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龙井题名记秦观①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以书邀余入山()(2)比出郭,日已夕()(3)濯足于惠因涧()(4)谒辨才于朝音堂()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3.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晚游六桥待月记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夕岚()夕舂()罗纨()篑()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然杭人游湖烨然若神人B.多于堤畔之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与杏桃相次开发惠子相梁D.石篑数为余言扶苏以数谏故3.解释下列加点词。歌吹为风()始极其浓媚()艳冶极矣()山僧游客受用()湖光染翠之工()止午、未、申三时()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n5.本文原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通篇却在写花写人,有何作用?文末的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朋友请作者去赏梅花,作者为什么没有去?然而为什么还要写?7.本文的描写方法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有什么不同之处?【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注】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n1.给下列句子停顿。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①友人来过()A.走过,经过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②逾年而事暴()A.暴露,显露B.凶恶残酷的C.突然D.欺凌,损害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逐与之绝。A甚意,汝之不惠B乃入见C微斯人,吾谁与归?D行者休于树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眉眼口鼻争能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②香臭,然后子方③可食,故④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吾上也?”眼曰:“吾能观⑤美恶,望东西⑥,其功不小,宜⑦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⑧,则眉有何能,亦居吾上?”眉曰:“吾也不解与诸君厮⑨争得,吾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个面皮安放哪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①神:灵气。②别:分辨,辨别,辨认。③方:才。④故:所以。⑤观:看。⑥东西:东面西面。⑦宜:应当,应该。⑧若然:如果这样。⑨厮:相互。1.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作者对眉眼口鼻之争是否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依据何在?东坡画扇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⑥,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⑦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⑧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⑨作行书草圣⑩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⑾府门,而好事者⑫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⑬。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宋·何薳()《春渚纪闻·卷六东坡事实·写画白团扇》【注】①先生临钱塘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苏轼曾两次在杭州任职,第一次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任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任杭州太守。此事应发生在任通判(掌管诉讼)之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⑥不售:卖不出去。⑦姑:姑且,暂且。⑧\n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⑨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⑩草圣:草书。⑾踰:通“逾”(yú),走出。⑫好事者:喜欢某种事业的人。⑬逋(bū):拖欠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的词。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至懊悔不胜而去()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公呼至询之(代指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昔者曾子处费昔者曾子处费①,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②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③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④。【注】①费:费(今山东费县)地。②名族:名和姓。③尚:照样(像原来一样)。④走:逃跑。1.解释下列词语曾子处费()织自若()有顷焉()投杼踰墙而走()()2.为什么曾母两次听到“曾参杀人”的消息都能“织‘自若’”?3.你怎样看待“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的结局?4.《淮南子•说山》,“三人从市中来,皆言市中有虎,市非虎处,而人信以为有虎。”这则寓言与本文有何相似点?5.你知道出自上面这则寓言《淮南子•说山》的一条成语吗?把它写出来,并解释一下。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选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删减)\n【注】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务令忠厚()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若吾儿坐食好物()2.下列句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岂有不爱之理B.驱其残忍之性C.醉翁之意不在酒D.辍耕之垄上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4.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节选自《伤仲永》)【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①卒之为众人()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④终无济于天下()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9.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10.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甲文:乙文: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①。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②乎?”\n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③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④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⑤自厌,盍⑥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⑦,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⑧曰:“余不敏⑨,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①法:方法。②信:真的。③贵:以...为贵。④耻:以...为耻。⑤逾:超过。⑥盍:何不。⑦蹉跎:光阴消逝,事无进展。⑧谢:道歉。⑨不敏:不聪明,古代人用来称呼自己,表示谦虚的词。⑩以昭炯戒:表明,显示;明显的警戒。1.给下列句中斜体字注音并释义。①吾悉能志之音义②李生说之曰音义③不应而还音义④迨年事蹉跎音义⑤请铭之坐右音义⑥王生益愠音义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或谓君不善学(有人)B.吾悉能志之(全,都)C.君但志之而不思之(只)D.莫逾自厌(讨厌)5.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6.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7.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面对好友的直言规劝,王生的表现哪些可取哪些则不可取?结合选文简单分析一下。8.结合生活怎样谈如何做一个善学者?大鼠蒲松龄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n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选自《聊斋志异》)【注】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é):关闭。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④啻(chì):仅;止。⑤龁(hé):咬。1.给下列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②适异国来贡狮猫()③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④既而鼠跳掷渐迟()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4.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A.釜底抽薪B.走为上计C.欲擒故纵D.调虎离山E.声东击西教学相长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③,弗学,不知其善④也。是故⑤,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自强⑦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注】①嘉肴:美味的食物;肴:熟的鱼肉等,熟食。②弗:不。③善:好处。④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最好的道理。⑤是故:因此。⑥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⑦自强:自己奋发图强;强:使动用法,使……勉强、勉励。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①不知其旨也()②教学相长也()③虽有至道()④知困()2.翻译句子。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②故曰:教学相长也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