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50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二、文言文【考试说明】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正确朗读,能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作用,能翻译句子,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真题再现】(2013年江苏南京卷)久而俱化[宋]洪迈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予得双雁于衢①人郑伯膺,纯白色,及驯扰②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③独无俦④,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伺榖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鸣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厄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唐太宗时,吐蕃录东赞⑤赏书,以谓圣功远被⑥,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选自《容斋随笔》)【注释】①衢(qú):②扰③块④俦⑤录东赞⑥被:遍及。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一块/独无俦B.两下不相/宾接C.宛如同巢/而生者D.今人/呼鹅为舒雁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念白鹅正同色⑵怡然同群⑶雁不白知其为雁⑷遂铸金为鹅以献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12.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考点解析】1.正确划分文言文的朗读节奏。(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这么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n,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确实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分析句子的主干就是“我知道没有徐公俊美”,对应文言句中就是“臣知不如徐公美”,那么句子的主语就“臣”,谓语就是“知”,“不如徐公美”就是“知”的内容,作“知”的宾语,按照主谓宾各成分间停顿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当然,可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句子必须是主谓结构的句子。(2)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若句子没有主谓结构则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一句的朗读停顿,在这一句话中“率”是“率领”的意思,是动词,“妻子邑人”是“率领”的内容,作“率领”的宾语,“率妻子邑人”就是动宾结构。“来”是动词,“此绝境”是来的地方,是“来”的宾语,这也是动宾结构。综合全句来看,这个句子由两个动宾结构组成,所以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除了主谓结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种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进行划分。如《鱼我所欲也》中“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这句话,“由是”领起下文“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则”领起“可以辟患”,“而”领起“有不为也”,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再如“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就可划分为“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入则无法家拂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按照“而前则前”这个原则划分,朗读停顿就可划分为“入/则无法家拂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按照“而前则前”原则进行划分的句子,它的内容必须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关系,它的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这样它的节奏划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这一原则就不是正确的了。(4)根据句意的方法进行划分。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它的意思是“人常常犯错,但在这之后能够改正”,中间出现了语气的停顿,有了在说话时的歇气、换气,所以停顿也就自然明了,“人恒过/然后能改”。再如《陋室铭》中的这句“无丝竹之乱耳”,句子的意思是“没有音乐的噪音来扰乱我的清静”,“丝竹之乱耳”是“无”的内容,全都是“无”的成分,所以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无/丝竹之乱耳”。2.掌握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作用。虽然中考只考课外文言文,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因此,应引导学生熟记注释并积累文中关键词语,在此基础上还要整理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其中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用法的考查。(l)引导学生归纳、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2)根据语言具体环境联系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出虚词的意义,不要把虚词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来学习。(3)注意对文言虚词的积累。3.用现代汉语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语句。(1\n)整体把握句子。正确翻译,必须对此句前后的几句话全面理解。能整体把握句子的大意,对于正确理解全句式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文言文翻译中,所选择句子除了一两处字句外绝大部分都是比较容易理解和翻译的,应首先把握这一部分简单的语句,在此基础上,再来推敲其他重点字词的意义。(2)关键字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理解,所以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理解、参悟。(3)掌握翻译的基本要诀,如“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等。“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留、换、调、引、增、删”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出自己的评判。考试中所给的文言文,多是古文中的精华,闪烁着古代作家思想与智慧的光芒,要求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思考文中的思想或所蕴涵的道理。复习的时候,在文意疏通的基础上,要结合整篇文章来理解思想内容、段落大意,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自己的见解。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经典题型】例题1(2014年南京市栖霞二模)核工记[清]宋起凤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株。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②,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③,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④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⑤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⑥,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注释]①雉(zhì):城墙垛子。②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和尚。③小陀(tuï):小和尚。④浮屠:宝塔。⑤舣(yì):船靠岸。⑥半规:半圆。9.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2分)A.如延纳/状B.距/滩半黍C.舣舟处/当寺阴D.杂疏/星数点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长五分许()(2)雉历历可数()(3)松下凿双户()(4)睡足徐兴乃尔()\n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松外东来一衲,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12.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文中介绍的桃坠雕刻的内容取唐诗《枫桥夜泊》之意。前半部分表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后半部分通过表现“夜半”,通过人的形态让人联想到“钟声”,通过点明是“客船”。答案及解析:9.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读的掌握,这类题型答题时要求学生准确翻译出句子的含义,然后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如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10.(1)上下/左右/表约数(“大约、多”算错)(2)分明可数(的样子)/清清楚楚/清楚/清晰(单独一个“分明”不算对)(3)门(4)缓缓(地/的)/慢慢(地/的)/缓/慢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这类题型要求学生对教材上的文章重点掌握,答题时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例如此题中“历历”与教材中“珠可历历数也”中的“历历”相同,可以举一反三。11.松树外东边来了个老和尚,背着经卷(佛经)跌跌撞撞(踉踉跄跄)走来,好像为了佛事半夜归来的样子。(一句1分,意对即可,关键词为“东”“负”“行”“若”)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例如注意此题中的“踉跄行”“若为”的意思。这类题型答题时首先要使句子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要注意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12.月亮/星星敲钟/叩钟船上有客假寐(每空1分)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类题型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筛选,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的能力。答题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巩固训练】一、(2014年南京市鼓楼二模)文侯①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②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③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乃往。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后知文侯之意,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④,克之,以封其子击⑤。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⑥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n(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文侯:魏国君主。②适:到……去。③虞:古代管理山泽的官。④中山:中山国。⑤击:文侯的儿子魏击。⑥任座:人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文侯应之亦然()(2)皆朝于魏()(3)克之,以封其子击()(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2.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2分)韩借师于魏以伐赵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4.文章叙述了关于文侯的哪三件事?请概括回答。(3分)二、(2014年江苏常州卷)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3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苏州多产梅。或曰:“梅以曲、以欹①、以疏为美。”固②也。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③之隐明告鬻④梅者,斫⑤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⑥: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广贮苏杭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龚自珍《病梅馆记》)[注释]①欹(qí):倾斜。②固:本来。③孤癖:特别嗜好。④鬻(yù):卖。⑤斫(zhuó):砍削⑥重价:大价钱。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芳草鲜美:(2)渔人甚异之:(3)遏其生气:(4)安得使予多暇日: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n译文:(2)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译文:3.按要求从甲乙两文中摘录相关句子。(2分)(1)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2)描写作者“疗梅”方法的句子:4.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欲穷其林”与“穷予生之光阴”的“穷”用法一样,“悉如外人”“悉埋于地”的“悉”的意思相同。B.甲文中的“豁然开朗”一扫武陵的心中的疑惧,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乙文借梅议政,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表达了思想解放的迫切愿望,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追求是一致的。D.甲文语言质朴、生动,跟桃花源的氛围与人物浑然一体;乙文语言节奏铿锵,极富感情,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三、(2014年南京市江宁二模)喜雨亭记(节选)[宋]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②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④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注释]①扶风:凤翔府。②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③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④商贾:做买卖的人。⑤忭(biàn ):欢乐、喜悦。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喜/之大小不齐B.既而/弥月不雨C.民/方以为忧D.忧者/以乐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以名其书:(2)是岁之春:(3)三日乃止:(4)病者以愈: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2)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4.阅读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n(1)百姓因为“”而忧虑,而后又因为“”而欢欣。(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2分)(2)此亭名为“喜雨亭”,喜在何处?(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四、(2014年南京市建邺一模)玉兰[清]李渔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花之白者尽多,皆有叶色相乱,此则不叶而花,与梅同致。千干万蕊,尽放一时,殊盛事也。但绝盛之事,有时变为恨事。众花之开,无不忌雨,而此花尤甚。一树好花,止须一宿微雨,尽皆变色,又觉腐烂可憎,较之无花,更为乏趣。群花开谢以时,谢者既谢,开者犹开,此则一败俱败,半瓣不留。语云:“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为玉兰主人者,常有延伫经年,不得一朝盼望者,讵①非香国中绝大恨事?故值此花一开,便宜急急玩赏,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若初开不玩而俟全开,全开不玩而俟盛开,则恐好事未行,而杀风景者至矣。噫,天何仇于玉兰,而往往三岁之中,定有一二岁与之为难哉!(选自《闲情偶寄》)[注释]①讵:难道。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花之/白者尽多B.止须一宿/微雨C.故值此花/一开D.全开不玩/而俟盛开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而此花尤甚:(2)谢者既谢:(3)便宜急急玩赏:(4)若初开不玩而俟全开:3.翻译句子。(3分)天何仇于玉兰,而往往三岁之中,定有一二岁与之为难哉!4.阅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玉兰与众花的异同。(3分)五、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①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②不能遽③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④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n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⑤远矣。”(节选自《新唐书•娄师德传》)[注释]①忤,wǔ,不顺从、触犯。②丰硕,肥胖。③遽,jù,急。④田舍子,即乡巴佬。⑤逮,及。1.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用“/”在句中划两处。(2分)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2.解释下面加点字解释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数挤令外使广故数言以亡(《陈涉世家》)B师德荐之委而去之(《孟子二章》)C不见容色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D诚知人矣诚宜开张圣听(《五柳先生传》)3.翻译下列句子。(3分)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4.选自《娄师德传》,却花了不少笔墨写狄仁杰的事,有何作用?(3分)【参考答案】(2014年南京市鼓楼二模)1.(4分)(1)这样(2)拜见、朝拜。(3)战胜、攻破(4)通“返”,返回2.(2分)韩/借师于魏/以伐赵3.(3分)我事先与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然快乐,但怎能失约呢?4.(3分)(1)魏文侯守信赴约(2)魏文侯和解韩赵矛盾(3)魏文侯迎任座为上宾(2014年江苏常州卷)5.(1)鲜嫩(新鲜、鲜艳)美丽(2)以之为异。即“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3)生机(朝气)(4)怎样才能(怎么能够)(共4分。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如写了一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6.(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但是梅树枝干的倾斜、稀疏、弯曲,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以他们的智慧力量所能做得到的。(共5分,第1句2分,第2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7.(1)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乙文: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共2分。答对一处得1分)8.C(2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的是诗人建功立业的心声。(2014年南京市江宁二模)9.(2分)A10.(4分)(1)命名(2)这(3)才(4)痊愈(每空1分)11.(4分)(1)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2分,每小句1分)(2\n)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2分,每小句1分)12.(4分)(1)弥月不雨丁卯大雨,三日乃止(2分)(2)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1分)下了一场大雨能有好的年成。(或“渴盼的大雨终于来临)(1分)(2014年江苏南京卷)13.(2分)D14.(4分)(1)格外(“更加”,“特别”亦可)(2)已经(3)应当,应该(4)等待15.老天与玉兰有什么仇恨呢,常常三年之间,一定有一两年与它为难啊!(每句1分)16.(3分)相同点:都怕雨(1分);不同点:众花按照一定的时间开放或凋谢,有的已经凋谢,有的还在开放(1分),玉兰则一同凋谢(1分)。五、17.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一处1分)18.(3分)C19.(3分)娄公有高尚的德行,我被他包容竟然不知,我不及他太远了!(“盛”“容”“乃”为得分点)20.这里是侧面描写,(1分)衬托了娄师德为人贤德、知人,内心豁达、宽容,“深沉有度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