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 27页

  • 91.00 KB
  • 2022-08-24 发布

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一、文言文翻译注意“五看”200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主观翻译题增加了翻译的文字量,分值由5分增加到8分。这一调整对考生综合表达和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五看:  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宾短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在复习中,考生必须对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如:  (2004•福建)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004•广东)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以上两例中,“何请”和“奚以”都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象,翻译时须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译出。又如:  (2004•上海)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译文: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此例中,“有见暴如是叟者”,是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只有弄明白了句式才好下手。  二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如: (2002•上海)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文是: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要翻译好这个句子,须弄清“奇”字是意动用法。又如:  (2003•全国)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是: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还有:  (2004•湖南)..\n.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一、文言文翻译注意“五看”200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主观翻译题增加了翻译的文字量,分值由5分增加到8分。这一调整对考生综合表达和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五看:  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宾短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在复习中,考生必须对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如:  (2004•福建)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004•广东)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以上两例中,“何请”和“奚以”都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象,翻译时须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译出。又如:  (2004•上海)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译文: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此例中,“有见暴如是叟者”,是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只有弄明白了句式才好下手。  二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如: (2002•上海)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文是: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要翻译好这个句子,须弄清“奇”字是意动用法。又如:  (2003•全国)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是: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还有:  (2004•湖南)..\n.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句中“全”和“名”,一个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一个是名词用作动词,知晓这两个字的活用现象,才能翻译得准确得体。  三看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大致有五种情况:1、音同形似;2、音同形异;3、音近形似;4、音近形异;5、音异形似。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有180个左右,平时注意了积累,考试时就不为难了。如:  (2002•上海春季)知者创物,能者述焉。  译文是: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传述)。  这句话考查的重点是对“知”和“焉”的理解,如果不了解“知”字的通假现象,就丢失了一个得分点。又如:  (2004•青海)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译文: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  (2004•江苏)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译文: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青海卷中“裁”就是通假字,通“才”,理解为“只,仅仅”。江苏卷中的“少”通“稍”,理解为“稍微,稍稍”。如果对通假现象不了解,句子就很难翻译正确。  四看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的考查近几年在文言文客观题中时有考查,并且多以古今异义的复合词出现。2001年全国题考查了“反间、南面、鼓噪、扰乱”,2002年北京题考查了“穷困”,2003年北京题考查了“具有”等等,2004年则拓展到了主观翻译题中。  (2004•天津)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译文: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  句中的“意气”一词,就不能按现代汉语中的“意气”来翻译,否则失当。  五看固定结构  固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就考了这样一个句子:  其李将军之谓也: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就考查了“其……之谓也”这个固定结构。  (2004•湖北)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译文: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人能够取代薛季昶。句中“无以”就是一个固定结构。  常见的固定结构有20多种,笔者认为以下几种需特别引起注意:  如……何、奈……何、若……何,译为“对(把)……怎么办呢”?如:若楚惠何?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呢?  何……为、何以……为、奚以……为译为:“还要……干什么呢”?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上天要使我灭亡,我还要渡河干什么呢?  得无……乎、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如: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  庸……乎、其……乎译为“难道……吗”?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难道我中国果真是老大吗?二、文言文翻译“六字经”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为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两条,分值为5分。2004年高考将再增一条,共三条,大概为8分。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此,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综观两年高考以及平时练习,这已成为学生的拦路虎。加强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是刻不容缓。那么,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呢?  文言文要翻译要忠于原文,沟通古今。  忠于原文,就是原文中每一个字都要落实。如2002年北京卷“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除了语气词“也”外,都要落实。可译成:“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识别人才。沟通古今,就是根据古今语言差异的实际加以妥善处理,可概括为“留”、“删”、“补”、“调”“换”、“贯”六字。..\n.  “留”,就是保留不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2002年全国卷“其李将军之谓也?”中的“李将军”。  “删”,就是删略。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人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补”,就是根据现代语言习惯或表达需要作必要的添补。  一是省略的添补。文言文常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连词、量词的现象,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习惯加以增补。 如:  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二是内容的添补。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语意更顺畅,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翻译时,就要在“何以能鼓乐也”前加“不然”,语意才衔接。  “调”,就是调整语序、句序。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习惯,对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语序调整。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换”,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3、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n.  这三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换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换为“才离开”。  例3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贯”,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文言文中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有些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明明大兵压境,杀气腾腾,却故意说得十分轻松自在。对这类句子的翻译,则要意译。  一般说来,最后一个方法总是最有用的,有些同学看了这个方法就很高兴了,以为前五个都不行了。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贯”不能随便使用,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补调换),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三、文言文翻译五法文言文翻译是对学生文言文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翻译时需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所谓“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达”,就是文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雅”,就是文字简明、优美。中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注意对原文词语的保留、替换、增补、删除、调整,下面简介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保留专有名词  凡是专用词语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器具、度量衡名称等,均保留不译。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句子中的“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这些专有名词不必翻译,照搬即可。  二、替换差异词语  文言句中有些词语古今差异很大,需要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汉语来替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双音词替换单音词。例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译为:安闲文静寡言少语,不羡慕荣华利禄。  2、用本字替换通假字,用今词语替换古词语。如:“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这里的“知”通“智”。3、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有的词义扩大:如“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后泛指普通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指妻子和儿女,今专指妻子;有的词义发生变化: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指为正义事业而失去生命。有的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今指语言行为等恶劣、不道德。三、增补省略成份  文言文语言简洁常有省略,如不补出来会影响语意或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份,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补出省略的主语。如“未至,道渴而死”(《夸父追日》)译为:(夸父)还没到,半路上因口渴而死了。..\n.2、补出省略的谓语。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译为:环绕滁洲城四周的都(是)山。  3、补出省略的宾语。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译为: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做好饭菜款待他。  4、补出省略的量词。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译为:撤掉屏风一看,不过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5、补出省略的介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译为:天下的人苦(于)秦王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四、删除无义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可删去不译。主要有以下情况:  1、删掉句首句尾的语气词。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作战,是靠勇气的。又如“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译为:技艺也真神奇啊!  2、删掉句中表顺接的连词。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3、删掉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译为:我惟独喜爱莲花在污泥中生长却不受一点污染。  五、调整特殊语序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尽相同,翻译时在做到不失原意的情况下,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适当调整。主要有以下情况:  1、调整主谓倒装的语序。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调整宾语前置的语序。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为: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调整定语后置的语序。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译为: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4、调整互文见义的语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译为: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总之,翻译方法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四、文言文翻译九法保留法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等,可保留不变。例如: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勾践灭吴》)  ——“越王”是官名,“勾践”是人名,“会稽”是山名,翻译时保留不变。全句可译为“越王勾践退守在会稽山上”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是时间,“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全句可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季,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补充法..\n.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省略现象,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份。例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动词“告”的后边省略了代词“之”,全句可译为“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奔驰到刘邦的军营,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动词“逼”后边省略了介词“于”,全句可译为“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的原因,是被他的兵势所逼罢了” 删除法 删去不译的词。例如: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夫”是发语词,译时应删去。全句可译为“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 ——“之”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应删去,句可译为“鹏鸟飞往南海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 替换法 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例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全句可译为“你爹回来,自会和你再算账的”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将伐颛臾》) ——“邦”应换成“国家”。全句可译为“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好好把守“  调整法  文言文中变式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较多,翻译时,这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不余欺”调整为“不欺余”。全句可译为“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调整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全句译为“大宦官魏忠贤作乱时,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官吏,中国这么大,能有几人呢?” 选择法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为常见,因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例如: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五条:a.兵器; b.士兵;c.军队; d.军事; e.战争。这个句子用a项最恰当。全句译为“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旗帜”。 去今之墓而葬焉,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去”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四条:a.离开;b.废除;c.距离;d.前往。这个句子用C项最恰当。全句可译为“距现在修墓并将他们安葬在这里,那时间只有十一个月罢了。” 灵活法..\n. 遇到活用词时,应灵活地译出该词的活用意义。例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译为“游泳”。名词活用为动词,全句可译为“借助船只远行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译为“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全句可译为“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 固定法 文言文中的固定格式有固定的译法。例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无乃……与”是固定格式,译为恐怕……吧”全句可译为“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之谓也”是固定格式,译为“说的就是……吧!”全句可译为“大概说得就是李将军吧?” 意译法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例如: 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举起马鞭子驾御天下。(直译)  ——用武力来统绐各国.(意译) 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直译)  ——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已有.(意译) ..\n.在实际运用中,上述九种翻译的方法往往要结合使用,要注意各个不同方面的要求,才能辩清词义,译出忠实原文、表意明确语言而又通畅的好句子来。五、文言文翻译十注意一、注意保留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等之类的词语应当注意保留下来,不必翻译。例如: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2004年上海卷)  译文: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人呢?  (2)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2004年辽宁卷)  译文:于是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剌史一职。  句(1)中的“尧…‘咎繇”是表示人名的词语,句(2)中的“铁券”“刺史”是分别表示物名、官职名的词语。上述词语在翻译时均应给予保留。  二、注意增补  原文如果是一些省略句,那么翻译时应当注意把它补充完整。例如:  (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2年全国卷)  译文: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皆为(他)竭尽哀悼。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年河南、河北等地卷)  译文: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句(1)中“知与不知”的后面省略了“之(代李广)者(的人)”,“为”的后面省略了“之(代李广)”;句(2)中“处”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就”,后面省略了宾语“其(代孟尝)”。上述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均应注意补充完整。  三、注意—减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应当注意把它删除。例如:  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2004年上海卷)  译文: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句中的“也”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应予删除。  四、注意对换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古词,翻译时应注意将其对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例如: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2004年湖南卷)  译文: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石头。  句中的古词“终日”在翻译时应注意将其对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整天”。  五、注意选择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多义词,翻译时应注意从其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例如:  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福建卷)  译文: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句中的“已”是多义词,共有五个义项:(1)取消,停止;(2)已经;(3)太,过分;(4)语气词,同“矣”;(5)通“以”。在上述义项中选择义项(1)最恰当。  六、注赫用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活用性词语,翻译时应注意正确判断它的活用类型。例如: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003年全国卷)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004年湖南卷)  译文:在这个亭子上喝酒并以此为乐。  句(1)中的“廷”“面”属名词作状语,应分别译为“当廷…‘当面”;句(2)中的“乐”属意动用法,应译为“以……为乐”。  七、注意通假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通假字,翻译时应注意它通假后的意思。例如: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2004年甘肃、青海等地卷).  译文: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给或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饭食。  句中的“裁”是通假字,通“才”,应译为“仅仅”。  八、注意固定原文中如果含有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应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例如:  (1)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2004年江苏卷)  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句(1)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句(2)中的“为……所……”是固定格式,表示被动。  九、注意调整  原文是一些特殊倒装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翻译时要注意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例如:  (1)欲而得之,又何请焉?(2004年福建卷)  译文:想要的东西已经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2004年浙江卷)  译文: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句(1)中的宾语“何”前置;旬(2)中的介宾短语“于其族”“于其友”作状语后置。上述倒装句式应首先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  十、注意意译  原文中如果含有借代、借喻等修辞格,翻译时应注意采用意译方式。例如: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译文:官吏的专横,衙役的粗俗太过分了!  句中的“乌纱”用了借代修辞,其本体是“官吏”翻译时应意译为“官吏”而不能直译为“乌纱帽”。六、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它可以让学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中积累文言词语、感受古代汉语习惯,更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原作内容。根据实践经验积累,我认为翻译文言文有以下技巧。  一、录  “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  “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例句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杀彘》)句中“欺”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为“欺骗”;“今、是”属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为“现在、这”。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另一方面得根据自己积累的古代汉语词汇进行解释。  三、补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句③:“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初”前省略了主语“洞口”。例句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这点)”。  四、添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例句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此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⑤:“虽鸡狗不得安宁。”(《捕蛇者说》)此句应翻译为“(不要说人,)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  五、删  “删”,就是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可略的字眼。例句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弱篷,为楫,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这句话中共有七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留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反而显得简洁利落。文言句子中,还有些虚词也是不翻译的,也应该删除。例句⑦:“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这种省略原文不翻译的情况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n.  六、调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例句⑧:“屠惧,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翻译为“把骨丢(给它)”。七、文言文翻译常见八种失误1.译句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汉语中,倒装句,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有的学生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2.应译的漏了,不需译的却译了。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译成: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译句把“时”的意思漏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正确。再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利于晋。学生硬把“晋侯、秦伯”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这就多余了。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官名、帝名、年号等,都不用翻译。  3.该增添没增添,没有的却要增添。例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流畅。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原句并没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这一内容。这属于没有却要增添而造成的失误。  4.省略成分没译出。例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文却没译出。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有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了错误。  6.以今释古。例如:是女子不好……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这就犯了以今义释古义的毛病。例句中的“好”,在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7.不理解互文见义。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译成:秦代时的明月和汉代时的关隘。正确的译文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8.需要意译的硬要直译。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是同义迭句,不能直译,只能意译为:(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八、高考文言文翻译指津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查方法之一,它把对语言表达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有效手段。这类考查既可以采用客观性的选择题型,也可以采用主观性题型,直接要求考生翻译句子或语段。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的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均采用选择题。但2002年起则改由考生直接翻译,分值也由3分增至5分。  笔者有这样的体会: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我们认为,高考题型的变化,有利于考查考生真实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考生而言,也意味着试题难度的提高。   为帮助考生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特作以下几点提示:..\n.  (一)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要诀:  文言文翻译要能做到信、达、雅,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   1.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   2.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  3.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  4.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就要把定语“可以终身行”调到中心词“一言”之前。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应按“不知句读,不解惑”来翻译。  5.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  (三)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要译出原文用字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例如:2002年全国语文高考试卷第16题(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必须翻译成:“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译文中括号内的文字是根据文意增补的。而原文中“及”“尽”两字,应正确理解为“到……时”、“竭尽”才算落到实处。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从高考的特点来看,固然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命题者一般来说总是立足于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如上文所举“波澜不惊”的例子。  (四)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和修辞手法。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是决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五)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n.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泛,而教材中又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内容是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往往不被重视。再加上,近几年的高考明确了古代文化常识不作考试内容,这就更加让人觉得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是偏离了高考复习的方向,这实在是一大误区。因为,考生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一无所知,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在翻译时都应注意。对高中学生来说,只要能掌握好课文中接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部分,也就够了。  (六)专门训练从课文抓起。  要能在高考的文言文翻译题上少失分,不做一些专门训练显然是不行的。训练的题目不在数量多而在质量高,训练题就从课文中选取。原因是,课文经过反复诵读,文意几经揣摩,已经读通读懂,谙熟于心了,关键就是语言转化工作了,也就是用现代汉语把心中的感悟忠实地传达出来。这样的训练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样做,比随便拿出一段文本让学生翻译要强得多。其中道理很简单:因为心里明白的尚且不一定译得出来;那么心里不明白的就一定译不出。先从熟悉的语段、句子着手翻译,做到信、讲究达、追求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然能摸索到一些翻译的诀窍。凭借这些诀窍再去翻译生疏一些的文句,恐怕也可驾轻就熟了。  在平时文言文的翻译练习中,学生们常常会表现出“眼高手低”,许多人往往自以为文意知晓,就不屑于落笔翻译,这种态度是必须克服的。文言文翻译并非易事,确实需要踏踏实实地训练一番,切不可等闲视之。九、文言文翻译“三要点” 文言文翻译在今年的高考中所占分值从以往的5分提高到8分,赋分的提高也使高三师生对它的关注程度随之增加。如何做好这一题成为高三师生文言文复习中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文言文翻译要求遵循“信(准确)”、“达(畅达)”、“雅(文采)”的原则,这即是复习目的又是考试要求,要想做到这三个字,必须在细处做功,从深处挖掘,我个人认为,在指导学生做此题时有这么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翻译应由整体(语段)到个体(语句)。  许多学生接触到文言翻译题时,往往急于求成,凭着自己对该语段中出现的实词和虚词意义的一知半解盲目下笔,造成失分,其实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几乎全部存在一词多义现象,仅凭某句话中该词出现过的义项去翻译所有使用该词的句子,正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即使你能够掌握翻译对象的所有义项,也还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以什么来选择?以文段的意义和具体的语境来选择最准确的义项。这就要求学生在翻译前要首先清楚文段写了哪些人和事、人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作者在文段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倾向、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问题。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要求翻译“其李将军之谓也?”有同学在训练时译为“这是李将军说的吗?(译成问句,其为代词)”“李将军说的是他吗?(其与李将军构成复指,谓后省略之)”,误译为问句(见到问号),产生许多新解,都是由于没有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看这个句子(前面讲得非常清楚是“传曰”,怎么可能是李将军所说呢?)  2、翻译要有针对性,要抓住翻译要点。  同一次考试要有针对性一样,文言文翻译的命题者在命题时也同样有针对性,细读高考评分标准就会发现把文句大意翻译出来有时也不一定能得满分,因为整句意思只占设定分值的一部分,另有一部分分值体现在对关键词语的准确翻译上,如前面所举“其李将军之谓也”中的“其”,仅仅知道它能做代词是不够的,还要译出它做副词时的“大概、恐怕”的义项,除了实词和虚词意义这一要点之外,还有很多可以称之为文言翻译要点的东西,如某些使用了比喻义的词语,“会猎、更衣、藩篱”等;某些意义固定的习惯用语,“下车、乞骸骨”等;通假字的考查,2000年上海春招“竟不索其直”等;考试大纲中明确不考的词类活用、简单句式等,它们也有变相出现的可能。..\n.  3、重视对翻译结果的检验。  ①、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来检验翻译的结果是否通顺。我经常在阅卷过程中碰到这种情况,关键词翻译对了但全句并不通顺,也即翻译结果成了一个病句。这种情况促使我要求学生做完这类题目时用辨析病句的标准来检查这个句子,避免错出在最后。  ②、代入检验。数学上有一种确定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的方法,就是把结果代入题干中进行检验,文言翻译同样可以这样做,翻译的结果是否准确,回到原文中是最好的检验办法。  以上纯属管窥蠡测,不足为训,敬请各位行家里手批评指正。十、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文言文句子翻译除了涉及到语法和词义的知识以外,还需要了解修辞格、文化意义以及特定的历史条件等常识。文言修辞格在高考中较多出现的是比喻和借代。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保留“原修辞格”还是“还其本来面目”。  例如:  (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  比喻的本体作为“结论”,喻体是推断结论的“原因”,是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这样的句子,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按照原句的“格式”直接翻译,即保留“原修辞格”:井底之蛙,不可能与它讨论大海的问题;夏虫,不可能与它讨论结冰的问题。  (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三)大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史记》)  (二)(三)中的“藩篱”和“秋毫”如果直接翻译就是:篱笆围墙;秋天鸟身上新长的细小羽毛。显然与文意不合。那么,我们只能“还其本来面目”:把“藩篱”译为“边防屏障”;把“秋毫”译为“细小的东西”。是保留比喻的修辞格,还是直接把比喻意义翻译出来,要看文章的具体情况。我们只要遵循一个原则:译文意思既明白清楚,又生动形象。  又如:(四)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让我们来作一个比较。  草野:直译――荒草野地;意译――民间;直译加意译――荒草野地的民间。  三种翻译方法都属于“信”(译文准确地表达原意,不曲解原意)和“达”(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但是从“雅”(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文的风格和神韵)的翻译要求看,前两种情况似乎略逊色些。所以,可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文意准确通顺又生动优美。  翻译“比喻”和“借代”,以“明白”、“生动”为遵循的准则。  文化意义中最多出现的是委婉辞。由于政治、民俗、习惯等原因,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所在。  例如:  (五)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贱息舒祺,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委之。(《战国策》)  (六)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慧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养竹记》白居易)  古人一般情况下,讳病讳死,所以不直接说出“死”这个字眼,而且根据死者的地位,又有许多“等级”的表述。这种“委婉”的说法我们今天也使用,只是没有古人那么繁文缛节,那么等级鲜明。这类“委婉”,我们翻译时一般均可以直接地译成“死”的意思。..\n.  (七)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国语》)  古人在下对上(臣对君、晚辈对长辈、妻对夫等)的对话中,在涉及违背道德的事情上,在外交辞令的交流时,往往大量地使用委婉语言。画线的内容意思是“有全副武装的兵士五千人,如果将他们致于死地,那么一个就可以顶上两个,这样就等于用一万名战士来同你作战了”。这样说,在外交辞令上既坚持强硬有理的尊严,又显得委婉恰当。高中课文《秦晋殽之战》较多地出现“委婉”的用法。这类“委婉”,我们翻译时要把“真情”直接翻译出来,使得整个句子的含义通顺、清楚。  委婉的方法较多地运用于人物的语言中。由于说话人身份的不同,说话人之间地位的不同,说话时环境场合的不同,以及礼节、习俗的不同,委婉语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翻译时一定要把委婉的“豪华”外衣脱去,把文意的“真情”翻译出来。  翻译“委婉”语,以“准确”、“清楚”为遵循的准则。  文言文中涉及到的修辞以及文化,往往是与作者所在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相吻合的,所以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文章(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  切记:修辞、文化、历史一个也不能少。十一、文言文翻译口诀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察全句。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尽量直译。附: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十二、巧据对文释古文古文中,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上下两个句子,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我们把它叫做对文。阅读古文遇到这种情况时,根据对文构成的特点,推断其中的不明白的词语,有助于我们对文言词语作出准确解释。  一、对文的意义往往是相同的  ①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③(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上述句子,每句中都有两个加黑的词,其中一个词的词义容易理解,而另一个词的词义较难把握,但由于两个词语属于对文,我们可以根据“对文的意义往往是相同的”规律由“易”推“难”,找到其中较难把握的那个词语的意思。如①中“叫”字易懂,我们可以推断出“啭”也做“叫”解;②中“以”字难于理解,但借助“用”字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也是“被任用”的意思;③..\n.中“佐”释为“辅佐”非常明显,我们可以据此推断“为”也做“辅佐”解。  二、对文的意义有时是相反的  古文中,对文的意思有时相反。借助这一行文规则,有助于我们利用已知信息正确推断某些词语的意思。如: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盛”与“卑”构成对文。“卑”的意思“低”我们平时较熟悉,借助它的词义联系语境便可推知“盛”的意思是“高”。  ②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病梅馆记》)  “欹”与“正”构成对文,借助“正”可以理解“欹”的反义为“不正”“倾斜”的意思。  三、对文虽无意义上的相同或相反关系,但词类相同  借助对文的这种行文特点,我们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  ①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②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③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同上)  上述句子,①中,我们可以借助“带”将“冠”定为动词,根据语境进而解为“戴”;②中,借助“蒙”可以推断“因”为动词,进而释作“沿袭”;③中,我们借助“地”可推断“固”为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当然,根据这种方法释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对对文的两个词语都不理解时,就需要借助其它的释词方法,才能对文言词语作出准确解释。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种有用的释词方法。十三、文言文翻译题的题型变化和解答技巧“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一个考点,每年高考均于此点设题。但又稳中有变。其变化主要在题型,近五年高考中文句翻译中出现过下列题型:  1、一句四译  (1997)“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  D、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答案:D。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三个文言实词的解释。徒:服劳役;流:流放;等差:等级次第。A、D两项错解“徒流”,C项错解“等差”  2、两句两译  (1998)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①其罪当与童贯等②帝殊有难色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n.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答案:D。该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但立足点却在对文言实词的解释。题目给出的两个例句,选择“等殊”两个实词,给出两种解释,交叉组合为四个选项。“等”,等同,“殊”,十分。只要理解这两个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答案不难选择。  3、四句四译  (1999)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  B、径将我入青云间——直接把我带入缥缈的云天中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  D、遂得商估往还——于是使得商贩之间能够自由交往  答案:B。A项错在对“出息”的理解上,应为“产业多有收益”。C项错在对“听淮北取籴”的理解上,应为“听任百姓前往淮北取籴”。D项错在对“商估往还”的理解上,应为“淮河南北商人可以北往南来”。..\n.    (2000)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答案:B。此项错点设在“先其将归”,文中的意思是“在他将要回去之前”,指胡质帐下都督想赶在胡威回家之前去预先迎侯他。选项用“早就要带他回去”进行干扰,考查考生是否准确理解了“先其将归”的含义。  一句四译式题型,97年以前多有采用。从97年试题可以看出,考查的面较窄(仅一句)、文言实词的考查点重复(主要考查3个实词的含义,不看上下文亦可答题),易从选项本身推敲答案(组错形式:B=A+C,D项赘余)。  “两句两译”式题型。98年以前经常采用。通常的命题方式是,两句话中各选择一个实词,每个实词提供两种解释,然后交叉构成4个选项,命题的着眼点在由实词贯通文意。  近两年采用“四句四译”式题型,避免了试题编制的繁复和试题文字的冗长,更能突出“在文中的意思”这一要求,更加符合“文言文翻译”的意旨。  由此可见,文言文翻译题的“稳中求变”表现于下列方面:  1、题量减少,分值降低。题量由两个(1996)减为一个(1999),分数由6分(1996)降为3分(1999)。但试题覆盖面反而加大,对能力的考查要求丝毫没有降低。  2、试题简明,干扰减轻。一句一译。试题明确,便于编制,也减少了对考生思维不必要的干扰。考生的思维必须落实在阅读材料上,失去了利用选项比照的条件。  3、强调整体,感知语境。考查的语句中没有特别难懂的词语,译文不再在关键词语的理解上设置过多的障碍,而是强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与对文言实词、句式的考查有了更为明确的分工。  文言文翻译题常用的错点设置方式有扭曲词义、无中生有、故意遗漏、不合语境等。解答这类题目,应注意下列方面:  1、题目信息  应注意联系最后一道题(近两年为16题),领略文言选段的整体和局部意义。如为逆选题,一错三对,正确项可帮助理解文意。如2000年题,如能首先识别C项中都督“善于逢迎”“曲意巴结”,“让胡质知道此事”这一说法的错误,则“早就要带他回去”这一错译不难识别。  2、文后注释  试题后所附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制服清注释对从整体上理解文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98年题所附的5条注释,有助考生理解北宋钦宗、高俅、童贯、李若水间的关系,弄清这种关系,有助判别“其罪当与童贯等”译文的正误。  3、语境意义  文章中的前后句子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互阐释的关系。弄清其间的联系,有助于判断译文的正误。95年题中有“承袭茅土”一语,下文接言“位至方伯”,接言“封侯开国”,可见句意为“承袭公侯爵位”。  4、人情事理  一般情况下,所叙之事总得合乎人情事理。这也有助于推敲译文。96年题翻译“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一句,译文作“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A、B项),“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D项)。字面上较难看出问题。然揆情度理,大谷知县郭永何须亲自“持兵器”“押送”?府中又缘何要将“其它知县全都召回”?显与情理扞格。意思应为“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部召回”(C项)。  5、准确完整  “信、达、雅”是译文基本要求,译文缺漏主要信息则难称“信”。99年题,译“遂得商估往还”作“于是使得商贩之间能够自由交往”,即不能言“信”。“商估往还”应指淮河南北商贩往还,因前文有“旧制了淮禁不听商贩则度”句。  6、溯本追源  出句由词组成。对中学教材中的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迁移能力强,无疑对判断译句的正误大有裨益。2000年题中有“因取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句,关键词是“因、向、遣”。《孔雀东南飞》:“因求假暂归”“及时相遣归”,《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熟悉这些句子,“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这一译文正确应不难判断。  文言文翻译题解答的关键是,将题面内容置于原文语境中细加考察,前后文意谐调,即为正确选项,前后文意窒碍抵捂,则为错项无疑,近两年的试题告诉我们,对语境意义的理解,是考察的侧重点,也是答题的着眼点。第二部分文言文翻译实战演练一、名句翻译1.所谓修身在正其者,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2.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亦。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亦。君子依孚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3、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1)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2)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B4..\n.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V@@#6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7.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j.Zl+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9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1)“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mk010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1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6参考答案:1、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虽然看见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端正自己的心思。2、真正的君主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3、(1)是归服齐国呢好,还是归服楚国呢好?(2)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坚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宁可献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4、孟子说:“本来很近的路,却偏偏要跑老远去求;本来很容易的事,却偏偏要往难处去做;其实只要人人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5、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6、(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G;N7、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8、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9(1)"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2)"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n.10、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11、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12、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二、文言文翻译热题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8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注)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明史•宋濂传》)[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1)诚然,卿不朕欺(2分)译文:(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译文:(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译文:3、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3分)译文:(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3分)译文:..\n.(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2分)译文: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必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记》5、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臣光(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1)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2分)译文:(1)(2)6、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说苑•杂言》)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荀子•法行》)(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答:(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答:7、翻译:把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1)盍去诸?(2分)译文:(2)是非若所知也。(2分)译文:(3)不病于无鸡乎?(1分)译文:(4)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3分)译文:8、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n.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①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②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9、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2分)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___________________(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西施病心而颦(pín,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译文:(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译文:1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注)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说苑》)(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①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2分)②故曰巧伪不如拙诚(2分)③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2分)..\n.④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2分)参考答案:1、(1)如果不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有明确的志向,如果没有一种宁静的心态,就不能达到一种高远的目标。(3分)(2)追求享乐或安于怠惰,就不能奋发向上,性情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3分)(3)年华随着时间而流逝,意志被时间所消磨,于是成了枯枝落叶,这样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2分)2、(1)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各1分(2)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译出大意,1分。译对“方”和“深罪”,各1分)(3)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译出大意,1分。译对“微”和“几”,各1分)3、(1)好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颜色那样(出自至诚),这就是说的自己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慊:满足,大意对即可。重点词:“恶”、“好”。)(2)(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显出遮遮掩掩的神态,隐藏他们所做的坏事,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厌:(yā)通“压”,这里有“隐蔽”之类的意思。关键字:厌,掩,著)(3)这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思想一定会表露到外面来。4、(1)人们学习,或贪多务得,或知识面过窄,或惧怕艰苦,或浅尝辄止。(2)(教师)了解这些心态,然后才能矫正这些缺点。5、臣司马光说:诚信,是国君最大的宝贝。国家被百姓保护,百姓被诚信保护。因此古代君王不欺骗天下,霸主不欺骗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欺骗百姓,善于治理家庭的人不欺骗亲人。从前齐桓公不背弃曹沫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婪讨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放弃与虞人的约定,秦孝公不废除徙木的奖赏。这四位国君,他们的思想道德并不是最好的,而卫(商)鞅更算得上刻簿,当时又处在战争攻伐的时代,天下人都赶着用欺诈作为手段,他们尚且不敢忘记以诚信来蓄养民众,何况作为太平盛世时侯的执政者呢!6、(1)自己通达又能让别人通达的人,想窘困也是不可能的。(2)富有时不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援助。7、(1)为什么不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盍”、“诸”两个兼词)(2)这不是你所了解的(采分点判断句式和“是非”、“若”)(3)我不担心没有鸡吗(采分点“病”是活用)(4)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罢了,距离饥寒还很远,像这样,为什么要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则己耳”的语气,“去”、“犹”和“若”、“之”、“何”)8、①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他,就解下左边的马把他赎下来,用车载着他回家,越石父没有道谢。(3分,重点:“遭之途”,“左骖”,“弗谢”的主语)②..\n.了解我却不以礼相待,还不如被拘禁。(2分,重点:“而”,“缧绁”。“固”是本来的意思,可灵活处置。比如译为“本来”、“原来”、“实在”、“真”、“还”等均可。“己”可译为“这个人”。)9、(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10、(1)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吗?(放:流放,诸:“之乎”的合音,各1分(2)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毁灭仁爱、正义的殷纣,没有听说他杀过君主。(给分点为“一夫”、“弑”和省略成分“周武王”,各1分)11、(1)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西施那样子挺美,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2)村里的那个丑女人只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美,却不知西施皱眉为什么美。12、①士人不会因为私利而转移志向,不会因为祸患而改变节操。(或“士人不会因为私利或祸患而改变他的志节②所以说奸诈虚伪不如笨拙诚实。③求学问道毫不倦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④(士人)崇尚谦虚的原因,是这样能够顺应变化而又符合时宜。三、翻译下面语段中的语句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文中划线句(5分)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1]。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2]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缙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注:[1]亢:过甚。[2]裒:póu,聚集、收集。⑴君既没,而海内之缙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下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夏四月,皇太孙自北边南还,执政皆迎于上都之北。伊实特穆尔谓晋王噶玛拉曰:“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噶玛拉遽曰:“皇帝践阼,当北面事之。”甲午,皇太孙即位于太安阁。巴延握剑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孙之意,辞色俱厉,诸王股栗,趋殿下拜。——摘自《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元纪九①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巴延握剑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孙之意,辞色俱厉,诸王股栗,趋殿下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①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2分)译文: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3分)译文:5.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n.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译文:(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2分)译文:参考答案1.(1)先生逝世以后,国内的官吏直到今天谈起先生,没有一个不鼻子发酸而流下眼泪的。(“既”1分,其他1分)(2)那足以叫奸臣胆寒,使边陲战士的战马飞驰。(“其”1分,使动用法1分,“塞垣”1分)2.接触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亲自]实践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艰难。翻阅五岳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得多]。3.(1)皇帝逝世,已超过三个月了,晋王您是宗族盟长,还等什么而不说句话呢?(2)巴延握剑站在宫殿台阶上,讲述立皇太孙为皇帝的原因,语气表情都非常严厉,各位王爷吓得腿打颤,急忙到殿下叩拜(新皇)。4.(1)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或”,解对1分;“是非”,解对1分)(2)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礼义,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一句1分,第一句重在“其非义”,第二句重在“速已”,第三句重在反问句式解释出来)5.(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参考译文: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四、文言文语段翻译1.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计,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拜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史记•淮阴侯列传》..\n.1.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大事),萧何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刘邦的军队)到了南郑,部下的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就有几十个人,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按:此处“上”指刘邦,当时称为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自己,就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消息)报告(给汉王),自己就去追韩信。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非常生气,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听说)你逃跑了,为什么呢?”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所追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骂说:“(我部下的)众将逃跑的有几十个,你一个也没有追;(现在说)追赶韩信,(这是)说谎。”萧何说:“(像其他)将领(这样的人才)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天下的人才没有比得上他的。大王如果想永久地在汉中称王,那么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如果想争夺天下,那么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跟他商量大事的人了。这就看大王的决策怎么定了。”汉王说:“我也想向东(争夺天下)了,哪里能长久呆在这里郁郁不得志呢?”萧何说:“大王既然打定主意要向东(争夺天下),那么如果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韩信,韩信最终还是会逃跑的。”汉王说:“我看在你的份上让(他)做将军。”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会留下来。”汉王说:“(那么就)拜他为大将。”萧何说:“好极了。”于是汉王就要召来韩信拜他为大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对人才)轻慢无礼,现在要拜大将却好像呼叫一个小孩一样,这正是韩信想离开的原因啊。大王(既然)决定要拜他为大将,(就要)选一个好日子,(您自己要)斋戒,设立坛场,准备好各种礼仪,才可以(举行仪式)。”汉王答应了他。众将领(听到要拜大将的消息)都很高兴,人人都自以为能被拜为大将。等到拜大将的时候,(才发现被拜为大将的)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很吃惊。2.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史记•陈丞相世家》2.汉高祖六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汉高祖向众将询问(对策),众将领说:“马上发兵消灭这小子。”汉高祖(听了之后)没有说话。(汉高祖又)问陈平,陈平坚持不发表意见,说:“众将领都说些什么?”高祖(把众人的意见)全都告诉他。陈平说:“有人上书说韩信造反这件事,还有别的人知道吗?”(高祖)说:“没有。”陈平说:“韩信知道这件事吗?”(高祖)说:“不知道。”陈平说:“陛下的精兵跟楚国比,谁更强呢?”高祖说:“(我的精兵)不能超过(楚国的精兵)。”陈平说:“陛下的将领(在)用兵打仗(上)有能够超过韩信的吗?”高祖说:“没有人比得上(韩信)。”陈平说:“现在(陛下的)部队不如楚国(的部队)精锐,而将领(在用兵打仗上)不能够比得上韩信,却出兵进攻韩信,这是在催促他跟你打仗,我私下里替陛下(对此)感到危险。”高祖说:“(那么)该怎样对付(这件事)呢?”陈平说:“古代天子有巡察天下,召集诸侯(的做法)。南方有云梦这个地方,陛下只管假装外出巡游云梦,在陈地召集诸侯。陈地在楚国的西边边境上,韩信听说天子因为爱好外出巡游,看形势必然没有什么大事,就会到国境外来拜见陛下。(他来)拜见(的时候),陛下(就可以)趁机抓住他,这只是一个力士(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而已。”高祖认为(这话)有道理。3.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n.3.孙膑曾经跟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官,成为魏惠王的将军,自己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派人把孙膑叫到魏国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才能超过自己,嫉妒他,就用办法惩罚(他),弄残了他两条腿,并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埋没不被发现。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孙膑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拜见(使者),说服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认为(他)才能出众,偷偷的用车把他带到齐国。齐国的将军田忌对(孙膑)很友好,以宾客的待遇来接待他。田忌多次跟齐国的众位公子下重赌注比赛跑马。孙膑看到田忌的马(跟众位公子的马)相差不是很远,马有上、中、下三个等级。于是孙膑告诉田忌说:“您只管重重地下注,我能够让你取胜。”田忌相信他的话,跟齐王和众位公子下千金的赌注赛马。等到临近比赛时,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你的下等马跟他们的上等马(比赛),用你的上等马跟他们的中等马(比赛),用你的中等马跟他们的下等马(比赛)。”三场跑马结束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利,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询问兵法,就任命他为军师。4.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具备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史记》4.秦国围困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希望)跟楚国结盟。(平原君想)约上门下二十个有勇有力、文武兼备的门客一起(去楚国)。平原君说:“假如用文的手段能够达到目的,就好了。(假如)用文的手段不能达到目的,就(一定要想别的办法迫使楚国)在大殿之上歃血为盟,一定要结盟才能回来。随行的人不必到外面去找,在门下的门客中找就行了。”找到了十九个人,其余的都没有可取的,没办法凑够二十个人。(平原君)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将要到楚国去结盟,约定门下的二十个门客一起去,不到外面去找。现在缺少一个人,希望您就用我凑够人数(一起)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您在我的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我)在这里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好像一把锥放在布袋里面,它的末端立即显露出来。现在先生您在我的门下三年了,身边的人没有称赞您的话,我也从没有听过(一句关于您的好话),这(说明)先生您没有什么才能。先生您没有能力(去出使),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我现在就请您(把我)放在布袋里面。如果我早一点能被放在布袋里面,就连整个尖端都显露出来了,不仅仅是那末端而已。”平原君终于跟毛遂一起(出使)。5.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为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n.5.赵括从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抵挡(自己)。(他)曾经跟他父亲赵奢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难倒他,但是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出生入死的事情,而赵括说起来却很容易。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当大将就罢了,如果让他当大将,断送赵国军队的必然是赵括。”等到赵括(被拜为大将)即将出兵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告诉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可以让他当大将。”赵王说:“为什么?”(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开始侍奉他的父亲时,(他)当时做大将,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给(别人)的有几十次,所交的朋友有几百个;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把它送给军中将士和士大夫,从(他)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赵括)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了。”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决定要派他出兵,那么如果有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我能够不受到连累吗?”赵王答应了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