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50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常见句式\n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判断句\n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④噌吰(chēnghóng)者,周景王之无射也。\n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②即今之傫(lěi)然在墓者。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n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n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被动句\n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①臣诚恐见欺于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n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为予群从所得。④恐为操所先。\n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省主语,省宾语,省谓语,省介词宾语,省介词“于”。省略句\n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倒装句\n1.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jì)不之信”洎:介词“等到”之:宾语前置,放在谓语动词前信:动词,相信等到不相信他的时候。(洎(jì)不信之)\n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何:什么操:携带,带了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大王来操何)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斯人,吾与谁归)\n(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余:我,第一人称代词。欺:欺骗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古之人不欺余也。)\n(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断句停顿惑:疑惑、疑难不知道断句停顿,不解决疑惑之处。(不知句读,不解惑)\n(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籍:项羽名以:介词。凭借……。在这句,它与“何”组成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意为凭什么,怎么能。要不是这样,项羽又凭借什么(生气)到这种地步呢?(不然,籍以何至此)\n2.定语后置: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蚓无利爪牙,强筋骨)\n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四海这么大,又会有几个人呢?(大四海,有几人欤?)\n(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sù)一石。”或:也许,有时日行千里的马,一餐也许会吃掉一石粟米。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n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diàn)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青,于蓝取,于蓝青)\n(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以:把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他。以事具告。\n(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相当于介词“于”,在。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n3.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你太不聪明了,哎。汝之不惠,甚矣。\n练习一1.夫战,勇气也。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判断句。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判断句。被动句。5.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被动句。\n练习二1.未之有也?4.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未有之也)主谓倒装。(回贤哉)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宾语前置。(有何厌)5.贤哉回也!定语后置。(高之庙堂远之江湖)定语后置。(知其事之宾客)\n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