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81 KB
- 2022-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n总体读法:一、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三遍。二、查看文段后的有关注释。三、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四、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五、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n读文要诀:以题解文。以文解文。以注解文。以理解文。\n以题解文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n以文解文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n以注解文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n以理解文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例如1994年“扶持私庭”的译法,是“在家奉养母亲”还是“扶助母亲理家”?抛开词义的规定性不谈,仅从情理上看,也不能讲成“扶助母亲理家”。因为这“理家”的重任还要靠年近八十的母亲,何子平何孝之有?\n答题要点:1、题型如: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n2、题型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古今同形双音节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四个选项比较、权衡,增强准确性。\n3、题型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n题型如: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的一组是: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n题型如:5、下列对原文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再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n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一、借助形旁,推断词义1.依据形旁探词义。例1:“冀得—归觐”(1998年全国卷第16小题)从“觐”的形旁可推知它与“见”有关,再结合文中语境“其仆亦来尉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见”的是父母,故可解释为“拜见”。例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箧”是竹字头.匡形,形近字有“筐”,可推知“箧”应为与“筐”类似的竹器,再结合原文,可理解为“小箱子”。\n2.依据声旁来推究词义。例1:“及辞,遗(陆)贽钱百万”“遗”有两个读音,结合语境“遗(陆)贽钱百万”,应读wèi,义为“赠送”。例2:“赢粮而景从”。用“景”的本义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例3:“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借助读音,可推知“匈”通“胸”。\n3、方法总结: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就有可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词义。\n凡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词义与兵器有关;凡“马、牛、羊、犭、鸟、虫”等与动物类有关;“讠(言)、辶(辵)、忄(心),彳(行)”等与行为有关,“禾”与五谷关;“”与丝麻关:“贝”与金钱关;“皿”与器具关;“”与房舍关;“阝”与地名关;“求”与毛皮关;“”(yàn)与旌旗关;“旨”与美味关;“辛”与刑具关;“隹(zhuī)”与鸟雀关;“能”与熊罴关;“尸”与身体关;“女”、与妇人关;“冖”与笼罩关;“系”与捆绑关;“”与环绕关;“攴(pū)”与敲击关;“歹”与死亡关……“月”关肉,“页”关首,“自”关鼻,“目”关眼……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n二、辨析词性,推断词义: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A,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B,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C,变姓名,诡踪迹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nA句为对仗句,“据”对“拥”,“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B中借助“良”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的、强有力的”。C句中借助“变”推断“诡”应为动词,解为“隐蔽”。D句中借助“戴”将“腰”解为“腰上佩戴着”。\n一般的句子结构: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名、代词副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名、代词\n三、借助通假,推断词义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n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n四、分析语法,推断词义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破题”。如2002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孙)登辞疾不受(急速)。从句法关系来看,“辞疾”即“辞以疾”,是“以疾辞”的倒装,全句犹言“登以疾辞而不受”,即“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不接受孙权的赏官”,题干中解释为“急速”显然不对。\n又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要求翻译“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其中关键是对“多”的解释,从句法来看,“管仲之贤”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整个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多”担当,可见“多”只能是动词,联想到学过的“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中的“多”为“称赞、赞美”,以此代入本句中刚好相符,因此全句意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不少考生将其译成“天下像管仲这样贤明的人不多”是错误的。\n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C项,“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题干中将其解作“空闲”是否正确呢?根据语法知识可知显然是错误的,这里的“闲”在句中应为谓语动词,而“空闲”是形容词,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应该解作“熟习”,古语有“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可资佐证。\n五、分析结构、推断词义例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促织》)从结构看,“应”与“节”搭配,即“和着节拍”。可推知“和”为“随着,应和着”。例2:“(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应”与“对”连用,都处于动词的位置,“对”是“回答”之意,故“应”可理解为“应答”。例3:“自放驴,取樵炊羮。”(2000年第11小题)“樵”作“取”的宾语,应为名词,可推知其意为“木柴”。\n例4:“尝置二簿识民善恶。”“识”有两个读音,读shí时有“知道”“见识”等义项;读zhì时有“记住”“标志”等义项。“识”与“民善恶”搭配,构成动宾结构,是“记录”之义。例5:“今主上幼冲,贼臣虎踞,雄才奋勇之秋也。”可借助同位相邻的“幼”字,推知“冲”也是“年幼”的意思。伊栖:“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敝”与“疲”是相邻的同义词,“疲”是“疲劳”,可推知“敝”也是“疲劳”。\n例6:“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亭。”迁是“升迁”,后跟“县事”,可推知“知”为“主持政事”。例7:“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隙”与“周”,“弱”与“强”处于相对的位置,且语义相反,则可根据“周”(周密)推断“隙”为“不周密”,即“相疏”的意思。例8:“庭除甚芜,堂庑甚残。”(2005年浙江卷)“庭除”共同作“甚芜”的主语,“庭”是“庭院”,可推断“除”是名词,应为“台阶”的意思。\n六、联想比照,推断词义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遇”的义项有:相遇(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待遇(盖追先帝之殊遇)、对待(不如因而善遇之),语文读本中有“遇人恭谨”(《汉书?季布传》),也作“对待”解,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n七、分析语境,推断词义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如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B项“乃皆易十二蹑”,根据上文“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可知,此处“易”应为“改变”,而题干中将其解为“交换”,显然脱离了语境,是错误的。\n再如2003年春季高考安徽、内蒙古卷第11题C项:“以中益怒,曰:‘丞慢我。’慢,诋毁。”,此处的“慢”,是否作“诋毁”解呢?上文讲“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拘禁,笔者注)其乡邻”,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傲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为“傲慢,不敬”,而非“诋毁”。又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天津卷第11题C项“一日一夜与虏相及”,题干解为“达到”,据原文“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可知,此处应为“追赶”意。\n例1:“希禄本在养亲”(1994年高考题)“亲”指什么?由上文“县禄唯以母一身”可推知“亲”指“母亲”。例2:“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2005年高考题)联系上下文,从县令和唐临的关系看,县令不可能向唐临“请求休假”;另外,“请假”是“(县)令”的谓语。综上所述,可推断“请假”是“请求唐临暂时代理县令”的意思。例3:“视其舟,则离败而胶。”(2005年浙江卷)上文“视其沼,则浅混而污”意思是这个地方的水位很浅并且很脏;下文写庭院荒芜,房子残破。据此可推断句是说舟船破败并且搁浅在水边,那么“胶”就是“搁浅”的意思。\n八、借助成语,推断词义熟语是约定俗成的,其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词义,因而借助我们已经掌握的熟语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无疑是—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例1:“势拔五岳掩赤城。”可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推断出“拔”是“超出”的意思。例2:“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联系“日薄西山”推断“薄”为“接近”之义。例3:’在官清恪,未尝闻私。联系“恪守不渝”,可推断“恪”可解释为“谨慎而恭敬”。例4:“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联系“不可理喻”“喻之以理”,可推知“喻”是“说明”“告知”的意思。\n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成语有“东奔西窜”“狼奔豕突”,都作“逃跑、逃亡”讲,根据上文语境,此处的“奔”也应作“逃亡”解,与现代汉语中的“奔走”显然不同。再如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n九、借助词义引申推断[例]解释下列句中的“朝”字的含义。(1)朝服衣冠,窥镜(2)割地而朝者三十六国(3)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4)两朝开济老臣心\n“朝”的本义是“早晨”,因为臣子朝见君主在早晨,就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引申为“朝堂”“朝廷”,再引申为“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和“唐朝”“宋朝”中的“朝代”这两个意思。朝:早晨朝见朝堂、朝廷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n十、根据课本知识推断词义。例1:“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联想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断“飒”为“劝告”之义。例2:“齐入追亡逐北”联想课文《过泰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句,可推知“北”就是指“败逃者”。例:“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2004年福建卷)“用事”在现代汉语有三个意思:(1)当权。(2)(凭感情、意气等)行亭,(3)引用典故。再从“贵幸”是“尊贵宠幸”来看,可推断“用事”是“当权”的意思。\n十一、根据事理的逻辑关系来推断词义。例1:“(韩)轨遂投城遁走”“遁走”是“逃跑”的意思,按逻辑推理,“投”应为“弃”“放弃”的意思。例2:“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亡”与“举大计”并举,结果都是死,可见“亡”绝对不会是“死亡”,而是“逃亡”。“等”也不是“等待”,它紧承上句两个“亦死”,意思是“同样”。\n十二、根据历史知识推断词义。例:“玉人献璞而楚王诛之”结合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注解.卞和献玉只是先后被砍去双脚。并未被杀,可推知“诛”不是“杀”而是“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