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61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冇7古的作算山的i五吉”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詈占成矗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屮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屮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文言文的考察: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而: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屮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冋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贝0、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Z、其、而、以、于五个。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n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文言翻译】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岀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咅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一一串意一一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肓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文言文阅读方法:一、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二、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Z,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n三、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Z,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口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四、“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儿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o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吋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岀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屮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三、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n1、遵循三个步骤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屮,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如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初,景让母郑氏,性严明(严格而明事理),早寡,家贫,居于东都。诸子皆幼,母自教之(代诸子)。宅后古墙因雨I{贵(kui)陷,得钱盈船(船形的酒杯),奴婢喜,走(跑)告母;母往,焚香祝(祷告)之口:"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天必以先君余庆(积留的恩德),(上天)矜(同情)其(代自己)贫而赐之,则愿(希望)诸孤他日学问有成,乃其(上天)志也。此(代钱)不敢取!”遽(山,急忙)命掩而筑之(代墙)。景让在浙西,有左都押牙忤(wi不顺从)景让意,景让杖之而毙(打死)之。军中愤怒(生气),将为变。母闻之,景让方视事(处理公务),母出坐(动词)听事,立(使.....站立)景让于庭而责之曰:“天子附汝以方面,国家刑法,岂得以为汝喜怒Z资(资本),妄杀无罪Z人乎!万一致一方不宁,岂惟(无义,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上负朝廷,使垂年之母衔羞入地,何以见汝先人乎!〃命左右褫(chT,剥夺)其衣坐(动词)之。将挞(色用鞭子抽打)其背。将佐皆为之请,拜且泣,久而乃(才)释之。军中由是遂安。(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B)A.景让母郑氏,性严明(严格而明事理)B.军屮愤怒,将为变(生气、气愤)C.景让方视事(处理公务)D.天子付汝以方面(代权力之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B)A.①奴婢喜,走告母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跑,赶快)B.①天必以先君余庆,矜其贫而赐之②臣以主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因为)C.①有左都押牙忤景让意,景让杖Z而毙Z②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Z(打死、杀死)D.①将佐皆为之请,拜且泣,久而乃释之②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加粗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诸子皆幼,母自教之(诸子)B.天必以先君余庆,矜其贫而赐Z(自己)C.此不敢取(钱)D.乃其志也(先君)(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B)A.遽命掩而筑之一一急忙命令将钱埋起來并在上面筑起墙B.岂得以为汝喜怒Z资一一怎么能当作供你喜怒时滥用的东西C.使垂年之母衔羞入地一一让年老的母亲带着羞愧死去D.命左右褫其衣坐之一一命令左右的人脱去景让的衣服坐在他身上这一文段,我们按照上述的三个步骤,很轻松地能够完成。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乂纠正前两步屮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n2、掌握解题方法(1)依照文言语境解题。如2003年考题〃人迹绝矣〃中“绝"字的含义:按照词典的解释为"断绝〃。很明显在这里就不正确,应为"不见〃之意,与“千山鸟飞绝〃中的〃绝〃字意同。(2)以题解题,即从题目所给的信息屮获得一些解题的启示。如2002年考题:“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请仔细品位这一诗句中“霜〃、“孕〃两字的妙处。此题干屮,侬历十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由侬历十月〃可看出正是梅树〃孕〃花的季节,,再由这一季节联想到“霜〃的环境,而且“孕〃字本身的内涵就可以想彖到〃梅花含苞欲放〃的美丽景象。(3)以文解题,即用文段中的话来解题。如2003年语文考卷: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什么,然后又观察什么?从文中"进食〃、“饮啖〃等词可找至『饮食〃的答案;从问中"室中〃、"一室〃中可以找到"居室〃的答案。(4)以注解题。命题者有时会在文后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來很大帮助。如2003年文言题的最后一大题的文末,对"宕〃加了注释:也写作“荡〃,这里指雁荡山顶的雁湖。这一注释就是紧接着的一个题目的答案,考题为:“安能容湖〃屮的“湖〃是指什么?答案就是注释中的“雁湖〃。(5)以旨解文。有些题目必须先要弄懂全文的主旨,才能冋答。如2002年考题:苏辙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chao)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必须结合这个语段的主旨“褒扬巢谷古道热肠〃来回答才算准确。当然,要解决学生文言文阅读难的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学生平时对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的积累。离开了这一点,将是“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扩大阅读面和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觉识记、自觉积累的习惯。学生有了丰厚的知识积累,在阅读屮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