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 3页

  • 43.50 KB
  • 2022-08-24 发布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指人的。有“谁、孰”。a“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2)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奚以”询问方法。(3)指处所。有“安、恶、焉”。a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如以下例句:“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3\n“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胡为”即“为什么”。“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安在”即“在哪里”。“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1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例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例2: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例3: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2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例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例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3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例1: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例2: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例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4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例1: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例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例3:吾姊姊曷不戮力击之?(《灌园叟晚逢仙女》)5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例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例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例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6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例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例3: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7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例1: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例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8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例1:子奚哭之悲也?(《和氏璧》)例2: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9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例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例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10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例1: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3\n例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