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0 KB
- 2022-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复习导学案(师)复习目标:1、把握文言文出题规律,预测2011年文言文出题方向。2、根据规律方向收信相关知识点并落实知识。3、对文言文阅读题有自己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解题能力。4、从文言文中学会感悟,促进成长。复习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2、寻找规律,掌握答题方法。复习课时:第一课时:组内合作,完成导学案。第二课时:课内展示,共同提高。复习步骤:一、寻找规律,探究方法。“我的发现”:找出出题规律,发现常见考点,交流探究结果。“我的方法”:小组内交流后由代表在班上交流,其他人补充,使之更全面、丰富。二、实战演练,提升能力。三、预测方向,模拟出题。“我的预测”:出题方向,明确复习方向。依照组内预测结果,针对重点课文仿照中考题模式出题。四、拓展延伸,学会迁移。一考点解读 考点一 代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关于代词,首先是要辨析代词和非代词。 考点二 介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人事等关系的词。常用的介词有“以、为、因、于、与”。对介词的考查,有时是辨析介词与非介词的区别。 考点三 副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别的副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常用的副词有“乃、其、且、则”。 考点四 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者句子与句子的词。常用的连词有“而、且、以、则、与”。对连词的考查主要是辨析连词与介词、副词的区别。 考点五 助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助词是依附在别的词、词组或句子中,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以及表达某种语气或音节的虚词。常见的助词有“乎、也、之”。高考主要考查助词与非助词的区别以及同为助词时的细微区别。复习过程: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我们已经将三道中考题不同的题次分配到了不同的组,他们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并找到了什么样的复习方法呢?请结合实例来为我们展示。从下面我们先请第一组同学为我们展示他们的探究结果。(请结合三道中考题中的第一题回答)其他同学随时补充纠正。一、寻找规律,探究方法。(一)请组内合作仔细研究以下中考中出现过的文言文试题,先解答题目,后寻找出题规律,再探究答题方法。2007年中考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空乏:资财缺乏“他受到贫困之苦”或“使……贫困”(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思想做标志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违反,阻挠通“弼”,辅弼。C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起,指被任用发,产生。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恒,常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得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或“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4、短文先从正面论述生于忧患13\n,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死于安乐,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中心论点。5、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一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示例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示例2: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2008年中考题《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朝服衣冠穿戴(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身高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受蒙蔽遮住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朝见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4、按课文内容理解填空。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说话要注意对象,讲究方式方法,委婉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2009年中考题《伤仲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2)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初极狭,才通人通达聪慧通过B未尝识书具默而识之认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D忽啼求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要探求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4、按课文内容理解填空。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5、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结合原文,说出理由)(二)交流探究心得,完成下表题次“我的发现”“我的方法”1重点字词解释,特别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复习方法】1、中考文言文考查的词语句子基本上都是课文的重点,例如实词的解释、虚词的用法,都是教材注释及课后习题中有较明确的解说。2、另外,典型而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所以我们应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多积累重点字词。3、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集中归类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以贯通前后,贯通课内课外。4、词类活用: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还要懂得词性及一些常见的语法规则。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还要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2一词多义的比较。【复习方法】1、注意积累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2、13\n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3、善于联想,提高记忆能力。看到某一字时,注意联想其他地方出现过的同样的字。4、掌握“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常用虚词的一般用法。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用。5、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3句子翻译【复习方法】1、选择部分文言语段,运用讲到的翻译方法,进行练习,特别注意那些需要补充和调整的地方。2、每段文字翻译之后,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看意思是否完整、准确,语言是否通顺、规范。3、注意重点句子:在文章内容、主旨、结构上起关键作用的;本身有哲理,特别精练特别优美的等。4从课文的内容、主旨、修辞、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复习方法】1、整体把握文章,从内容、主旨、观点、修辞、表达方式、写作特色等方面去研究。另外,教材里的文言文大多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多背诵,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2、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古代人和我们的的视角不一样,站在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更容易理解文章内涵。3、知道作者的生平简历。文如其人,作家的经历、个性、对社会的看法会反映在他的文章里。4、联系上下文,仔细推敲,并结合文章主旨分析。5、小技巧:如没有特殊要求,有时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答题。5联系生活实际,强调自我感受。【复习方法】1、这是联系文章和我们的情感体验的文章,我们应该在理解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独特的体验,2、还要有语言表达的能力,注意表达清楚。3、还要求有较为丰富的课外知识。1.通假字辨析。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一厝朔东③百废具兴④为天下唱⑤将军身被坚执锐⑥小惠未偏,民弗从也⑦甚矣,汝之不惠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⑨河曲智叟亡以应2.古今异义。①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②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不充足,不满,不够②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不道德”③卒中往往语“到处”;“常常”④长跪而谢之曰“道歉”;“感谢”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绝境:古义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3.词类活用。①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②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④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⑤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⑥一狼洞其中(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4、一词多义。①得:二者不可得兼能够②故:既克,公问其故故不为苟得得到、获得广故数言欲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③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④亡:广故数言欲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⑤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5、文言语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是必考内容,翻译的原则是: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进行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13\n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①留。保留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③删。即删除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①调。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⑤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师:同学们,文言文字词句复习的关键在于把课内的重点字词句掌握扎实,哪怕是课外文章,也必然会考与课内文章相近的段落、句子。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进行总结、归纳、积累。然后反复的记忆,落实到实践中进行补充。请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师总结:同学们的分析归纳都比较全面具体,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理解常用的文言字、词在句子中的意义;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及分析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意义;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除了刚才同学们研究到的复习方法之外,我们还应该多练习,在练习中多动脑筋思考,将相同之处不同之外进行比较分析,多举一反三。下面我们来考考同学们的做题能力。二、实战演练,提升能力。(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湘潭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所欲有甚于生者比(2)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直译)译文: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思想),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4、根据文意,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联系上下文)答:鱼,比喻生(生命);熊掌,比喻义5、上面选段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孟子观点的看法。答:①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②联系实际恰当,观点鲜明,表达通顺主。抗日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在民族危机面前,他们选择了舍生取义。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担负着民族的大义。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二)《三峡》(201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B)A.自三峡七百里中/陈胜自立为将军“从”“自己”13\n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徙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连接”同“嘱”,“嘱咐、嘱托”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消失”“极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5.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给出了一副没有完成的对联。请你根据课文所写景物的特征,将对联补充完整。上联:三峡山峻水清山清水秀风光好下联:神州日新月异大地宽(三)《曹刿论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战于长勺___在__(_休于树)公将鼓之__击鼓___(_一鼓作气)公将驰之___驱车(追赶)遂逐齐师___于是__(_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B)。A.公与之乘B.公将鼓之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3、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译文:(补、调)__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4、选段主要使用了__记叙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语言____描写和__动作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4、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长勺之战__,发生的时间是__鲁庄公十年__,地点在_长勺。5、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三、预测方向,模拟出题。“我的预测”:出题方向,明确复习方向。依照预测结果,针对重点课文仿照中考题模式出题。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千万别忽略文后注释。另外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明白“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候,干了什么事情,表现了什么”即可。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一)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201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题)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1)臣愚患之(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王乃止(于是)乃下令,群臣吏民4.杜子用“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的比喻,让楚庄王明白了一个怎样的事实?答:楚国的政乱兵弱比越国更加严重。(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13\n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知人易,知己难。(真正的明智是具有“自知之明”。或:人贵有自知之明。)(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伯牙善鼓琴善:擅长(京中有善口技者。)(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三)祖逖北伐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俱:一起(君与俱来。)②及渡江及:等到(及郡下)③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之:的(水陆草木之花)④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如果,假如(诚如是,则霸业可成,)⑤睿素无北伐之志素:平素,向来(吴广素爱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这并不是不好的声音!”于是就起床舞剑。直译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听到这一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5.“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闻鸡起舞。启示:把勤奋努力、不断磨练自己的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师总结:中考试题中对文言文的考查,除以上几个方面外,有时还涉及一部分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断句等,以后我们再分析。根据中考改革的精神,对文言文的考查形式,正逐步由单项考查向综合考查过渡。也就是说,更多的是文言文综合阅读试题,不过考查的知识能力点没有大的变化。从提高文言文学习水平和复习备考和谐统一的角度看,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刚才谈到的复习方法和复习内容。楚庄王想讨伐越国,杜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杜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自从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偷窃劫掠,官吏却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在越国之下,您却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伐越的念头。所以认识的困难,不在于看清别人。而在于看清自己。所以说:“自己看清自己才叫做明智。”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13\n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是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奋发杀敌,大王假如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注意1:泉香而酒冽注意2:过程是否正确。注意3:联系迁移及题目是否重点?注意4:对其他组的补充纠正是否有准备?一、说教材也许不少人认为文言文无非“读读背背,了解大意”,中考考点少,要求低,题型死,而且还能画范围,缩小包围圈,临考前集中“火力”强化训练,就绝对经济实惠。我认为很有必要在平时先引导学生学会复习方法,先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先掌握一定方法,有一定能力,才能在炉火纯青时刻不临渴掘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况且穿越历史尘沙依然璀璨生辉的千古佳作可以使学生汲取文化积淀,夯实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情趣,健全精神品格。二、说目标设计目标的根本出发为“以人为本”,考虑学生现在的基础和发展需要,同时也兼顾了我自己的教学个性。学生觉得文言文要背的东西太多,背了这个又忘了那个,背来背去方式单一,没有花样,更没方向,付出太多而收益不高。学生亟待复习方法的指导,复习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充分展示个性,在积极探索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不仅仅提高应试能力,而且真正爱上越嚼越有味的千古佳文。故将目标定为:1、寻找文言文出题规律,预测2011年文言文出题方向。2、根据规律方向收信相关知识点并落实知识。3、对文言文阅读题有自己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解题能力。4、从文言文中学会感悟,促进成长。三、说方法及教学过程方法寓于教学过程中,为目标的达成,内容的呈现,学生的学习服务,我把方法与教学过程融合在一起解说,力求使方法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随课堂演进而随机应变。先通过精心设计学案,保证自主学习时间,由学生切实按照学案上的导学提纲自主学习。展示课通过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合作探究,展示释疑,达标反馈,拓展提高,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使学生在交流中充分展示个性,在探索中感受快乐,体验成长。具体环节如下:一、寻找规律,探究方法。二、实战演练,提升能力。三、预测方向,模拟出题。四、拓展延伸,学会迁移。文言文复习导学案(共三课时)复习目标:1、寻找文言文出题规律,预测2011年文言文出题方向。2、根据规律方向收信相关知识点并落实知识。3、对文言文阅读题有自己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解题能力。4、从文言文中学会感悟,促进成长。复习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2、寻找规律,掌握答题方法。复习课时:第一课时:组内合作,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共同探究文言文复习方向及方法。第二课时:用积累的方法指导复习,并且完成导学案第二、三、四部分。第三课时:课内展示,共同提高。复习过程:一、寻找规律,探究方法。13\n(一)请组内合作仔细研究以下中考中出现过的文言文试题,先解答题目,后寻找出题规律,再探究答题方法。2007年中考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空乏:(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短文先从正面论述,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中心论点。5、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一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2008年中考题《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朝服衣冠(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4、按课文内容理解填空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2009年中考题《伤仲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贤于材人远矣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初极狭,才通人B未尝识书具默而识之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按课文内容理解填空。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5、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二)交流探究心得,完成下表题次“我的发现”:找出出题规律,发现常见考点,交流探究结果。“我的方法”:小组内交流复习、答题方法,后在班上展示。12313\n45二、实战演练,提升能力。(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湘潭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所欲有甚于生者(2)故患有所不辟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根据文意,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答:5、上面选段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孟子观点的看法。答:(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01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陈胜自立为将军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徙箭,猛浪若奔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给出了一副没有完成的对联。请你根据课文所写景物的特征,将对联补充完整。上联:三峡风光好;13\n下联:神州日新月异大地宽。(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战于长勺_____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公与之乘B.公将鼓之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3、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4、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答:三、预测方向,模拟出题。“我的预测”:依照组内对中考的出题方向预测的结果,针对重点课文仿照中考题模式出一道阅读题。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一)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201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题)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1)臣愚患之()(2)王乃止()4.杜子用“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的比喻,让楚庄王明白了一个怎样的事实?答:13\n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二)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伯牙善鼓琴善:(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三)祖逖北伐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俱:②及渡江及:③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之:④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⑤睿素无北伐之志素: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此非恶声也!”因起舞。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5.“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2010年贵州省遵义市)\《文言文翻译》导学案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目标:通过文言文翻译五个步骤的训练,能准确的翻译常见的文言语段。知识链接:(一)翻译的三原则——“信”、“达”、“雅”“信”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信”就是准确,不歪曲文意,不遗漏文字,不随意增减意思。“达”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重要要求。“达”就是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没有语病。“雅”是文言文翻译的较高要求。“雅”即有文采,译文要能表现出文体的特征,作者的风格。13\n(二)两个标准:⒈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⒉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三)方法点拨:⒈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⒉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四)五个步骤:1. 审:结合上下文通读,把握大意,揣摩出题者意图。2. 切: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3. 对译:留: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庙号、特殊称谓等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换: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翻译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调:对于特殊句式,将语序重新调整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4. 连: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5. 抄:按照翻译的要求,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重点研讨:第一步:审结合材料通读句子,把握大意,审文言现象。例1:其李将军之谓也。研讨一:分析这句话中的“其”,“之”,“也”的用法,并翻译句子。练习1:翻译下列句子。1.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第二步:切: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例2: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镇抚。(《明史徐达陈玉春传》)研讨2:将:本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练习2:翻译下列句子。1.狼度简子之去远。(《中山狼传》)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第三步:对译(一)留: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干支纪年、纪月)、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等之类的词语应当注意保留下来,不必翻译。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例2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译文:元丰年间,庆州地段生长着子方虫,正成为秋田里的害虫。练习3:1. 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2. 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二)删: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意义,仅仅起到语法作用,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可剔除不译。例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例2.盖当时视他驿为壮。译文:(褒城驿)在当时比其它驿站更为壮观。练习4: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2.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三)换: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臭”13\n,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或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翻译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译文:工作了三年,上书请求辞职。例2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王。译文:详细述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练习51.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2. 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四)调:对于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翻译时将语序重新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例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译文:六个将领把力量不敌叛军的情势报告了张巡。练习六:1.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 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五)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明日,子路行,以告。(《荷蓧丈人》)译文:第二天,子路(告别丈人)上路,(赶上夫子),把(遇见丈人的事)告诉(夫子)。练习七: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2.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第四步:连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例: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第五步:抄:按照翻译的要求,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小结:文言文翻译口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助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