿)④求(寻找)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他的,渡江人的)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船沿上)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代词,此处指量好的尺码)B至之市,而忘操之。(到……去)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剑)⑴做代词,代物的:(A、C)⑵做动词用的:(B)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不能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十、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注释】[1]鬻(yù):卖。[2]誉:赞美。[3]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4]或曰:有的人说。[5]莫:没有不。[6]应:回答。[7]或:有人。[8]“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9]“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10]“吾盾之坚”的之:同上。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誉之曰(代词,指代盾。)②以子之矛(用)③或曰(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何如(会怎么样)⑤夫不可……(那)⑥同世而立(存在)2.判断下了说法的正误。①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这是一个判断句。【错】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之"起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对】③于物无不陷也。→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对】④"物莫能陷也"和"陷子之盾"中的"陷"字,均解释为"刺,刺穿"。【对】3。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十一、《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①智:以……为聪明。②宋:指宋国。③坏:毁坏。④筑:修补。⑤亦云:也这样说。⑥暮:晚上。⑦果:果然。⑧亡:丢失。⑨父:fǔ,老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⑴天雨墙坏(    ):下大雨      ⑵而邻人之父亦云(     ):  说 ⑶暮而果大亡其财(    ):  晚上 ():丢失2.翻译全文3、下列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宋有/富人B、天/雨墙/坏C、其/邻人之父/亦云D、其家甚/智其子4、下雨墙坏后,富人家的孩子说什么?(用原文回答)不筑,必将有盗5、当富人家被盗之后富人有怎样的反应?(用原文回答)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6、你读了此文有什么体会和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十二、画蛇添足《战国策》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译文:楚国有个祭祀的人,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会有剩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于是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酒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酒。注释:(2)舍人:指左右亲近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5)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起。(6)固:本来,原来。(7)子:对人的尊称,您。(8)遂:然后。(9)亡:失掉,指未喝上。(10)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11)为之足:给它画上脚。(12)终:最终、最后。(13)安能:怎能,哪能。(14)引:拿起。(15)且:准备。(16)成:完成。(17)余:剩下的。(18)足:脚。(19)为蛇:画蛇(20)亡[WU]:通“无”,没有的意思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引酒且饮之(将要)   B、蛇固无足(本来) C、子安能为之足(怎么) D、终亡其酒(同“无”,没有)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__A、D___    A、数人饮之不足       B、吾能为之足        C、一人之蛇成         D、引酒且饮之  3、句子“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中的哪一个词属于被活用的词并解释。亡[WU]:通“无”,没有的意思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能给它添上脚呢? 5、此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三、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②。孟子辍(chuò)然中止③,乃复进④。其母知其渲(xuān)⑤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⑥。”其母引⑦刀裂⑧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注释]①诵:背诵②方织:正在织③辍然中止:突然停止④复进:继续背诵⑤渲:遗忘⑥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⑦引:拿⑧裂:割断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译文: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受她的影响)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便继续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孟母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织布,用这来告诫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1)请你尝试根据注释自己阅读,再读下面的句子,从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写下来。①为什么停下来?何为中止②从此以后,孟子背书时再也不会遗忘中断了。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2)“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中“其母”的“其”是指(孟子),“其织”的“其”是指(孟母)。(3)孟母剪断自己正在纺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在背书时要做到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4)你对孟子母亲这样教育儿子有什么看法?孟母教子有方,她言传身教,结果事半功倍.十四、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读音zhi四声,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之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家呆着,我回来为你杀猪。”她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妻子就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小孩子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是要靠父母逐步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随后曾子把猪给煮了。【注释】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②彘(zhì):猪.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④特:不过,只是.⑤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⑥子:你,对对方的尊称.⑦而:则,就.⑧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烹(pēng):煮.【寓意】曾参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它告诫人们,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不可不检点,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顾反为女杀彘(你)(2)特与婴儿戏耳(不过,只是.)(3)是教子欺也(骗人)(4)妻适市来(往.)2、翻译。(6分)(1)女还,顾反为女杀彘。你回家呆着,我回来为你杀猪。(2)今子欺子,是教子欺也。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不可不检点,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十五、矛与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给下列带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1)鬻盾(A、抚养B、卖C、粥)(2)誉其矛曰(A、荣誉B、欢乐C、夸耀)(3)物莫能陷也(A、陷阱B、穿透C、陷害)(4)弗能应也(A、相应B、适应C、回答)(5)以子之矛(A、婴儿B、对人的尊称C、利息D、一种爵位)(6)或曰(A、也许B、义C、有的人 D、迷惑)2、这则寓言写的是一个楚国人卖矛与盾的事,告诉我们做事时必须注意语言或行动的一致性,切莫互相抵触,后人把这则寓言概括为“自相矛盾”。3、翻译这则寓言,要求保持原意。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六、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子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5.趋:快走。往……去,到……去。6.槁(gǎo):草木干枯。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道理: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万万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不要违背自然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闲人有闵(mǐn)担心,忧虑其苗之不长而揠(yà)拔之者。2、比一比,再解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助词,无实义)(代词,指禾苗)天下之不助苗长者。(的)3、解释下列句子。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1、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要违背自然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5、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为什么“揠苗者”比“不耘苗者”的危害更大。栽种树苗,“不耕耘者”仅仅是不去管理,虽然大部分树苗可能会因为缺水等因素死亡,但少数有生存的可能;而“偃苗者”则将树苗全部拔出土壤,会导致树苗全部死亡。故“揠苗者”比“不耘苗者”的危害更大。(“不耕”只是说不对稻田的杂草进行出来,任其长,但不影响禾苗的生命,只是养分少了,产量低而已。“揠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直接损害到禾苗的生命,造成浪费和无用功。)十七、凿壁借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注:①引:引来,使出现。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人名。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注释】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穿壁:在墙上找洞。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大姓:富户。文不识:姓文名不识。与:帮助。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偿:值,指报酬。怪:感到奇怪。资:借。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邻舍有烛而不逮(到,及)(2)衡乃(于是、就)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指报酬)2、根据意思写文中原句。(1)匡衡就凿穿墙壁,让邻居的烛光透过来。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2)匡衡于是帮助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匡衡为什么给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呢?联系上下文回答。1、因为他希望能得到大户人家的书,通读一遍,所以给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4、“凿壁借光”给了你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凿壁借光’表现了匡衡人穷志坚,发奋读书的精神)十八、李白少①读书,未成②,弃③去。道逢老妪④磨杵⑤。白问其故⑥。曰:“欲⑦作针。”白感其言⑧,遂⑨卒⑩业。注:①少(shào):少年时候。②未成:没有完成。③弃:抛弃。④老妪(yù):年老的女人。⑤杵(chǔ):棒。⑥故:原因。⑦欲:想要。⑧感其言:被她的话所感动。⑨遂:于是,就。⑩卒:完毕,结束。业:学业。1、借助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用现在的语言把这篇文言文翻译出来。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2、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要干成一件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3、这个故事引出的成语是:铁棒磨针十二、道旁李树王戎七岁,尝①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②,诸儿竞走③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①尝:曾经。②折枝:压断枝条。③走:跑。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道理:遇事要多观察,勤思考。1、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意思。(1)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2)取之信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2、“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念什么?(B)A、zhéB、shé3、下面三句话中有三个“之”,请选择意思相同的一组。(B)①诸儿竞走取之②人问之③取之信然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信然”一词可以看出,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对王戎无比信任并佩服1、5、王戎是个很会透过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人,你看到或碰到过这种事吗?说给大家听听。2、看到蚂蚁搬家,就知道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