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9.00 KB
- 2022-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自我介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老师\n文言文考查历来在考试占有重要一席。也是同学们在考试中最易丢分的环节,那么如何对能顺利的攻下文言文这一难关,使之成为同学们的拿分项目,不是仅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就可以提高成绩的,还需要注意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n考查内容①分析常见虚词、关键实词、重点语句的意思;②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③对不同类型的文言文能从文体特点上进行分析。考查的重难点是“整体感知文章(段)中心及内容。\n一、文言文常见虚词之以而焉虽然乃\n何者也于为则\n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n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n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②何陋之有?(《陋室铭》)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n而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n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n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n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n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n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n以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n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n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说》)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n以二、连词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n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①属予作文以记之。\n三、动词:译为“认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n焉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n焉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n焉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n焉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n虽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n然(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n然(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n然(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n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n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n乃(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n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n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n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n乃(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n乃(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n于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n于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n于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n于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n于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n为“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n为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n为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n为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n则A.用在单句中,表示判断。可译成“是”或者“就是”、“便是”。B.作表示假设或顺承关系的连词,可译成“那么”、“就”、“于是”、“就要”、“就会”。C.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可译成“可是”、“却”。\n则1.山不在高,有仙则(就)名《陋》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却)曰《捕》3.更若役,复若赋,则(B)何如《捕》4.向吾不为斯役,则(那么)久已病矣《捕》5.非死则(A)徙尔《捕》6.则(B)弛然而卧《捕》7.其余,则(A)熙熙而乐《捕》8.比吾乡邻之死则(却)已后矣《捕》9.则(那么)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10.不效,则(就)治臣之罪《出》\n何“何”作疑问代词可译成“什么”、“怎么”、“哪里”、“怎么样”等;作副词可译作“多么”、“那么”、“为什么”等。\n何1.鸠曰:“何故”《枭》2.此乐何极!《岳》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4.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5.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攘》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7.何以战《曹》8.何为者也《晏》9.所以然者何《晏》\n者“者”的用法有两种情况:A.特殊指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词组后,组成“者”字词组(短语),可以译成“……的”、“……的人”、“……的事”、“……的东西”、“……的原因”等。B.作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提顿语气,不译;用在句尾,与“若”、“似”相呼应。\n也A.放在句末,可以表疑问(译作“呢”);表肯定或判断(有时与“者”字连用)可不译或译作“了”;也可以表感叹(译作“啊”)。B.用在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以引出下文,不译。\n者1.贫者语于富者(的人)曰《为》2.往往而死者(的人)相藉也《捕》3.有蒋氏者(无意义),专其利三世矣《捕》4.言之,貌若甚戚者(的样子)《捕》5.苛政猛于虎也(啊)《捕》6.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了)《孟》7.寡人之于国也(表停顿),尽心焉耳矣《孟》8.齐人也(判断),坐盗《晏》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判断)《论》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n实词打开WORD\n文言文特殊句型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五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n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⑴用“者……也”表判断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n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n⑶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n⑷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n⑸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①“臣本布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n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n⑺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是吾剑之所从坠”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n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n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n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n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n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n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n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n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n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⑴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n⑵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n⑶自述省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n⑷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n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n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例如: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荀子》)\n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②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肴之战》)③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n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千金市马)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蒲松龄《促织》)④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⑤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n6、分句的省略例如: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讨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n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于”为标志。例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劝学》···以···为标志。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n主谓倒装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善矣,子之治东阿。《晏子治东阿》渺渺兮予怀。《赤壁赋》——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快哉此风!《黄州快哉亭记》\n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n定语后置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n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n3、中心词+数量词。如:“闻道百”(庄子《秋水》)\n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n5、“中心词+数词”例如:“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n文言文翻译技巧一文言短句的翻译是历年考试的考点之一,文言短句的翻译改成了主观题,且难度和分值都有加大的趋势。文言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义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这要靠平时的多练勤积累,除此之外似乎再无捷径可走。但是,在译文语言的组织上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可寻的,在这里,我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留、对、拆、调、增、删、还、通”八字法,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n1。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翻译时采取保留的办法处理。例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张溥《五人墓碑记》)(“在这时,凭大中丞的身份担任吴县巡抚的官员是魏忠贤的亲信。”)例②“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翻译时除了“予”(我)“除”(担任)之外,其它(年号、日期、官职等)都可保留不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例③“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n2。对就是对译、对换。就是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我们可以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例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求”现在变成了“要求”,“木”现在变成了“树木”,“固”是使动用法,变成了“使……牢固”。(“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就一定要让它的根生得牢固。”)例②“岁征民间”。(蒲松龄《促织》)(“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例③“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n3。拆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时就要使用拆分法。例①“率妻子儿女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为“妻子和儿女”。例②“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贫困饥饿使人感到没有依靠,(敌人)追逐的又非常急迫。”)“无聊”词义已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现代汉语中“无聊”是指“精神空虚、无所寄托;或者没有意义,令人厌恶。)\n4。调就是调整语序,把文言句中特殊的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原则。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子,首先顺句为“汝之不惠,甚矣!”再翻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过分了!”例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例③“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可先调成“蚓无爪利牙”的句式,再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n5。增对文言句子中的省略部分,翻译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必须增补出来。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省略了“威”之类的词语,要补出来,可译为“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谁厉害?”②“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蒲松林《促织》)“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n6。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如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例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打仗,靠得是勇气。”)“夫”是发语词,可不翻译。例②“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之”是音节助词,可不译。例③“张良曰:谨诺。”(《鸿门宴》)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不译。\n7。还即还原。对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还原成原来的样子。例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金银财宝是六国君主所经营、收藏、积累起来的精英。”)例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例③“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n8。通就是变通。主要是用在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无法直译时。如“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不仅读起来不顺,听起来也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己有”意思就明白多了。\n文言修辞翻译技巧二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传情达意。凡含修辞之言,或互文见义酣畅淋漓,或含蓄委婉绵里藏针,或譬喻贴切生动传神……因此,要读懂文言文就要弄清文言文中这些常用的特殊表达技巧,以便帮助我们理解文意,巧妙翻译。\n一、比喻的翻译1、明喻:仍译为明喻。例1: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例2:火势猛烈,船往如箭。(船像箭一样往前冲。)\n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例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心肠。)\n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例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例2: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猛虎”“长蛇”是比喻独霸一方的土豪,本体不出现。)\n二、借代的翻译由于古今差别大,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事物。例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打算。)例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n三、互文的翻译互文这种修辞方法在古代诗文中经常见到。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例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然后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户相覆盖,交叉掩映。”)例2:朝歌夜弦(应合为“早晨和晚上都唱歌弹琴”),为秦宫人。例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和客人下马上船。)\n四、对文的翻译“对文”是指在平行、相同或相似的分句中处于相对应位置的两个或几个词,它们在意义上或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一种修辞方法。我们了解了对文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词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翻译指要:翻译这两个分句关键是对“以”的解释。这两个句子是结构相同的两个并列句子,这里运用了对文的修辞方法,我们根据“用”是“任用”的意思,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以”也是“任用”的意思。把这个推想放到原文中去联系上下文,可以验证出这样的解释是恰当的。因此可将句子译为:忠贞之士不一定被任用,贤能的人也不一定被任用。)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这句话翻译的重点在对“逸豫”的理解上。划线的两个分句是句式相同的两个并列的成分,一起做全句的主语。再从句中的“兴国”与“亡身”的相反意义,我们可以推测与“忧劳”处在对应位置上的“逸豫”的词义应与“忧劳”相反。因此,全句可以译为: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必然的道理。)\n五、合叙的翻译合叙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分开叙述。例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即“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译为“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例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即“先生于吾”“后生于吾”,译为“是在我之前出生还是在我之后出生呢?”)\n六、错综的翻译“错综”这种修辞方法,指的是在写作中故意使用非常规的表述方式来避免行文单调呆板。错综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上下文相对应的词语互换位置,叫做互换;一是把上下文的语序交错开来,叫做错举。在阅读古文时,如果对词义的理解和语法分析都不当——无法使上下文文意贯通起来,就可以考虑古人在行文中是否运用了“错综”的手法。\n例1: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翻译指要:“冽”是水清、酒清之意,如果按原文的顺序将原句译为“泉水味香,酒液清冽”。很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合事理的,因此我们可以考虑这里用了错综的手法,把“香、冽”这两个词的位置互换一下,再翻译出来,就上下文贯通了。此句可译为:用酿泉制酒,泉水清冽,酒味香甜。)例2: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韩非《五蠹》)(翻译指要:此句也用了错综的修辞方法。按常规的表述方式,上句说“薄罚”,下句就是“严诛”。但文中,却是“诛严”的形式,翻译起来上下句就无法贯通,因此我们只要将“诛严”换为“严诛”,就好理解了。此句可译为:所以轻微的刑罚不算作仁慈,严厉的杀戮也不算作暴戾。)\n七、对偶的翻译我们可以根据对偶及其类型的特点,从已知词语的意义、用法,推测出未知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很好地翻译出文言句子。例1: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并汾乔木,望秋先陨。(如果你了解“雕”的意思,也可以类推出“陨”的意义。此句可译为:岭峤一带的小草,(能够)越过冬天而不衰落枯萎,并州、汾河一带的乔木,临近秋天就落叶了。)例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翻译指要:此句难理解的词语是“盈虚”,但我们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可以找到与其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词语是“宇宙”,它是一个名词,表示事物(指天地四方、古往今来),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出“盈虚”也应指事物,再结合我们对“盈”、“虚”意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盈虚”应该指事物的生长衰落、成败得失。在翻译时,还要尽量保持对偶的形式。此句可译为:天高地远,感觉到天地四方、古往今来没有穷尽;兴尽悲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得失是有定数的。)\n八、婉言和讳饰的翻译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求雅致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因忌讳而用委婉则一般称为讳饰。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例1: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翻译指要:“填沟壑”就是死后没人埋葬,把尸体扔在山沟里,这里表示谦恭,是对自己的死的一种委婉的说法。此句可译为:年龄虽小,但希望我死之前把他托给太后。)例2: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例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例4: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给皇上上书,请求皇上让自己告老还乡。)\n九、夸张的翻译(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后站起来,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等副词、形容词。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下达了许多征兵的名册,每册上都有父亲的名字。)\n十、典故的翻译古人写文章,经常用典故。在翻译时,必须说出有关故事和说清故事在文中的用意,才能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但是翻译又不能把有关故事全写进译文,因此比较困难,应酌情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例1: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廉洁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例2:冯唐①易老,李广②难封。(王勃《滕王阁序》)(注释:①冯唐:西汉人,很有才能,却一直不被重用,汉武帝时求贤良,有人推荐他,可是他已90多岁,难再做官了。②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在翻译时就应考虑把王勃用的典故的含义翻译进来。此句可译为:冯唐年纪已大不得重用,李广屡建战功却不能封赏。\n古代年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幼年泛称。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n古代年龄称谓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鲐背之年——90岁期颐(jīyí)之年——100岁\n古代十二时辰【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n古代十二时辰【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