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6.00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第七讲文言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常见120个文言实词)。B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乎、其、且、然、所、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的用法。B3、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B4、把握文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C\n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理解分析实词含义:虚词的用法:筛选、提取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把握主旨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常用虚词意义、虚词作用\n一、实词的知识概览(1)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如:人、树、牛、草、山等;有的完全不同,掌握的重点在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上。(2)词义变化的途径A词义的扩大例1:“雏”本义:小鸡——今意:幼小的鸟或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例2:“甘”本义:美——今意:味美、味道甜,心里乐意例3:“江”“河”本义专指“长江、黄河”——今意:通指河流B词义的缩小例:“丈夫”本义:男子的通称——今意:专指妻的配偶C、词义的转移例:“币”本义:礼物——今意:钱“涕”本义:眼泪——今意:鼻涕\n一、实词的知识概览D、感情色彩的变化例:“衣冠禽兽”本义:指官服上的禽和兽的图案——今意: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生,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生一样的人。例:“乖”本义:偏执、不驯顺——今意:听话顺从E名称说法改变例:“目”改称为“眼睛”;“日”改称为“太阳”,“寡”改称为“少”F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前”变为“前面”;“敌”变为“敌人”\n一、实词的知识概览(3)注意偏义复词的现象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是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只当陪衬。例:《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我有亲父兄”中:“作息”只有“作”之意;“父兄”只有“兄”之意(4)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n一、实词的知识概览(5)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6)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通假: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通“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n(7)词语活用1、使动用法A动词的使动用法用作使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怎样”或是“使……成为什么”的意味。例: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之活)《鸿门宴》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孔雀东南飞》C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生:使……生存(活下来);肉:使……长肉《中山狼传》\n2、意动用法:是指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表示“觉得……怎么样”“觉得……是”A形容词用作意动例:成以其小,劣之。(劣:本义为:不好——认为……不好)例: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觉得……高兴)B名词用作意动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3、名词作动词例:藉吏民,封府库(籍:名词户籍册——登记)《鸿门宴》例:权,然后知轻重(权:名词权势——权衡)《孟子·梁惠王上》\n4、名词用作状语A比喻,表示动作情态例: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过秦论》(席、包、囊:名词——像席卷那样,像用包包裹那样,像装袋子一样)B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鸿门宴》C表示处所或工具例: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辇:乘车)D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例:朝歌夜舞,为秦宫人。《阿房宫赋》(朝:在早晨夜:在夜晚)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面:当面)《邹忌讽秦王纳谏》\n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主语或宾语例: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锐:坚硬的铠甲、锋利的武器)例: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贤主嘉宾)6、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若是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就做一般动词例: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短:说……的坏话)\n二、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1、代入检验法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看其是否恰当。2、根据语境推断语境: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前者是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后者是指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例: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分析:①句根据前文所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言”为“叙述”;②句联系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其中的“言”为“用文字表述、记载”\n3、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谓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词义。例: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②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n4、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例: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②(郭)永以书抵幕府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n二、文言虚词一常用虚词类别副词:且、其、乃、则、为、何、若、也、因助词:乎、焉、也、者、与、之、其、所、为代词: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第二人称:汝(女)、而、尓、若、乃、子第三人称:之、其、彼、厥连词:且、以、则、而、其、若、乃、为、于、与介词:于、以、为、因、与、乎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n“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1、这些文言虚词是中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而不是生僻晦涩的;2、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不是孤立存在的3、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要素是了解,而不是识记。\n基本的复音词意义(实记)1、何如、奈何、若何: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2、何以:拿什么、凭什么3、无乃:恐怕4、是以、以是:因此5、有以、无以:有什么办法用来……没什么办法用来……6、所以:用来……的,是用来……的;……的原因7、所在:到处8、且夫:况且、再说9、且如:就像\n二、理解常见虚词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A、可以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2)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3)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4)“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5)表示时间、处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B、“以”作连词时(1)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2)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3)表示并列或递进,译为”又、并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4)表示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一)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n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例如:“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n(二)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1.分清虚实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n2.辨明用法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n3.分辨古今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演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n常见古今异义词(例子)1、妻子: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今义)2、中国:中原地区,指曹操占领的地方——指中华民族共和国3、人事:做官——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4、老大:年龄大——兄弟姐妹排行第一5、明年: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6、颜色;脸色,颜面和气色——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时产生的印象。7、故事:旧事、前例——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吸引力8、逢迎:迎接——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9、意气:心意、情意——意志和气概,勤劳而踏实10、可怜:可爱——值得同情、怜悯11、便利:吉利——方便、有利12、交通:交错相通——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系统的总称13、非常:平时难以看到的——表示程度的副词14、风流:生活放荡——有功绩、有文采\n4.注意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n三、文言句式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疑问句、否定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n(一)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例如:臣之所好者,道也。\n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例如: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②梁,吾仇也。3、“……者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4、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如:刘备天下枭雄……\n5、用“乃”“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例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6、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较晚。例如:①巨是凡人……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n(二)被动句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于”表示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用“见”或“见……于……”或“受……于……”表示被动。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今日见辱问于长者。《柳毅传》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n3、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例如: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用“被”表示被动。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5、无标志的被动句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n(三)省略句1、省略主语(有的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的省略)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3、省略宾语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n4、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例如: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5、省略介词,介词“于”和“以”经常被省略例如: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n(四)倒装句所谓倒装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而言。古人一贯那样说,就无所谓倒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主谓倒装(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前句:你太不聪明了;后句:哪里在于公子你能对别人的困境感到着急啊?\n2、宾语前置文言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例如: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未有之也《张衡传》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莫振救之《论积贮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石钟山记》\n(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例如:①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卿欲言何?《赤壁之战》②沛公安在?——沛公在安?《鸿门宴》③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鸿门宴》在这种句式中,介词的宾语也前置。例如:④王问:“何以知之?”——以何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⑤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⑥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岳阳楼记》\n(3)强调宾语: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③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孜孜焉唯急进修《问说》④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惟依兄嫂《祭十二郎文》\n3、定语后置文言文里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就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加上“者”、“之”、“所”等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n(1)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这类定语后置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例如: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况且将军可以凭借来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大势”是中心词起补述作用,使定语更为突出。用“者”煞尾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大势可以拒操者”即“可以拒操之大势”)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之人”)③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四方之士来者”即“四方之来之士”,意思是各地前来归附(越王)的人,必定要在庙堂之上以礼相待。\n(2)借助于结构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以强调定语。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即“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就为那老百姓操心;住在远远的江湖,就为那君主担忧。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劲的筋骨。”\n(3)用“之……者”或“而……者”结构,表示定语后置。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像这个一样。(中心词“石”后加“之”,作一短暂停顿,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申诉的穷苦百姓。(中心词“穷民”与定语“无告”之间插上“而,以突出“无告”。“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天下无告之穷民”)③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脯也。(《勾践灭吴》)——越国出游在外的年轻人,没有不给他吃的。(中心词“国之孺子”与定语“游”之间插上“之”,以突出“游”。“国之孺子之游者”即“国之游之孺子”)\n上面所说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以后置的。一般来说,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置情况,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移到中心词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成“咸阳之秦者”;“蛇鳝之穴”,就不能说成“穴之蛇鳝者”。(3)数量词定语后置。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例如:①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用四张熟牛皮作先行礼物,再用十二头牛犒劳军队。(乘:四,数词,并未后置,“十二”则置于牛后)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n(4)“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例如: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洪水冲出山沟一样。(“怨愤”是中心词,“所积”为“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n4、状语和补语后置。例如: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赤壁之战》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才于世高《张衡传》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阿房宫赋》④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以帷幕裹(之)《赤壁之战》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张衡传》\n(五)疑问句文言疑问句,一般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欤、邪、耶等)。在句子中,有时二者全用,有时不全用。情况虽较复杂,但不难辨认。例如:①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有些句子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表疑问。例如: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②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云……\n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有:①不亦……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②何……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③何以……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④何……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n(六)否定句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否定词包括“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如:①圣人无常师。②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n(七)固定文言句式:1、其……之谓: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如:①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②《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2、孰与:可译为“谁与谁比,哪一个更怎么样”。如: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n3、无乃……欤(乎):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吧”。如:①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魏文侯书》③无乃毁灭先圣,自是非他欤?——《榴窗随判》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⑤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n4、得无……乎(耶):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可译为“恐怕……吧”或“该不会……吧”。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在《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n5、何……为:可译为“为什么……呢”或“还要……干什么呢”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6、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n7、所以:①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②表手段和目的,可译为“用来……的人(物或手段等)”。如: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表手段)——《信陵君窃符救赵》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手段)——《师说》)\n8、无以——有以一般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用来……的办法”。例如: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③非学无以致,非问无以广识《问说》9、比及:等到……的时候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侍坐篇》\n10、如何、何如、奈何、何若“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阿房宫赋》③此为何若人?——什么样④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奈、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⑤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愚公移山》⑥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n11、其……乎表示测度、反诘、婉商等语气,视情况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等。例如: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表测度)《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③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12、其……其……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例如: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n13、谁……者=……者谁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替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是谁?14、宁……耶(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呢?②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怎能到龙宫里去送信呢?③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探地隐居在山林岩穴呢?\n15、岂……哉(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哪里……呢”或“难道……吗”①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能不让人痛心呢!②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n⑤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⑥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⑦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⑧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国哪敢留着宝玉不给而得罪大王呢?⑨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n四、文言句子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会涉及到诸多文言知识,有常用的虚词和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有特殊用法的文言句式,还有一些文言固定结构,综合体现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翻译文言句子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n1、结合语境,把握句意。要翻译好一个句子,必须对整篇文章有一总体把握。将你要翻译的那个句子放在整个语段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基本把握所翻句子的大概意思。有些同学在初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有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词语上纠缠,结果反而难以明其意。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善于前后推导,整体把握语意。\n2、落实句式特点。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每种句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我们要识记一些典型例句并加以归纳整理。在翻译句子之时,先判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要翻出这种句式的特点来:1、省略句就必须补出它所省略的成份,当然补充部分须加小括号;2、倒装句就必须按正常的语序来翻译;3、原句是疑问句,所译出的句子也应加上问号。4、文言文中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现象:文言文固定格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固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结构,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一旦你没有准确判断出固定结构,那么你的翻译就会差之千里。详细类型见上所举。\n3、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要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如“沛公军灞上”一句就考了词类活用的知识点,如果“军”字翻译错了,那就要失分了。所以在考试时应特别注意这些语法现象(包括虚词的一词多义),一旦涉及必须准确翻译。\n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1)“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忠实原文,不曲解,不任意添加或删减;(2)“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3)“雅”则要求译文尽量生动形象,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注: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包括句末的标点。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呢?这就得讲究翻译的方法。基本方法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n1、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例①: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2、补。即补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例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n3、换。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带点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例⑤: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n4、改。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几种:(1)宾语前置句。例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翻译时都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2)定语后置。例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3)状语后置。例⑧: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句中划线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4)谓语前置例⑨: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在主语“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n5、删。有些文言虚语在句中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有某些作用,有的起舒缓语气、凑足音节的作用;有些在句中,有些在句末,也有在句首的,如“夫”、“盖”等。对这些虚词,翻译时可酌情删去,即不必译出。例⑩: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的,“而”是起连接作用,都不必译出。又如“之”字,在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和标示宾语置、定语后置时,都不必译出。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n五、文言文综合分析1、筛选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n五、文言文综合分析1、筛选文中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2、筛选信息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n五、文言文综合分析3、筛选信息步骤:(1)确立全局观念,把握主要内容(2)看清题干,理解题干中概括性论断的含义(信息的主体是否与题干一致)(3)明确筛选方向关注以下几点:1、人物:谁,一个还是几个;事件:什么;观点:主张什么;事理:说明什么2、指向:是思想性格还是行为特点3、角度:全都表现(说明)、没有表现(说明)注:一般是直接表现,不包括侧面衬托4、范围:是整个选文还是某个片段(4)筛选整合,排除干扰选项注:有些命题常设陷阱——张冠李戴、牵强附会、跳离限制、颠倒是非、添枝加叶\n五、文言文综合分析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1)设置这类题时,往往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从其中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各选项出错的方式可归纳为: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移花接木、词语误解、夸大事实、牵强附会等几种类型。\n五、文言文综合分析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解题方法A总体阅读,整体把握\n五、文言文综合分析B、抓住题干、读全读准读全: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进行分析;读准:准确把握题干所提供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C、梳理文脉、理清结构分析的办法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时空顺序、材料性质或类别分类归纳。D、仔细分辨,锁定区间对应选项找个相关语句,辨清选项与原文文意是否相符E、借助注释,巧解题目F、掌握规律,心中有数G、回归原文,仔细核对\n五、文言文综合分析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表现形式:有的表现直露而明显,有的隐晦而含蓄;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集中在作者笔下的人物描写、事件的叙述中,有的隐含在作者对情理的分析中。(2)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命题:A作者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以及对所写人物的观点态度B作者所写事件的意义以及作者对所写事件的观点态度C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所表露出的感情倾向D作者的写作意图\n五、文言文综合分析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具体解题时,要做到“四抓”A抓“人”史传文是为人物作传的,表现人物就是作传的意图;因而要紧扣人物性格这一主线,对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B抓“事”分析事情的原因、来龙去脉、结果;尤其要分析事件内部的因果关系。C抓“议”议论性的词句往往包含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D抓“艺术特色”\n六、真题感悟\n1.(200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①,玃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③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⑤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⑥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⑦,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⑧所闻,则得之矣。【注】①玃(jué):大猿猴。②母猴:又叫沐猴、猕猴。③过:错误。④穿井:打井。⑤子夏:孔子的学生。⑥史记:史书。⑦经:界限。⑧为:这里是审察的意思。\n16.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分)17.“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上的记载?(6分)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分)举例论证。(2分)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却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2分)因为丁氏传出的:“吾穿井得一人”的话过于简洁,有歧义,结果以讹传讹,闹出笑话。(2分)“晋师三豕涉河”有违常理,“三豕”与“乙亥”字形相近。(2分)\n18.将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它的含义。(6分)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来审查自己听到的传闻,就可以知道真实的情况了。(3分)这句话强调了尊重事理人情的重要性,提出了察言的原则和方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