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论文 6页

  • 30.50 KB
  • 2022-08-24 发布

初中文言文论文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目:知之,好之,乐之——浅谈初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科:语文作者:孔凤巧单位:永靖县刘化学校\n知之,好之,乐之——浅谈初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读背,培养文言语感,让学生“知之”。其次,运用各种方法,巧设情境,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好之”。最后,进行拓展阅读,体验成功之乐,增强学习信心,让学生“乐之”。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文言文就能乐在其中了。关键词:文言文兴趣培养中华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学好文言文,就是掌握了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时至今日,很多文言词汇和句式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像“走马观花”、“温故知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是最生动鲜活的文言例证。新课改对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也做了进一步的加强。因此,学好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既是致胜升学考试语文学科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传统文化素质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文言文学习成为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有些学生一看到文言文就头疼,出现了畏难、厌学的情绪。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培养学习兴趣?我浅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n一、指导读背,培养文言语感初学文言文,学生经常读错字,断错句,结结巴巴,断断续续,毫无节奏、韵律之美。有些学生读得面红耳赤,信心尽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十分注意朗读的指导。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掌握疑难字词的读音。接着,划出停顿,读出节奏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朗读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彩:范读、带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表演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反复练读,既培养了文言语感,又初步了解了内容。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说”字读成“yuè”,学生既了解了通假字的知识,又觉得很有意思,文言文竟然有许多字可以互通。“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中的“雨”念成“yù”,学生在朗读中掌握了词类活用现象。“余闻之也久。”这句停顿处在“也”的后面,学生从中深切地感受到文言文虚词的魅力。学生由错读到会读再到读得好直至背诵,自信心也随之而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二、巧设情境,激活课堂气氛课堂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阵地,教师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设巧妙的情境,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暂且举几个我的教学实例,稍作说明。(一)想像导入我在教学《童趣》时,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先请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像的翅膀,“一个闷热的夏天,你正在蚊帐中,仰头看着成群的蚊子在空中飞舞,你想到了什么?”\n学生的胃口一下子就被吊了起来,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一群敌人的轰炸机,在头顶上盘旋,随时都有可能向我发难。”有的说“我在想,我的梦是肯定不会寂寞了。”有的说“这让我想起发生蝗灾时的情景,黑压压一大片,排山倒海而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完全被吸引到课堂上了,教学效果特佳,轻轻松松地学习了文言知识。(二)激情辩论教学《论语》这课,我为了加深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让正反两方对这种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进行辩论。学生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正反两方辩得难解难分,都阐述得有理有据。最后大家握手言和,以辨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这节课避免了死板的文言文灌输式的教学,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三)趣味仿写学习《咏雪》,因为内容简单,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中的两个比喻,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与才女来赛诗”。一说要跟东晋著名的才女谢道韫比赛,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他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充当小诗人。有“不若玉蝶展翅飞”的唯美,有“棉絮飘飘也可喻”的通俗,有“正如棉花糖飘落”的天真,还有“疑是满天星星落九天”的奇妙。真可谓诗心荟粹,妙趣横生。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文言水平。(四)创意表演\n《木兰诗》是一篇叙事诗,情节富有传奇色彩,描写细腻传神,语言生动活泼。在教学第六自然段时,我请学生上台来进行创意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发挥丰富的想像,适当增加一些动作、语言、神态等,只要表现当时的情境、气氛即可。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自告奋勇,即兴表演。平时比较内向、文静的学生也按耐不住,积极参与。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合作扮演的木兰的父母,一唱一和,女的伛偻着背,一边不住地抹眼泪,一边煽情地说“老爷子啊,咱们的好闺女可回来了,可叫俺想死了!”男的呢,一瘸一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伴,嘴里应和着“可不是嘛,可不是嘛!”活脱脱一个宋丹丹和赵本山版本的花木兰爹娘。大家笑得稀里哗拉、东倒西歪。其实,只要教师肯花心思,文言文教学也可以妙趣横生,让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课外拓展,体验成功之乐课内文言文学习,让学生打下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是,古代汉语博大精深,光靠学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适当地进行拓展阅读,既能巩固学生已有文言知识,又能初尝成功之乐,对文言文学习更加充满信心。我指导课外阅读,坚持以下两点:(一)循序渐进,消除畏难心理初期,选一些浅显易懂的短小文言文进行阅读。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之类的文章,因为学生已经熟悉故事内容,即使其中有些字词不理解,也能大致看懂文章意思。这样,学生靠自己就能读懂课外文言文,成功的喜悦就会油然而生。教师适时适度地加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初尝学习文言文的甜头,学习热情就更高涨。渐渐地,引导学生进行稍难些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让学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n。如《射稽讴歌》、《孙膑减灶》之类的文章,里面有一部分文言词较生涩难懂,语句中省略成分较多,有些语意不连贯。学生阅读时,容易造成误解、曲解。教师应指导学生翻译难解的文言词,更应教给他们文言文阅读方法,如补充省略成分,使句意连贯;理解文意要联系上下文,千万不能凭空想像等。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还让他们越学越感兴趣,越学越有信心。(二)坚持积累,充实文言词库课外文言文阅读,不能走过场,不能流于形式、摆摆样子,而要认认真真地阅读,扎扎实实地积累。我指导学生做文言文阅读摘记,读一篇,记一篇,努力做到“颗粒归仓”,并且持之以恒,不断充实他们的文言词库,提高自身的文言修养。一旦养成好的习惯,知识积累就会逐渐丰富,进行文言文阅读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真正体会到乐在其中的感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知之、好之、乐之”,让文言文学习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参考文献:[1]《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刘启才等编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2]《心理学》,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