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 8页

  • 47.00 KB
  • 2022-08-24 发布

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选校网www.xuanxiao.com高考频道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高考复习——文言虚词练习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1)某所,而母立于兹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6)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7)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8)从弟子女十人所。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2)为之,则难者亦易矣3)子墨子解带为城4)项燕为楚将5)窃为大王不取也6)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10)为将者在外而不受君命11)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2)为君翻作《琵琶行》1)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3属予作文以记之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5忽魂悸以魄动。6何以为计7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8具告以事9皆以美于徐公。10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1皆好辞而以赋见称12策之不以其道13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4以八月十三斩于市15无以,则王乎?16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2)因拔刀斫前奏案3)变法者因时而化4)高祖因之以成帝业.--\n-5)因击沛公于坐6)后因伐木,始见此山7)因秦宫室,据其府库8)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9)因使唐雎使于秦一双玉斗,欲与亚父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孰与君少长岂非士之愿与?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2)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秦则无礼何施之为?5)临视,则虫集冠上6)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1)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王见之,曰:“牛何之?”5)然后驱而之善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7)何功之有哉?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9)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0)石之铿然有声者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掩口胡卢而笑。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4)蟹六跪而二螯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6)若欲死而父。7)如是而已。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2)如太行、王屋何?3)豫州今欲何至?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6)徐公何能及君也?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n-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5)吾尝疑乎是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10)巍巍乎可畏1)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2)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4)视之,乃庞德也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4)亦各言其志也5)妻跪问其故。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8)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9)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1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2)其若是,孰能御之?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是说也,人常疑之。4)苟政猛于虎也!5)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1)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2)若属皆且为所虏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三军既惑且疑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8)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9)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贫者语于富者曰2)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4)墨子闻之,起于鲁5)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n-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8)不拘于时,学于余9)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1)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3)陈胜者,阳城人也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5)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6)二者不可得兼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高考文言文阅读与翻译高考文言文阅读与翻译从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可以看到,高考对文言文考查的要求有七条,这七条要求是: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⑤筛选文中的信息  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而从近几年的考试题目来看,它的题型也是与这七条要求扣合在一起的。我们看到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一般说来有5道题,第一题考查实词,第二题考查虚词,第三题考查句式,第四、五题考查对全文的理解。翻译题目,有时来自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有时另外提供一篇短文。  下面根据这七条要求和考试题型,来作依次说明。  (一)文言阅读  1.文言实词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二是考查那些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语。.--\n-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1题(新课程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答案:A“凶”应该解释为“庄稼收成不好”。“凶”有“不吉利”的意思,比如“凶吉未卜”。但在这个语境中,和“岁”放在一起,后面又说“多盗”,只有当年收成不好,人们吃不饱,才会出现偷抢东西的盗贼。再结合课文学过的“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可知“凶”的正确解释。  总之,根据高考考查实词主要指向课内的规律,我们应该在平时牢牢把握课内所学的知识,考试时仔细分析上下文,才可能对实词做出正确的解释。2.文言虚词  2004年考试说明中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他们的意义与用法;或者选出与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或相异的一项;或者在句子的翻译中考查虚词的意思等等。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无罪(连词。于是,就)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连词。于是,就)  C宜戳讼者,以谢冤魂(介词,表目的。以便,为的是)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连词。来)  D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并且)  答案:C  虽说“实词易懂,虚词难解”,但是,如果对这18个虚词分类复习,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乎”、“也”、“焉”是语气词,常放在句末,表达不同的语气,比较容易区别。这里只要注意两点。第一,“焉”的疑问代词用法和代词用法,比如“杀鸡焉用宰牛刀”(焉,疑问代词。哪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代词。于此,于这里);第二,“乎”相当于“于”的介词用法。比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乎,介词。对)。这两点都比较容易区分,不需多说。  “者”“所”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其他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才行。  如: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可以看到,组成“者字结构”后,可译为“的人”“的物”“的原因”。与现代汉语“好事者”“送信者”的用法相同。  “所”后面都跟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如:  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②鱼,我所欲也(《孟子》)  “所谓”就是说的,“所欲”就是想要的,与现代汉语“所见所闻所说所想”,解释为见的闻的说的想的,用法是一样的。  “何”主要作疑问代词或副词;“与”实词性比较强,作虚词主要用作介词“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在句末作助词,则相当于“欤”“是谁之过与?”(《论语》)  “若”和“乃”的相同点是都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若”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乃”更多的时候是作副词。  ①当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或时间上紧接着时,可译为“就、这才”。  如: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相背时,可译为“却、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时,可译为“只、仅仅”。  如: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④当表示对事物的确认时,可译为“就是、实在是、原来是”.--\n-  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和“因”都可以作介词。  “因”作介词,可译为凭借、趁着、通过。  如: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趁着)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凭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经由、通过)  “因”作副词,可译为“于是,就”。  如: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就)  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于是,就)  “为”作介词,译为“给”“替”;或者表示原因,译为“因为”;或者表示目的,译为“为了”,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所以比较好理解。  剩下7个虚词,是最常用的,可把它们分作三组记忆:  第一组,“而”“则”“且”,三个连词。  “而”可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则”作连词,也可以表示多种关系。  “且”作连词,可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和选择关系。  “且”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暂时,可译为“暂且”“姑且”。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马上或将要发生。可译为“将”“立即”“就要”“马上”。  第二组,“之”“其”两个代词。  “之”作代词,①可以代人、代事、代处所、代对象等。所代之物,一般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他(它)们”。有时可不译。  “之”还可以作助词。  “其”作代词,大多用在名词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们)的”。这里的“他”可以是男性的他,可以是女性的“她”,也可以是动物的“它”。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个)”。  “其”还可以作语气副词。用在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估计、推测、询问的语气。可译为“大概”“可能”“或许”。也可以表示劝告、命令的语气。可译为“就”“要”“一定”等。  “其”还可以作连词和助词。但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它的代词和副词用法。  第三组,“以”“于”两个介词。  “于”作介词,主要有以下情况:  ①介绍动作行为发出的时间、处所时,可译为“在”“到”“从”等。  ②.--\n-介绍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时,可译为“被”。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一般不翻译;或者根据情况译为“对”“跟”“给”“何”。  ④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以”可以用作连词,也可以用作介词。  “以”作连词,相当于“而”的用法,其突出特征是处在两个动词(动宾短语)之间,形成(动词〈动宾短语〉+“以”+动词〈动宾短语〉);或者处在状语和动词之间(状语+“以”+动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为“来”“为了”。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译为“才”“以至于”。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偏正关系,“以”前面的成分常常是后面的状语,译为“来”“去”“而”“地”等。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而”。  “以”作介词,其标志是“以”+名词,主要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译为“把”;介绍动作行为所依赖的工具、手段、前提,译为“用”“拿”“依照”“同”“按”“凭借”;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为“因为”;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为“在”“于”。这些用法很多在高考题目中都已出现过。  记忆虚词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把最常用的虚词背诵下来——通过阅读实践,背诵典型句子来记忆;二是学会根据上下文来推断的方法。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的主要特征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来表示判断,其主语谓语直接相连,中间没有判断词。有时则在主语后面用“者”表停顿,谓语后用“也”表判断。  被动句的特征是“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主要有四种形式:  ①用“于”表被动;  ②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  ③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④用“被”表被动。  宾语前置句的主要表现有三种形式: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以“之”或“是”字作提宾标志时,宾语前置。  如:“惟利是图”,“何罪之有?”  省略句包括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和介词省略五种。  词类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四种。.--\n-高考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主要结合文意来进行。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试方式之一。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一般要求做到“信”,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译”,让字字句句都能对译出来,忠实于原文。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时,才用意译。  翻译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规则:  ①有些修辞性说法和古人特定的说法,需要“意译”。  ②古今一致的词句、人名地名官名等不翻译,如“李将军”。  ③有些省略句,只有补足省略部分,才不影响语意。  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需要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过来。  ⑤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⑥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5.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最常见的方式是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完成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人物的事迹概括是否准确,有无张冠李戴、生拉硬拽的现象;要注意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有无移花接木、颠倒顺序的现象;要注意人物性格的陈述是否恰当,有无牵强附会、故意拔高的现象。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与前一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不同,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出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说明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而不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简单罗列,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相应会大一些。  从目前高考已出的题目看,还没有这种集中的选择题,只是在“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时,有一条这样的内容,让考生判定对错。比如前面说到的2004年高考新课程卷第14题的D项。  总之,文言文阅读,最重要的是读懂词句,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做到分清主次,看材料写了几个人、几件事、表达了几层意思。哪些是重点详写的,哪些是简要略写的;同时还要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样就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有明晰的把握。  高考文言阅读,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臣良将的故事,大概意思比较容易读懂,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时,让人要花费精神。但这并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先不求甚解,继续往下读,也许到后来就能自然明白,而且还可以通过题目找到答案。如果不影响做题就不必去“字字落实”,有的地方在考场上就得囫囵吞枣,模糊带过。1)则将焉用彼相与2)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4)且焉置土石?5)则牛羊何择焉?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7)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选校网www.xuanxiao.com高考频道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按ctrl点击打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