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3页

  • 47.00 KB
  • 2022-08-24 发布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于 敏【教学目的】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教学设计】1、帮助学生归纳系统的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并指导其应用。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翻译六字诀”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教学步骤】一.考点扫描:  湖北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赋分9分。《2010湖北语文考试说明》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的要求: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畅通,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二、例题回顾:(2010·湖北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分)【答案】(1)但是如今做官吏的人却不是这样,只不过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2)耕地的农民,不再被督促尽力耕作,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3)只知道(他们)一时之间不(让饥民)变成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辈子骄横懒惰窃取衣食。【解析】翻译文言文要字字落实,并注意句子中涉及的语法现象。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文语法往往是得分点。(1)之:那些;不然:不是这样;簿书:处理公文。(2)督:被督导(被动);用者:消费者;出入:量入为出。(3)之:助词,不译;骄惰:骄横懒惰。三、翻译的基本原则1.三字要领:“信”“达”“雅”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四、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1、保留法(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四、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1、直录法: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例题1: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②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n③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④ 对曰:“将以衅钟。”(《齐桓晋文之事》)⑤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2、替换法(2、换)——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例题2:① 请略陈固陋(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报任安书》)② 故予(我)与同社诸君子哀斯(这)墓之徒(只)有其名而为之记(记载),亦以明(使……明了)死生之大,匹夫(百姓)之有重于社稷(国家)也。(《五人墓碑记》)3、删减法(删)——予:斯:徒:记:明:匹夫:社稷:5、省略法: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情况: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例题3:指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①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②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③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④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鸿门宴》)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① (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②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③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5、调整法(调)——7、调整法: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①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主谓倒装)①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宾语前置)③王语暴以好乐(《庄暴见孟子》)(介词结构后置) ④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定语后置)6、贯通法(贯)——文言句中带修辞的(常见的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尤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尤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① 项伯以身翼(像翅膀一样)蔽沛公。(《鸿门宴》)②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阿房宫赋》)③ 缙绅(做官的人)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自己死去)而托之。 (《触龙说赵太后》)五、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另外,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做题时要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解释词语时,可通过字形、组词、上下文的联系来推知词义。\n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句子中如有特殊句式(主谓倒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翻译时一定要把语序理顺。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第五步:调整至答卷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调整,然后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总结规律:①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②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六、教师归纳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歌》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七、课堂演练(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