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整理(九-七) 7页

  • 126.50 KB
  • 2022-08-24 发布

文言文整理(九-七)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阅读复习提纲九年级语文(下)一、《古文二则》选自《后汉书》:范晔(南朝宋人)《四知》1、写了两件事:①杨震拒金②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表现杨震的清正廉洁、严于律己2、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突出,尤其是人物的语言刻画非常传神。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现在常说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至今广为流传。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在封建时代能够这样想这样做的官吏实在难能可贵。这种思想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的。3、课文开头:“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侧面描写,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私心》讲的是第五伦的一个修身的故事。1、写第五伦奉公无私的两件事:一是“诸子或时谏止,(第五伦)辄叱遣之”,二是“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2、第五伦坦承自己也有私心的例子:一是“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二是“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这些在一般人看来都是人间常情,无足为怪。第五伦的这些“私心”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正常之心,可是第五伦却深深地自责,而且用反问的语气说:“岂可谓无私乎?”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的高啊!他的这番话真可以使古往今来的一切贪官污吏无地自容!同时也会使每一个读到这则故事的人扪心自省,也来挖挖自己内心深处的私心杂念。3、本文意在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而题目是“私心”:因为本文意在通过第五伦坦诚自己有私心,而这私心又是人之常情,通过他自认为有私来反衬他的真无私。这样更有说服力、感染力。二、《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吴均(南朝梁文学家)1、本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所见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课文描写了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2、课文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第一层(1段)总写山水的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山水的特点。第二层(2段)写江水之异:作者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而且动静结合。“皆缥碧”三个字就准确地概括了江水的颜色;“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江水的清澈;“千丈”夸张地表现了江水的深度;第三层(第3段)写山之奇,并借此抒发自己的心志:鄙弃名利,厌倦官场。“寒树”:侧面衬托山之高。“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以动写静,把本来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呈现出一幅壮美奇特的景象。“泉水”、“好鸟”、“蝉”、“猿猴”:从听觉,以闹写静,反衬出山之幽静。作者由此想到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繁忙政务缠绕得晕头转向的人,如果到这儿来看到雄奇的景物,也会被它深深吸引,让头脑变得清醒起来。“横柯”、“疏条”:从动到静,写出山上枝繁叶茂、难见天日的景象。3、作者描写山水,把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大自然的图景。三、《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明代散文家)1、课文是一篇赠序,属临别赠言: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2、课文分为三个段落,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1段是讲述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诚恳专一。一层:叙幼时求学的情形。“嗜学”,为全文定下基调。“家贫”引出求学的勤苦:借书抄录,按期归还。因此得以“遍观群书”。二层: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形。着重写“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去向“先达”求教。在老师面前还要毕恭毕敬。“立侍左右”“俯身倾耳”地求教,“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些表现既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又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三层:写从师求教的道路异常之辛苦。行走于“深山巨谷”,冒着“穷冬烈风”,“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形象地写出了长途跋涉所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四层:叙述自己求学时衣食粗劣不堪,生活极其简朴。拿自己与“同舍生”作比较,用以说明作者不追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的心情。五层:最后一句总括全段:“勤且艰若此”,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第2段叙说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太学生今日之优裕和作者昔日之艰难对比。从①生活环境(衣食)②读书环境(住宿)③教学条件(求师)④读书条件(书籍)四个方面作对比,从对比中自然而然地推出结论: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专一。第3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是为了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学习,实际上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告诫。3、课文的三段文字内容环环相扣,前两段通过对比阐发主旨,第三段紧扣“赠序”文体特点,说明写作意图。4、采用现身说法,生动而有说服力,对任何时代的学生都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描写、议论。四《与妻书》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本文是中国早期民主革命的先驱者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表现出了革命者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拳拳深情。2、作者采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全文感情充沛,很多语句都是直接抒情的。这篇遗书情真意切,道理深刻,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3、中心:“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正因为爱妻子,并推及爱天下的人,所以忍心舍生赴义的道理。五、《<庄子>二则》选自《庄子》庄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根本思想:“恬淡无为”的政治主张(一)《浑饨之死》1、题材:寓言,认为无为是自然的本性,若被加上智巧机智等小聪明,本性将遭到破坏而死亡。2、庄子用“倏’和“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意在告诉人们:即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也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3、寓言非常有趣,文中“倏’和“忽”,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表有为,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浑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辟前自然的状态,代表无为。以人的有为,来凿就自然的无为,有为的所谓成就,就是无为的死亡了。4、写作特点:想象大胆,堪称瑰玮奇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二)《呆若木鸡》1、意在提醒人们,特别是君子: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怨自威;治理国家要增强实力,个战而屈人之兵。2、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训练斗鸡,比喻只有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方为竞争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竞争中战无不胜的道理。有人从中领悟出人生的大道理:认为人的处世如果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3、写法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4、成语“呆若木鸡”: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六《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1、文中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求人才的精神,并以六种“谦德”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2、周公:懂得如何守业,能做到礼贤下士,大智若愚,对晚辈能够进行谆谆教诲。3、主要内容:①课文首句“成文封伯禽于鲁”:交代周代诫子的背景,突现诫子之必要性、重要性。②周公诫子的总括句(中心句、论点):“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③“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由此德也”是正面阐说(详写)。这部分主要是围绕“子无以鲁国骄士”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用实例说明(事实例证):周公以自己辅政“握发吐哺”切身的体会诫子;其次(道理论证)周公以圣言相劝,介绍自己所听到的圣言,即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是遵循六种“谦德”的结果。④“不谦而失天下……桀、纣是也”是反面阐说(略写)。与前面的正面阐说相比。⑤末句“可不慎欤”以反问呼应首句,加强肯定的语气。总结问题,突出了中心句。4、文章言简意赅,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5、词语:“握发吐哺”“博闻强记”“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七、《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三国时期)1、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臣子向君王陈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第一次出师伐魏前。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2、表文的内容不外乎议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情色彩。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刘禅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寓情于叙,第三部分(8-9)集中地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点明全篇主旨。3、本文分三个部分,全部着眼于“出师”二字。第一部分(1—5)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7\n第1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文章起笔凝重,表达了作者痛惜刘备大业未尽的感情,也隐含着创业维艰的意思,意在引起刘禅深思。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时刻,希望刘惮“思危”;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这一段为全篇议论张本。第2段:提出严明常罚的建议。作者两次使用“不宜”一语,对执法中可能出现的标准不一和“偏私”这两种情况提出告诫。第3段: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所作的安排。为下文说“亲贤”张本。第4段: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所作的安排,也是为下文“亲贤”张本。第5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这是承前两段“荐贤”的内容而来。首句从正反两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第二部分(6-7)以自叙经历为纵线,以刘备“三顾茅庐”和白帝托孤为重点,表达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6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先自叙本志,以“布衣”表示身份,为下文“卑鄙”作铺垫;以“躬耕”写淡泊的生活,以“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表明无意于功名利禄。4、成语:妄自菲薄、三顾茅庐、八《答司马谏议书》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1、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展示了王安石无所畏惧的政治家的胆略。2、文章分为四个自然段落:第1自然段,交代写信的缘由:认为书信来往不应草率,要详细说说自己坚持变法的原因,希望得到对方的原谅。第2自然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这五点,逐一加以驳斥。这段话有四个层次,第一层即首句,提及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第二层即第二句,摆出下文要驳斥的观点,即司马光在长信中所列举的实施新法的五大弊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第三层提出自己的看法,逐一驳斥所谓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对“致怨”的驳斥,则采用不屑一驳的从容之态:告之对方,早料如此,不值一提,更无须驳了。这样举重若轻,尽现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第3自然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例举“盘庚西迁”的史实,借古论今,论证自己坚持实施“熙宁新法”的正确性。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组成,前句退一步假设,后句进一步反驳,简明扼要地表明了决绝的态度,措辞委婉而坚决。这两句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尽现“无欲则刚”之刚。第4自然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写得入情入理,不失赠答之礼。3、全文分析了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言简意赅,措辞委婉而坚决,表现了他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全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九年级语文(上)一、《秋水》选自《庄子》1、本文是寓言,通篇设喻,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闻见而骄傲自大。2、课文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一、二句写黄河的壮阔。同时也道出了河伯骄傲的原因。第三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他暗暗地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写“壮阔”(一、二两句)与写“骄傲”(第三句)之间,有一个“于是焉”,强调说明河伯是在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欣然自喜”的。第二层: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第四句“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文意由第一层过渡到第二层。第六句用一个“于是焉”与第一层呼应,强调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河伯的认识也不同了。3、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欣然自喜”——“望洋向若而叹”)。4、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欣然自(喜)得二、《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御寇(战国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1、这篇寓言,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2、第一段:写故事背景。“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山被移设下伏笔。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分两层。第一层从段首到“隐土之北”,这部分是故事情节的开端。第二层略写移山的情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说明愚公移山的原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是移山的好处。“杂然相许”:说明众人是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场面之热烈。愚公之妻“献疑”:“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她虽“献疑”却并不反对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邻人孤儿“跳往助之”的“跳”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写幼童参加移山,有深意,这也与后文中的“智叟”形成了对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从侧面写了移山之艰难。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的态度:讥笑与责难,严厉的责备,轻视,有意挖苦。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是“鼠目寸光”;愚公批驳智叟的话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愚公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的。“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第四段:用神话结尾,照应开头。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3、写作技巧:①故事情节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②细节描写:这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③善于运用对比和烘托的写法。对比,指的是愚公、京城氏之子跟智叟的对比。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主要的对比,是故事的寓意所在,以愚公的长远眼光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写王屋、太行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感”,对烘托愚公的形象。三、《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时法家代表人物)1、比喻说理(喻理于事):本文通过叙述扁鹊拜见蔡桓公的故事,表现了病须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防微杜渐)2、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时间线索清清楚楚。分三层:第一层:写扁鹊和蔡桓公的前三次见面,这是故事的发生。“立有间”:写扁鹊细心观察桓公。“寡人无疾”:桓公讳疾忌医,固执、自以为是。第二层:写两个人的第四次见面以及扁鹊说明“还走”的原因,这是故事的发展。“望桓侯而还走”的动作,间接写出了桓公病情已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桓公使人问扁鹊并非觉醒,只是对“还走”不解。第三层:交待事情的结果——病死,这是故事的结局。“居五日”(而非“居十日”)“桓侯体痛”,可见病情发展之快,病情之严重。“已逃秦矣”既表现扁鹊对桓公病情诊断的准确又写出他的机警。3、运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鲜明。扁鹊的善意规劝与桓公的讳疾忌医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揭示讳疾忌医的可悲、可鄙。四、《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之一)1、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期间写的。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2、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交待人们捕蛇的缘由:“当其租人”暗示赋敛之毒有甚于蛇。第一层:说明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医疗功效。在结构上的作用:为下文作铺垫。这一层说蛇,用的是说明7\n笔法。第二层:叙述捕蛇来由。用的是叙事笔法。第二部分(2~4):借蒋氏之口说明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对比)第三部分(5):点明文章主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五、《论语》十则:关于孔子(春秋时儒家创始人)言行的书1、《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2、第一部分(1~3):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第1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话,说他每天要从三个方面来反省检查自己,这三个方面是从他的个人经历和认识提出的。第2则:是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成语:见贤思齐第3则:是回答子贡的发问,表明儒家所提倡的“恕道”。第二部分(4~8):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财富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第4则:指出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人担负着重大责任,他要走的艰苦的路还很长第5则:孔子是赞成人们追求“富与贵”的,但是要“从其道得之”这个“道”就是“仁道”,就是“爱人”。孔子也不反对人们厌恶“贫贱”,但是行了“仁道”却得到的是贫贱,君子也不能因此抛弃仁道。第6则:表述了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而后言。第7则:孔子主张“成人之美”。第8则:孔子认为通过修养仁德来得到官职,即使是低微的小官,也应当尽职尽责去做好;如果不能做官,就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第三部分(9、10):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第9则:表述了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第10则:此则通过孔子对点的赞许,来提倡人的自然常态,人要和大自然亲近,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六、《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1、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文的主旨是舍生取义。2、第一段:用分析推理的论证方法证明:在“生”和“义”之间,要“舍生而取义”,在“死”与“不义”之间,要痛恨“不义”而“不避患”。本段分三层:第一层:用了以鱼和熊掌的比喻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提出了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为义而不避死。“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第二层:用了假设论证,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为了“义”,可以“不用”“生”;为了“义”,可以“不用”“避患”第三层:强调“义”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贤者更能保持罢了。第二段:举例论证,在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时,也不能忍受羞辱。第三段:举例论证,从反面举例,运用排比句,以“乡”与”今”对比,指出为得到宫室之美、妻妾侍奉、穷人感激而见利忘义,就是丧失了“本心”。这“本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第二、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来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然而,无论是“万钟”’,也无论是“一箪食,一豆羹”,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两次举例及在举例中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再一次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3、说理透辟,论证雄辩,气势恢弘,语言流畅是本文的一大特点。①议论严密,层层深入。②善用比喻。③善用对比。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第二、三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七、《订鬼》选自《论衡·订鬼篇》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1、本文批评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人死为鬼”的思想,指出人们所谓的“鬼”,“非人死精神为之”,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中心),表现了作者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2、文章脉络第一部分⑴:开门见山提出并阐释论点第1句正面提出论点:人们说“有鬼”并不是“人死精神为之”,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接着第2、3句用设问引起阐释。第二部分(2):举例论证,①用伯乐相马无非马②庖丁解牛不见生牛:证明“思念存想,自见异物”的道理。进而证明“人病见鬼”。举此二例是用“二者用精至矣”和“思念存想,自见异物”构成相似点,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证明世上并非有鬼,而是人生病时的“思念存想”所致,论证很有说服力。第三部分(3):分别从病人的心理、病的不同程度不同感受人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证明了“鬼”是不存在的。第四部分(4):从“精念存想”表现于目、耳、口的现象来证明“鬼”是人的主观思想,并非实有。3、写作方法①、论点鲜明,有理有据。②、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如第三段中的“病痛恐惧,妄见之也”照应第一段中的“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第三段中的“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照应一段中的“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这种前后照应的写作方式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论证更严密,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八、《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唐唐宋八大家之首)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2、寓言性质的杂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用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3、全文的论点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全文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不知马)。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伯乐不常有”。4、写法: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寓思想于形象之中。《马说》通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5、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八年级语文(下)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由西汉时刘向整理1、本文记述了邹忌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从而说明必须广纳建议,兴利除弊,才能治国。2、本文记述邹忌与徐公比美中悟出道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由此,他进一步悟出了治国之道: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3、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纳谏后齐国的三变,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4、人物:第一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冷静思考。“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这些都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突出了他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特点。第二段写邹忌入朝讽谏。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见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体现了他的真知灼见和深谋远虑。第三、四段写齐王纳谏及齐国大治。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治国之才。5、写法上的特点:A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在刻画邹忌这个谋臣形象时,正面描写(邹忌的冷静思考);侧面描写(齐王纳谏及齐国大治)。B排比句式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琅琅上口,更重要的是,它造成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逼一步,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6、文中指出“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未必完全符合史实,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点明纳谏成效之大,侧面突出邹忌的形象。二、《细柳营》选自《史记》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1、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7\n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2、主要内容:第一段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结构上开启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第二段是课文的中心段,集中表现了周亚夫的性格特点。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周亚夫军纪严明、治军有方,令行禁止的性格特征。“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对周亚夫的动作和语言做正面描写,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汉文帝“改容式车”,表达对周亚夫的敬意。属于侧面描写。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3、写作方法:通过对比和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三、《古文二则》选自《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1、《孙权劝学》主要写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及吕蒙通过学习发生的变化,从而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也说明开卷有益的重要性。2、《祖逖北伐》本文写祖逖闻鸡起舞、力主北伐和北伐的行动,表现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和气概。3成语:开卷有益、吴下阿蒙、刮目相看、闻鸡起舞、自相鱼肉、望风响应四、《公输》选自《诸子集成》《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时墨家的创始人)1、本文记述了墨子说服公输盘和楚王并成功地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事情,表现出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和高超的论辩技巧。2、起因:楚将攻宋经过:①劝说公输盘停止帮助楚国攻宋。指出攻宋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之举,言辞有理、有力,“公输盘服”。墨子赢得第一回合的胜利。②劝说他放弃攻宋的打算。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先是排比设喻(今有人舍文轩而窃敝舆,舍锦绣而窃短褐,舍粱肉而窃糠糟)而问,诱导楚王得出“必为有窃疾矣”的结论。继而以楚国相类比,得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的结论,环环相扣,循循善诱,致使楚王不得不称“善”赞同。至此,墨子的劝说工作取得了成效。③与公输盘演习攻防对垒。结局:请无攻宋墨子的成功,既得益于他的巧言善辩有理、有力,又得益于他的行动有效。3、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特点:坚持正义、不畏艰辛、机智多谋、镇定自若、能言善辩。五、《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东晋)1、记,古代一种文体。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叙述了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同时含蓄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反映了当时人民追求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2、第一段写渔人无意间发现桃花源入。第二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美满;第三段写渔人访问桃花源,桃源里的人热情接待渔人。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思考题:1、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答: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答:(1)、避秦时乱;(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3、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4、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落英缤纷、鸡犬相闻、世外桃源5、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6、把本文四段的大意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①发现桃花林、②进入桃源、③拜访桃源、④再寻桃源7、如何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答:①、这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②、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③、侧面表现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8、本文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一叹桃源外战争频繁,社会动乱、黑暗、腐朽;二叹桃源外的人生活痛苦,没有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9、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不存在。那么作者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答:用意:寄托作者的理想:即诗人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生活安定、和乐富足,民风淳朴的生活环境。同时含蓄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六、《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1、文章以“记”为名,借题发挥,借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要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怀天下,先忧后乐。虽然范仲淹的“忧君”思想有其局限性,但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2、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1)(记叙)简要记述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第二部分(2-4)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第二段简要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象(从时间、空间的角度,渲染出洞庭湖浩瀚的气势和万千的气象);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从写法上讲,这两段文字互相对照,前后映衬。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第三部分(5-6)“卒章显志”(议论),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揭示全文的中心。3、写作特色: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先以叙事带出景,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因情入理,议论点明全文主旨。②、文章环环相扣,层层蓄势;叙事简明扼要,写景变幻莫测,论理警策世人。整篇文章显得气气势宏大,结构严谨。③、语言凝炼,作者采用骈散结合的句法。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富于音乐美。七、《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1、主题: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在山林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入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既在“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于一州之百姓。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画龙点睛,将“醉”和“乐”统一起来,揭示全文的主旨。3、写法:写景上特色: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相结合。(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周围秀美的环境;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周围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7\n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描绘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4、语言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1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八、《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1、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2、全文共四段:第1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湖中人鸟声俱绝”),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痴”作铺垫。第2段:主要描绘了西湖雪景。作者用白描手法,量词“痕”“点”“芥”“粒”用得巧妙至极,从侧面把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第3段: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余”同饮的情景。而“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第4部分: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3、写作特点:①、用字精准,含意丰富第一段末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第二段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感受到作者那种独抱冰雪的操守和孤高自觉的情调。第二段中“天与云、与山、与水”的“与”字,一连叠用三个,生动地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融合成一体,“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与下句“上下一白”互相呼应。先看数词,第三段中“上下一白”的“一”字以及“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的“一”字,字虽同,也皆作形容词,但是所描绘的境界大不相同:前者是形容天与水的浑茫难辨,使人感到境界之大;后者是形容现象的依稀可辨,使人感到景物之小,大小相形对比,大者更觉其大,小者愈见其小,这真是所谓的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再看量词,在第二段中由“惟长堤一痕”到“舟中人两三粒”,这是描写“湖上影子”的状况,画面的镜头由“痕”、“点”、“芥”到“粒”,从“大”至“小”至“微小”,写出视线的移动与景物的变化,衬托出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一个微妙而变化的意境。②、笔法曲折,不直言其意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没想到已有人在亭上饮酒,作者非常意外,但没直接写自己的感受,反而写二客“见余大喜”,反客为主,让人琢磨品味,意才能出。前几段作者都是用平淡的语言描述了自己游湖的经过,末一段则委婉地借舟子之口道出自己独有的情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八年级(上)一、《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全集》柳宗元(唐)1、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寂静,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寂寞凄苦和愤懑之情。2、①段:写潭、写树。本段以行踪为顺序,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依次写了这些景物:篁竹、水声、小潭、青树、翠蔓;发现小潭的动词有:隔、闻、伐、取、见,从发现小潭的过程可以看出小石潭位于荒僻幽静的地方,为下文写环境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隔篁竹,闻水声”可见竹林茂密,环境清幽,潭隐其中,先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是写较远处看潭,看到了潭的“小”和“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一句写出了小潭的最为独特之处——石底,这也是“小石潭”得名的根据。“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写了石的变化,突出了山水之奇。“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潭四周的树木,有形有色,动静结合,生动传神,语言精练。②段写潭中水和鱼。此段从字句上看仿佛皆是写鱼,并没有写水;然而,此是实写鱼虚写水,写鱼同时是写水。从游鱼、日光、鱼影的角度侧面写出了水清得出奇。③段写源头,写岸势。“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静一动,描写了溪身的曲折、蜿蜒的特点;“犬牙差互”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岸势的差互特点。④段写感受,抒愤懑。“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既是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政治受挫遭贬谪后的忧伤心情的流露。“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抒发作者被贬官的愤懑之情。二、《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苏轼(北宋文学家)1、本文描绘了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和自我排解的旷达心境。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2、主要内容:第一段:(叙事)寻伴夜游。第二段:(写景)庭院月色。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苏轼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第三段:(抒情)月下感叹。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两人同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此中有自嘲、自矜,也有自解、自慰。“闲人”是画龙点睛之笔。三、《游恒山记》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1、文章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神。2、主要内容: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叙述中有描写,“风辍净尽,澄碧如洗”,真是一个无风无云的好天气。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之景。写景的顺序是北→南→西的空间顺序。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四、《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全集》袁宏道(明代文学家)1、这篇游记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北京郊外满井的早春景色,充满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情趣,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倦都市官场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心情。2、主要内容:第1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局促一室之内”两句写出了作者欲出不能的懊恼郁闷的心情。本段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第2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心清。“稍和”表明天气并不暖和,只是出游心切,迫不及待。“于时冰皮始解……”和“山峦为晴雪所洗……”两个长句,分别写满井的河水和山峦在早春之时的变化。“冰皮始解,波色乍明”,用对偶句点出余寒已退,薄冰初消,春水开始呈现出澄明的色彩。“始”“乍”二字紧扣早春景色,极为贴切。“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用比喻,写冻水初解的清澈,新颖贴切。“山峦为晴雪所洗,捐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山之美。“柳条将舒未舒”句,和“高柳夹堤”呼应,这是从近处看,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透出一种风韵。写游人的活动:“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用排比句,写出了游人的几种情态。第3段是议论,表述自己能够有此闲情出游的原因。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把他尊称为“亚圣”。《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1、列举事例,共同点是出身卑微,从逆境中走了出来,成就伟业。得出观点: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接着谈人(主要着眼于“生于忧患”)论国(主要着眼于“死于安乐”),最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耽于安逸享乐。2、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3、文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苦其心志”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动心忍性”说的。六、《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是儒家经典之一。1、“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作战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2、课文主要内容:第一段写战前,记述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政治上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第二段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第三段写战后,记述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3、写作特色:课文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为了突出曹刿的形象,文中处处以鲁庄公与曹刿对比。“曹刿请见”说明他已成竹在胸,用“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表明他慧眼识统治者之鄙陋。下文则通过“鄙”与“远谋”的对比,衬托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战前围绕“何以战”与庄公对话,庄公前两次回答,说明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上,表现了他的“鄙”。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取信于民的表现,可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取胜,这充分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取胜后,庄公仍糊里糊涂,不知取胜的原因,曹刿进了科学而透辟的分析。4、分析人物: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7\n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七、《干将莫邪》选自《搜神记》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1、主题:记叙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而干将遭杀身之祸,后其子为父报仇巧遇侠客英雄,用计杀死楚王的经过,表出了他的复仇心理及侠客的智勇和侠义心肠。2、故事内容:第①段交代故事的起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成宝剑,干将反招杀身之祸;干将临死遗嘱尚未出世的儿子为他报仇。第②③段交代故事的发展:干将的儿子赤长大后寻得父亲所藏宝剑,昼夜不忘为父报仇;楚王悬赏杀赤,赤躲进山中,遇到愿替他报仇的侠客,当即自刎,把自己的头和宝剑交给侠客。第④段交代故事的结局:侠客不负重托,多方设计,豁出性命杀死楚王。3、写作特点:①、本文故事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表现手法富于浪漫色彩。②、通过细节描写衬托人物的性格。如他的人头被煮时“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属于细节描写,突出他对楚王的刻骨仇恨。八、《劳山道士》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学家)1、主题:文中记叙了一个姓王的读书人到劳山师学习道家法术的故事,揭示了只有不畏艰辛,一个人才可能取得某种成就,否则,只可能到处碰壁的道理。2、故事内容:开端(第一自然段):王生慕道,求师学法。发展(二~四自然段):看师演法,师父教法。结局(第五自然段):王生回家,演法失灵。3、故事的线索①明线是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②暗线是王生不愿吃苦4、人物形象: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七年级(下)一、《黔之驴》选自《柳河东集·三戒》刘宗元(唐唐宋八大家之一)1、寓言:通过述写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过程,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2、、课文一共两段。第一段写驴虎较量之前的状况。为虎和驴相见准备了条件。为故事设置一个得以合理发展的背景。第二段写驴虎较量的过程及结果。3、写作特色:刻画细腻生动,情节引人人胜。故事的核心是述写驴、虎的斗争。作者用拟人化的描写,细致人微地刻画出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的形象和知己知彼、做事谨慎的虎的形象。分别从“驴”和“虎”的角度揭示寓言为,“驴”: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又无真本领而自招祸端的人。“虎”: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5、成语: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二、《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刘禹锡(唐代)1、铭:一种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课文是作者贬至和州时作的一篇骈文。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将名山、灵水与“陋室”相提并论,强调“陋室”也有“名”“灵”的性质“德馨”一词统领全篇,为全文之“睛”。3、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此外,作者引用典故,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从多个角度升华了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三、〈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朝代:北宋1、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记述事物,也可以议论。2、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3作者将菊、杜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隐逸者、富贵者、君子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4、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5、文章的句式特点是骈散相间,读起来音节和谐、顿挫有致。四、《口技》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环朝代:清代《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是清代张潮编写的。课文通过描写一场生动逼真的口技表演,表现出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突出一个字“善”,是文眼,贯串全篇。本文写作的最大特色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五、《强项令》选自《后汉书·酷吏传》: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范晔(南朝宋史学家)1、课文通过介绍董宣执法的故事,赞扬了他秉公执法,不畏权贵,为官清廉,奉公克己的优秀品质。文中也反映出刘秀知过能改、明辨事理,识别人才的特点。文章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为主塑造人物形象。2、主要内容:第一段: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正面描写详写)起因: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高潮:公主回宫告状,董宣痛陈理由,皇帝命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宁死不从。结局:皇帝明白了个中道理,重赏董宣。第二段:记叙了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侧面描写略写)。六、《包拯》选自《宋史·包拯传》脱脱(元代史学家)1、课文选取了包拯智断割舌牛案、知端州、出使契丹等典型事例,从五个方面塑造了包拯清官的形象,突出了他为官机智、廉洁巧言善辩、不辱使命、执法严峻、克己奉公的高贵品质。2、本文刻画人物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概括叙述和具体记叙相结合的手法,七、《岳飞》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毕沅(清代史学家)1、本文通过记叙岳飞的典型事例和典型语言,塑造了一个对父母皇帝至孝至忠、治军有方、关心将士和百姓疾苦的抗金英雄形象,赞扬了岳飞的高贵品质。2、课文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始到“天下太平矣”,写岳飞对亲(父母)上(皇帝)至孝至忠。第二层,从“师每休舍”到“阙一不可”,写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第三层,从“每调军食”到结束,写岳飞关心百姓和将士的疾苦。3、岳飞严以治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格训练(休整时也不放松,要求穿上重甲训练);二是严明纪律(不拿老百姓的一草一木)4、岳飞善待自己的部下表现在(1)、士兵有病,他亲自为士兵调药;(2)、将士远离戍边,岳飞的妻子亲自到将士家慰劳;(3)、若有死于戍边的,就抚养他们的孤儿;(4)有了颁赏的犒劳之物,就分给军士官吏。5、岳飞“治军有方”一共包括五个方面:仁、信、智、勇、严写岳飞治军有方是正面描写,写治军有方产生的效果是侧面描写。如: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八、《<列子>二则》相传战国列御寇著(道家)寓意杞人忧天:现在用来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担忧。杨布打狗:批评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出错的社会现象。或学会换位思考问题。七年级(上)1、《论语》六则2、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刘义庆(南朝宋)3、《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代)4、《木兰诗》(南北朝时期)选自《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宋代)5、《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宋代)6、《三峡》选自《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7、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7\n8、《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