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50 KB
- 2022-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关雎《诗经》关雎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2]。 窈(yǎo)窕(tiǎo)淑女[3],君子好(hǎo)逑(qiú)[4]。 参差荇(xìng)菜[5],左右流之[6]。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7]。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8]。 悠哉悠哉[9],辗转反侧[10]。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1]。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12]之。窈窕淑女,钟鼓乐(yùe)之[注释 [1]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关雎,篇名,取第一句”关关雎鸠”中的两个字。 [2]关关,和鸣声。雎鸠,鸟名,即王雎。洲,水中可居之地。这两句是以雌雄和鸣的雎鸠形容“君子”、“淑女”的融洽。 [3]洲,水中陆地 [4]窈窕,幽闲。淑,美善。 [5]好逑,好的配偶。逑,匹配之意。 [6]参差,长短不齐貌。荇菜,水生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n [7]流,求取。之,指荇菜。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求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8]寤寐,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 [9]思服,思念。《毛传》:“服,思之也。” [10]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11]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12]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13]芼,择取,挑选。 [14]钟鼓乐之,用钟鼓来使“淑女”喜乐。[1]译文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美男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n2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杂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赏析:秋风萧杀,海浪翻腾,一个人立在碣石山边,东望大海的莫测变幻,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这也正是诗中所极力营造出来的气氛,神秘辽远的大海,正是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用之不尽的智慧。宛如一盘棋局的世事虽难以捉摸和不易把握。却仍能牢牢地控制在诗人的心理之中。碣石、大海、以及天地之间的一人,凛然有凌人之气扑面而来。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àn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7)竦峙(sǒngzhì):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8)萧瑟(xiāo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n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荣幸。 (14)甚:极其,很。 (15)至:极点。 (16)幸甚至哉(zāi):很荣幸至此。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 (21)观:欣赏。 (22)幸:庆幸。 (23)咏志:即表达心意。咏:歌吟。 (2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配乐演唱使得附加语,与正文内容没有关系。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中的第一章。 (24)以:连词,来(以观沧海)。 (25)以:用(歌以咏志)。 (26)哉:语气词。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上翻腾着巨大的波浪。\n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庆幸极了,用作诗歌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3饮酒\n【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huán)。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注释 1.[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在这里意为“居住”。 2.[人境]人世间。 3.「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4.[何能尔]为什么能够这样。尔,如此、这样。 5.「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6.「此中」二句:意思是: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此中,此时此地的情境,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7.[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8.[悠然]自得的样子。 9.[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柴桑(今江西九江)以南的庐山。 10.[日夕]傍晚。 11.[相与还]相伴而归。 12.[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3.[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n 14.[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心高志远,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15.[佳]美好。 16.[山气]指山中景象、气息。 17.[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18.[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译文 我居住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但却没有世俗交往的纷扰。 请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只要心志高远,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时,无意间看见了庐山。 傍晚山色秀丽,鸟儿结伴飞回。 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又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①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②人。海内③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无为在歧路⑤,儿女共沾巾⑥。注释 1、城阙(què):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 2、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n 3、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4、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5、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6、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7、宦(huàn)游:出外做官。 8、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9、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0、比邻:并邻,近邻。 11、无为:无须、不必。 12、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3、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译文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都城长安,你将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佩巾。5次北固山下\n【唐】王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1.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北固山:在现在江苏镇江北。 3.客路:旅途。 4.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5.风正:顺风。 6.悬:挂。 7.海日:海上的旭日。 8.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9.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0.青山:指北固山。 11.乡书:家信,书信。[2]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船儿在泛着湛蓝的江水上向前。 潮水涨平,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残夜还未消退,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出春意。 寄出去的家书不知送往何处,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6使至塞上\n(唐)王维 单车③欲问边④,属国⑤过居延⑥。 征蓬⑦出汉塞,归雁⑨入胡天⑧。 大漠⑩孤烟⑪直,长河⑫落日圆。 萧关⑬逢候骑⑭,都护⑮在燕然⑯。 注释 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②使:奉命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古代官名典属国的简称,掌管少数民族事务。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身份。属国另解为:汉代时称那些已经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1]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胡天:胡人的领空。 ⑨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地区,也是诗人自喻。\n ⑩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⑪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⑫长河:黄河。 ⑬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⑭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⑮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河西节度使。 ⑯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译文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n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词语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3、杨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7、随风:指“随君”。 8、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 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我\n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8《望岳》(其一)(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①。 注音:岱dai(第四声) 眦zi(第四声) 词语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嵩山。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十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n 夫如何:怎么样。夫: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涤荡胸襟。 曾:通“层”决眦(zì):眦:眼眶。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这是一首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颈联一般都是采用对偶的方式,例如下句: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n现代文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他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将神奇与秀丽集中于泰山,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夫:fu(第二声)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到那时再看其他的山就觉得小了。在这里,泰山的最高峰又指人生的最高峰,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和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直到近代才有诗人黄莽(山水悟道)在《清晨登悬剑山》中写出“登高方始远,天地纳于心。”之佳句。9春呈①水部张十八员外⑧ 韩愈【唐】 早春[1]作者描写了早春的景色 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④一年春好处⑤,绝胜⑥烟柳满皇都⑦。\n10观刈(yì)麦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ù)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gāng)。 足蒸(zhēng)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pín)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筐。 听其相(xiāng)顾言,闻者为(wèi)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同“垄”,田埂,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ì):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n观刈麦(1张)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爱惜。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15)悬:挎着。 (16)敝(bì)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shuì):缴纳租税。 (19)曾(zēng)不事农桑:竟然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然。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注释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n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11七绝·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周郎:三国时东吴的大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二乔: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译文 沉埋在沙中折断的战戟还没有腐蚀,自己拿起来磨洗认出是前朝的兵器。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铜台中深锁的就会是二乔。12《夜雨寄北》①\n(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③话巴山夜雨时。译文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 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13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①。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②。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③。[1]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14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n【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作品注释 1.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2.塞下:边境险要之地 3.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4.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 5.角:军中的号角。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7.长烟:即荒漠上的直烟,因少风,烟直而高。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9.勒lè: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0.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11.羌管:羌笛。 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现代译文\n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单单的城,城门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之日无法预料。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泪。15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16江城子\n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品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 (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3)聊:姑且,暂且。 (4)狂:豪情。 (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6)黄:黄犬。 (7)苍:苍鹰。 (8)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9)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10)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之多。 (11)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12)太守:指作者自己。 (13)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14)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15)尚:更。 (16)微霜:稍白。\n (17)节:兵符,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 (18)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19)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20)会:定将。 (21)挽,拉。 (22)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23)满月:圆月。 (24)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译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17水调歌头\n丙辰中秋⑴,欢饮达旦⑵,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⑷。不知天上宫阙⑸,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⑹,唯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⑻。起舞弄清影⑼,何似在人间⑽。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⑾。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⒀。但愿人长久⒁,千里共婵娟⒂。[1]作品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来来问一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1]18破阵子\n辛弃疾 醉里挑(tiǎo)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五十弦翻塞(sài)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dí)卢飞快,弓如霹雳弦(xián)惊。了(liǎo)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fà)生!注释 1.醉里:醉酒之中。 2.挑灯:拨动灯火,点灯。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3.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驳’”。“八百里”原是指王顗的一头良牛,后人常借八百里指代牛。 4.麾:军旗。麾下:部下 5.炙:切碎的熟肉。 6.五十弦:本指瑟,此指军中乐器。翻:演奏。塞外声:以边塞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7.沙场:战场 8.点兵:检阅军队。 9.的卢(dílú):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10.作:像,如。 11.霹雳(pīlì):惊雷,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12.了(liǎo)却:完结,完成。 13.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14.赢得:博得。 15.身后:死后。 16.可怜:可惜\n作品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19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译文 《过零丁洋》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 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n20潼关怀古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 群峰众峦像是在这里汇聚,大浪巨涛像是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此起彼伏。 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