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虚词用法 6页

  • 33.50 KB
  • 2022-08-24 发布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③而忘操之而剑不行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拔山倒树而来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n(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n2、【以】字主要的用法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①乃入见。问:“何以战?”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③斧斤以时入山林。2、译为“把”。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①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四、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n【之】一、“之”作代词用代人、代物、代事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二、“之”作动词用译为:去、到的意思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n,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n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