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0 KB
- 2022-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分析内容、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和观点态度题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都是“文意理解题”,命题者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为此,探究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的误区提供了一条捷径。归纳起来,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1、曲解词义2、对象错位3、时序倒置4、事件杂糅5、无中生有6、表述失度一、曲解词义所谓“曲解词义”,就是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时,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地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分析和概括的错误。如:A.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辽宁卷)[解析]该项源自原文的“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一句。该句中“知识”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古为“相知、相识”,而命题人却将“知识”的古义曲解成了今义,这就导致了分析和概括的错误。如:A.搏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解析】原文“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下”是“低于,等次或品级低”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可译为服从于他。如: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全国卷)【解析】原文对李广引刀自刭原因的表述是“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该项的出错点就落在对该句中“对”的理解上。“刀笔之吏”是古代掌刀笔、管文书的小吏,他们负责作审讯的记录,而不负责去替人辩护。所以,此处的“对”,应理解成“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而命题人却故意曲解成了“请(刀笔之吏)辩护”。如:B.大公鼎在沈州改革乡规,减少徭役,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孔子庙和学校,提倡教化百姓,百姓都顺服他。【解析】原文“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改良乡令”中的“良乡”是地名,“改良乡令”是改任良乡县县令,而不是“改革乡规”的意思。二、对象错位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章,文段常常涉及一组人物和事件,命题人正是抓住了选文的这一特点,将有些“人物”与“事件”故意地进行错位搭配,巧妙地设计出“移花接木”的错误项。如: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壁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广东卷)[解析]该项把“比之(朱晖)为蔺相如”一事“嫁接”到“人们”身上是有悖文意的。原文第二段末说:“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比之(朱晖)为蔺相如”的是“(骠骑将军东平王)苍”,而非“人们”。.....\n.如:B.王昙首与其堂兄王华一方面积极劝说宋文帝继承皇位,并昼夜保护文帝的安全;另一方面竭力铲除徐羡之等人,并平定谢晦之乱。【解析】原文“到彦之、从兄华并劝上行,上犹未许。昙首固陈,并言天人符应。上乃下,率府州文武严兵自卫,台所遣百官众力不得近部伍。中兵参军朱容子抱刀在平乘户外,不解带者累旬”。由此可知“昼夜保护文帝的安全”不是“王昙首与其堂兄王华”,而是“朱容子”。三、时序倒置人物传记类文章通常是通过几件事情来刻画某个人物的,而这几件事在文段之中是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命题人有时便在错项设计时故意地倒置事情的时序,从而造成了叙述的混乱。如: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解析】原文说“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昊。王予之朱方。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据此可以看出,庆封离开鲁国在前,荆灵王的干涉在后。而B现却将荆灵王的干涉“提”到了庆封离开鲁国之前。如: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解析】C项中说吴汉“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而原文是“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意为吴汉在营内遍插旌旗,使烟火不绝,以迷惑蜀军。夜里率军潜出城围衔枚疾走,过江与刘尚会合,谢丰等人竟然没有发觉。这些举措发生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之前,而非选项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四、事件杂糅所谓“事件杂糅”,就是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有意识地杂糅混编,让考生难以分辨正误,难以理解头绪。如:C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解析】原文说:“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贵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周维城能够施舍助人”是高傅占借富阳人之口所言,“二翁均能施舍助人”是作者的补述,“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是周丰的自谦之言。而命题人却将作者的补述混编到了高傅占之言中,将周丰的自谦之言编到了作者的客观补述中。如: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全国卷)【解析】除南清河太守。……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五、无中生有所谓的“无中生有”,就是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文段中当事人的身上,以次来干扰考生的思维。.....\n.如: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解析】根据原文“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可知,裴侠并没有“敦促奸吏坦白交代”,李贵招供的原因是“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即裴侠“对奸吏起震慑作用”,所以C项“敦促奸吏坦白交代”的分析就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如: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北京卷)【解析】B项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无“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的信息。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脑狭窄。(福建卷)【解析】B项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无“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脑狭窄”的信息。六、表述失度对事件的叙述有详略之分,对原因的分析有主次之分,对人物的行事有缓急之分,对人物的评价有轻重之分,而命题人在错项设计时常常故意颠倒其详略、主次、缓急、轻重,这就犯了表述失度的错误。如: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解析】蒲松龄的《武技》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了憨和尚、李超、尼僧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对于武术技巧采用了略写的方法,点到为止,一笔带过,所以D项“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的分析就犯了表述失度的错误。如:C.郑濂的家风受到普遍赞扬。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同乡王氏仿效郑氏家法,两族之中入选宫员很多,郑氏的家声因此更为显赫。(四川卷)【解析】“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说法错误,文中说“东宫缺官,命廷里举孝弟敦行者”;“两族之中入选宫员很多”只是郑氏得官很多,没有说王氏。如: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木,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惭。(宁夏海南卷)【解析】原文“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不是嵇绍不以为然,而是以书谏。如: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06浙江卷)【解析】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是本文的主要意旨,其它内容是用来以小喻大,借物讽人的。故D项错误。小结:以上对命题人错项设计六种方法的剖析,旨在“知彼”,这对提高我们的辨别能力,从而快速推断出文意的正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应试的基本技巧:1、整体解读文章前面说过,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知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n.(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3)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2、倒吃甘蔗层层划读所谓“倒读法”,就是借助于题面来阅读,以帮助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这是一种辅助方法。当我们做文言文试题的时候,可以先阅读信息筛选题和文意分析概括题这两个题目,利用其中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读懂文章。先说筛选信息的试题。筛选信息的试题,在题干中都规定了筛选信息所围绕的中心。这“中心”往往是阅读材料内容的中心,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譬如全国卷第13题题干说:“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这“佞于隋”和“忠于唐”是裴矩性格的两个侧面,也是司马光发议论所凭借的事实。抓住题干所规定的这些筛选信息的“中心”,再去读文章,就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说分析和概括文章的试题。这类试题的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是大体一致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题目一般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这“不正确的一项”并非全错,而是大部分正确,只是个别小地方与原文不一致,因此这四个选项可以成为再读文章时的“导引”,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读法”的运用。从内容上看,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大多为“一人多事”型,即选文围绕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特点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结构一般可以概括为:人——简历——性格特点——事件①——事件②——事件③——事件④……所谓“层层划读”,就是在每读完一个事件(或人物)片断时,在文章中用铅笔以竖线划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有利于读懂原文意思,理清文章脉络;二是即使对原文中的内容读不懂,但也可以知道这个事件发生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是谁和这个人之间的事,达到“故事没读懂,但题做对了”的效果。3、题文对应,由文及题题目由文章而来,主要是针对文章内容的,答题就要分析题目与文章有关内容的对应关系应该从选文内容出发来思考题目,即从选文的整体出发来研读与题目相关的局部,以形成答案。具体地说,就是把选项的有关要求与原文相关部分作具体对照,以确定答案的正误。强调“题文对应”,也是有针对性的。一些考生解答文言文试题时,往往就题答题,不顾原文,不顾语境,往往出错。这种教训也是应该记取的。一边阅读,一边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二是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四是品格。刚才讲过,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答题思路:1、全面理解,重点把握.....\n.这是阅读文言文材料最基本的能力要求。首先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的大致内容有整体了解和认识,了解文中人物的事迹经过及其表现出来的性格,明白叙述故事的来成去脉以及故事折射出来的要义。然后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文中表达重要意思的实词、人物重要的语言等。这些地方都是透露重要信息的地方,一定要在阅读时重点留意和把握。1、依文索义,及时比对选项中一般都会有对文中信息的直述或转述,在判断这些选项正误的时候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对的原句,将原句与选项的表述认真比对,辨别正误。切忌在没有与原句比对的情况下,仅凭印象主页臆断。值得注意的是,信息转述时可能会和原句的意思表述有一些变化,判断正误就要辨析这种变化是否合理,是否与原句意思相符。2、审准题干,抓住关键做题之前首先要弄清题干要求,到底是让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抓住关键,就是指在判断各选项正误时,一定要找到可靠的依据。有管是归纳内容要点,还是概括文章中心,其信息来源都是文段内容,只有在文章中能找到依据的才能判定其正确,否则,是错误的。3、理解内涵,准确分析选项的表述中往往有对人物或事件的主观评价,对其正误的判断,就要求考生能够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情,理解事件意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抓住文章的大致内容,还要理解到文章的深层内涵。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答题思路:1、删繁就简,锁定重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一不定期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息。文段的叙述重心是什么,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这些都要搞清楚,然后将文中不是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文字首先剥离,从保留下的关键信息中分析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2、留心结语,仔细推敲当前高考文言文的取村大多是人物传记,文章结尾可能有会有一段议论性的评价语言,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所在。如在选自《史记》的文段结尾常有“太史公曰”这样的话,用来表态作者的观点或立场。因此,一定要重视审读文章结尾部分,从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3、综合分析,简要概括有些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并没有通过抒情或议论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中。这就要求综合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然后从事件的细节中分析提炼出隐性信息,进一步简要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强化训练韦景骏,司农少卿弘机孙。中明经,神龙中,历肥乡令。县北濒漳,连年泛滥,人苦之。旧防迫漕渠,虽峭岸,随即怀决。景骏相地势,益南千步,因高筑障,水至堤趾辄去,其北燥为腴田。又维艚以梁其上,而废长桥,功少费约,后遂为法。方河北饥,身巡闾里,劝人通有无,教导抚循,县民独免流散。及去,人立石著其功。后为贵乡令,有母子相讼者,景骏曰:“令少不天,常自痛。尔幸有亲,而忘孝耶?教之不孚,令之罪也。”因呜咽流涕,付授《孝经》,使习大义。于是母子感悟,请自新,遂为孝子。景骏后数年为赵州长史,道出肥乡,民喜,争奏酒食迎犒。有小儿亦在中,景骏曰:“方儿曹未生,而吾去邑,非有旧恩,何故来?”对曰:“耆老为我言,学坊庐、馆舍、桥障皆公所治,意公为古人,今幸亲见,所以来。”景骏为留终日。后迁房州刺史,州穷险,有蛮夷风,无学校,好祀淫鬼。景骏为诸生贡举,通隘道,作传舍,罢祠房无名者。景骏之治民,求所以便之,类如此。(《新唐书•循吏传》)上面这篇纪传文,写的是唐代人韦景骏的事。粗读文章,我们即可知道,韦景骏是一位官员。但是他当过什么官?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时一一弄清。其实,古代文化常识即使不直接考查,它的内容也是遍布于文言文选段之中,是无法回避的。不懂得一些显浅的“古代地名.....\n.”“古代职官”一类的知识,就可能无法答题或答错题。上文中,“肥乡令”“贵乡令”“赵州长史”“房州刺史”都是韦景骏先后担任过的职务。弄清楚人物所担任的职务有什么用?太有用了。因为他担任什么职务,才会相应做出什么行为,所以,我们就可以按照他四度任职作为线索,寻求及筛选他分别干了一些什么事情。高考中文言文的选文,文中的主角大多是清官、廉吏,即使如此,但是各人又有各人的特点,他们的行为所反映的精神品格又不尽相同。出题者只要求筛选人物某一方面的品格。因此,阅读的时候,这方面更应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下面六句话,全都表现百姓对韦景骏爱戴的一组①功少费约,后遂为法 ②及去,人立石著其功 ③于是母子感悟,请自新,遂为孝子④民喜,争奏酒食迎犒 ⑤意公为古人,今幸亲见,所以来 ⑥景骏为留终日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分析:这道题的题干,不是要求筛选韦景骏担任过什么职务,或干过什么好事,而是“百姓对韦景骏爱戴”这一点,因此,凡是韦景骏自身的行为,都应排除,只筛选出百姓的行为;但是,并非凡百姓的行为都合适,③句就是写的百姓的行为,但并非体现“对韦景骏爱戴”,只是受教育而悔改,因此,选之即错。正确答案,当然应该选D了。下面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韦景骏在担任肥乡县令时,亲自调查研究,解决了漳河水患的问题,受到百姓的拥护,自动为他立碑记功。B.韦景骏在担任贵乡县令时,以身作则,孝顺父母,使百姓受到感动,不孝之子也变孝顺了。C.韦景骏在担任房州刺史时,大力兴办教育,破除迷信,开通道路,修造旅舍,处处方便百姓。A似乎没有什么不对,韦景骏的确担任过肥乡县令,也的确解决了漳河水患,也有百姓给他立碑记功的事。但是,如果选择这一项,就出问题了。原文提供的信息,百姓立碑一事,是“及去”之时,他在任内还有解决饥荒一事,所以,A项“自动为他立碑记功”就不够准确了。B项,如果对“令少不天,常自痛。”一句不理解,也难以判断,到底韦景骏是否以身作则,孝顺父母。原来,这一句的解释是:我年少就失去父亲,常常自己感到悲痛。因而,文中并没有提到他孝顺父母的事,此项亦错。C项,粗看也对,因为他当房州刺史时,的确做过这些事,而这些,也都是便民之举。但如果选择此项,也是错误。关键是“处处方便百姓”一句,不够准确。原文结束句是:“景骏之治民,求所以便之,类如此。”意思是,韦景骏治民,采取各种方法以求方便百姓,大多像这样。这一句是对韦景骏管治百姓方法手段的总结,以例子说明,也不能说“处处方便”,所以不准确。D.韦景骏在到赵州做长史时,路过肥乡,肥乡的百姓都争着欢迎他犒劳他,连他离开肥乡之后出生的小孩都来了,使他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