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三) 6页

  • 55.00 KB
  • 2022-08-23 发布

文言文复习(三)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册古文复习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2、注意句子的停顿和课文的背诵。3、掌握通假字的用法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实词的翻译。4、掌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5、掌握文言句式。6、初步理解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篇意、段意以及表现手法。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填空1.《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神话色彩的,作者是,名,时期家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塑造了愚公的光辉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理想和的雄伟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的道理。2.《活板》作者是时的科学家、政治家,字,著有,这部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主要是按照的顺序来说明的,先说,接说,再说,最后附带说明。活字印刷是代发明的,这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课文通过说明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和。3.《陋室铭》的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    ,字  ,著有      。铭是                            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本文借陋室表达了作者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4.《爱莲说》作者是   代著名哲学家    ,著有      。他是  的创始人。说是一种文体,可以         ,也可以          ,都是为了          。这篇短文把“  ”字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表现另外作者          的生活态度。5.《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作者是   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    ,世称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    (体裁),对董邵怀才不遇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但对他到河北去投奔藩镇却是      ,含蓄的规劝他不要去河北。6.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         。愚公移山的方法是          ,         。愚公移山的决心          ,          ,         。愚公移山的结果是          ,           。7.《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        。        则起了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陋室的自然环境:        ,         。室中往来的人物有        ,        。8.《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写它高洁和庄重的句子        ,       。  9.董邵南游河北的原因是        ,        。二、课内基础,课外延伸。课内:《愚公移山》(一)解释下列加点词。\n1年且九十     2面山而居     3惩山北之塞     4出入之迂也5聚室而谋     6毕力平险     7指通豫南      8杂然相许9其妻献疑      10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1如太行、王屋何12荷担者     13叩石垦壤     14箕畚     15孀妻16遗男     17始龀     18寒暑易节     19始一反焉20汝之不惠    21毁山之一毛    22其如土石何    23汝心之固24固不可彻    25穷匮     26何苦而不平     27亡以应28惧其不已    29一厝朔东    30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二)翻译。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且焉置土石。                              3.甚矣,汝之不惠。                            4.其如土石何?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课外:               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①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注释】①竖:童仆。1.解释下列加点的“之”字。①杨子之邻人亡羊          ②又请杨子之竖追之2.补出省略成分。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3.翻译。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内:《活板》(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板印书籍      2盛为之      3已后      4典籍皆为板本5布衣      6毕升又为活板     7火烧令坚    8持就火炀之9冒之     10字平如砥     11已自布字     12第二板已具13更互用之     14瞬息可就     15奇字     16素无备者17旋刻之      18用讫     19以手拂之     20殊不玷污21则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    22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23火烧令坚    再火令药熔    持就火炀之(二)翻译。1.其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n3.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4.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玷污。                                       5.升死,其印为予群众所得,至今保藏。                                       课外:课内:《陋室铭》(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5鸿儒       6白丁       7可以调素琴    8丝竹9案牍之劳形    10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二)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孔子云:“和陋自有?”                           课外:             吕蒙正为相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⑤。(司马迁《涑水记闻》)【注释】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员。④同列:同事。⑤量:度量(肚量),气度。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①不喜计人过()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③是小子亦参政耶()④同列犹不能平()⑤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古义:今义:2.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A同列②蒙正遂止之B朝士姓名③不问之何损C吕蒙正3.翻译:时人皆服其量。4.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课内:《爱莲说》(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可爱者甚蕃     2独爱菊     3出淤泥而不染     4濯清莲而不妖5不蔓不枝      6亵玩      7亭亭净植       8予谓菊9鲜有闻       10宜乎众矣(二)翻译。\n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莲,花阿君子者也。                             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课外:             杨震拒金杨震年已五十余,累迁①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②,故所举荆州茂才③,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资治通鉴》)【注释】①累迁:多次升官。  ②昌邑:地名。   ③茂才:秀才。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王密为昌邑令(    )  ②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2.翻译句子。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杨震怎样的品质?                                     课内:《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感慨悲歌之士     2不得志     3利器      4郁郁适兹土5吾知其必有合也   6董生勉乎哉    7以子之不遇时    8苟慕义强仁者9爱惜     10矧     11出乎其性者哉     12风俗与化移易13恶知    14聊以吾子之行卜之     15明天子    16为我谢曰17吾因子有所感矣    18观于其市    异于古所云    连不得志于有司19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夫以子之不遇时     可以出而仕矣(二)翻译。1.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2.吾知其必有合也。                              3.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所云耶?                                        4.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课外:           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并释义。①吾悉能志之     音:       义:             ②李生说之曰     音:       义:             ③不应而还走     音:       义:             ④迨年事蹉跎     音:       义:             \n2.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                                      3.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三、当堂反馈(一)阅读《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完成文后练习。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比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1.在第二段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郁郁适兹土适:(2)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吊:(3)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恶:(4)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聊:(5)为我谢曰谢:3.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A.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何陋之有B.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天下事有难易乎C.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尝与人佣耕D.董生勉乎哉出乎其性者哉4.标题中“河北”的古义是,今义是。5.翻译下列句子。(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6.文中“感慨悲歌之士”是指,“有司”指,“利器”比喻。7.用原文的语句回答。(1)作者认为当时朝廷政治清明的一句是(2)文中规劝朋友不要被割据势力利用而要报效祖国的一句是8.引发作者写作次篇的具体事情是。当时燕赵之地被地方势力割据,因此作者提醒朋友“”,并两次叮嘱他“”。(二)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贱人稻!”\n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奋于农植,家给人足。(《晋书》)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2)执而鞭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打其后也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3.翻译:是以百姓勤奋于农植。                                      4.作者对陶侃的看法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