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文虚词 11页

  • 51.00 KB
  • 2022-08-23 发布

常见文言文虚词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常用文言文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何】1.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业。(《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其闻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2.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伶官传序》)3.语助词(1)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2)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乎】1.语气助词(1)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尔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鸿门宴》)(3)表测度或商量的语气,可译为“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爆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n伫乎吾将反。(《离骚》)2.介词(1)译为“于”。例:醉翁之意不再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2)译为“在”。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3)译为“比”。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业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3.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乃】1.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赋》)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其】代词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的”、“自己的”。例:亦各言其志也。(《论语》)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它)的”。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代词,译为“其中的”。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n2.副词表推测语气,译为“大概”。例: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祈使语气,不译。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且】1.连词递进关系,译为“况且”。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并列关系,译为“又”。例:河水清且涟漪。(《伐檀》)让步关系,译为“尚且”、“还”。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2.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将要”。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表示状态,译为“暂且,姑且”。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若】1.动词译为“像,好像”。例: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织》)2.代词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例: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表近指,译为“这”、“这样”。例:以若所为求若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3.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例: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16、【与】1.介词表示对象,译为“跟”、“同”、“和”。例: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赤壁之战》)\n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例: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17、【者】,助词1.附在别的词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短语。相当于“……的人(物)”。例: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指南路后序》)2.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不译。 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18、【之】1.代词(1)人称代词,译为“他(它)”、“他们(它们)”。例:作《师说》以贻之。(《师说》)(2)指示代词,译为“这”。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1)结构助词,用在修辞语与中心词之间,译为“的”。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2)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3)音节助词,不译。例: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3.【乎】1.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鸿门宴》)(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2.介词(1)译为“于”。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n(2)译为“在”。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3)译为“比”。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乃】1.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设九亭于延,臣乃敢上壁(《廉颇蔺相如列传》)(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2.代词(1)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5.【其】1.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的“”自己的“。例:亦各言其志也。(《论语》)(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的“。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3)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副词\n(1)表推测语气,译为“大概”。例: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表祈使语气,不译。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1.【而】1.连词(1)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递进关系,译为“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4)转折关系,译为“但是”。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假设关系,译为“如果”。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而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2.代词(1)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通“而”,译为“你、你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3)通“如”,译为“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察今》)2.【何】1.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n(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2.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语助词(1)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2)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乎】1.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鸿门宴》)(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2.介词(1)译为“于”。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2)译为“在”。例: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3)译为“比”。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3.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n4.【乃】1.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以为“只”、“仅”等。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以为“是”、“就是”等。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1.代词(1)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9.【为】1.动词(1)译为“做”、“作为”、“当成”、“成为”等意义。例:斩木为卫兵,揭竿起义。(作为)(《过秦论》)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当成)(《过秦论》)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廉颇蔺相如列传》)\n(2)译为“以为、认为”。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译为“是”。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2.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对象,译为“向”、“对”。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春秋》)(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为“为着”、“为了”。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3.助词(1)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例:天将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记》)10.【焉】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1.代词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3.助词表示陈述语气,不译。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n4.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六国论》)5.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阿房宫赋》)11.【也】,语气词1.判断语气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肯定语气夫哉,勇气也。(《曹刿论战》)3.公子畏死也,何泣也。(《史记》)12.【以】\n1.介词(1)表示工具或凭借,译为“用”、“拿”、“凭借”、“按照”等。例: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2)表原因,译为“因”、“由于”。例:曹军兼以疾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2.连词(1)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例: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