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虚词 179页

  • 2.92 MB
  • 2022-08-24 发布

语文文言文虚词

  • 17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古代诗文专题文言虚词\n什么是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指那些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今汉语中,差别最大的不是实词,而是虚词。“之乎者也”已成为文言文最显著的特色,甚至成了文言文的代称。可见,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n文言虚词数量远不如实词多,但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高,语法作用大,用法相当复杂且非常灵活。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正因为用法复杂,才给我们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就连古人也觉得“实字易训,虚词难释”。(阮元《经传释词序》)因此,我们要想真正读懂古文,了解并掌握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非常必要的。\n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异较大。现代汉语虚词一般就当虚词用,而文言虚词由于是从实词演化而来,所以大部分虚词都有实词的含义,所谓“虚词不虚”。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差异最明显的是语气词,文言文中用“矣、哉、乎、也、邪”,现代汉语则用“吗、呢、了、啊、呀”等,没有一个相同。古文中的虚词,毫无变化的保留到今天,只是极少数。\n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n古汉语中许多虚词都有多种用法,一个虚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几个虚词用。我们在阅读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找现代汉语中恰当的词语来解释。如“于”字在古汉语中主要当介词用,但它几乎可以同现代汉语所有的介词相对应。\n例如:①立于不败之地(相当于“在”);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当于“自、从”)③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相当于“到”);④忠言逆耳利于行(相当于“对、对于”);⑤嫁祸于人(相当于“给”);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相当于“比”);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当于“被”);⑧业精于勤(相当于“由于”)。其它还有用法更多的虚词,如“其、而”的用法大概有四五十种。\n考纲规定必考的18虚词而、乎、何、其、且、所为、焉、也、以、若、因于、与、乃、则、者、之\n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文言虚词试题,从总体上来说,都是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查语法,题型也大多是客观性的选择题。同时,为了降低考查难度和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的内容也都是课内课外结合,主要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n请看近几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n1.(2006广东)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竟绐以他事辞去以小易大,彼恶知之B.因访一元家所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D.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秦王为赵王击缶这四个虚词,均在《考试说明》规定必须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列。每个选项均由两句组成,一句出自考试文段,一句来自教材。\nA项,分析两句的结构,均是“以”后接名词,而且都是作状语。故应为介词,“用、拿”的意思。B项,两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前“因”是连词,后接动词,连接后面的句子,是“于是”之意;后“因”后接名词,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是“经、由”的意思。C项,加点词“乃”后均修饰动词,是“才”的意思。D项,加点词“为”均与后面的代词或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为”是介词“替、给”的意思。 答案:B。\n2.(2007年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也B.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是益疑狐妄C.郭具言所苦其所涂留,似有春秋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A、“而”:但、却,表转折;B、“以”:因为,表原因;C、“所”:助词,与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于”,前句“向、对”之意,表对象;后句作“在”之意,表处所。答案:D。\n3.(2008年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因家庐江寻阳焉弘因阵乱突围而出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访作长岐枨以距之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临贺A项分别为“于是、就”;均为“趁机”。B项为均为“跟、同”。介词。C项均为“来、用来”。连词。D项均为均为“到”。介词。此题所考四个词语均在18个必考虚词之列,难度适中。答案:A。\n20094.(2009年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②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n【参考答案】D【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解析】A.代词,代李迪/表祈使,当,可。B.代词,代亡卒/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以何”的倒装,用/用来。D.都是竟然。\n20105.(2010年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今俞瑱得之B.利为彼有乃令昊玉守之宜为报仇C.降家皆为上所杀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几为所误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答案B(利为彼有,为,介词,表被动。宜为报仇,为,给,替)A代词且皆为居庸关,C表被动,为。。所结构,D方位地点\n6.(2011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智能亦自可韬语其妻曰……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妻泣而从之,病果瘳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答案】B(凭,介词/相当于“而”,表顺承。A.他的,代词。C.他,代罗提督。D.将,将近,副词。)\n在规定考查的18个虚词中,自2001年起,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以(30多次)、而(20多次)、乃(20多次)、其(近20次)、之(20多次)、为(10多次)、于(10多次)、因(10多次)、且(10多次)。可以看出,命题者并不因上一年出现该词而回避对该词的考查。\n2004-2011年高考广东卷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览表年份考查词语题干设问语句2011其、以、之、且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均选自阅读文段2010之、为、所、于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2009其、之、以、乃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2008因、与、以、于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2007而、以、所、于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2006以、因、乃、为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文段与课内组合2005与、且、以、而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2004于、之、则、其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共考查了12个虚词。未考:何、若、焉、乎、者、也\n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n而、乎、何、其、且、所为、焉、也、以、若、因于、与、乃、则、者、之\n乃:判断词“是”以:动词“认为”若:动词“如同”所:名词“处所”之:动词“前往”因:动词“沿袭”为:多义动词与:多义动词\n文言虚词的特点1、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2、词量不大,但词频很高3、意义虚化,但功能强大4、古今形同,但差异巨大\n高考虚词考题的特点着眼常见,突出重点立足文中,考测理解既考用法,又考意义学考兼顾,注重迁移不重思维,只重结果\n文言虚词复习要旨须有重点须分虚实须熟例句须善比较须察语境\n文言虚词复习要旨须有重点考测频率高古今差异大中学教材有自己不熟悉平时常弄错\n文言虚词复习要旨须熟例句考学兼顾新旧沟通熟记课文温故知新\n一、而 ★★★★★①吾尝跂而望矣②弃甲曳兵而走(《寡人》)③项王按剑而跽曰……⑵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或不译。1.作连词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③惑而不从师⑴表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⑶表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呵\n①剑阁峥嵘而崔嵬。②蟹六跪而二螯。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⑷表示并列关系。“而且”、“又”、“和”或不译。①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⑸表示承接关系。“而且”、“并且”、“就”或不译。\n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⑹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更。⑺表示因果关系。因而、因此。2.作代词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②某所,而母立于兹。你,你的。⑻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n3.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音虚词。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②如是而已。③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俄而百千人大呼⑤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译为“不久、一会儿”【而已】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后】才,方才;然后。索引\n1.疑问代词①大王来何操? ②却看妻子愁何在。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①其间旦暮闻何物?②然则何时而乐耶?⑴作宾语,什么,哪里⑵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译为“为什么”。⑶作定语,什么、为什么二、何★★★★(未考)呵\n2.副词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③若为佣耕,何富贵也?3.固定结构①哙曰:今日之事何如?②无何,宰以卓异闻。③何以战?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⑴程度副词,多么。【何如】怎么样,怎样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何以】拿什么、凭什么【无何】不久,没多久。索引\n何1.代词表疑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副词表反问或感叹大王来何操豫州今欲何至然则何时而乐耶?作谓语:为什么,是什么原因作定语:什么,哪徐公何能及君也妇啼一何苦开国何茫然作宾语:什么,哪里哪里怎么(表反问)这么多么(表程度)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占襟,何其衰也多么,怎么这样\n3.代词与“如”、“若”、“奈”连用,表示“怎么样”今日之事何如此为何若人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n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A.隐隐何甸甸,便会大道口B.如太行、王屋何?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豫州今欲何至?E.作计何不量?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G.何不试之?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A语气助词,相当于“啊”;H通“呵”,呵问。G副词,怎么;F代词,为什么;E副词,怎么;D代词,哪里C代词,什么;B怎么样,把……怎么办;\n1.助词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①沛公不先破关,公岂敢入乎?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①其皆出于此乎?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⑴表疑问语气。吗、呢。⑵表示反问语气。吗、呢。⑶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三、乎★★★(未考)呵\n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6)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①危乎高哉!②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n2.用作介词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相当于“于”。译为“在”、“比”、“对”、“对于”等。索引\n找出“乎”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B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C欲安所归乎?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D为介词其余为语气词\n1.作副词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⑴表承接,译为“于是、就”。⑵表限止,译为“才、这才、然后才”、“仅”等。⑶表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译为“却、竟然,居然”。四、乃★★★★呵\n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作代词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家祭无忘告乃翁。③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呼应风从。④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只是、本来是、原来是。⑴你,你的。⑵他们的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索引\n夫是一个语助词,无实义;我乃行之,我是根据我这个心理来办事情的,行之是指的以羊易牛,反而求之,做了之后,我回过来求我自己的心;全句的翻译:我是根据我这个心理来办事情的,做了之后我回过来求我自己的心,可是国内的老百姓不了解我的心。\n3复音虚词无乃---表猜测,“恐怕------吧”乃尔---“这样”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n指出下列各句“乃”的意义(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2)至七月,乃扶病入觐()(3)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4)良乃入,具告沛公()(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竟然才仅才你的是\n1.作代词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④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⑴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他(们)的、它(们)的”。⑵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的、我(自己)”或“你、你的”。五、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呵\n①则或咎其欲出者。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⑶指示代词,多表示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近指时译为“这(些)”)⑷指示代词,其中(的)。\n2.作副词。①汝其勿悲。《与妻书》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⑴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一定(要)”。①其皆出于此乎?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⑵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其孰能讥之乎?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n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181页《核按钮》)4.作助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⑴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⑵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夸夸其谈3.作连词索引\n1.作连词。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③公语之故,且告之悔。⑴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六、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③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⑵表让步关系或让步递进(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译为:尚且,况且,还。呵\n①甲者出,太尉笑且入。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⑷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⑶转折关系,然而,但是2.作副词①不出,火且尽。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③卿但暂回家,吾今且报府。将,将要,将近。暂且,姑且。\n3.固定结构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译为“况且、再说”。索引\n且存者且偷生,死者常已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暂且姑且将近将要\n(1)不出火且尽()(2)兽相食,人且恶之()(3)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4)而所杀伤匈奴亦不下万余人,且引且战()(5)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将尚且暂且一面---一面而且\n河水清且涟漪先生且喜且愕仓促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况且又又……又一面…一面而且表让步,尚且\n1.作代词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2.作副词①关山度若飞。 ②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③若望仆不相师作第二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你(们)的”。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样)/如此”。用在动词前,表不肯定,译为:好像、似乎七、若★★★☆(未考)呵\n3.作连词①若弗与,则请除之。《郑伯》②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史记·高祖本纪》4.作助词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繁盛的样子)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的、地”。\n5.固定结构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③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至若】【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起话题。相当于“要说那、像那、如果说到”之意若属:你们这些人若何:怎么样索引\n八、所★★☆1.作助词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②杳不知其所之也。③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⑴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事、物,译为:…的(人、事、地方、情况)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②是吾剑之所从坠。(所顺着掉下去的地方)⑵与介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方法或工具、条件、原因等。译为:……地方、…的原因、(用来)…的方法。呵\n从弟子女十人所。(跟从的女徒弟十个左右)⑶用于数词后,表示约数。译为“上下、左右”2.固定结构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1】表动作行为的方法、凭借或依据等,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等)”。【所以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n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所谓】所说的。【所在】1.到处。2.所在之处,处所。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索引\n1.副词(表判断,译为“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2.作介词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⑴表被动,可跟“所”构成“为所”、“为……所”的被动结构,译为“被”。⑵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九、为★★★呵\n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①公为我献之。②为君翻作《琵琶行》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⑶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⑷表示动作行为的受益者(表示替代)。可译为“替”、“给”等。⑸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跟、同”等。\n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3.作语气助词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⑹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趋向。可译为“当、等到”等。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么”、“吗”。索引\n1.作兼词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③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译为:在其中、从这里、在这里、在那里、从那里2.作代词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⑴作第三人称,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相当于“之”,译作“他”或“它”。十、焉★★★★★(未考)呵\n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天下做父辈的归依了他(文王),他们的子辈会往哪儿去呢?⑵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译为“哪里”“什么”等。(表指代)3、副词①则将焉用彼相矣?②姜氏欲之,焉辟害?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在动词前,表询问或反问,和“安”相当。可译为“哪里”(不表指代)“怎么”、“怎”。\n4.作助词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①或师焉,或否焉……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⑴作句末语气词,表陈述、疑问或反诘语气,可译为“了、啊、呢”等。⑵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不译。⑶作形容词、副词、名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索引\n1.句末语气助词①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③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④谁得而族灭也?⑤不足为外人道也。2.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不译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表判断表陈述或解释表感叹表疑问或反诘表祈使、命令十一、也 ★★(未考)索引呵\n1.作介词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吾今以此书与汝别矣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③以勇气闻于诸侯。⑴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方式。译为:“拿”、“用”、“把”。⑵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凭着、凭借。十二、以★★★★★呵\n①(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④奉宣室以何年?(在)⑶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与“与”相同。   可译为:与、跟、同、对、和(带领、率领)⑷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n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以促织富。③而吾以捕蛇独存。   ④仆以口语遭此横祸①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⑸在单句中,与名词或代词等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表示原因。译为:因,因为,由于。⑹表示论事的标准或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用(凭)…的身份、按(以)…(论)⑺“以”与方位名词“上、下、前、后、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或数量等,用法及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n2.作连词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①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报任安》②作《师说》以贻之⑴表示并列。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或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不译。⑵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而”“来”“用来”等。\n①樊哙侧其盾以撞。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②各各竦立以听。(《促织》)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②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⑶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不译。⑷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地”、“着”,或不译。⑸表示因果关系,放在复句中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n①以啮人,无御之者。②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吕氏春秋》)①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曾子制言》)②戎众以无义。(《公羊传》)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②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⑻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译为“以致、从而”。⑹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复句前一分句开头。可译为“如果”“假如”。⑺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却、可是”等。\n4.固定结构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①是以肠一日而九廻。《报任安书》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以为】认为是,把……当作(看作)。【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3.作副词(相当于“已”,译为“已经、已”)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索引\n1.作介词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③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①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②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史记·伍子胥列传》⑴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译为: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⑵表示途径、手段或条件。译为:通过,经由⑶表原因。因为,由于。十三、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呵\n2.作连词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⑴用于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中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3、作副词“于是、就”和“仍然”索引\n1.作介词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④而耻学于师。⑤燕王欲结于君。《廉颇》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⑴表动作行为的趋向、所自,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译为:向、给、到、从、自。⑵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十四、于★★★★呵\n①业精于勤、荒于嬉(由于《进学解》)②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①良曰:“长于臣。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⑶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表示补充说明。译为:向,对,对于,由于,或不译。⑷表示被动。译为:被。⑸表示比较。译为“比”;\n2.固定结构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③于是余有叹焉。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⑴作连词,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的“于是”相同。⑵作介宾短语,放在句首或句末,相当于“于+此”。视语境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在这……、从这……、在……上、在……方面。在这时。《口技》)在这职业上。因此从此索引\n1.作介词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⑴引进共同活动的人。译为:和,跟,同。⑵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给,替,为。⑶引进比较的对象。和,跟,和……比较。十五、与★★★呵\n2.作连词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①与人刃我,宁自刃。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③与其饿死道路…毋宁毙于虞人(猎人)。⑴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跟,同。⑵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与其……孰若(宁、毋宁、岂若)”句式,表选择。可译为:“与其……宁可(哪如、宁肯)……”。3.作语气助词,通“欤”。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索引\n1.作连词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②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①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②并力向西,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⑴表承接。用于复句中表前后两项在时间上先后相承或情理上紧密联系。译为“就”“于是”等。⑵表假设。引出假设情况时译为“假使”“如果”;引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时译为“那么、那就、就”等。十六、则 ★★★★★呵\n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悌)。(《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⑶表示两相对照的关系,常以“则…则…”格式出现,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④巧则巧矣,未尽善也。(《马钧传》)⑷表示转折关系。用于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反而”“却”;用于前一分句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时,译为“虽然”“倒是”。\n2.作副词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心之官则思。(《孟子》)③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用在句中起强调或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便是”、“原来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至则曰:天子以生民付公理。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后面的动作在某种情况下发生,可译为“就”、“便”。索引\n1.作助词①死者长已矣。《石壕》②卜者知其意。《陈涉》③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⑴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或不译。十七、者★★☆(未考)呵\n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②石之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⑵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⑶用在句中表示判断,常与“也”呼应,一般不必译出。\n2.作语气助词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②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③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⑴用于句中表提顿或判断。不必译出。①客何为者?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⑵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的”或不译。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⑶用于陈述句末表陈述结束。译为“的”或不译。索引\n1.作代词①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④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蔺列传》⑴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⑵作指示代词,多表近指。译为:这,此。十八、之★★★★呵\n2.作助词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交戟之士欲止不内。⑴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⑵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⑶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n小结文言虚词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词语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或单独列题,或在翻译题中考查。解答此类题目,须依据具体语境思考。介绍以下答题技巧:1.分清虚词、实词。\n文言文中,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介词、助词、代词。有些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在不同语境中用法不同。例:(2008·上海卷)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项城为叛军困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D.为君翻作《琵琶行》\n【思维轨迹】B.“为”用作动词,意为“做…‘干”,和“所”组成名词性结构。A.介词,表被动。C.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应答”的对象,可译为“向”。D.“为”后面跟了宾语“君”,用作介词,意为“给”“替”。“为”还可以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为了、因为”,如“慎勿为君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还可用作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B项“为”是实词,其他三项为虚词。\n由上题可以看出,同一个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作虚词也具有多种用法。高考复习时有必要掌握住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熟记在胸,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例: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之二虫,又何知”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n【思维轨迹】题干“之二虫,又何知”选自《逍遥游》,“二虫”指前文的“蜩”与“学鸠”,所以“之”在这里用作指示代词“这”“此”。A.结构助词,连接定语“沛公”和中心语“参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B.“之二策”的结构类似于“之二虫”,“之”都是做指示代词,“这”;C.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人”,前面分句做后面分句的状语,所以“之”的作用是取消主谓句“臣壮”的独立性;D.“九万里(的高处)”是“之”的宾语,“之”是动词,意为“到……去”。\n有些虚词可以表达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推断某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而”为例,它作为连词有如下用法:表并列,不译,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表递进,而且,如“君子博学而Et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转折,却,但是,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表承接,从而,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表因果,因而,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表目的,来,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等等。\n3.分析语法特点。与实词相比,虚词在文言中的语法功能更为突出,更加重要,因此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人手,可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例如“之”,它作为结构助词可以有如下用法:①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n例:(2009·安徽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遂扫石而坐②弃甲曳兵而走①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①乐其无已已经自己乎②其孰能讥之乎①遂与李及道士别②今君与廉颇同列\n【思维轨迹】A.“扫石而坐”与“弃甲曳兵而走”结构相近,“而”用作连词,但前后的逻辑关系不同。句①中“而”连接先后发生的两个动作,表示顺承关系。句②中“弃甲曳兵”是描述“走(逃跑)”的状态,前后动作间是修饰关系,因此,“而”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的连词,可不译。8.“造焉”与“兴焉”结构相似,但用法迥异。“造焉”是动宾结构,“造”,到达、拜访,“焉”用作宾语,代词,指代“茅屋”;“兴焉”是动补结构,“焉”是兼词,于之、于此。\nC.句①中“已”义为停止,结束。时近黄昏,朋友招呼玩兴正酣的“我”回家,这句话的意思是“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其”表反问语气,起强调作用。句②主语是“孰”,意思是“谁能讥笑它呢”,是反问句,“其”放在句首,表强调,加强反问语气。①②句中的“其”作用相同。D.“与”字短语的结构相同,从逻辑上看,意义不同。\n句①中“别”(告别)的施动者是“我”,“李及道士”是“别”这种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我”“李及道士”前后的位置不能调换,否则,意思就反了,所以,“与”用作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②句中“君”“廉颇”是并列关系,前后位置调换,意思不变,所以,“与”用作连词,表词与词之间的并列关系。从这道题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分析语法结构、分析逻辑关系是判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有效方法。\n4.注意标志性词语。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式或标志词,可以提高答题速度,提高准确率。如表示被动的“见…‘为…’为……所”“于”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如“唯利是图”)等。此处还有表示时间的“既而”“已而”,表示疑问或反问的“何如…‘奈何”“若何”等也应熟记。\n在实际解题中,还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把虚词的连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混淆。如“虽然”,在古汉语中有这样几种意思:虽然这样、即使这样。②用今义释古义。如把“始皇既没”的“既”解作“既然”,其实,“既”在句中是“在……之后”的意思;把“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中的“无”解作“没有”,其实它是“无论”的意思。\n后面是早测讲评的内容\n文言虚词简介一、代词常见的代词:之、其、何、若。二、介词使用频率高、用法较复杂的介词:以、于、为、因、与。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必与所带的宾语(有时省略)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根据功用可分为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表方式、表工具等。\n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持一象笏至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⑷定语后置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译。⑹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译。索引\n文言虚词简介三、连词常见的连词:则、以、而、若、且。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连词按其所表示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9种:并列、递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目的、假设、修饰\n文言虚词简介四、副词常见的副词:其、乃、且。副词是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及程度深浅、范围大小等的词。五、助词常见的助词:所、也、者、之、乎。助词是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包括音节助词、句首助词、句中助词、句末语气助词等。索引\n文言虚词复习要旨求同法:用已知词义衡量未知词义替换法:用现代虚词替代古代虚词删除法:用能否删除区别是否相同析境法:用语法分析确定用法异同优选法:用优选原则决定最后答案\n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弒而何也?”\n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回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n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选自《史记·儒林列传》)\n《考试大纲》列举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n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是古文阅读的一项重要能力,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题中考查。\n文言句式(08广东卷)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n1、判断句(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如: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梁,吾仇也。邻之厚,君之薄也。(3)“者”、“也”全不用。如: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n1、判断句2、用副词“乃”、“则”、“即”“皆”、“素”、“耳”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如: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余购三百盆,皆病者……此亡秦之续耳。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且相如素贱人。\n1、判断句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n1、判断句以上各种类型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如是肯定判断句,要用“是”;如是否定判断句,要用“不是”。4、用“非”、“未”、“弗”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吾本非文人画士……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n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1、蔺相如者,赵人也\n被动句文言文的被动句很少用“被”字,而常用“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字式,“见”字式、“见---于---”式,还有一种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n2、被动句1、用介词“于”、“受”、“受……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而君幸于赵王。如:有罪受贰。\n2、被动句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如:\n2、被动句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属今为之虏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版》(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n2、被动句以上几种类型被动句,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被”。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文言文中较少见)。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n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成分,是文言文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如果对此缺乏识别能力,在阅读中就可能混淆人物、事件,甚至颠倒逻辑关系。成分省略的主要类别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宾短语中的介词或宾语等。\n3、省略句1、省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如: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廉颇承前省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公蒙后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余余余余余自述省孟子:王“今日之事对话省对话省\n3、省略句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如:(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鼓(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追(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候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任如:\n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n启示:不仅学习上要紧紧抓住根本的东西,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都应该这样。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甚至会有丧失本性甚至丧失生命的危险的由这篇寓言凝炼而成的成语“歧路亡羊”、“多歧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后果严重。\n3、省略句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之有志者,不随以止也。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竖子不足与谋。之欲呼张良与俱去。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之\n3、省略句4、省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之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人人我等\n3、省略句5、省介词。(较常见的是省“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如: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于于于于以……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以\n3、省略句6、复杂的省略。(有些句子省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细加以辨别)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成名将其饲之以于促织之之以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庄宗庄宗庄宗庄宗庄宗庄宗于之之如:\n4、倒装句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n4、倒装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做补语\n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如: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甚矣哉,为欺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n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以加强语气。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王见之,曰:“牛何之?”项王曰:“沛公安在?”“豫州今欲何至?”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夫晋,何厌之有?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求!无乃尔是过与?\n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2)介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情况。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王问:“何以知之?”如:余是以记之。微斯人,吾谁与归?《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子何恃而往?不然,籍何以至此?\n定语后置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n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定语后置\n介宾短语后置做补语(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得双石于潭上,叩而聆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而大声发于水上。(2)介词结构“以……”、“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如: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n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将其“顺装”过来。\n5、固定句式1、表疑问。“……如何”、“奈何”、“若何”、“奈若何”等格式。2、表反问。“不亦……乎”、“何以……为”等格式。3、表感叹。“何其……”、“一何”等格式。4、表测度等。“得无……乎”、“与其……孰若……”等格式。文言文中有一些结构固定的格式用法。这些类固定句式,翻译时要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n(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如:(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如:(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如: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如:……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5、固定句式\n(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如:孔明用如此之人,如何不误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如:(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如:三老不来还,奈之何?(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如:余是以记之。5、固定句式虞兮,虞兮,奈若何!\n(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如:(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办法)(11)“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12)“何……为”“何以……为”(译为“还要……干什么”)如:如: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世所以不传也。吾知所以拒子也。以此为政,不亦惑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夫子何命焉为?今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5、固定句式匈奴未灭,何以家为?\n(15)“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如:(13)“庸……乎”(译为“难道……吗”)(14)“其……乎”(译为“难道……吗”)(16)“无乃……乎”、“无乃……与”(译为“恐怕……吧”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如:如: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求!无乃尔是过与?5、固定句式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n(19)“何其……”、“一何”(译为“多么”)如:(17)“……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18)“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5、固定句式“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巾,何其衰也!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n如:5、固定句式(20)“与其……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21)“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而专焉。(22)“况……乎”(译为“况且……呢”)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n5、固定句式(23)“有……者”(译为“有个……人”)如: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4)“岂[顾、宁、勿、独、庸]……哉[乎、邪(译为“难道(还)……吗”)如:以此为治,岂不难哉?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独不怜公子姊邪?\n高考考文言句式,一般与对文意的理解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文言句式,固然要会辨认某句是何种句式,因为这是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会正确翻译。从高考的角度讲,了解这些句式,也是指能在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识记与辨别的能力,进而把握文意,而不是要求考生去抽象地记忆到底有哪些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以及各种句式的具体用法如何。\n巩固练习下列句式分别是哪种类型?1、亦雁荡具体而微者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3、昭王南征不回,寡人是问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5、铸以为金人十二6、君何以知燕王?\n\n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找出不同类的一组[]A.是吾剑之所从坠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C.今时为谷中大水冲激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D.多于市人之言\n【巩固训练】: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句式,请翻译。(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2)居则曰:“不吾知也。”(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6)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7)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计其数。(8)秦王不怿,为一击缶(9)三岁贯汝,莫我肯顾(10)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2)竖子不足与谋!”(1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14)“臆!微斯人吾谁与归?”“(15)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n近几年高考题02年全国卷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其李将军之谓也?(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16、(1)“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n03年全国卷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16.(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n04全国卷11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15、(8分)译文: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n04全国卷2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15.(8分)(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n04全国卷3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15.(8分)(1)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2)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n04全国卷4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2)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15.(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本句中“裁”为通假字,第四册《促织》中有“手裁(才)举”的用法。(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逮”“孝悌”“替”的解释为得分点。\n04各地卷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于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平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玻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n答案: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福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北京卷\n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15.(8分)(1)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2)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3)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04天津卷\n15.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2)[李]公逸感[夏侯]端之节,亦固守(3)比到,其下仅有在者,皆体发癯焦,人不堪视。04重庆卷(1)我奉君王之命,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2)李公逸为夏侯端的气节所感动,也坚守(杞州)。(3)等到到达的时候,他部下中还活着的人全都身体瘦弱,毛发枯焦,人们不忍心看。\n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l)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也。04广东卷(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命人)催车速行召见颜回(派人把颜回招来)。(2)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3)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n15.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⑴范氏富,盍已乎?⑵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⑶欲而得之,又何请焉?04福建卷\n15.⑴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⑵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⑶(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答案\n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04湖南卷(1)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2)译文: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3)译文: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n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3)附元忠立致族灭。04湖北卷(1)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人能够取代薛季昶。(2)不能用阿附邪恶、陷害忠正的手段达到免祸的目的。(3)站在元忠一边会立即招致灭族之祸。\n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2)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3)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04浙江卷(1)(许逖)陈述茶制和盐制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2)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3)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n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04江苏卷15.①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责力)*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②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③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n04辽宁卷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3分)(2)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3分)(1)于是就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刺史一职。(3分)译出大意给1分;“遗”译为表示“给予”一类的意思,给1分;“全”译为表示“完整”、“保全”一类的意思,给1分。(2)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3分)译出大意给1分;“信著于人”译为“取信于民”或“在百姓中享有信誉(信誉卓著)”等,给1分;“不少诸州”译出比较关系,给1分。\n1。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2。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2006年高考安徽卷: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n小结04全国及各地高考卷中的疑难实词:然、诬、固(全国卷1)比、就(全国卷2)飨(全国卷3)裁、逮、孝悌替(全国卷4)纵、自伐(天津)比至、纺盍、易旨、少(其它省)\n小结句式:其…….之谓也者…….也奚以…….也活用:尽:形—动廷折:名---作状语忠信:形---作名词义无屈:名—作状语感端之节:为动词,为…….而感动\n小结活用:惜之:为动词,为…….而惜城全:形---作动词用信著于人:名—动用,取信于人穷其下:使动用法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全其真:形—作动词用,保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