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 M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理解①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与、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n2、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n二、知识结构【文言实词】常见多义词:高中生应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其中大多数为多义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见、间、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亡、王、望、恶、微、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贼、族、卒、走、左、坐。3\n通假字应注意的两个方面1、明确通假字的内涵和外延。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2、了解通假字的类别。①“声旁字”代替“形旁字”。如:昂其直,居为奇货(直—值)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陌—百)。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如:“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邸—抵)。④同音或音近的字互相代替。如:“离骚”者,犹离忧也”(离—罹)。返回4\n2.古今异义包括六种情况:(1)词义扩大,其特点为: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又包含在今义之中,如“江”、“河”。(2)词义缩小,其特点为: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又包含在古义之中,如“金”。(3)词义转移,其特点为: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如“交通”。(4)感情色彩变化,其特点为:褒贬意义相互转化,如“爪牙”、“谤”。(5)名称说法变化,如“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6)双音节词(偏义复词),双音节词,如“亲戚”、“中国”;偏义复词,如“父兄”、“浅深”。5\n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释例(一)词义扩大(1)把bǎ[古义]动词。握住,端着。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6\n(2)股gǔ[古义]名词。大腿。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部分。③量词。7\n(3)竟jìng[古义]①动词。完毕,结束。②副词。终于,最后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今义]①完毕。②终于。③居然。④全。8\n(4)履lǚ[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①足之所履,(《庖丁解牛》)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履》)[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③脚步。④实践。9\n(5)再zài[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10\n(二)词义缩小(6)夫fū[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②丈夫。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④指从事体力劳动或奴役的人。⑤读fú,文言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⑥读fú,指示代词,这那种等。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口技》)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④渔夫、夫役③今若焉,悲夫。(《黔之驴》)⑥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叶公好龙》)[今义]丈夫。11\n(7)购gòu[古义〕①动词。悬赏。②动词。购买。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今义]指购买物品。12\n(8)或huò[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②副词,也许。③有时,间或。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③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今义]①选择连词,或者。②副词,也许。13\n(9)君jūn[古义]名词。①封建帝王,一国之王。②对有地位的人的尊称。③对人的敬称。⑥[君子]指称有才德的人。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原君》)②今君与廉颇同列。(《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今义]对人的敬称。14\n(10)劝quàn[古义]动词。①鼓励。②劝说。①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论贵粟疏》)②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今义]规劝15\n(11)狱yù[古义]①名词。监牢。②名词。官司。诉讼案①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今义)监牢。16\n(三)词义转移(12)科kē[古义]①名词。法律条文。②名词。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分。③动词。征税,判刑,摊派。④戏曲术语,多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搞的舞台提示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②登科。③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④卜儿哭上科(《窦娥冤》)〔今义]①课程或业务的分类。②机关企业分职办事的部门。生物分类的等级之一。17\n(13)熙xī[古义]同“嬉”,开玩笑。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宴子使楚》)[今义]光明。熙熙,和乐的样子。18\n(14)爷yé[古义]名词。父亲。阿爷无大儿,本兰无长兄。(《木兰诗》)[今义]祖父,常重叠使用。19\n(15)窃qiè[古义]私下,私意,“我”的谦词。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今义]偷窃。20\n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释例例1.中心:今义:①文章的主旨;②主要场合或指挥机构;②事物的重心古义:心里。例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21\n2.中间: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22\n3。束手:今义:没办法。古义:投降。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族麾南指,刘琼束手。(《赤壁之战》23\n4.指示: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古义:指给人看。例如:壁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荫相如列传》)24\n5.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例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25\n6.父兄: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古义:偏指兄。例如: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26\n7.赤子:今义:小孩子。古义:①百姓。例如:皆我东南赤子膏血也。(《方腊起义》)②初生婴儿。例如:赤子之心。(《孟子·离篓》)27\n8.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28\n9.可以:今义:能够。古义:可,可以,能够;以,凭,。例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29\n10.从而:今义:连词。古义:从,跟随;而,而。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之)而师之。(《师说》)30\n11.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义:终于达到。例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31\n12.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32\n13.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祖辈和父辈。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33\n14.会计: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古义:会,聚会;计,商议。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一会计事。(《陈涉起义》)34\n15.不必: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古义:不一定。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35\n16.作文:今义:语文中进行的写作训练。古义:写文章。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36\n17.以往:今义:从前。古义:而往……。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7\n18.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古义:感,感动;激,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38\n19.因: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古义:趁此。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9\n20.具体: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古义:具,具备;体,形体。例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40\n21.智力: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古义:智,智谋;力,力量。例如: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41\n22.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例如:相如前进岳,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42\n23.或者:今义:选择连词或副词。古义:有的人,有些人。例如:或者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封建论》)43\n24.即使:今义:表假设性让步关系的连词。古义:即:就,让,叫。例如: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44\n25.弟兄:今义:①同辈之间;②[旧时军队称士兵。古义:有时偏指兄。例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省东南飞》)45\n26.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亲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6\n27.妻子:今义:(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47\n28.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48\n29.非常: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49\n30、所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①缘故(名词)。②表示原因的虚词。③用来,靠它来,表凭借。例如:余叩所以(《狱中杂记》)。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师说》)50\n31.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51\n32、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不要说。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52\n33、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53\n34、稍稍: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54\n35.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55\n36.无日:今义:不如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56\n37.殷勤:今义:热情,周到。古义:关切、问候。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57\n38.唧唧:今义:低声交谈,也是虫的叫声。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58\n39.豪杰: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②英雄人物。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过秦论》)59\n40.往往:今义:常常。古义:处处。例如: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60\n41.何苦: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古义:怕什么;怎怕。例如:而山不知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61\n42.肉食:今义:肉类食物。古义:指掌权的大官;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62\n43.鱼肉: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63\n44.卑鄙: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卑,出身低微;鄙,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64\n45.不过: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65\n46.其实:今义:实际上(副词)。古义:①它的果实。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宴子使楚》)②那实际情况。例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66\n47.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②一年。例如: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游》)。②书名。例如:孔于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67\n48.垄断:今义:把持独占。古义:山川阻隔。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68\n49.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官妃。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69\n50.左右: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古义:侍卫人员。例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70\n51.结束: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古义:结扎束缚、整装。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71\n52.约束:今义:限制。古义:盟约。例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72\n53.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73\n54.一切:今义:所有的。古义:一律、任何。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溪笔谈》)74\n55.宣宣: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古义:公开扬言。例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相如列传))75\n56.烈士: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76\n57.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作祭祭祀用的猪、牛、羊。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77\n58.交通:今义:来往和运输。古义:①勾结。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②互相遮盖。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78\n59.扶老:今义:扶着老人。古义:拐杖。例如: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79\n60.秋天:今义:秋季。古义:秋季的天空。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0\n61.可恨:今义:令人憎恨。古义:痛惜、遗憾。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马钩传》)81\n62.留意: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担心。例如: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82\n63.举手: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例如:先生举手出狼。(《中山狼传》)②告别时的动作:例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83\n64.老子:今义:①父亲;②自我的粗俗称谓。古义:老年人。例如:遥望老子杖蘸而来。(《中山狼传》)84\n65.鞠躬:今义:行礼。古义:①弯着身子。例如: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②恭敬地、谨慎地。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85\n66.小生:今义: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古义:年青人。例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86\n67.虽然: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虽说如此,例如: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87\n68.一毛:今义:一角钱。古义:①一根小草: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一根汗毛。例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88\n69.怠慢: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古义:松懈、轻视。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89\n70.口舌: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话。例如:国事如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90\n71.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91\n72.丈人:今义:岳父。古义:①老年人。例如: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②长辈。例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92\n73.风流: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古义:①杰出、英俊。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②繁华的景象。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例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93\n74.操持: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拿着。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94\n75.开张:今义:店铺开业。古义:广泛。例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95\n76.学者: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96\n77.妖怪:今义:迷信传说中的怪物。古义:奇怪的现象;反常的现象。例如:故水早不能使之饥,寒署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天沦》)97\n78.有意:今义:故意,居心。古义:①愿意。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②有某种打算,例如:将军岂有意?(《隆中对》)98\n79.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例如:在外监司牧宇,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②大地的形状是方的。例如:‘天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99\n80.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①战国时指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例如:山东豪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②两汉时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例如:晋兵行下山东。(《史记·晋世家》)100\n81.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不亚于不次于。例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果疏》)101\n82.人情: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古义:人间的普遍情况。例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102\n83.把握: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古义:手掌内。例如:其为物轻身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论贵粟疏》)103\n84.县官:今义:县长,县级领导。古义:朝廷。例如: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论贵粟疏》)104\n85.致意:今义:表示问侯。古义:表达心意。如:其存君举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105\n86.反复:今义:重复。古义:①扭转形势;例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②书信往返。例如: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106\n87.从容:今义:不慌张。古义:①文采华丽、言辞华丽。例如: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②举动。如:从容中道。(《中庸》)107\n88.慷慨:今义:大方。古义:理直气壮,意气激昂。例如: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108\n89。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古义:有利和应该做的事。例如: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史记张释之列传》)109\n90。无赖: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古义:①胡作非为。例如:王子晞不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②活泼好玩。例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乎乐》)110\n91.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111\n92.南面:今义:南边。古义:面南而坐,即称帝。例如: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王安石《读孟尝君传》)112\n93.老大:今义:长兄,长子,船老大。古义:年龄大。例如: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113\n94可怜:今义:值得怜悯。古义:①可爱。例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②值得同情。例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114\n95.小子:今义:①北方人称男孩②对青年人的鄙称。古义:小子(贬义)。115\n96.逢迎:今义:奉承、拍马。古义:迎接。例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116\n97.斗争:今义:泛指对抗行为。古义:吵闹,打架。例如: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羌村三首》)117\n98,同志:今义:革命群众的互称。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例如: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徐光启《甘薯疏序》)118\n99.活人:今义:活着的人。古义:养活人。例如: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同上)119\n100.于是:今义:承接连词。古义:在这件事(上)。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120\n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121\n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122\n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123\n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樵”只能是名词,可以推断答案是不正确的。124\n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125\n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126\n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127\n。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128\n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129\n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130\n3.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1)词的本义,一是指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兵”是兵器,“走”是跑。二是指该词的基本意义,如“兵”是兵士,“走”是步行。(现代汉语说到本义就是指基本意义)(2)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有“河很深”、“院子深”、“深山”、“深耕”等。引申义为“道理深”、“友谊深”、“夜深人静”等。引申有两种引申方式:一是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展开,如“寒”的本义是冷,引申为寒冷季节,再引申为缺乏冬衣而受冻,又引申为贫寒,进而引申为恐惧、害怕。一是辐射式,即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节”的本义是竹节,其辐射产生的引申只有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等。(3)比喻义是指使用比喻释义,如“地下工作”、“乱扣帽子”。131\n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高考要求:1、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知识。2、掌握充分利用语境来理解和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方法和技巧。3、掌握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及解题思路。考基要点:1、2007年《考试说明》规定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2、常见双音节虚词列举:(1)然后:顺承连词,可理解为先有前面一件事才会产生后面的事,可译为“这样以后”。(2)虽然:“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然”相当于“如此”“这样”,“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这样)”。132\n(3)何况: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引出进一层的意思,不作翻译。(4)得无:副词,表示反问,怀疑或揣测。常与疑问语气词“乎”相搭配,可译为“莫非”“是不是”。(5)庶几:副词,可译为“差不多”。(6)无乃:常用于反问句,结尾与“欤”“乎”配合,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情况加以揣度,跟“岂不”意义相近,可译为“恐怕(只怕)……吧”“岂不是……吗”。(7)要之: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可译为“总之”“总而言之”。(8)然则:“然”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则”表推断,可译为“那么”,“然则”可译为“这样,那么(就)……”。133\n3.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1)兼词:诸、焉、盍、叵、(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3)复音虚词:于是、无论等。134\n兼词:古代汉语里,用一个字的形体而兼有两个字的读音或意义的词叫兼词。常用的有:诸、焉、盍、叵。诸:是“之”和“于”(“于”古音wū)的合音,“之”代词,“于”介词。如:①投诸渤海之尾。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介词,“之”代词。译时选择相当于“于之、于是”的词语。如: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盍:是“何不”的含义。如:子曰:“盍各言尔志?”叵:相当于“不可”。如:居心叵测。135\n附录: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则、者、之、(与)136\n而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表示偏正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1)朝而往,暮而归。(2)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3)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137\n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秦师轻而无礼。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④灭滑而还。6.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7.通“尔”,你,你的。例:(1)而翁归。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而已]罢了。例:(1)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②如是而已。[而后]才,方才。例:(1)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138\n何1.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2.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3.哪里。例:豫州今欲何至?4.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5.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139\n8.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盘问他是谁)[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何为]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例:客何为者?[何意]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何由]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140\n乎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若毒之乎?②君将哀而生之乎?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4.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例: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41\n5.同“于”。例: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142\n乃1.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2.才,这才。例: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今君乃亡赵走燕。4.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143\n5.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6.他的。例:是于视乃妇也。7.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8.可是。例: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以备经年裹物之用。9.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10.这样。例:夫我乃行之。11.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44\n其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2.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①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②不敢以其富贵骄士。③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亦各言其志也!145\n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望请其指教。(其:她们)②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其:他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②其孰能讥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①未必有其实。(其:那样)②怀其璧。(其:那块)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个)7.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46\n8.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9.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其:可要。一说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10.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①则齐国其庶几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147\n且1.暂且,姑且。例: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②存者且偷生。③这个,你且收着。④别君去兮何时还?⑤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2.将,将要。例: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年且九十。③不出,火且尽。3.而且,并且。例: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②余悲之,且曰。③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且:一说况且。)4.况且,再说。例:①且焉置土石?②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③且秦强而赵弱。④且相如素贱人。5.尚且,还。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例:①三军既惑且疑。②河水清且涟漪。③示赵弱且怯也。④磐石方且厚。148\n7.同“夫”,句首助词。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例: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②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9.如果。例:明复妄言,我当焚汝庐。10.还有,那末。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且住]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例: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②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149\n若1.如果,假如。例: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2.像,好像。例: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③貌若甚戚者。④仿佛若有光。⑤呆若木鸡。3.你(的),你们(的)。例: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②若毒之乎?③更若役,复若赋。④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⑤若翁廉。4.此,如此,这样。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5.至于。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若此]如此,这样。例: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例:车后若干递送夫。150\n所1.处所,地方。例: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此何所也?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所谓]所说的。例: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所在]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151\n为1.成为,变成。例: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故为之说。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作为,当作。例: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②何以为计?③霓为衣兮风为马。4.是。例: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③项燕为楚将。5.以为,认为。例:窃为大王不取也!152\n6.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③为天下笑者。④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何辞为?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8、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9.有。例: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10.将来,将。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1.治理。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153\n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君为我呼入。③臣请为王言乐。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16.因为。例: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17.同“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为市]谈交易。例:一人去为市,(为市:这里指人口买卖)[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154\n焉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④永之人争奔走焉。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155\n2.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今其室十无一焉。3.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4.相当于“之”。例: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③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他们,指五人)5.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56\n也1.同现代汉语“也”。例:那老儿也都相见了。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曹公,豺虎也。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①余闻之也久。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③是说也,人常疑之。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缚者曷为者也?157\n5.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苟政猛于虎也!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6.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7.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③岂独伶人也哉![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例: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唯求则非邦也与?[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58\n以1.因为,由于:例: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②不赂者以赂者丧。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而。例: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③以啮人,无御之者。(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④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把,拿,用。例:①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屠惧,投以骨。④何以为计?4.以为,认为。例:①皆以美于徐公。②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159\n5.凭,靠。例: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6、按照,依照。例:①策之不以其道。②今以实校之。③余船以次俱进。7.根据。例:①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②贵以近知远。8.通“已”,已经。例:①固以怪之矣。⑵日以尽矣。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10.在。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逆以煎我怀。160\n12.为。例: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②要以不能免。(以:是)13、通“已”,止。例:无以,则王乎?14.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15.此,这。例:以一物体与物物争。[以为]⑴、把......当作或作为。例: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相传以为雁荡。⑵、认为。例:①以为“非我莫能为”也。②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③人人自以为必死。⑶、把......制成。例: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铸以为金人十二。161\n因1.于是,就。例: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②因取刃杀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2.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3.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因河为池。4.趁着,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击沛公于坐。162\n5.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6.因为。例:①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②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7.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8.沿袭。例:因遗策。9.继续。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63\n于1.对,对于。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庭。③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3.与,跟,同。例: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燕王欲结于君。4.到。例: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164\n5.从,自。例: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在......方面。例: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7.比。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8.被。例:①君幸于赵王。②受制于人。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9.受。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10.向。例:①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②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165\n11.给。例: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于是]⑴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⑶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⑷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⑸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⑹从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于路]沿路。例: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于是乎]于是。例: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166\n则1.却,可是。例:①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那么,就。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③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论语》六则。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④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⑤小则获邑,大则得城。167\n5.就是。例:①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②不然,则其所疏远。6.原来是。例:①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②临视,则虫集冠上。7.只。例:不依公道则爱钞。8.同“辄”,总是,常常。例:居则曰:“不吾知也!”9.原来已经。例:①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②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则是]只当是。例: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则则]赞叹的声音。例:连呼则则。168\n者1.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例: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者:指人)②客何为者?(者:指人)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者:指事)④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者:指物,药)⑤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2.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言之,貌若甚戚者。169\n3.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例:①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5.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例:何者?上下之分也。6.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例:①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70\n7.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8.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9.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例: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②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10.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近者奉辞伐罪。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11.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171\n之1.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然之。(之:它,指上文李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2.的。例: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往,到......去。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172\n4.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我。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7.调整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8.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云之崔嵬。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0.向。例:然后驱而之善。173\n解答文言虚词试题的思路1、同解答待查文言实词的试题一样,要看清题目要求,明确思考角度;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确定;注意检查,即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看理解是否恰当。2、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和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在凝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助陈述语气。3、要有句位感。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句末助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4、注意做词法、句法分析。比如1998年高考第17题分析“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四个句子是“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174\n5、分清虚实,审视语气。文言虚词大多是以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要准确弄清词义及用法,就要先分清这个词在具体语境中是虚词还是实词。有的虚词只是起表达语气的作用,因此要认真审视句子的语气。解题方法举隅:1、词性分析法: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中有不同的词性,比如“其”可作代词,也可作副词,利用虚词的这个特点,通过分析其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提高解题效率,这种方法叫“词性分析法”。2、位置分析法:从虚词在句子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使用规律等方面确定解题思路,以快速而准确解题,这种解题技法叫“位置分析法”,也叫“结构定义法”。3、联系课文法:解答文言虚词时,我们应尽量联系课文中学过的相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快速答题,这种解题技法叫“联系课文法”。175\n文言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1、主语后面用“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主语后面用“者”字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表示判断,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②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也”不译,只主谓语间加“是”。③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176\n4、“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刘备,天下枭雄。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起用较晚,且少见。巨是凡人,偏在远郡……(二)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177\n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在动词前边用“受”字来表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有罪受贰。这种句子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需引出主动者,就构成“受+谓语+于”的形式。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4、在动词前边加“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178\n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身死于秦,为天下笑。5、用“为”字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地动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动。179\n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兵挫地削,亡其六郡……(二)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1、主语的省略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能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句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1)承前省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180\n(2)蒙后省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3)对话省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乐。”②樊桧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不影响意思的表达。181\n(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2)蒙下谓语而省略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追之。(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3、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渐怍,不敢与(之)较。182\n4、省略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常常被省略,所省的是代词“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5、省略介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1)省介词“于”。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2)省介词“以”。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183\n(四)谓语前置古今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在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说。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①甚矣,汝之不惠!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五)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动词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之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含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184\n①古之人不余欺也。②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施而不顾。(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①良问曰:“大王何来操?”②沛公安在?(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多见。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185\n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惟……是……”和“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惟才是举”等等,就是这种格式。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宾短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①王曰:“何以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186\n①余是以记之。②一言以蔽之。(2)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六)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为“定语后置”。1、定语放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①太阳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②计末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187\n(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4)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②居庙唐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88\n(七)介词结构后置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补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①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兽鸟之形。介词“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①以一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②寿必,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189\n(八)固定句式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家贫,无从致书以观。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袁人大愤,然末有以报也。3、“有所”,译为“有……的”(人、事、物)。故患有所不避也。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事、物)。几无所逃死。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①取吾城,不予吾璧,奈何?②孔明用如些之人,如何不误事?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90\n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三老不来还,奈之何?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办法”。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②此世所以不传也。③吾知所以拒子矣。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以此为政,不亦惑乎?11、“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夫子何命焉为?191\n1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3、“庸……乎”,译为“难道……吗”。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4、“其……乎”,译为“难道……乎”。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15、“得无……乎”“得先……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6、“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17、“……之谓也”“其……之谓也”,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192\n18、“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吾孰与徐公美?②吾与徐公孰美?19、“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20、“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1、“有……者”,译为“有个……人”。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193\n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尤其是是古汉语中的一个极普遍的现象,它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含使动、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含使动、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总体上说,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它前后有哪些词类搭配,构成什么句法关系等等。一、名词的活用(一)活用为一般动词:1、能愿动词(能、欲、可等)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94\n②左右欲刃相如。③沛公欲王关中。[能愿动词+名词]2、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①汉水又东。②公将鼓之。③但二月草已芽。④客初至,不冠不袜。⑤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副词作状语+名词]3、代词(之、我等)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②孟尝君客我。[名词+代词]195\n4、“所”字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①足之所履。②置人所罾鱼腹中。[所+名词]5、名词用“而”字连接时,活用为动词。①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之衰?”②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名词+而+名词]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①一狼洞(于)其中。②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7、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偏正关系,那么前一个名词常活用为动词,后一个作它的宾语。[名词+介词结构]196\n①面山而居。②范增数目项王。③而民悦之,使王天下。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两个名词也可以是主谓关系,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谓语动词。⑤宋有富人。天雨墙坏。⑥故齐冠带衣履天下。(二)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时,有些属于使动用法。这样用如动词的名词,含有使它的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活用为“使……为”意思的动词。其特点(条件)是必须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名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产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名词。它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筒化。197\n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舍相如广成传舍。④齐威王欲将孙膑。(三)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含有以为它的宾语是什么或把它的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也即活用为有“以……为”意思的动词。它的特点(条件)是必带宾语。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一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达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以(或“把”)+宾+为(或“看成”或“当作”)+表意动的名词。①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②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③粪土当年万户侯。198\n(四)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除时间、处所名词有时可直接作状语外,其它名词作状语时,后面要带上助词“地”,或者前面有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却很普遍。一般名词位于动词前不是作主语,而是像副词或形容词那样对动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那么这种名词就是用作状语,但情形比较复杂。1、比喻状态:比喻状态的名词,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为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方式或状态,含有“像……那样”(像……似的)的意思。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2、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表示对待人或事物态度的名词,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当作、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含有“当作……那样”的意思。199\n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当作宝藏那样收藏起来)3、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事物(方式、方法、工具):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事物(包括方式、方法、工具等),它的前面可加介词“以”来解释,含有“用(拿)……”或“依(按)……”的意思。⑤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⑥失期,法皆斩。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它的前面可以加介词“于”来解释,往往含有“在……”的意思。⑦卒廷见相如……⑧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200\n二、动词的活用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和有无存在的词。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动词的用法和特点大都相同,都经常作谓语,都可以受到副词的修饰;不同之处主要是古代汉语动词活用的现象要比现代汉语多。1、活用为名词动词用如名词,是把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变化作为一种事物来看待,也就是动词名物化。即这个动词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2、使动用法一般说来,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属使动用法。201\n①兵精粮多,足以立事。②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③毕祀而归之。解释和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要在它的前面加“使”或“让”之类的动词。三、形容词的活用1、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用如名词,就是它像名词一样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也像名词一样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宾语。也就是说,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①瑜等率轻锐继其后……②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③将军身披坚执锐。202\n2、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就是形容词像动词那样来使用,一般来讲,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①亦以明生死之大。②尔安敢轻吾射?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带上了宾语以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样用的形容词,在解释和翻译时,一般要在前面加“使”或“让”之类的动词。①春风又绿江南岸。②大王必欲急臣。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203\n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动词的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而不是像使动用法那样使它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也就说,形容词带上了宾语以后(被活用的形容词的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①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②成以其小,劣之。词类活用,现代汉语作品或口语也频繁使用:①不枝不蔓(名—动)②幕天席地(名—意动)③星罗棋布(名作状)④富国安民(名—使动)⑤劳民伤财(动—使动)⑥无坚不摧(形—名)⑦手刃、雷鸣、林立、莹白和“肝得乐”⑧真够雷锋的哎!(名—动)⑨不科学、很民主、友情出演、荣誉出品(名词活用)⑩辛苦你了、哥哥大我三岁(形容词活用)204\n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理解句子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或用法特点即活用。205\n2.转换角度,辨析句式特点有些文句,在实词,虚词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但要真正说清其含意遇到麻烦,这时就得转换视角,从句式方面作考虑,这样也许会寻求到正确的理解。3.综观全文,求助于左邻右舍有些文句,仅靠分析句子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跳出文句,综观全文,求助于“左邻右舍”——上下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文中”,强调的就是语境,不论是“理解”还是“翻译”,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往往是要出错的。206\n二、翻译句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年来,文言文翻译都是用四选一的选择题来考查的,从2002年起改用考查考生自己动手翻译的能力。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其主要之点分述如下:207\n1.字字落实“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的要求,应区别以下不同情况:(1)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2)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原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是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译文中可以删去。(3)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兵”应换成“兵器”,“利”应换成“锋利”,“弊”应换成“弊病”、“毛病”,等。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指这一类“字”的落实。208\n2.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用词的特点,主要是指活用的词类。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即译文要正确表述出活用的情况。如《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一句中,“外”,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对外”;“连衡”这里用作动词,应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用作使动词,应译为“使……争斗”。全句译为:(秦国)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这便译出了全句用词的特点。209\n3.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所谓原文造句的特点,指原文所使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译出这种造句的特点,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要译成现代汉语相应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二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要顺过来。例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下天笑。(《屈原列传》)“兵挫地削”、“为天下笑”都是被动句。全句可译为:(楚怀王)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割削,失去了楚国的六个郡,他自己也死在秦国,被天下人嘲笑。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求人可使报秦者”是“求可使报秦之人”的倒置(定语后置),全句可译为:主意拿定,寻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回复秦国的人,没有寻找到。上列三点是就句子本身翻译说的。在动手翻译之前还得顾及语境。这在“理解句子”中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210\n高考文言文翻译技法:一、翻译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信、达、雅。①信:指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避免曲解原文内容。②达:指译文应该通顺明白,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③雅: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二、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式对等的翻译,做到字字落实。②意译:是指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内容的大意来翻译,不拘限于原文的每一个字,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211\n三、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①对译:按原文的词序和语法结构,逐字逐句翻译,注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去替换那些古词。②增补:原文省略了必要的成份,翻译时要做适当的补充。③删减:对那些在句子中只起语法功能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应删掉,对那些辅陈排比的句子,翻译时也可以合并从简,加以凝缩。④调整: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翻译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句式调整。⑤保留: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古代的专有名词应保留。212\n四、具体翻译时的步骤:①先将古今意义基本一致的地方抄写下来,将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对译出来,然后将现代汉语无法对译或不需翻译的地方删去,以便将完全不懂的地方突出来。②将不懂的词语放到原句中去揣测,大致推断出它的意思。③统一整理答案,注意前后协调和语句通顺流畅。五、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内容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要求考生将指定的文言语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出来。这是一种沟通古今的综合性训练,其考查内容涉及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常见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语句的主要材料,也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关键。因此,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便成为文言文检测的重头戏,也是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和难点。213\n①一词多义不惧比干之诛。(1997*全国)不怕像比干那样遭杀害。②词类活用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其城。(2001*全国)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B、金玉之贱,人民是宝。(2000*上海)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C、皆袖瓦砾遮道伺之。(2000*上海春招)都把瓦砾、石子藏在袖子里拦路等候他。D、斐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003*全国)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辨驳,不能当面顺从。214\n③古今异义在郡多有出息。(1999*全国)今:有前途、有志气;古:某方面的收益。④通假现象竟不索其直。(2000*上海春招)最终不要他的钱。2、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古汉语中文言虚词的数量并不多,但它具有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强等特点,不少常用虚词还兼有几种词性。因此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并不容易。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全国)大概是说李将军吧!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15\n3、考查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是古汉语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语法手段。说它们特殊,只是与现代汉语相应的句式作平面的比较而言的。文言翻译题中经常涉及这些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①宾语前置A、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2001*上海)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B、何由济乎?(1995*全国)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②定语后置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怒。(2003*安徽春招)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216\n③被动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1998*上海)始终不被愚蠢的和尚、庸俗的人士开凿所玷辱。④介词结构后置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2001*全国)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未端。⑤省略句卒以()为将。(1999*上海)终于任命他为将军。之⑥其他固定格式奈并累若属何?(1998*全国)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217\n4、考查古代汉语修辞文言文中也存在诸如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修辞现象,翻译时应注意适当变通,不可拘泥于原文。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91*全国)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B、怀抱利器。具有杰出的才能。218\n分析综合文章内容分析综合文章的内容,包括三个考点:一是“筛选文中的信息”,二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三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从试卷上的题目来说,通常表现为最后两题:一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一组是”;二是“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前者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试题,后者包含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219\n分析综合文章内容的途径分析综合文章内容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说,主要有下列两点:1.分析所写的之事,把握人物性格高考所选文章通常是以叙事为主的“史传”类文章,围绕主要人物所叙之事往往不止一件,分析所写之事,就是要把每一件事都逐一搞清楚,从而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220\n2.分析文章主要倾向,强化整体理解文章的主要倾向,有的是通过文末的议论直接显露的,如1992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主体部分叙述一位君主对两个独生子的不同态度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文末议论道:“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这样的议论,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221\n又如2003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材料有两段文字组成,一段摘自《旧唐书·裴矩传》,主要叙述裴矩“佞于隋”“忠于唐”的种种事实,一段引自《资治通鉴·唐纪八》。后一段文字是司马光就裴矩之事对“君明臣直”所发的议论。这段议论既表明了司马光的观点态度,更使叙事使部分的倾向性更加鲜明。不过,像这样通过议论直接表达观点态度的文字,就高考选用的材料来说,并不多见。更多的是需要考生自己根据所叙之事自己来作分析。对于这样的材料,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倾向性。222\n文言文阅读命题的走势及对策一、命题的基本走势总的来说,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基本是稳定的,但近年来有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点:1.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所谓“浅易”,主要特征是:①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为主,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②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③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④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因此高考所选择的古代文段几乎全是史传文的语段。这样的语段,一般高中毕业生阅读是不太困难的。223\n2.人物性格由单一趋于复杂以往所选古文语段中的主要人物性格比较单一,或忠或奸,或孝或廉,或善处事或善用兵等。如1998年选择的关于李若水的语段主要表现其“忠”,1999年年选关于苏琼的语段,主要表现其治政有方、善处事务,2000年所选关于胡质的语段主要表现其清慎,2001年所选关于田单的片断,主要表现其作战善于用“诈”。而2002年所选《李将军列传》片断中的李广,其性格比较复杂,2003年所选《裴矩传》中的裴矩,则有“佞于隋”而“忠于唐”这个侧面,性格明显趋于复杂。人物性格的趋于复杂,表明阅读难度有某些提高。224\n3.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以往在文言文阅读的试题中,考字词理解的试题通常有三题,而2004年则改为实词、虚词各一题,筛选信息、分析文意、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试题两题。这是很显然的变化。再则,过去理解文句含意的试题全用选择题,而从2002年起,则改用考生直接翻译的试题。看起来只是题型的变化,实际上对文意理解的要求更高,而且它把对文意理解的考查和语言形式的考查结合在一起,更具有综合性。因此有的人说这是考查文言文阅读的过硬功夫。225\n4.更强调根据语境来答题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文言文阅读的每一道试题,都要以对全文的正确理解为背景,都要以对上下文句的正确分析为条件,方能作出正确回答。即便是理解常见实词的含意、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判断,几乎找不到凭借死记硬背来回答的试题。至于翻译文句、筛选信息需要凭借对语境的正确分析,前两讲都已举例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226\n二、应试的基本策略1.转变阅读观念一般同学读文言文,往往死抠字词,背诵多义实词的义项,死抠文中虚词的用法,一个劲儿地挖通假、活用,反复辨识文言句式,走的是学习古汉语的路了。也就是说,把文言文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这样做,就平时的学习而言,也许有某些作用,就高考而言,显然是不上路子的。这里谈的“转变阅读观念”,首先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文言文也是“文”。如果我们把《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作一对照就会发现,其主要要求是一致的,这也表明要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再从高考试题本身来看,强调根据语境答题,不直接考查文言句式,自然也说明要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阅读,而不能只把它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227\n2.注重复习课本有人误认为高考语文试卷不考课本,因此在复习中把课本扔在一边。这种看法和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前几年所考文言实词“拔”、“附”、“乘”、“北”、“反间”、“南面”、“鼓噪”、“扰乱”、“竟死”、“将兵”、“曲折”、“结发”、“讽”、“哂”、“遇”、“务”等几乎全是课本上学过的;前几年所考文言虚词“以”、“于”、“既”、“无”、“为”、“焉”、“因”等,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试题涉及到的文言句式也都是课本上学过的。更何况有的试题还直接引课本中的文句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句配对成题呢?228\n曾经多次参加高考命题的章熊先生在谈及文言文复习时,曾经建议考生在高考前认真读几篇典范的文言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他认为这些文章里,有着典型的全面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用法的范例,可用于对文言文的全面、综合复习,这对积累语言材料,建立文言语感,提高阅读和解题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章熊先生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说得相当精辟的,我们应该遵从。我还要建议同学们在复习阶段认真阅读过去列入课本,现在移至读本的古文,如《荆轲刺秦王》等;认真阅读过去置于读本现在移入课本的古文,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29\n3.适当练习课外语段这里所说“适当”一是从量上说的,我们固然要做课外的语段阅读练习,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但并非多多益善,主要的应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练习的效果。二是从质上说的,应该有所选择,而不要盲目地做练习。我们认为质量最高的是近三年的高考和春季考试的古文阅读题。如果有可能可以做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因为这样的试题选文规范,试题规范。在练习中还可以找到命题的规律,解题的窍门。230\n高考题引路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