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3.00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5、(一)(文言文阅读精选,全部有答案)(2013年江西省)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王之兵自败于秦晋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①丧()②明()[来源:Zxxk.Com]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9.B(2分)10.①丧失(1分)②明智(1分)11.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1分)。12.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13.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1分)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1分)(2013年淄博市)阅读下面苏轼小品文两则,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一)临皋闲题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二)记游松风亭\n余尝寓居惠州⑤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⑥,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⑦,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选自《东坡志林》)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③两税:夏秋两税。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⑤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⑥木末:树梢。⑦死法:死于军法。(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①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胜___________②虽兵阵相接虽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若毒之乎(《捕蛇者说》)B.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D.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4)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闲者”一词的理解。(2分)(5)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请概括写出。(2分)(1)①优美;美好②即使(2)C(3)因此(我)就像挂在钩上的鱼,一下子获得了解脱。(4)“闲者”在这里指有空闲时间且拥有自由、审美心灵的人。(5)热爱自然,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013年聊城市)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nA.世以为神(以为:把……当作)B.及守荆南回(及:和,与)C.坐客罔不叹服(罔:没有)D.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务:致力,从事)8.B(说明:本题2分。)[来源:学.科.网Z.X.X.K]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岂汝先人志邪?9.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说明:本题2分。)10.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2分)10.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说明:本题2分。)(2013年台州市)崔光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廊庑:走廊、廊房。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库藏盈溢(▲)(2)太后赐百官负绢(▲)(3)侍中崔光止取两匹(▲)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22.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3分)\n(2013年宜昌市)[甲]松风阁记(节选)刘基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①,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嵷②,潇洒而杜疏③。故风之过之,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④,涤昏秽⑤,旷神怡情,恬淡寂寥⑥。宜乎⑦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⑧也。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枫飒走石潄⑨;稍大,别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⑩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⑾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⑿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⒀,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⒁,登首阳而以为清⒂也哉?[注]①樛(jiū):弯曲向下。②离奇:树根盘曲。巃嵷(lóngzòng):高耸。③扶疏:枝叶繁茂。④黩(dú):忧。⑤昏秽:黑暗的和肮脏的东西。⑥寂寥:寂静。⑦宜乎:怪不得。⑧违:离开。⑨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⑩上人:和尚。⑾洋洋:快意的样子。⑿汩(gǔ):乱。⒀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⒁高:品行高尚。⒂清:品行纯洁。[资潭链接](1)颖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颖水附近。并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颖水边上去洗耳朵。(2)首阳:山名。相传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乙]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洼]①绵幂(mì):延绵覆盖。6.解释文中加点宇词的意思。(4分)(1)方舟上人为阁其下(2)予尝过而止之(3)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4)柯叶自绵幂7.请用三个“/”给[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8.翻译[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9.[甲]文中的“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一句,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有类似意思的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2分):10.在[甲]文中,作者通过对松风阁的环境描写,表达了融入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请从[甲]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并不消极避世的两个句子。(2分)11.请找出律诗《南轩松》中押韵的字。(2分)1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乙]诗中“色染秋烟碧”一句的理解。(2分)13.[甲][乙]两则材料都写到了松,但写作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概括出其不同之处。(2分)\n[来源:Zxxk.Com]14.《南轩松》中的诗句“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其内诵与意境与我们学过的杜甫《望岳》诗中的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这两句诗。(2分)6.(4分)(1)建造(2)曾经(3)距离(4)树木的枝干(或树枝)7.(2分)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错—处扣1分,扣完为止)8.(2分)观赏松可以使我眼睛舒服,聆听松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心境。(关键字“观”、“适”、“外物”字意及语句通顺流畅各0.5分)9.(1分)流连忘返(错—字扣1分)10.(2分)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11.(1分)幂、夕、碧、尺。[来源:Z|xx|k.Com]12.(2分)松树茂密翠绿的枝叶,似乎将周围的空气都染绿了似的。其中—个“染”字用得妙,将景物着上了宜人的色彩。13.(2分)《松风阁记》侧重写松风或松涛的声音;《南轩松)侧重写松树的茂盛或苍翠。14.(2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错一字扣1分)(2013年武汉市)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詟(zhé):恐惧。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上从之从:听从B.将吏亦心轻之轻:轻松C.何足为异足:值得D.亿益叹服公之识度益:更加9.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A.吾欲之南海B.属予作文以记之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公与之乘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n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适逢一位驻边的士兵白天在市场上抢夺妇人的银钗,官吏捉住他,把这件事报告给李及。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适逢一位驻边的士兵白天在市场上抢夺妇人的银钗,官吏捉住他,把这件事报告给李及。(2013年包头市)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孙叔敖疾(2)王数封我矣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10.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2分)11.“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n(2013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异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B.舍便舍船屋舍俨然C.去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8.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19.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16.C(2分)17.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翻译出大意,1分;“无论”译对,1分。共2分)18.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意思对即可。2分)19.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多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意思对即可。每对一处1分,共4分)(2013年南宁市)赵威后问齐使齐王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岁③亦无恙④\n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来源:学,科,网Z,X,X(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注释】①赵威后:赵恵王妻。②发:拆封。③岁:年成,收成。④无恙:平安无事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使:(2)舍本而问末者耶舍:[来源:学科网]18.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译文:19.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2分)17.(2分)(1)使:派;(2)舍(丢下,舍弃)18.(2分)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尊贵的却放在后面吗?(意思对即可)19.(2分)示例:同意。因为老百姓像“水”,君王像“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君王推行暴政,把老百姓逼上梁山,老百姓可以通过起义推翻君王,所以,老百姓“平安无事”,君王才能“平安无事”!(2013年河北省)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④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⑤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进士。④辄:总是。⑤脱稿:(著作)写完。1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富贵而归故乡A.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视,辄去十余字。14.“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3分)\n12.(2分)B13.(4分)每写完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贴在墙壁上,天天仔细阅读,每次总会删除十多个字。(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14.(3分)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成文。(可用自己的话表述,意思对即可得满分)(2013天津市)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咸不解其意咸(2)值积雪始晴值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译文: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n(2013年陕西省)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选文有改动)17、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①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朝:上朝()②臣得暖衣饱食食:吃()③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遗:遗留()④公不说,趣召晏子说:通“悦”,高兴()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2分)A、夫子之禄寡耶?辍耕之垄上B、弊车驽马以奉其身无从致书以观C、于臣足矣皆以美于徐公D、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朝而往,暮而归19、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20、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17、(4分)⑴√⑵√⑶×⑷√18、(2分)B19、(4分)我节制自己吃饭穿衣(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大意1分,关键词“节”“养”“先”翻译正确各得1分)20、(4分)节俭;以身作则(或:能做表率)(每点1分)\n(2013年重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斯是陋室()(2)可以调素琴()(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4分)(2013年锦州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2—15题。(12分)【甲】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n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远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12.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日光下澈:(2)其岸势犬牙差互:(3)疾趋:(4)山行之极观也:\n13.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14.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1〉《小石潭记》:(2〉《观第五泄记》:15.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分)选文表达的感情《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12.(4分)(1)澈:同“彻”,穿过,透。(2)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3)趋:快走。(4)观:景象(景观)。【每小题1分】13.(4分)(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1分),寂静极了,幽深极了。(1分)。(翻译成使动用法亦可。)(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1分),心里很害怕(1分)。【每句2分】14.(2分)(1)清(2〉伟(奇〉【每小题1分】15.(2分)《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滴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n【意近即可。】(2013年营口市)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10—14题。(16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乙】于是论次①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②,幽于缧绁③。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④,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⑤以来至于麟⑥止自黄帝始。(节选自《太史公自序》)【注释】①次:编次,整理。②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③缧绁(léixiè):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④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⑤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⑥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10.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曾益其所不能:(2)人恒过:(3)乃喟然而叹曰:(4)故述往事: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1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n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13.(1)【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2)对【乙】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B.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述的事来表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C.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表达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D.列举圣人贤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14.【乙】文中作者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哪一观点?(2分)10.(1)通“增”,增加(2)犯错误(3)于是,就(4)因此,所以11.(1)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奋发创造)(2分)。(2)《诗》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贤士为发泄(抒发)愤懑(愤怒)而写的作品(创作的)(2分)。12.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每断对一处得1分)。13.(1)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1分);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1分)。(2)C14.生于忧患(或忧愁祸害足以使人生存)(2分)。(2013年沈阳市)【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乙】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n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9.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过岐亭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适见焉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问余所以至此者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俯而不答 仰而笑呼 余 宿其家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9.(1)遂:于是,就 (2)相与:一同,共同(3)故:缘故,原因10.B11.(1)(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出门。(2)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为什么在这里?12.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3.①苏轼:被贬官; 方山子:“不遇”②苏轼:寻友、赏景: 方山子:隐居(2013年丹东市)【甲】⑴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n①【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注释】①共:共同(享受)。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⑴杂然而前陈者⑵宴酣之乐⑶有风飒然而至者⑷庶人安得共之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玉之言,盖有讽焉。2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19.(1)摆放(2)尽兴地喝酒(3)到(来)(4)怎么(每个1分,共4分)20.(1)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2分)(2)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2分)21.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2分)(2013年湛江市)长生猪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①耳昵就,非复曩②态矣。(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①弭mǐ,耷拉。②曩nǎnɡ,从前。20、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里有人畜一猪畜:养B.见邻既而叟辄瞋目狂吼辄:就C.欲买而啖其肉啖:吃D.既而憬然省曰既而:很久21、请将文章画线句子“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22、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长生猪》20、D(“既而”应为“不久”之意)\n21、译文:这大概就是佛经中所说的过去的冤仇吧!人世间没有解不开的冤仇。(说明:关键词“殆”、“夙”,句意准确、通顺1分)22、要懂得善待别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宽容。(2分)(说明:答到其中一点就给满分)【参考译文】据胡御史牧亭说,他老家有一个人养了一头猪,见了邻居家的老翁便瞪着眼睛发怒猛奔过去咬他,见到了别人却没有这种情况。最初,邻居老翁很生气,想把这头猪买下杀了吃掉。不久醒悟道:“这大概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前世冤仇吧?这世上并没有不可解的冤仇啊。”于是用高价买下这头猪,并把它送到佛寺里作为“长生猪”养起来。从此,这头猪见到老翁时,就耷拉着双耳靠近他,不像往日那凶恶的样子了。(2013年龙岩市)粤中庄有恭①,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②?”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③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④,便可对矣。”应声云:“()棋半局,车无轮,()无鞍,炮无烟火()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注释】①庄有恭:清朝人,乾隆四年被钦点为状元,官至刑部尚书。②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③厅事:指大堂。④棋:象棋,由“卒”、“车”、“马”、“炮”、“象”、“士”、“将”组成。7.下面“命”字的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3分)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B.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C.唐雎不辱使命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2)对,小事耳,何难之有!9.(2013年龙岩市)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在下联句子的括号内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3分)上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下联:()棋半局,车无轮,()无鞍,炮无烟火()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n7.(3分)B8.(4分)(1)(2分)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神态气质非同一般。(2)(2分)对对子(对子或对联),小事罢了,有什么难的!9.(3分)残(象)、马、卒(兵)译文:广东中部的庄有恭,幼年即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邻近镇粤将军署,当时正在玩放风筝的游戏,(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庄有恭径直进入要求归还。那些衙役因为他岁数小而忽视了他,没有及时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神态气质非同一般,立刻质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过书没有?曾经学过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对子,小事罢了,有什么难的!”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认为他夸大其词,于是就指着厅堂张贴的画叫他对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这里的一盘棋,便可以对了。”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2013年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东方朔救乳母葛洪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②愎bì:固执任性。③愍mǐn:哀怜。13.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但屡顾帝(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B.帝虽才雄心忍(容忍)然胡不已乎(停止)C.至若春和景明(日光)相委而去(丢下,舍弃)D.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窥谷忘反(通“返”)14.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告之于帝B.旁人言之何陋之有C.我当设奇以激之无从致书以观D.乃凄然愍之乃不知有汉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2分)\n16.内容把握。(4分)(1)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2分)开端:乳母发展:乳母高潮:东方设奇结局:武帝赦免(2)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2分)13.B(2分)14.C(2分)15.(4分)(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分)(2)武帝已经成年了,怎么还会想到你哺乳时的恩情呢?(2分)16.(4分)(1)犯事告急(2分)(2)示例:①“奇”在劝谏的方式与众不同。不失直接规劝武帝,而是以训斥乳母的方式委婉劝谏。②“奇”在能根据武帝的性格特点,让乳母“慎勿言,但屡顾帝”,动之以情。③“奇”在能抓住要害,从武帝与乳母之间的关系入手,实施计谋。(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意近即可得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