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实词 87页

  • 960.50 KB
  • 2022-08-23 发布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

  • 8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阅读实词\n[锁定考向]一、考纲在线《考试说明》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n2.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n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呈现出以下几种规律:(1)命题形式高考文言试题题型相对比较固定,分别考查实词、虚词、信息筛选、文意的分析概括、文言翻译。其中3个选择题,共赋分9分;二道翻译,共赋分6分。(2)选材特点选材紧扣考纲规定的“浅易”要求,但是大胆突破“传统”,每年均有新意。人物传记、人物故事类仍会是考查的重点,而抒情性、议论性散文(游记散文、叙事散文)会越来越受到关注。\n(3)考查内容宏观上考点稳定,但是微观上会做细微的变化调整。通观近五年的题目,可以看出各考点基本上覆盖了该考点的所有的文言现象。如文言实词的考查:涉及名词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等(4)答案设置从编制上来看,题目出在“课外”,但答案在“课内”。“课外”一般指“选材”是学生没有学过的,题目是学生没有做过的;“课内”的含义有二:一是考查的知识是我们在教材中已学过的,二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即可知道的。所以,巩固好课内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复习的关键。\n“实词”考点解读及推断技法一、考点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文言实词的考查,是指考查在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上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实词。\n二、命题规律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形式十分灵活,从设题内容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规律:(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这与文言文的特点是一致的,文言文中的词语也是以单音节词为主。(2)主要考查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以及偏义复词等。(3)从近几年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n三、考点解读——从教材说起文言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以及偏义复词等。(一)一词多义古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比现代汉语多,但是往往比较生僻。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这也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词义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之分。例如:“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由此引申出“根本、本来、原本、基本”等含义;“手足”本义是“手和脚”,由此产生比喻义“兄弟”。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比喻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理清词义的发展演变过程,有助于掌握词义。\n1.解释下面一词多义的字。间\n1.解释下面一词多义的字。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动词,夹杂动词,参与名词,期间名词,机会\n堪\n堪经得起,忍受能够,可以胜任\n要求对课本中学到的实词进行归类,比如《廉蔺列传》中的“负”字,文中多次出现,主要有这样几个义项:1.廉颇闻之,肉袒负荆。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秦贪,负其强。4.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在此基础上,再把以前学过的“负”的一些意思也归进来,例如:6.这都是我窦娥没时没运……负屈衔冤。7.成语“负隅顽抗”8.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9.负债累累\n要求对课本中学到的实词进行归类,比如《廉蔺列传》中的“负”字,文中多次出现,主要有这样几个义项:1.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3.秦贪,负其强。依仗4.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背弃。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在此基础上,再把以前学过的“负”的一些意思也归进来,例如:6.这都是我窦娥没时没运……负屈衔冤。蒙受7.成语“负隅顽抗”背靠着8.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失败9.负债累累欠所谓“根据上下文”,则告诉我们,实词的考查不是要你死记硬背词语的意思,而是要能根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具体意义,也就是要学会“因文定义”。\n尽管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普遍的,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个词只能有一个义项,要确定一个词在某句话中的具体意思,就要把握整个句子以至整段、整篇文章的意思,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某个词的一个义项放在句子里后,要使全句能讲得通,不别扭,合情合理,同时还要与整段整篇文章所说的意思保持一致,不能前后矛盾。例如:“夺”字下面有一个注解:强取。即“抢”。下面的句中的夺是这个意思吗?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论语·子罕》中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句子\n句中的“夺”也无法解释为“强取”。因此,我认为,不如把它解释为“夺易”(改换)更好些,也就是说,上官大夫见到了,想要改换里面的某些内容,某些条款。这样解释,就不会有疑问了。当然,前面的“夺”如果解释为“改换”,那么,后面的“与”就应该解释为“同意”“赞许”。这样解释,才算是做到了文通字顺。另外,要判断一个多义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还是要作一点语法分析。一个多义词,义项不同,它们的语法功能也往往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词性也往往不同。所以我们在确定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时,应该考虑它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以及它与别的词的搭配关系。\n例如:信,在文言文中有如下几个义项,①言语真实,②讲信用,③实在、的确,④相信,⑤信使,⑥音信、消息,⑦随意,随便,⑧通“伸”。再看如下例句: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2.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4.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6.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祭妹文》7.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8.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中山狼传》\n例如:信,在文言文中有如下几个义项,①言语真实,②讲信用,③实在、的确,④相信,⑤信使,⑥音信、消息,⑦随意,随便,⑧通“伸”。再看如下例句: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作定语,修饰“言”,应该是形容词,“真实”。2.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作宾语,和“明智”一起修饰省略的宾语“人”。应该是“讲信用”的意思。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作状语,修饰“难求”,应该是副词,确实、实在。4.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作谓语,应该是动词,相信。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作宾语,应该是名词,信使,这里指媒人。6.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祭妹文》作宾语,应该是名词,音信,消息。7.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作状语,联系“信手拈来”“信口雌黄”可知为“随意”“随便”。8.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中山狼传》通假字,通“伸”。\n(二)古今异义古代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有以下几种类型:1.词义扩大。比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2.词义缩小。比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n3.感情色彩变化。比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原指地位低下,“鄙”原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4.词义转移。比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n2.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例 句古 义今 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劝学》)___________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初至北营,抗辞慷慨(《指南录后序》)_________大方,不吝啬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_______色彩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上级对下级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求学的人十分激烈脸色指给……看父母兄弟等亲属..........\n复习中,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古今都用,意义上又有区别的词语上。例 句古 义今 义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屈平……竭忠尽智……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n复习中,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古今都用,意义上又有区别的词语上。例 句古 义今 义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热水食物屈平……竭忠尽智……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处境困难经济上困难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逃跑行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二次表示事情或动作行为的重复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政策统治政权统治\n(三)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n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为使动名词活用为意动(一)名词活用\n(1)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如:“天雨墙坏”(名词“雨”充当“天”的谓语,用作动词:下雨)“以地事秦”(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n主要形式【名词+宾语】--------------【名词+补语】--------------【副词+名词】--------------【能愿动词+名词】--------【所+名词】-----------------【前后有相同结构】--------【叙述句中无动词谓语】---【两个以上名词连用】------籍吏民,封府库今王鼓乐于此江水又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置人所罾鱼腹中孙讨虏敬贤礼士深山中则四月花布囊其口\n(2)名词直接作状语“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日食饮得无衰乎”(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吾得兄事之”(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象对待兄长那样)“道芷阳间行”(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其一犬坐于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象狗一样)\n(3)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长肉)舍相如广成传舍。(使…住在)\n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名词的意动用法也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n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二)形容词活用\n例、将军身被坚执锐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与苍梧太守有旧,欲往投之(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示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在句中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n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其家甚智其子春风又绿江南岸笼养之,昂其值(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n不耻下问成以其小,劣之(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n(4)形容词用作动词例:亲贤臣,远小人\n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使动动词活用意动(三)动词的活用\n项伯杀人,臣活之毕礼而归之不战而屈人之兵(1)动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一般属使动用法\n(2)动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这种用法多数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例:天下皆亡之\n(3)动词用作名词一是从动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动词作名词时,这个动词应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二是从动词出现的环境来判断。动词用作名词常出现在并列结构之中。三是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活用形式(1)动词处在“其”“之”之后时,这个动词用作名词。例如: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到达的人)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竭其庐之入(收人的财物)(《捕蛇者说》)(2)无标志性词语,例如:①追亡(逃跑的人)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②古人对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收获)\n(四)数词活用(A)数词可活用为动词良马期乎千里六王毕,四海一(C)数词可活用为名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故知胜者五(B)数词可活用为形容词用心一也\n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都是词类活用的字,请你将相对应的两项用直线连起来。\n(四)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包括三类,即古今字、假借字和通用字。类别内涵阐释举例古今字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同一读音和意义的一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莫”通“暮”“说”通“悦”\n类别内涵阐释举例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假借字中“本有其字”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突出。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这两个字就叫通用字。“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有”通“又”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但是,在阅读时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n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含义。例 句通假字本字含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____________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_____________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_____________受受教授失佚散失辩辨区别\n(五)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是说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例如在“好歹你都要来一趟”这句话中,正反两面的意思都有,但在“万一有个好歹”这句话中,“好歹”指的只是“歹”,没有“好”的意思,“好”仅是一个陪衬。由此可以看出偏义复词和一般并列复合词的区别。\n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加以阐释。(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去来:偏义在“去”,“来”是衬字车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出入:偏义在“入”,“出”是衬字\n文言实词推断6法1.代入检验法代入检验法是指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看其是否恰当。此方法简单易操作,是推断文言实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n[例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n\n[解析]本题可运用代入检验法。A项代入义项译成“后来在范豫章的住所相遇”,成立。尽管“许”的这个义项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过,我们仍可用此法判定该义项是正确的。B项代入义项译成“王建武仔细地看了很长时间”,成立。此“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中的“孰”同,都通“熟”,作“仔细”讲。C项代入义项译成“范豫章是王建武的舅舅,于是谦让地对王建武说”,语句通,但是不合理,因为范豫章是长辈,而且从上文看,王建武的做法又不当,作为长辈不可能“谦让”。由此推断此项不正确,它应解释为“责备”。D项代入义项译成“张玄便穿好服装去拜访他”,成立。[答案]C\n2.识别推断通假法首先,当遇到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虑。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如“君子生非异也”中的“生”,通“性”,翻译成“资质,禀赋”,意思才讲得通。[例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n\n[解析]本题可采用识别推断通假法。以上四个选项中A、D两项都含有通假字,A项“二千石不能禽制”中“二千石”是官职名称,“禽制”是对前文所言“盗贼并起”的处理办法,“禽”字按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可考虑其为通假字,“禽”即通“擒”,意为“捉拿、擒获”;D项“上闻遂对,甚说”中“甚说”是皇上听到龚遂的回答后的愉悦心理,“说”即通“悦”,意为“高兴”;B项“召见”是文言文常见的词语,“召”就是“召”,不通“诏”,因而B项错误;C项“副”的解释正确。[答案]B\n3.语法分析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可以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这种方法就叫“语法分析推断法”。[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n\n[解析]此题主要运用语法分析推断法。A项,①名词,将领,作“有”的宾语;②用在名词前作使动词,译为“使……为将领”。B项,①用在“弓”前,意为“拉”;②在文中由“退却”的义项派生出“离开、躲避”之义。C项中两个“下”均为使动用法,“使……掉下”。D项中两个“孽”的意义虽都源于“灾祸,戕害”,但语境意义并不相同:①用于判断句,作名词,意为“受伤的鸟”;②用于被动句,作动词。[答案]C\n4.语境推断法语境可分为句子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谓内部环境是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借助这些语境推断。例如:①“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②“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①句联系前面语境可知,项羽对刘邦的做法不满,要攻打他,这里是项伯对刘邦的劝告之语,可知“谢”是“道歉,谢罪”之意。②句联系上文可知,项羽赐给樊哙斗卮酒,因此这里的“谢”应是“感谢”之意。\n[例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n\n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n[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可以采用语境推断法。文言词语在文中的特定意义应该是这个词语的本义和这个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的可能意义的结合。本题A项中的“抗”是动词,与前文的“嗟伏”相反,意译为“出声应对”准确。B项中的“诸”是常见文言兼词,如“或取诸怀抱”(《兰亭集序》),可以推知句中的“诸”当是兼词,作“之于”讲。之,代指孟浩然;于,向。答案正确。C项中的“恤”,常见的是“体恤、怜悯”“救济”之意,但与此处明显不合,应译为“顾虑、考虑”。D项中的“叩”,古汉语中有“叩问”一说,联系此句含意,翻译为“叩问”或“询问”正确。[答案]C\n5.联想推断法(1)课内知识迁移法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大多在课文中出现过,可联系课文对应文句相应迁移。如2010年江西卷中“继迁兵相随属”一句,要想推断“属”的含义,应该马上准确联系《屈原列传》中的一句“然亡国破家相随属”,意为“接连”。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虽然“形”在课外,但根基仍在课内。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在教材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用好教材中意义相对应的实词,通过比照,辨其异同,然后推断试题中的文言实词的含义。\n\n[例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n[解析]本题可用成语印证法。A项可用“问鼎中原”中的“问鼎”加以印证;B项可用“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中的“善”来印证,成语中的“善”是“友好”,句中的“善”,也应是“友好”;C项可用“大事不济”中的“济”加以印证;D项可用“匿名”中的“匿”加以印证。[答案]B\n6.语言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我们可据此进行判断。例如“追亡逐北”中“亡”“北”对应,均为“溃败”。\n[解析]根据对称性特点推断,A项“奉之弥繁”的“弥”与“侵之愈急”的“愈”,在相同的位置上,意义也应相同,“愈”为“更加”,那么“弥”也是“更加”;B项“殚”与“竭”亦属同义,以“竭”解释“殚”,义为“尽”;C项“举类迩”中的“迩”与“见义远”中的“远”,意义上属相对关系,“迩”对“远”,可见是“近”;D项“半作半止”中“作”与“止”对称,意义相反,据“止”的含义可推出“作”应译为“兴起”。[答案]D\n此外,还有修辞推断法等,不再赘述。当然,以上所列方法不是公式,也不是定理,所以不能生搬硬套,做题时需要同学们灵活地加以综合运用。\n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6分)\n解析:D项,挽,拉。答案:D\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解析:C项,“奉承”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侍奉”的意思。答案:C\n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6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解析:C项,“服”为使动用法,其他为一般动词。答案:C\n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南面而王耳”的“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解析:B项为使动用法,A、C、D三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答案:B\n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6分)\n解析:B项,“童”通“同”,相同。答案:B\n解析:D项,“至智”,意为最大的才智、最高的才能。答案:D\n四、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6分)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快,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②还之,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③而归耳。”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④有不便于民者,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⑤如永始去。\n[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②牒:授官的文书。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④文移:公文。⑤遮留:拦阻挽留。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n解析:“贾”字在这里读gǔ,学生能够掌握它有“买进”与“卖出”两个词义。由“买进”可以引申出“招致”“招惹”等意思,由“卖出”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等意思。从上下文文意来看,原文中显然是指有的人劝诫郭永不要招惹祸患,而不是消除祸患。答案:D\n8.《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解析:此题采用了提供四个双音节词语,要求选出偏义复词的方式,这四个双音节词语均由两个并列关系的语素构成,解答这道题时必须理解四个双音节词语中各个语素是否在词语中有实义,然后再进行比较选择。答案:C\n五、(2012·江苏高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9分)伯父墓表苏 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n\n\n\n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答案:B\n解析: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联系上文可知该句的意思为“(皇上十分赞许),命令内侍省来查办这件事”,因此,“推”,应为“推究,查办”的意思。答案:C\n解析:“中”,合乎。推断实词含义可以采用联想推断法,由此联想《劝学》中的“其曲中规”一句,“中”即有“合乎”之意。答案: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