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0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兼评马青老师的《师说》教学设计海南省文昌中学范越丽文言文的教学首先我们要弄清文与言的内涵。文言文中的“言”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言文教学中“文”的内涵:文章、文学、文化。学生之所以怕学文言文主要原因是兴趣不高。在高考指挥棒下,我们的教学呈现功利化,高考考什么我们讲什么,文言文考查主要是从“言”的方面设计题冃,因此,我们许多教师仅仅把文言文当作“古代汉语”的学习资料,整堂课都在不厌其烦地讲解文言文作品中的语法知识,满黑板都是训练题;学生则是做笔记,抄题目,背答案。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兴味索然。其实文言文教学不应过于关注字词解读,而要从文章本质内容精髓抓起,了解文章的背景,强调历史的概念,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许多教师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在“人文”上大做文章,结果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从摒弃人文性,只讲工具性,走向摒弃工具性,独树人文性。文言文教学变成了培养学生传统美德的品德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先讲文章中岀现的实词、虚词、句式等等,再分析课文内容、思想意义,表面上看是顾及了文与言,其实这样就又将文与言完全割裂。文章已然失却了完整性和美感。无论是重“文”轻“言”、重“言”轻“文”或“文”“言”分离都违背了新课标的初衷!怎样阅读文言文?怎样将文与言融合呢?一、整体理解“文”的思想是学习“言”的基础。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里面包含了古人的生活、情感、思想等。所以学习的时候,我们只有走进作品,整体感悟文本,才能和作者在一定层面上对话,才有可能感悟到他在文本中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而这些仅从语言的层面是难以了解的。学习《师说》这篇文章,就应该先以理解“文”为主,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们不妨先设置“文”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探究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然后再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n释,自主理解词句,解决语言问题。讲授本篇,要讲清背景:1、韩愈为继承儒家道统,因而尊师重道。2、现实有以尊师为耻的社会风气。其次要理解师说的观点:1、尊师重道。2、尊师重道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主要以一个课例来谈。海南侨中马青老师《师说》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1、导入: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2、简介作者和背景。3、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体,意思是“解说……道理。”师说,就是解说从师学习的道理。4、朗读课文。(在诵读过程中,用笔圈出文中的“师”字。数一数共有几个?)5、文中“师”字有几种意思?(1)老师(名词)。(2)学习(动词)(3)以为师。(意动)(4)从师(动词)6、品味这些“师”的意义和内涵,感受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和态度倾向。7、重点品味第二段的论证特色。问题:(1)找出“师道之不传”的症结。耻: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2)面对世人耻于从师的风气韩愈是如何看待的?(从对象、态度、作者评价三方面列表分析)8、品读第三段。思考探究:在第二段之后作者还不能够完全抒发心中的愤懑,以及对“师道之不传”的痛心,又举了孔子等人的例子,为什幺举孔子的例子?孔子的追求是什么?平凡人的追求又是什么?(深化)9、再次诵读全文,小结。10、作业:强调背诵。教师演唱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结束。点评:一、这个设计非常注意文与言的结合。你看她整个教学的流程,每一步都立足于言,第一步“师”字的梳理,这是一个很集中的很直接的解决言的问题,但她又不是单纯析言,而是放在文段\n中去品味,体会词语的意义,作者的感情。然后第二步呢,是带领着学生品味本文论证的艺术,这个鉴赏其实就是一个文与言融合的活动,而且我非常欣赏这样一种活动方式,其实《师说》可以当作议论文的写作范本,它有非常完整的逻辑之美:提出论点、展开思路、采择论据、在论据之间建立联系、使问题深化、回应开头、对比论证的方法运用。虽然马青老师没有点明,但是其教学设计完全没有忽略这一点,而是把其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我觉得马青老师问题的设计非常好,让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去阅读,要求小组合作探究文本内容,让学生去品味、去思考,通过讨论加深理解文本,加强对文本的朗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口现.我觉得这就是“言”和“文”融合的比较成功的一种教学处理。如果本课还稍有不足的话,那就是没能从文本走岀来,把学主的思维打开。张志公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什么叫文言文阅读,什么叫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去走出来,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先走进文本读透文本,再跳出文本,用现代观点审视文本,再回到文本中去,这样一个进去、出来的过程,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止确的,阅读教学的理念,体现在文言文里头,就是把言和文两者融合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效果非常理想。专家说得非常好,文言文教学除了语言之外,还需从古代文章的内容和价值去汲取民族的智慧,还要用现代的观点和思想去审视文章的意义。二、文言文教学,掌握的是“言”,感悟的是“文”,二者不可偏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习“言”,在掌握言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的感悟.我想《庖丁解牛》也阐述一样的道理吧,庖丁能够游刃有余那是对牛十分了解,不仅仅是整个的牛,他十几年看到的非“活牛”,如果没有对牛的整体了解,怎么会了解局部呢。所以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应该把握理解“文”掌握“言”的原则,使文与言相得益彰,这样才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方法.三、重视朗读。教好文言文,最主要还是阅读。这个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言和文结合的过程,我要补充这一点,什么意思呢,你学会读文言文了,你必须对言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像马青老师的设计里,我觉得在教学第二段时,还需要加强\n朗读,这一段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赏读。赏读,其实学生在读的过程,也是体会“文”的过程。文有文气,你感受到这个作者的感情就是文气,你感受到这\n个文气就是一种语感、文感,如果你通过朗读有这种语感,这说明你感受到韩愈文章中的逻辑思维、感情、态度、思想,这就是文化!领悟到这些,同时也可以看到文章的主旨内容,自然也体会到了文章之美,而“文”与“言”也就融合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