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句式总汇 30页

  • 1.52 MB
  • 2022-08-24 发布

文言文常见句式总汇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知识梳理◇巩固练习◇文言常见句式总汇◇1\n☆文言文常见句式总汇☆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即倒装句)固定句式结束练习2\n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要作出判断。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常用判断句形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直接用“是”的很少)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5、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3\n1、用“者”或“也”表判断“......者,......也。”例:“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也。”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者,......。”例:“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此亡秦之续耳。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无标志,直接判断例: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②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③秦,虎狼之国。2结束练习4\n二、疑问句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用疑问代词(谁、何、曷、安、焉、孰等) 的有: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曒曒,何也?(同上)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同上)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用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的:①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③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④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⑤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用疑问副词(岂、独、其等)的:盛衰之理,虽非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练习5\n三、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①动词后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②用“见”、“于”,“见......于......。”表被动。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③用“为”、“为……所……”表被动“(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④“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无标志的被动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2结束练习6\n四、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5.省略量词:寒暑易节,始一(次)返焉。7\n◇省略主语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村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民)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8\n◆省略谓语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气鼓气★(吾)“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n◇省略宾语:动词宾语的省略。例: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宾语的省略。例:“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⑴动词宾语的省略。⑵介词宾语的省略。剑印印相如\之之10\n◇省略介词①“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②“赐之()彘肩。”(《鸿门宴》)于以2结束练习11\n五、变式句(即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包括有:1、主语后置(主谓倒装)2、 宾语前置3、定语后置4、介词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12\n1、主语后置也称主谓倒装。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汝之不惠甚矣!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在安!13\n2、宾语前置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时人莫之许也。”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③用“之”或“是”作标志把宾语提到前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利是图”、“唯命是从”④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时人莫许之也。★沛公在安?★不知句读,不解惑。★“唯图利”、“唯从命”★亚父向南坐。14\n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15\n定语后置例解“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求可使报秦之人者,未得。★铿然有声者之石,所在皆是也。16\n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正常语序应为:青,于蓝中取,而于蓝青。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项羽本记》中:“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⑶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此时为状语后置,即:“乎(在)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比)吾先。”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2结束练习17\n五、固定结构句式1、如(若)……何(对……怎么办、对……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2、奈何……(为什么):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有以(有可以拿来……的)例:项王未有以应,曰:“坐。”4、无以(没有可以拿来……的)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5、有所(有什么……)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6、无所(没有什么……)例: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同上)7、何所(所……的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8、无乃……乎(与、与)(恐怕……吧?难道……吗?)例: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9、不亦……乎(岂不是……吗)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0、得无……乎(耶)(莫非……吗)例:得无教我猎虫耶?12、何(以)……为(……干什么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13、何如(怎么样,怎么办)例:今日之事如何?(《鸿》)14、有……者(有个……的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15、……孰与……(跟……比较,哪个更……)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16、岂(况)……乎(哪里……呢、何况……呢)例:岂足托乎!(《赤壁之战》)17、安能……乎(怎么能够……呢)例:安能抗此难乎?(《赤》2结束练习18\n1、下列各句中“是”表判断的一句是A.是吾剑之所从坠B.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巩固练习◇◇答案说明B项的“是”表判断,与现代汉语同。A项的“是”是代词,这,这个地方。C项的“是”是代词,这,这样。D项的“是”是个形容词,正确的,对的。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句是A.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B.是时以在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刘备,天下枭雄D.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答案说明D句是陈述句。其他三句是判断句。219\n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句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即: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答案说明:B项非被动句,而其他三句是被动句。4、指出下边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夜则以兵围所寓舍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4、指出下边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夜则以兵围所寓舍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答案说明:A项不是被动句,其余三句都是被动,C句虽无表被动的词,但在意念上仍是被动句。220\n6、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秦王购之千金,邑万家C、又试之鸡,果如成言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答案说明都是省略句。但A句“水中”前省略“于”,“鸣”后省略“之”。其他三句省略了介词“以”。B句的“以”在“千金,邑万家”前,C句的“以”在“鸡”前,D句的“以”在“五百金”前。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今以钟罄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B、秦王购之(以)千金,邑万家C、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D、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7、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郑穆公使视客馆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扬州城下,进退不由◇答案说明C句在“逼”的后面省略介词“于”。其他三句都是省略了宾语。A句“使”后省略了宾语“使者”“官员”“人”之类的名词,B句“追”后省略了“之”(指孙权),D句“不由”后省略了“自己”之类的词。6、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郑穆公使(“使者”“官员”“人”之类的名词)视客馆权起更衣,肃追(之\指孙权)于宇下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21\n8、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竖子不足与谋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答案说明C句省略的是谓语和介词,“朝夕”后省略了“候于”。其他三句都是省略了介词后面的“之”。7、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竖子不足与(之)谋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以(之)攻则取,以(之)守则固,以(之)战则胜222\n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B.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D.掭以尖草,不出◇答案说明:A句介宾结构没有后置,其他三句介宾结构都后置了。8、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B.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形似酒尊,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以事验之,合契若神D.掭以尖草,不出--------以尖草掭,不出23\n9、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时人莫之许也微斯人,吾谁与归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答案说明D句不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句都是宾主前置。A句是“莫许之”,B句是“吾与谁归”,C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9、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也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与谁归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知句读,不解惑,或师焉,或不焉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24\n10、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答案说明:B句不是定语后置句。10、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者之石,所在皆是也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之人马者甚众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送之25\n11、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谁为哀者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答案说明◇D句非主谓倒置句,其他的都是主谓倒置。11、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B、甚矣哉为欺也。------为欺也甚矣哉(干这种骗人的勾当)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忌不信自,而复问其妾(宾语前置)226\n◆下列各句中句式表明句式特征的标志词:①天地有法乎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④蹈死不顾,亦曷故哉⑤上胡不法先王之法⑥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⑦则将焉用彼相矣?⑧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227\n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2、君何以知燕王?()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豫州今欲何至?()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6、会于西河外渑池()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定后状后28\n颢弟凯,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观戏场。”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良有以也。”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公主惧,涕泣谢罪。上责之曰:“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视戏乎?”(《资治通鉴》)读下列文段,看能找出哪些句式29\n再见3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