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文言文阅读之门 85页

  • 202.00 KB
  • 2022-08-24 发布

敲开文言文阅读之门

  • 8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敲开文言文阅读之门——浅谈怎样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教研组古建红文言文阅读、理解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对字词的不理解及时代背景等了解的不够多,往往使学生在做这一类型题时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诵读。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诵读可分几个步骤。首先教师范读,初学一篇文言文学生对其节奏停顿往往无法把握,只有教师先范读,让学生听感悟,才能更好地掌握其节奏停顿,并掌握疑难字词;其次教师领读,学生只听教师范读是不能完全掌握文言文节奏停顿的,只有在范读的基础上再进行领读才行;第三学生自由诵读,有了教师的范读和领读,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自由诵读,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停顿节奏,培养语感理解文意。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但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是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二、平时知识的识记与积累。文言文的学习,平时的识记积累是很重要的环节,只有平时识记积累的多了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古今异义的词,一词多义的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的词,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倒装句等古文言知识,都应要求学生识记,积累。例如“其”85\n的一般用法是代词,但它还有反问和推测语气的用法;“其真天马邪,其真不知驰”中第一个“其”是反问语气“难道”的意思,第二个“其”推测用法,学生应掌握。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陌生的古文言知识。三、单音节词的拓展。在古文言的学习中,有些词与现在的词关系密切,只需要把它由一个单音节的词拓展为双音节的词。例如:蒲松林的《狼》中“一屠晚归”的“一”可以拓展为“一个”,“屠”可以拓展为“屠户”,“晚”可以拓展为“傍晚”。只是把一个单音节的词拓展为双音节,句意就明确了,这样拓展开的词就不用死记硬背了。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更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阅读陌生文言文段。四、联系语境大胆猜想。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的大胆猜想能力,学生在阅读古文言时除了运用已学的知识及单音节词的拓展外,对于个别的疑难词,可以放在这个词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判断它在这个句子中到底应当是什么意思才合适,进行大胆猜测,例如:《狼》一文中“意暇甚”的“意”的解释?据“暇”是悠闲|、“甚”是“很”的意思,那么“意”很自然就可以推断出是“神情”的意思。当然大胆猜想不是胡乱猜想,而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猜想。五、比较阅读。85\n在古文言的学习中,比较阅读很重要,引导学习通过对同一类型的不同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精确地把握文章含义。例如讲《狼》一文时,可以找来另外两则《狼》让学生阅读并对比;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狼》的文意、内容,体会到狼的凶残和人富有的智慧。这样学生便能从更深层理解文章。六、联系现实,拓展延伸。学习古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古为今用。因此在学习古文言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现实,拓展延伸,得出自己的启示或感悟。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夸父逐日》时,学习完课文,再找来余光中的诗《夸父》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了《夸父逐日》、读了《夸父》后,联系生活实际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学生经过感悟、讨论,很自然就会得出:从正面看夸父是一个英雄,有造福人类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反面看,夸父永远追不上太阳,他的选择、他的方向、他的目标是错误的,既然注定了追不上,为什么不改变、调整目标呢、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选择、人生目标、人生方向,才会有更大的收获。这样学生通过联系现实拓展延伸,就能更深层次地把握课文,达到学习古文言文的目标,何乐而不为呢?灵活运用以上几种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古文言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敲开古文言阅读之门。85\n浅谈地理实验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地理教研组马天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地理属于基础教育中的“文科”类,因此我国中学地理长期忽视实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忽视实验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地理实验的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爱因斯坦说:“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这正是实验教育所体现的精神。开展地理实验和实习活动符合中学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些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地理实验、地理实习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满足中学生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刺激学生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地理实验器材与操作过程都要体现就近、方便、简单,结果要讲究明了。如探究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实验中,我找了一块旧的海绵,把它剪成长方体,然后剪成山的形状,包括有山脊、山谷、山顶、鞍部、陡崖等,然后用一三角板、直尺在小山模型的表面画出相同高度点的线、山顶等,然后拿一块玻璃水平压在海绵小山上,压紧压实,就可以在玻璃上看到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如果有必要就用笔把这一等高线地形图描到玻璃上,展示给学生。去掉玻璃,海绵恢复原状,一座“小山”又呈现在学生眼前。既形象又有趣,这座“小山”也可成为今后教学的自制教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85\n地理实验要善于利用节气,捕捉时机。如在12月22日冬至日临近时,我让学生在固定课桌上记录,即把太阳光线照射最远的线画下来,从12月19日开始到12月24日共六天,看哪一天的线最远,来确定今年的冬至日,结果同学们都说是12月21日的最远。我没有下结论,因为冬至日大都在每年的12月22日,然后我让学生们看日历,结果真的是冬至日在12月21日。很显然,通过这一实验,学生深刻理解了“冬至日在12月22前后”的道理。实验过程中和结束时我都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动手行为,肯定和赞扬学生的成果,为以后的实践活动打下思想基础。感知是进行思维活动,理解知识的基础,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任何复杂的认知都离不开对大自然的感知。如在“太阳高度角大小与太阳辐射强弱关系”时:我让学生用两个手电筒,一只直射黑板,另一只斜射黑板,学生经过观察就会发现直射黑板的受照面小,亮度大;斜射黑板的,受照面大,亮度小,从而得出“太阳高度角大,受热面小,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高度角小,受热面大,太阳辐射强度小”。还可以用竹片演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或“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漏斗中流水的旋转演示“地转偏向力和地球的自转”等。在地理课堂中不仅可以进行自然地理的实验、实践活动,还可以进行人文地理内容的实验。如我在讲“景观欣赏”85\n时,有关框境的内容,我就地演示,让学生站在门槛上,或让学生从不同的窗框向外看风景,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探究中,其中有一个设想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如将公交车做高做大,骑在公路上面,其它车在其下行走。它骑在公路两边的轨道上,上下互不干扰,解决了交通,又不占用土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教学,我深刻的意识到:一个好的地理实验不但能够事半功倍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新课程教学不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而且要学会自主深入地钻研,力求有所创新。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细细研究人们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曲折”“受挫”现象。辩证看待实验中的失误与失败,学会把失误与失败作为一种资源与财富来开掘。如果做教师的不是把知识点打包似的直接托给学生,把结论硬塞给学生,而是采用相机诱导,适当点化的办法,让他们适度了解前辈大师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艰难足迹,从而由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这要比单向灌输有效得多。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开展地理实验、实践,就能有效地落实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就能高效地落实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为我们按时完成教学进度起到保障作用。85\n合作式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尝试历史教研组妥建林摘要:“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已经深入人心。而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已经打破原有的打压式教学模式突显出它的效力,在历史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使枯燥、乏味、理论性强的知识浅显化,同时能深度挖掘历史的外延,并应用于实际,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关键词:合作式教学合作式学习教与学活动方法“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已经深入人心。合作学习是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三人行,必有我师,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个问题长期被忽视,虽然一些专家、教授曾多次指出并提出许多措施,但是由于既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四五十个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学习方式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学生形成了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其根源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的因素之外,与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85\n因此,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做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唱歌、跳舞,陈述、讨论、辩论等等。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的职责是授予合作技能,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索合作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创设合作情境,让孩子享受合作。为此我的尝试是以(3)班为试点展开。选择(3)班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大家对历史课普遍不感兴趣,历史课上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只是我一个人在前面唱独角戏。二是(3)班人数比较少,结成小组便于管理。与课代表协商后,我开始了我的尝试:小组的产生──自愿结组首先向学生公布我的决定,征求他们的意见。获得一致通过。接下来以毛遂自荐的方式产生了7位小组长。这样做,一方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的要求有三个:①大家课下以7位小组长为核心自愿结成7个学习小组,明确告诉学生,每一个人都有所长也会有所短,只要自己虚心好学,那么和不同于自己的人在一起学习也一定有所收获。②由组长负责召集大家给本组起一个名字并说明其含义。③由组长上交一份小组成员名单。在小组产生的过程中,课代表和小组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首先与课代表协商,达成了共识,便于活动的展开,她也就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小组长的积极参与,又为这项活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想,首先有了我与课85\n代表、小组长的合作才有了后来的一切。自信与热情是我也是课代表与小组长的共同之处。7个小组的名称分别是:殖民者、求知、、百分百、最后的战役、我的地盘、超人组合、魔鬼终结者。组长分别是李超、马斌、马学林、裴孔周、马生辉、马青明。活动的开展──齐心协力要进行小组活动,我就要单独为(3)班备课,所以我的工作量自然增加了一倍。既然是尝试,就是要通过辛勤的努力才能获得一定的成果。付出总会有回报的,我始终坚信这一点。我准备了8套选择题,分别写在8张纸上,每套题有8道。第一节课是由7位小组长来抽题,各小组合作把答案写在自备的纸上并要写上本组的名字。时间为10分钟。从第二节课开始由我派发,原因是再抽有可能会做重题,这8套题每组都会轮到一次,最后是以总分取胜。对大家来说是公平的。在小组活动时,同学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组是大家齐心合力,大家共做一道题,有的组是把题承包到更小的小组,提高做题速度。在第一节课上,魔鬼终结者小组只做了4道题时间就到了。其他小组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不思考,问题永远是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现实迫使大家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性?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一股内驱力,为了自己,为了小组的利益,每一个小组都全力以赴。85\n8套题做完后,我在课上对大家的努力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表彰,再次鼓舞大家的士气。在期中考试结束后,我要求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分数,以此作为基础,到第二次考试时,对有进步的小组予以表彰。让大家的热情与积极性保持下来,让历史课成为大家的加油站。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7个小组第一次做选择题时的平均分是35分。从第二次到第七次的平均分依次为:43、44、50、54、60、62分。小组最高分第一次是65分,只有一个小组,后面有三次最高分是满分──70分。有一次是5个组都是70分。小组最低分第一次是30分,第二次和第五次是40分,第三次、第四次、第六次都是50分。期中考试的成绩,(3)班位居第3,但是我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我发现,这次考试3班的平均分比上一次提高了20分,而我教的其他班提高的分数都在10来分左右。班里同学也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长了20多分。当然,题目难易程度固然是一方面,但我觉得更多的原因还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实力。为了巩固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对进步较大的小组和同学进行了表彰和奖励。有一名同学没有得奖,问了我一个问题,能不能给他一个鼓励奖,经过与同学们协商,我告诉他还是用自己的实力去争取得奖。经过这一系列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同学们对历史85\n课逐渐产生了兴趣,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因为课堂上,同学们分小组坐在一起,做题有竞争,回答问题也有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大家的水平都有所提高。在小组内部,大家在彼此合作,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彼此之间也在较量。尤其是在大家的答案出现分歧的情况下,到底听谁的?这就要看谁的话最有道理、最有分量。这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合作的过程就是唤醒自信的过程、提高自己实力的过程。我的意见大家为什么不采纳?我应该如何完善提高自己?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触动着每一个同学。谁都想得到大家的尊重,谁都想为本组贡献力量,谁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一个字──学。通过这次尝试我得出一个结论: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给你一个惊喜。遇到的问题──几点思考1.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同学的自制力差,影响整个小组的纪律和效率。比如在开展小组学习的第一节课上,(3)班就有两个小组的学生在一起说话,通过观察就可以判断在说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是让我头疼的第一个问题。中午我分别找了两个小组的成员,让他们自己评价自己的课上表现。他们都勇敢地进行了自我批评。我尤其强调了组长的作用,既然敢于站起来承担这份责任,就要把责任落实到实处,动脑筋做好组长的工作。不辜负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个锻炼。2.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曾经一度中断,大家似乎失去了开始的热情,我找了两个小组的同学谈话。其中一些成绩不错的同学提出想恢复到最初的上课方式,他们认为在同伴那里学不到更多的东西,还不如让老师多讲。对我来说,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头疼的问题,真有些措手不及。当时我手里也没有相关资料可以学习借鉴。无可奈何,只好暂停下来。85\n经过反复思考,我认识到合作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面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增强小组活动的复杂性和难度,向学生布置一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它有助于学生从切身体会中认识到,学习的成功需要同学的帮助,在和小组同伴的共同学习中自己可以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如果有些学生仍然坚持不喜欢小组学习,教师可以有条件地决定让其单独学习。在独自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仍要让其参与小组活动。3.当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时教师的角色是什么?教师的作用将由学生取代吗?这一直是困惑我的问题。我是可有可无的吗?是不是事先设计好的一节课谁都可以上呢?我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在《合作学习》一书中提到,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角色还包括如下方面:◆教师是合作精神的典范。◆描述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围绕合作做准备。◆为学科内容的学习提供前后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辨明学习任务。◆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或者检查他们是否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资料。◆观察学生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为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和小组提供帮助。◆规定讨论时间。◆把在活动中学到的东西和未来学习综合起来。教师的角色任务使我们明白,教师85\n的职责不仅是讲授知识、管理学生,还应给学生提供从失败中学习和与同伴相互学习的机会,这不但能使教师自己不再是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而且能使学生更加善于学习、更加热爱学习。4.教师有必要合作学习吗?有一句话叫:己所欲,施于人。怎样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呢?其实只有教师首先有了合作的成功体验,才能把这种体验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到这种快乐。综合以上几点思考,我觉得合作式学习是否真正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是否有勇气开始新的尝试与探索,是否有勇气面对挫折与失败,是否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责任感、心态与自身实力。另外,每一位教师还要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探索本学科合作式教学之路,真正让合作式教学走进我们的课堂。如同合作学习专家约翰逊所指出的那样:在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智慧,它不是一件易事,但却是值得我们去做的。参考文献:《合作学习》,马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85\n浅析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教材实验的变化化学教研组张志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学会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在此过程中,化学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高中化学新课程十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尤其是新教材中出现的科学探究,它不同于以往的学生实验只停留在对现象的观察或结论的验证上,而重在重现科学研究的过程上,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精神是学生从本质上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可见,加强实验教学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选用教材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在该套教材中,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特别是非常重视化学实验的改革,化学实验内容及内容呈现形式都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标版化学教材实验中的这种变化,现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模块中实验变化的角度,谈谈对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更加强化85\n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为体现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想方设法突出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首先,在必修课程6个主题中,为了重点突出“化学实验基础”主题在必修课中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而且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这样,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化学奥妙的兴趣。其次,化学实验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大大提高。例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在各模块安排了大量的化学实验,而且还专门设置了“实验化学”课程模块,以强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第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特殊优势,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如把一些教学内容设计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二氧化氮跟水反应(3NO2+H2O=2HNO3+NO),原教材只是简单分析了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制硝酸时,需要补充过量氧气,多次氧化NO、多次吸收。学生对此理解不够深刻,印象较浅。而新教材则改为给学生提供一试管二氧化氮气体,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要求设计实验,尽可能多地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并问该实验设计对工业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别看这种看似不大的变化,它却使学生转眼间成为一个硝酸厂的“工程师”,即要想使NO2尽可能转化成HNO3,必须想法制得氧气,并把过量的氧气通入反应体系中,还得想法使其多次氧化多次吸收才能实现。通过这一实验设计,不但使学生明确了对原料(NO2)的充分利用、减少了有害气体(NO)的排放等道理,而且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体验过程,把知识学活了,85\n达到了科学探究的目的,体现了化学实验问题的探究价值,强化了实验的地位。二、实验更加富有探究性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内容呈现丰富多彩,加强了对实验的探究性。例如,很多实验由原来的演示实验改为“科学探究”实验。如“原电池原理”的科学探究:给学生提供了需要的实验用品,要求学生根据刚学的较肤浅的电学知识,从实验用品中选出适当的材料、用品,独立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设计的装置图,并填写设计的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对原电池的设计,不仅对刚学得的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以及原电池形成条件等加深了理解,同时把理论同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而且,教材所提供用品为常见的果汁发光二极管之类,显得不那么抽象枯燥,拉近了实验与学生的距离,特别是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电池,还真的能发出电来,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成功的愉悦,自己动手得到的成果内化为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三、实验更加富有开放性85\n所谓开放性是指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但不局限于教材,从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向外延伸或扩展,创设一些开放性问题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新教材就是本着这一原则,把不少化学实验设计成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例如,“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套简单实验装置,使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并画出实验装置图,装置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等部分。学生需要分析如何制水蒸气、如何将水蒸气与铁粉反应以及如何检验产物之一——氢气等。这种开放性实验,其思维容量之大是显而易见的。试想,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设计的方案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设计非常合理,有的设计比较合理,也有的甚至是不合理的、违反常规的,但每个学生都进行了认真思考,至于得到什么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计实验时对知识的体验过程。提出的方案越多,思考的角度就越广,思维愈深刻。与此同时,经过交流讨论,相互启发,碰撞出许多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不但知识学活了,而且实验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不仅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而且还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四、实验更加富有趣味性化学实验内容呈现形式更加灵活、丰富多彩,也是新教材变化的一大特点,尤其是注重了实验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如实验室用自来水(含Cl-等杂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当学生看到自来水中滴加AgNO3溶液后立即出现了白色沉淀,而向从自来水蒸发制出的蒸馏水中加AgNO3溶液,就没有了明显的现象,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学习兴趣油然而生。该实验既使学生掌握了蒸馏实验的操作原理,又学会了Cl-离子的检验方法,特别是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是一举多得。再如,金属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保护膜(Al2O3)85\n,铝箔在酒精灯加热下熔化的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熔化的液态铝不能滴下,真实看到了氧化膜的保护作用,感到既好奇、又亲切,效果极好;通过对碱金属及锶、钡等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加上教材中利用焰色反应制成节日烟花燃放的彩图,交相辉映,使学生兴趣倍增,对焰色反应等知识的印象极为深刻,终身难忘;还有,用苹果或西红柿制作一个原电池的实验,当学生看到水果竟然能发电,心情既新奇又高兴……这些趣味性实验,使学生感到学习化学离他们更近了,体验到化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得更容易,理解更深刻,教学效果自然提升。五、实验更加富于生活化85\n为了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无处不化学”,新教材中化学实验更加体现生活化。一是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做实验药品。如从学生最熟悉的海带中提取单质溴和碘,使学生知道了人们常吃的海带中竟然含有溴和碘;再如,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实验;用氯水漂白鲜花的实验;用苹果制作原电池的实验;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青橘子的实验……选择这些学生身边常见的物质作为化学实验的药品,可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浓厚兴趣等。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揭示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奥妙。例如,通过做碱金属及锶、钡化合物焰色反应的实验现象,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节日燃放烟花能五光十色的道理;用明矾晶体净水的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胶体聚沉的性质;通过对雨水pH的测定实验,了解当地雨水状况,分析是否是“酸雨”,若是,要弄清形成酸雨的原因,并提出减轻酸雨危害的建议,使学生清楚了酸雨形成的原因,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将红色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变黑,迅速插入酒精后,黑色又变成原来的亮红色,使学生亲眼看到了铜丝催化氧化乙醇变成乙醛,明确了铜只起催化剂作用的道理;通过做“铝热反应”的实验,使学生联想到铝热反应能用来焊接钢轨,对化学反应竟然能放出如此高的能量感到十分惊奇……通过这些活生生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到化学实验的魅力所在,进而体验到学习化学的真正价值,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以上仅对必修教材中的实验简单举例并进行分析,其他选修模块的实验还未涉及。由于高中新课程必修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难度要求降低,其重点是为了突出基础性。但从以上对必修教材实验分析来看,化学实验却大大加强了。总之,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又是掌握化学知识规律入门的向导和手段。所以,体察新课程下实验教学的变化,勤于思考,以便应对实验教学中的新问题,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85\n“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生物教研组孔国平摘要:初中生物教学中每一节内容都有相应的情感教育目标,如何处理好这些内容,合理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思想当中去,是一节成功生物课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出现的几种情感与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关键词:情感教育、渗透、处理方法生物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教育不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因此,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我所任教的地区,生物学科的学业考核成绩不计入中考成绩,生物课程开课年级为七、八两个年级,每周两课时,一名任课教师担任多个平行班或跨年级教学班,学生也习惯于把生物课程当作副科来对待。在诸多因素的限制下,作为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述方面的素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处理好情感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合理地进行渗透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成为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结合自己所教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在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情感教育:一、珍爱生命的意识85\n现在有些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薄,出现了一些随意攀折花草、虐待动物,打架斗殴甚至自杀、他杀的举动,无视于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他们珍爱各种生命的意识,也成为在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授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时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殖,每次参与受精作用的精子有一亿左右,最后通常只有一个最健康、最具生命活力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在母体中发育成熟,通过分娩一个小生命才来到世界。由此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应该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教授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时,让学生体会到植物在开花、传粉、受精、结果和萌发中的任何一环如果出现了差错,植物都不能顺利地繁殖后代,由此让学生理解即使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也不应该随意去践踏,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珍爱自己和其他各种生命的意识。二、安全健康意识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没有生命其他一切将无法实现。而只有健康的生命才是更重要的,在这里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同等重要。在教授《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时,让学生通过讨论去谈谈怎么做才能预防近视眼;在听到高分贝的噪音时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耳朵不受损伤等等。在学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时,让学生了解烟酒、毒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从而让学生建立起要从小、从自我做起拒绝烟酒、拒绝毒品的意识。在教学《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纠正偏食、爱吃零食等毛病。在《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节中让学生了解如何舒缓一些不良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只有做到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中学生。85\n三、环境保护意识中国的环境问题是非常严峻的,如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气候异常等等,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公民缺乏自觉的环保意识。如何启发青少年认识到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从小关心环保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等也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给学生介绍世界上及我国的各种濒危、珍稀动、植物资源,让他们明白,应该保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保持一种良性的循环过程,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做社会调查或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对人类的危害,例如开展探究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危害等等活动,使其能亲身体验到环境危机的严重性。四、感恩教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样的警句。然而,我们中的有些学生不知道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实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无不迫切召唤着当前学校的感恩教育。生物教师也应责无旁贷,在学习《人的生殖》一课时,“怀孕的和生育的艰难”应该是实施感恩父母教育的最佳素材。让学生体验到了父母生育的艰难和不易,激发了学生感恩父母、报答父母之情。再有就是我所任教的地区很幸运的从今年春季开学伊始,国家免费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免费发放“阳光营养早餐”85\n,但时间一长就发现在学生当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所以针对这一具体情况,我在七年级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穿插了如下的感恩教育:发放的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和铁等无机盐,而缺钙儿童会的佝偻病,中老年人会的骨质疏松,女性因怀孕和分娩,体内流失了大量的铁,易得缺铁性贫血。建议学生可以将吃不了的牛奶等早餐食物带回家与老人和父母等共同享用,以表达自己的爱心,同时又节约了食物。五、爱国主义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使爱国主义教育既有科学性又有思想性,使其按计划有目的进行。我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着力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围绕教学目的,使教学中的生物科学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生物课堂中,我向学生宣讲华佗的麻沸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我国从古到今的生物科学成就,旨在增强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讲解《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我就结合自己地区所出土的化石进行讲解:和政县的铲齿象、和政羊、三趾马,永靖县的恐龙足印化石群均系世界闻名,增强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85\n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以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可以维护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等。故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物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适时地将生物知识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将情感教育寓于知识传授之中。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每位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有意识的关注情感教育,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们学生的素质一定会得到提高,他们的身心也会健康和谐的发展,也许不远的一天,站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个胸中有爱、心中有志、怀揣情感、健康而阳光的人。参考文献:[1]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肖川.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吴惠东.论初中生物学的情感教学[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11. 85\n新课程理念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浅议语文教研组石双芳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课改,“改”在哪里?有的语文教师认为,课改就是“换教材”,还有的语文教师认为,课改就是让学生在上语文时多搞些活动。这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其实,课改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改教材,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多搞一些活动,而应该是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来教。课改面前,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新课标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学生要在课堂上有变化,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的水平。新课标要求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这是真正衡量课改教学质量的标准。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85\n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教学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认为,从以下几点来展开,能够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一、教师应深钻教材,吃透教本,突出重点。正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能否进一步正确处理教材的先决条件,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在于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本,区分教学内容的主次,抓住教学重点,并提炼出一条贯穿于全文教学的主线,让教学内容“活起来”。一篇长课文,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内容也十分深刻,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面俱到地进行教学,就犹如蜻蜒点水,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主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教学效果自然就不够理想。因此,对于课文的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正确把握,对一堂课的教学安排,要善于突出一个个重点。只有重点突出了,难点解决了,其中心主旨也才能明了。二、确定教学目标,课前交代。85\n目标是指这节一节课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我在每节课授课前都明确的告诉学生当堂课的目标,有时还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或写在黑板上,一节课后再反过来检查是否达到这个目标。目标要体现新课标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范围,针对学生的情况确定,既具体可行,又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使努力学、专心听的学生都能达到,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注重新课的导入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挞丑恶,有的鞭笞奸佞;有的鞭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物自身,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85\n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人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授新课前,可针对所讲内容,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人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语文学习。或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或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四、巧妙的设置问题,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有效提问,启迪学生思维,让师生双方活起来。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仅是为了解决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使学生获得相关的具体知识,更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提问,如何“提’’在关键点,“问”在要害处,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五、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倾注于“情”。我每次上课首先是精神饱满,而且是微笑教学,热情、坦诚、话语亲切,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样使师生心理沟通、心心相映、感情交融,使学生进入晕佳的心理境界.健康的情感是师生关系的粘合剂、润滑剂,教师要进行感情投资,前提是爱护、尊重学生,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每次我总是笑脸发问,并多用“请回答”85\n,对回答不出或答错的人,不但不批评,还要给予帮助、鼓励。因此,每节课都是加强师生感情、增进友谊的过程,特别是对差生或对某些知识掌握感到困难的学生,我更要注意让他们学得轻松,会得容易,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六、精心提问,引起思索,产生激情。好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师生的交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的精心设问将学生的认识与教材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并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是他们产生疑虑、困惑,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在备课时,特别是分析课文时,总是再三推敲所要提问的内容,达到“一石激起干层浪”的效果。七、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天气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物候学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85\n八、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中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总之,在新课改下,教师先要转变思想,让学生变成教学的主体,特别是语文课,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由此学生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85\n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对策研究数学教研组马清福【内容摘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并尽量让学生展示思维的全过程,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真正的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旨在通过研究,引起更多的教师对加强数学教学中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视,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现况。【关键字】课堂教学形成过程对策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却仍然发现有教师三言两语便草草抛出解答方法,或公式化的结论方法,那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现象仍在我们周围时有发生。教育家曾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85\n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并尽量让学生展示思维的全过程,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真正的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2、新课程教学中提倡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既是三个不同维度的目标要求,又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的目标整体。其中,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是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关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过程与方法,就可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可见,对过程教学的重视已成为我们现今教学的趋势。3、在教学中为教而教,以教材教教材,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较严重。如何改变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怎样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今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有效教学途径,改变以往方式方法的陈旧与单一,挖掘寻找学生乐于接受,轻松愉快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我们提出《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对策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引起更多的教师对加强数学教学中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视,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现况。(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1、发现学习理论85\n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地对进入感觉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因此,学习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亲自去发现、探索所学的知识和规律,使自己变成发现者。所以,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认为我们的教学最终目标是使人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的人,成为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教学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上。为此,提出了学生应该在了解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发挥自己的选择和创造能力。二、研究的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达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根本转型。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没有过程,就知识教知识,那么学生只能得到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是知识的积累,而不能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充和改造。教学主体的主动性是主体自身获得新知、形成技能、有所发现和创新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这种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使知识很好地内化,使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以“探索”的形式来“活化”主体的主动性,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迁移以及技能的形成得以通过“自我建构”85\n的方式实现。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数学世界的理解;通过探究培养科学的数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初步获得科学的数学方法。我们的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在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2、通过课题研究,形成重视过程化的课堂教学。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为关注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公式的推导,数学规律的探索,还是数学算理的演绎,数学问题的解决,重点都在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发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方法。三、研究的主要内容1、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如何让学生记忆、辨析和运用概念,呈现的问题主要如下:(1)教师对概念形成过程关注不够,学生对形成过程缺乏参与和体验;(2)教师呈现的概念比较狭窄单一,学生对概念内涵缺乏丰富的认识;(3)教师替代学生给出准确性概念,学生缺乏表述的时间机会。要改变概念教学中存在着的演绎方式,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材料感知——观察比较——归纳提炼——抽象命名”的概念建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对概念内涵的丰富认识,形成比较和分类、概括和抽象能力,提升准确、简练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述水平。85\n2、公式推导过程的研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数学教师习惯于简化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而将重点放在公式的应用上。这导致公式推导过程中大量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的探索过程被抹杀了,忽视了学生解题背后思维过程的展现与障碍分析,对学生偶然发现之中的必然存在缺乏颠簸、揭示与提炼。公式的应用固然重要,但公式的推导更不容忽视。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公式的推导与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注意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模仿、体验、练习、升华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3、规律探索过程的研究很多教师往往习惯于让学生理解、记忆定律,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虽然定律性质确实需要学生去记忆和运用,但这样学生所能掌握的便只是简单的一种套用模式,我们更重要的教育价值应该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觉得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和发现蕴涵其中的数学规律,使学生从偶然现象或特殊问题出发,经历猜想、验证、归纳和概括,抽象出一般的数学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学会思考如何从偶然现象中发现规律,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并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4、算理演绎过程的研究85\n算理一般而言是指计算过程中的理论依据、演绎过程。新课程提出要淡化算法,重视算理的推导过程。因为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会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探究能力,学会一种学习的方法。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么算,为什么要这么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新课程重视学生操作、探究、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我们重视算理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计算原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探索能力,加深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计算水平和学习能力。5、问题解决过程的研究解决问题在课程标准中的总体要求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主要是围绕问题展开,着重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考的含量大。因此,它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其核心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是指向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经历一个解题过程中的感悟过程。任何教学都应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作为主要的任务,而不能满足于有多少学生得出了正确解答结果。四、课题研究的对象我校初中高中学生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以行动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调查研究法。并采用案例分析、学生访谈等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通过阶段小结和评价,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促使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六、课题研究的原则85\n1、 科学性原则 研究与实验的方法及过程的选择,要遵循科学规律。要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深入浅出,采用符合实际,科学的方法实施研究。2、 主体性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的价值只有在学生主体参与探究活动中才能体现。3、 参与性原则 在进行探究活动过程中,要鼓励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效途径。4、 体验性原则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丰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5、 层次性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确立不同的目标,设置不同的习题,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分层教学。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确定课题,查阅相关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二)实施阶段:85\n2011年5月——2012年3月确定实验对象,开展课题实践活动,积累实验研究的有关资料、课例、教学片段等形成阶段性成果,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调整实施计划。(三)总结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整理资料,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教学论文等。八、课题研究成果形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相关论文、教案,有关课题研究的所有材料的收集,课题研究报告等。九、课题组成人员及其分工组长:王有虎,中学高级教师,任教高二数学。负责制定课题实施研究方案,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具体分工,协调工作。组员:马鸿平,中学一级教师,任教初三数学;苏龙,中学一级教师,任教高三数学;马明海,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七年级数学;马清福中学二级教师,任教八年级数学。十、经费安排本课题研究的费用,由学校教研专项经费提供,主要用于课题组人员学习资料费及其他,保证研究正常。十一、研究成果85\n新课标的改革大潮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在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前提下,我们的教学要注重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环节,也应该高度重视其过程。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出发,对知识尤其是关键知识展开其形成过程,做到过程中有知识,过程中有方法,过程中有情感,过程中有态度。进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有效的整合,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符合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尊重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构建一个“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85\n的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了对新课引入、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知识形成、学生践行、效果评价等每一个环节的过程进行实践探索。知识形成环节和其他环节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把它孤立来看待。在把握好了对新课引入、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几个环节的过程之后,知识的形成就显得水到渠成了。但是在这个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研究注重一些简便的方法。经过了新课引入这个引子,又经过师生之间对问题的合作探究,学生自然而然就对新知识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是笼统的,不够清晰的,没有系统的,零散的。在这个知识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巩固,拓展知识,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对探究问题的交流与分享。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共享学习成果,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对知识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个交流的过程,应当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比如,老师应当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谈看法,只要言之有理,都应该给与充分的肯定,眼神的肯定,言语的肯定,甚至对那些新的合理的观点,可以组织学生拍掌鼓励等等。对于学生看法存在的一些误区,老师应当在确保不伤害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予以耐心的纠正,然后鼓励学生继续思考问题,可以补充谈自己的看法。对于那些比较难的问题,老师应当给几个大体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谈看法。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得到不同角度的知识。1、关注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并通过学生活动将知识内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是思维过程,加强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很有必要的。而在传统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灌输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归结为教师满腔热情地讲,并且讲课力求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然后做大量的同类型的作业、练习加以巩固,而学生仍然只是知识生成过程中的“看客”、“过客”。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按照学生的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应用过程展开教学,而只是按自己的所谓的“经验”,教学过程归纳为某种思路、模式或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从知识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要依照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扎扎实实地完成知识形成的每一个步骤,如果没有经过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往往很难全面正确地理解知识,很容易造成概念的片面、孤立甚至错误的理解。2、利用学生关注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自然地参与。85\n在教学中,对一些概念、定义、公式的教学如果只注重结果,直接把定义教给学生,让他们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记忆,他们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我们提倡基于情境的学习,认为在实际背景中学习有利于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而为了真正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选择的情境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必须能使学生参与以问题为中心的活动,必须支持学生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发展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具体的实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探究、猜想等活动感悟并获得数学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3、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仅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探索与研究”、“思考与交流”85\n等栏目,为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同时,结合个人的知识和交流的结果,拓展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加丰富。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问题的思考方法,因而,在知识的应用中就会有的放矢,不会感到束手无策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即从特殊角度出发,然后推而广之,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的头脑不在是呆板的知识容器,而是知识和信息的加工中心。十二、感受知识形成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真正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运用,做到学以致用。知识的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好的方法,使教学中的知识形成过程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方法、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尝试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地完善、提高和优化课堂的效率。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深入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将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对策研究运用于实践中,使每节课转化教法及学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在一年左右的教研中,领导带动做榜样,教师交流共进步,改变以往的方法,切实实现适合新课标、适合学生的方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出发,对知识展开其形成过程,做到过程中有知识,过程中有方法,过程中有情感,过程中有态度。进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有效的整合。也使得数学成为我校的窗口课程,推动我校的发展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写作素材探究85\n语文教研组司绍海   挖掘议论文写作素材议论文写作素材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学生的一个难题。对高三学生来说,广泛搜集课外写作素材已成为“天方夜谭”。我们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六册教材入手,发动学生充分发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思考材料可以为哪些观点服务、如何为观点服务,使课本成为议论文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整理:家国天下篇、立志立业篇、求师求学篇、道德品行篇、生活哲理篇、评诗论文篇、情感爱情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写作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现略举几例。(一)家国天下篇    1、课文素材:①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进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观点:①谁才是历史的脊梁;②怎样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③真正的爱国者。2、课文素材:①假若我只是一只鸟,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③拜伦,为自由而战的歌者;拿破仑,为民族解放而战的英雄。85\n观点:①真正的爱国情怀;②对崇高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③人生的价值。3、课文素材:①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以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迈。李广,汉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后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②周公吐哺:《史记》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为接待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曹操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观点:①呼唤伯乐;②正确选才;③善待人才的作用与埋没人才的恶果;④改革用人机制,人尽其才。(二)立志立业篇    1、课文素材:①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现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指建功立业。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③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主,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观点:①成大事者必立大志;②要有胸怀天下的志向;③不同时代、世界观的人志向不同;④立志关键还要有践志的豪情。2、课文素材:卧薪尝胆: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逐,欲报吴仇,苦心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观点:①忍常人之不能忍,才能做常人不能做的大事;②85\n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才能成功;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④直面挫折,勇敢崛起。(三)求师求学篇    1、课文素材:①或作讲演,则甲已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毛泽东)②北大的传统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大的学风为“钻研、求实、创新、向上”。    观点:①学习应当实事求是,刻苦钻研;②主观主义是学习的大敌;③谦虚、求实是学习的基本原则。2、课文素材:①囊萤趁月:囊萤,晋代车胤家贫买不起油灯,夏季聚萤火虫于囊中,就其光而读书。(《晋书•车胤传》)趁月,南齐江泌家贫点不起灯,常在月光下读书。(《南齐书•江泌传》)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观点:①学习应有“穷且益坚”的韧劲;②逆境出人才;③学问来自不懈的努力。(四)道德品行篇    1、课文素材: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1936年10月19日85\n,鲁迅于上海逝世,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地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    观点:①德怀天下的人,才是真正的伟人;②高尚的德行是世间最美的情怀;③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必须要爱人的德行。2、课文素材:①负荆请罪:蔺相如凭“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 的机智与勇敢拜为上卿,官位在有攻城野战之功的廉颇之上,廉颇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退避再三,处处先考虑国家的危难而把个人恩怨放在脑后,打动了廉颇,廉颇背负荆条,上蔺相如府上请罪,结为生死之交。②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怀。宽容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中,对异己要宽容;宽容不仅体现在人类之中,也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观点: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②宽容是一种美德;③宽容是人与人友谊的桥梁;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五)评诗论文篇    1、课文素材:关于秋的句子: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②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③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④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观点:①世界是丰富多彩的;②一切景语皆情语;③不同的审美观照产生不同的情感。    2、课文素材:关于灯的名言:①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光明。②85\n天暮了。在这渺渺的河中,我们的小舟究竟归向何处?远远的红灯啊,请挨近一些罢。③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给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观点:①灯是光明的化身,更是理想的象征;②灯光虽然不能带来太阳一样的光芒,但可以给迷失的人找到心灵的家园。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数学教研组苏龙摘要: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新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那么在新课标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转变角色才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关键词:新课标革新角色转换全面发展       85\n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受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要逐步消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摩擦,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把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及把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实行课改以来,在一些方面值得我们去探讨,值得我们去反思。一.数学是生活的数学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所以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我认为数学教学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其主要措施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化。如“函数的概念”里用炮弹发射的例子;“函数的表示方法”这节内容就涉及到环境问题;在讲概率时,有个例子是某地区气象局预报说,明天本地降水的概率是90%,结果连一点雨都未下,有人认为天气预报不准,而学习了概率之后会准确的解释为,天气预报的“降水”是随机事件,概率是90%,指明了降水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90%,而不降水的可能性是10%。所以一点雨没有下,并不能说明天气预报是错的。这些例子都能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有用,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85\n研究表明,当数学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的源泉。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发现的数学概念、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运用有关的数学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要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选取有真实背景的题材,鼓励学生做实验性数学作业。二.数学教学中一些角色的换位   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能接受,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而新教材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这就要求有些角色必须换位,具体表现在如下:1.变“全方位指导”为“适时指导”       85\n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其次,在教学中应准确判断有没有必要指导,如在讲排列组合时举了这样的问题:从a,b,c三个不同的字母中任选两个,共有几种选法?学生很容易得知有三种选法。分别为ab,ac,bc。没必要再进行指导。若从100个字母任选两个呢?学生经过思考且在短时间内无法知道答案,但渴望知道答案,这时教师结合排列组合知识进行指导,效果会很好。并且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如果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早地处于无助状态。同时,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2.变“学生倾听教师”为“教师倾听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就像看电视一样,使课堂失去了活力。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        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哪些内容需要给学生指导。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使教师恰当,有效的决定何时去参与,如何去参与。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开花朵,凝结果实”可见,教师倾听学生是何等重要。  3.变“教材研究”为“教材、学生双研究”    85\n   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所以,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因此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要从“教材研究”转为“教材、学生双研究”。   4.变“面向个体”为“面向全体”        传统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在探究式教学中,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学习效果会越来越好。  85\n总之,数学教师肩负着及其重大的责任,教好新教材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数学教学需要创新,教师角色要不断转变才能教好新教材,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1.《教育理论与实践》2.《教育心理学》探究“一题多解与多题一法”,激活学生思维数学教研组马鸿平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笔者拟就如何抓住典型题目,探究“一题多解与多题一法”,激活学生思维,谈点体会.例1.如图1,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求证:AC平分∠DAB.图1图2图3证法一:连OC.(如图1)85\n由CD切⊙O于点COC⊥CDOC∥AD∠1=∠2AD⊥CD又∵OC=OA∠1=∠3∠2=∠3.∴AC平分∠DAB.证法二:连BC.(如图2)由AB是直径∠ACB=90°∠3+∠B=90°,由AD⊥CD∠ADC=90°∠1+∠2=90°,又∵∠1=∠B(弦切角定理)∴∠2=∠3.∴AC平分∠DAB.探究:这道题其实涉及的是:AB是⊙O的直径,在①CD切⊙O于点C,②AD⊥CD,③AC平分∠DAB这三个条件中,已知其中任意两个,便可推出第三个.变式1:由①②③(原例题)变式2:由①③②如图3:在⊙O中,AB是直径,直线CD切⊙O于点C,且AC平分∠DAB.求证:AD⊥CD.证法二:连OC.由OC=OA∠1=∠3∠1=∠2OC∥ADAC平分∠DAB∠2=∠3由CD切⊙O于CCD⊥OCAD⊥CD.85\n证法二:连BC.(如图4)∵∠1=∠B(弦切角定理)AC平分∠DAB∠2=∠3∠1+∠2=∠3+∠B由AB是直径∠ACB=90°∠3+∠B=90°∠1+∠2=90°∠ADC=90°.∴AD⊥CD.变式3:由②③①图4图5图6如图5:在⊙O中,AB是直径,过点A作直线AD,∠DAB的平分线AC交⊙O于点C,过点C作CD⊥AD于D.求证:CD是⊙O的切线.证明:连结OC.由OC=OA∠1=∠3∠1=∠2OC∥ADAC平分∠DAB∠2=∠3又∵AD⊥CDOC⊥CD.∴CD是⊙O的切线.例2.如图6,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点D,DE⊥AC.求证:DE是⊙O的切线.这道题其实涉及的是:在⊙O中,AB是直径,在①85\n点D是BC的中点,②DE⊥AC,③DE是⊙O的切线中,若已知其中任意两个条件,便可推出第三个.变式1:由①②③(例2原题)证明:连OD.(如图6)∵D是BC的中点OD是△ABC的中位线OD∥ACO是AB的中点又∵DE⊥ACOD⊥DE于D.∴DE是⊙O的切线.变式2:由①③②如图6: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点D,过点D的切线交AC于点E.求证:DE⊥AC.证明:连OD.D是BC的中点OD是△ABC的中位线OD∥ACO是AB的中点由DE切⊙O于DOD⊥DEDE⊥AC.变式3:由②③①如图6,AB是⊙O的直径,过⊙O上的点D作⊙O的切线与AC互相垂直,垂足为E,连结BD并延长交AC于点C.求证:D是BC的中点.证明:连结OD.85\n由DE是⊙O的切线DE⊥OD又∵DE⊥ACOD∥AC.又∵O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假如把例2中的条件“①D是BC的中点”换成“AC=AB”,仍然可以得到类似的变式情形.可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典型题目的实际,充分挖掘各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一题多解和多题一法”活动的探索,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意义重大. 用“细”字经营班主任工作语文教研组马占海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细碎的工作,因为我们要面对每一天每个方面千差万别的不同学生并要对他们负责,但同时又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要对每个学生的一生成长,一个家庭的未来甚至对民族,国家的发展负责。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结合工作实际和体会,我觉得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应努力体现一个字“细”,就是静下心来时刻关注学生,各项工作细致到位,具体可通过“四个三”即三勤、三心、三严、三会来体现。85\n一、用“三勤”来督促和落实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口勤,即对学生随时随地的讲,不厌其烦的说,给学生灌耳风,对学校会议上的任务安排、班上存在的问题或好的行为表现、任课教师的评价意见等要及时安排、反馈,该夸奖的夸奖,该批评的批评,最终落到对学习、纪律、表现、卫生、安全等常规工作的要求上来,方式方法可以是举例子、作比较、讲道理、打比方、定原则等,帮助学生形成思想认识的方向性。口勤看似啰嗦,但效果是对学生持久的影响。手勤,即班主任把自己融入班级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身示范去影响学生。如摆放桌凳工具、收拾作业、擦拭讲台黑板、回抱作业并亲自下发、捡拾垃圾或学生掉下的学习用品等。举手之间既是一种作为集体成员的责任,又是对学生一种无言的教育,时间一长,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效果明显。脚勤,即勤跟班,尤其是一些真空时间阶段,如早晨打扫、课外活动(为了安全)、中午上课之前、自习课及其它课时、放学后二十分钟之内,要随时跟班。当然,跟班不只是监督学生行为,也可起到保障学生安全的作用。可以采取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游戏等形式。只有在跟踪管理下,才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教育他们也好对症下药。但须注意,跟班时间无需固定,以免学生形成“戒备”。同时也要向学生声明,跟班是对大家的关心,不跟班是对大家的放心,关键在于自律习惯的养成,不为别人,只为自己。用“三严”来保证班级建设的有效与进步85\n用“严肃”的态度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件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情不论大小,从我们教育人的角度来衡量,都会影响每个学生少则一天的状态,多则一生的命运,因此,事事都是我们可用来教育学生的绝好机会,要严肃对待。记得有次我让全班同学利用班会时间讨论班级管理中有哪些肯定的和不足的方面,然后写在纸条上,下课后交给班长。结果全班50人,只交来了48份,还差2份。当时我让未交的同学自觉站起来,结果又没人站。我想此事可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机会,不能就此简单处理,草率了事。随后我就从每位同学都应该对班级管理承担责任和做事讲求诚实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耗时一节课。结果下课后有两位同学主动来找我承认错误,补交纸条。从此集体活动中再也没有类似事情发生。因此说班级中的事虽小,可严肃对待,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可不小。用“严厉”的方式处理屡教不改的同学,让他们明白,散漫和粗心,不认真对待份内的事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有些事在我们狭小的学校和班级中可以不追究,给学生以宽容,但社会却是无情的,最终吃亏的是学生自己。因此,要让他们明白犯了不该犯的错,必须接受惩罚,付出代价。如值日生的不尽责,用一周时间再为大家服务,未按时交作业,可让他再抄一遍令他自责、愧疚。用“严谨”85\n的逻辑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每给他们提一个关于学习、纪律、品德、安全方面的要求,就必须要想好能让学生信服的理由,这样才会收到工作实效。如安排打扫学校餐厅,就告诉学生这是我们该向全校师生展示班级风采的时候,为集体赢得荣誉的时候,人人应尽力,结果在劳动是个个都很卖力,满头大汗。从七年级开始要求他们每天回家自习至少一个小时并长期坚持,给他们算三年的时间账,经过家长会的反馈,都已养成在家自习的习惯;用蓝钢笔书写作业,就从得分、颜色、个人形象角度做解释,现在都能在书写中做到字体漂亮工整了。用“三心”做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培养用“公心”来透明处理事关每位同学利益的事,让他们觉得在班级里不论家庭贫富,家长身份的高低,到了学校里,老师对大家一视同仁,平等要求,公正对待,让他们心服口服。如评选班干部或优秀生资助名额,先要求、定条件、定范围、写申请;然后从中根据申请意愿初步筛选,再拿到班上不说姓名只读申请,让全班同学投票或举手表决,确定获选申请书,定好后,再张贴公示申请人,有意见提,有想法说,最后上报并要求学生回去后也给家人汇报程序。还设了悬念,下次条件允许将会留出5个名额给品学方方面进步最大的同学,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班干部、优秀生大家拥护,工作尽职,带动大家踏实学习,勤奋上进,对班级建设效果明显。用“信心”鼓励他们,要善于寻找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还可以适当的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告诉他们某某校长、老师夸我们班的同学好思善问、待人有礼,希望继续保持。当学生或班级取得进步的时候,一方面要大力进行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另一方面,要以此为契机,委婉地告诫他们要谦虚,不能骄傲,来激发和增强他们的不断努力的信心。85\n用“耐心”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班级中会经常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一些事情,也许我们一分钟即可解决,但那样做效果是被动的,不会持久。要舍得不惜为一件小事花很多时间去处理。“耐心”尽管在当时是费时又费力的,可从长远看,却可以省很多力很多心。四、用“三会”来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开好“班会”,始终端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方向。班会内容既有校定主题,又有班主任个人确定的内容,还有随机性的。常规方面即对一周小结,总结优点,指出不足,表扬先进,鼓励后进。班主任个人所定内容即结合年级年龄特点、学习进度、节日活动来进行教育,如八年级为转型期,该怎么做好过渡期的思想调整,期中到了该如何复习,国庆到了,应开展些什么活动等适时的利用班会进行引导。开好“分类学生思想会”。时刻关注班级不同境况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如果我们熟悉学生,则如“庖丁解牛”一般,看到的是每个人背后隐形的问题。可以在自己心中把班上同学分成这样几类:品学兼优、踏实认真的一类;努力学习、态度端正但成绩不理想的一类;然后对症下药,分别教育,但必须以鼓励为主,或在班会上,或在课外时间组织进行教育沟通,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减少了自己和学生的遗憾。开好“家长会”85\n,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支持的作用。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是我们赢得日后轻松教育学生的一次绝好机会。假如我们精心组织并成功召开一次家长会,那么我们就会倍受家长尊敬和放心,家长会自觉站在我们一边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无形中就多了一股支持的力量,更多关注起了自己的孩子,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下次开会必到,到会率也高了,学生自然就好管多了。通知学生某时开家长会时,说是邀请他们来座谈,并把家长会的议程与内容提前一周告诉学生,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让他们知道老师是为大家争取学习上的支持与帮助的,谁要是请不来就是自己放弃机会了。然后每天一问,请了没有,来不来?如果家长推辞,班主任主动联系,可以委婉地告诉家长“没有任何生意或忙事比你儿女一辈子的前途重要”等,争取一一落实到位。家长来了后,态度要谦虚,批评学生要委婉,不点名点姓,多表扬夸赞,少提要求,多说建议。可以事先安排2-3名能支持老师的家长带头发言定调等,带动大家参与座谈。结束后再提醒下次一定要来,感谢支持等。那么其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毕业甚至毕业后几年。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的但又严肃的工作,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关注学生,细化每项措施,又是一项容易而有意义的工作。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英语教研组余树玲1.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85\n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语言习得都是从词汇开始的。搞好英语词汇学习对英语语法和听说读写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认为词汇学习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提高也大有好处,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发展智育,甚至影响他们的生活。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能重视并强化词汇学习,那么,英语教学中的“费时低效”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因为,学生拥有了合格的词汇量,就易于扫除听说读写教学中的最大的障碍。学生在开始阶段掌握的词汇越多,在今后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发展就更容易、更快。教师也更能自由地组织课堂教学。2.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中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表现如下:第一,学生在读音方面感觉困难很大,难以读准单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还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第二,在拼写方面,学生没有意识到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有着一定的规律。在记忆单词的时候,没有通过读音和字母的关系来记忆单词,常常是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组合。第三,在记忆单词的意义的时候,过分注意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学生完全靠死记硬背掌握单词。在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内容较少,词汇简单,学生尚能应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已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于是,逐渐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于放弃这门学科。如何进行词汇教学呢?85\n3.词汇的教学方法3.1瞬间记忆法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有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困此,在教新单词时,先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例如,在教新单词时,要求学生在一、二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老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老师讲出单词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反之,老师读单词,学生讲出中文意思等形式进行训练。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朗读记诵,强力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开始只有部分学生达到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即使成绩差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很好。这种训练,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提高了记忆效果。3.2多种方式呈现单词多种方式呈现单词,增加刺激渠道和程度,加深感知印象。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记忆的持久性越强。因此,教师85\n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时记忆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用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烈的再现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学生兴趣。示范朗读单词的轻重、同化、连读、尾音以及爆破音、破擦音变化;用彩色粉笔在黑板写出难记的生词,使字体变得特别大,或者其它方式呈现形成明显对比。有时一个单词以其音、形对错对比形式出现。如suggestion的两个读音,让学生进行对比选择;而教quite时写成quiet或quilt,quit让学生指出其错误。有时将单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如,他昨天洗了film(胶卷,广州话菲林);照相前摆好pose(姿势)等。新奇的方式、与社会生活相贴近的联系会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激发兴奋感,加深感知印象。另外,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投影仪,甚至实物呈现等多种媒体相结合,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使大脑同接受来自眼睛、耳朵、肢体等器官感受到的刺激,加强记忆力。3.3机械化记忆为理解记忆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教单词时,把音、形、义同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学新,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如在SEFCBook2A中Lesson23有一句Youcanoftenpickuppacksofusedstampsverycheaply.Pickup在句中理解为“有较少的钱买到”;Lesson19中Peoplesaidgoldcouldeasilybepickedupbywashingsandfromtheriverinapanofwater.Pick85\nup在句中理解为“收集到”。而在SEFCBook1A中Itisnecessarytouseashort-waveradiotopickuptheprogrammes.Pickup在句中理解为“收听”。通过归纳比较、前后联系,使学生对词组有了正确的理解,又避免学生只会在单词表中对其各种意义死记硬背的做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提高了记忆力。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同音异形词、词类转换词比较归纳等方式,想方设法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从而加深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率。3.4遗忘规律记忆法根据遗忘规律,在有计划地“重现”中巩固英语单词,增强记忆力。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引导让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英语词汇,克服遗忘现象。课堂上教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中,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答配、造句等,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4.科学的记忆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笔者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85\n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那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词汇记忆的能力呢?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感头疼的是记忆单词。尽管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记单词,可总是记不住!原因何在呢?那就是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英语词汇的记忆可以说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词汇量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外语能力。以下是一些记忆方法的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选用。4.1读音规则记忆法它就是按照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及辅音字母组合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读音规律记忆。例如:ea,ee,er,ir,ur,or分别能发[i:][:][:]等。还有些固定的字母组合,例如:tion发[]或[],ture发[],ing发[i],ly发[li],ty发[ti]和各种前缀、后缀,例如:a-,re-,un-,dis-,im-;-ed,-ing,-ly,-er,-or,-ful,-y等都有其比较固定的发音。掌握了这些规则,记单词时就不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记忆了。4.2字母变化记忆法英语单词中以某个单词为基础,加、减、换、调一个字母就成了另一个新单词。具体方法如下:1.前面加字母。例如:ishis,earnear/hear,readbread2.后面加字母。例如:hearheart,youyour,planeplanet3.中间加字母。例如:thoughthrough,treethree,forfour85\n4.减字母。例如:shehe,closelose,startstar5.换字母。例如:booklook/cook,cakelake/wake/make/take6.调字母(即改变字母顺序)。例如:blowbowl,singsign,fromform4.3联想记忆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所见到、所摸到的事物,联想相关的英语单词。例如:打球时联想到:ball,(play)basketball,(play)football,(play)volleyball,playground等等;吃饭时联想到:dining-room,(have)breakfast,(have)lunch,(have)supper等等;睡觉时联想到:bed,bedroom,gotobed,sleep,gotosleep,fallasleep等等。如果长期坚持下支,效果就会很好。4.4归类记忆法在记忆过程中,把所学到的全部单词进行归纳、分类、整理,使其条理清晰,一目了解,然后再分别记忆。例如:4.4.1按题材分类例如:把名词分为生活用品、动物、植物、水果、食物、家庭成员、人体各部位、学习用具、学科、交通工具、地方场所、星期、月份、季节等;把动词分为系动词、助动词、行为运动词和情态动词,等等。4.4.2按同音词分类例如:see-sea,right瓀rite,meet-meat4.4.3按同义词分类85\n例如:big-large,hard-difficult,begin-start4.4.4按反义词分类例如:right-wrong,young-old,come-go4.4.5按读音分类例如:字母组合ea在eat,meat,teacher中读[i:];而在bread,ready,heavy中读[e];在great,break中读[ei]。这样不仅单词记住了,而且读音也掌握了。4.5构词记忆法掌握一些构词法知识,可以大大地增加自身的词汇量。英语构词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派生法。这种方法就是在一个词根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前缀或后缀,从而构成另一个新词,并且与该词根的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此类词便称为派生词。如常用的前缀in-,im-,un-,dis-等表示否定含义;后缀-er,-or,-ist等表示人;以及后缀-y,-ly,-ful等表示形容词性等。如:like-unlike,teach-teacher,friend-friendly等。4.5.1合成法这种方法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各自独立的单词并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单词,由此法构成的单词便称为合成词或复合词。如:black(黑色的)+board(木板)blackboard(黑板),class(班)+room(房间)classroom(教室),foot(脚)+ball(球)football(足球)等。85\n4.5.2转化法这种方法就是在不改变拼写形式的基础上,由一种词性转化为另一种词性,主要有名词转化为动词、动词转化为名词、形容词转化为动词或名词等。如:water(n.水)water(v.浇水),lift(v.举起)lift(n.电梯),last(adj.过去的)last(v.持续)等。4.6循环记忆法它是指对识记的单词反复记忆的方法。根据遗忘规律,人的遗忘从识记后便开始,先快后慢。因此,复习的时间间隔就应是先短后长。例如,今天学到的单词,在当天背熟之后,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八天都应复习一次,这样才能形成长时间的记忆。总之,单词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只有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认真地、及时地、周期性地复习,才能大大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4.7阅读记忆法也就是把词汇的记忆融入阅读之中,在看一篇文章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先做记号,并猜测它们的含义,等到把全文看完后再从字典上把它们的意思找出来。就自我感觉来说,这种方法不枯燥,记得比较牢,但缺点是记忆的词汇量比较少,而且耗时也比较长,不适合想求速成的同学。4.8笔记记忆法具体做法是找一本笔记本,把它的一页按中间对折,然后从字典上把英汉意思抄上去,英语85\n单词或词组抄在左边,汉语意思抄在右边。然后对所有的词汇背三遍,先英汉对照背一遍,然后分别只看英文或只看汉语解释背一遍(把页面折起来,使自己看不到英文或中文部分,以免受干扰)。这种方法记忆的量大而且比较牢靠,只是需要不怕累的人才能做到。4.9间隔反复记忆法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你盯着一个人连续看三个小时,但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了,那么也许一两个月后你就把他的长相给忘了,但是如果你把这三个小时分配到许多天中,每天只看那个人一两分钟,这样下去,你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的长相。具体做法就是先规定自己一天背的词汇的数量,然后在一天中每隔一段时间把这些词汇通背一遍,相隔的时间不宜太短,以2-3小时为宜,早上背一遍,中午背一遍,下午背一遍,晚上再背一遍或两遍。隔几天后再把这些背过一遍。如此循环下去,会收到很好的记忆效果。这种方法适合于时间比较充沛,可以专门用一段时间来学英语的人。它的特点是可以在短期内记到大量的单词,而且可以记得较牢,它的缺点就是非常枯燥,要有毅力的人才能坚持背下去。4.10“联”即联想记忆法。看到某个单词,应该回想一下,有没有和自己以前记忆的单词在形或意思方面的近似。譬如,遇到consult,就应该想到和外形差不多的单词,如result,insult等,这样就会记忆一个单词的同时又复习了其它的单词,而且不致于混淆。再如,学习fetch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它和take,bring,carry等单词在用法上的区别。当然,很简单的单词(已经掌握的)就不必如此,因人而异。85\n记忆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5.结语英语的词汇教学有很多方法,但我们认为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在低年级,应该坚持听说领先原则;加强读音规则教学,培养学生的拼写能力;通过实物、情景教学的方式讲解词义,帮助学生摆脱在记忆词义时,对汉语意义的过分依赖,使他们把英语单词和其所指的事物、情景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这样,学生就能够从英语单词的语音、拼写、意义等几个方面积极地吸收词汇,从而达到掌握词汇的目的。浅谈中学体育教学方法音体美组张少林摘要:时代在呼唤人才,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担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体育教学也不另外,只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教学必须重视体育,而体育教学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85\n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要做好任何一件工作,都必须讲究方法。方法选择、运用得当,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举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1.改革创新,讲解和示范法。1.1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和压抑。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个体差异的实际情况,不管学生的先天身体条件如何,学生练习的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样,习惯于一刀切,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了许多学生酷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教法简单、评价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已很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已不能很好完成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因此,中学体育教学需要运用讲解方法,讲解方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讲解法教学时要注意几点。1.2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85\n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差要少讲,高年级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1.3符合实际的讲解。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的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1.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集中进行外,要加强个别讲解。1.5正确的示范。85\n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体育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教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过程,所以示范法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仅能使学生直观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实践应用,情境教学和游戏法。 在改进和创立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新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的学习领域,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信息,熟悉新技术,要求“一专多能”,要求更多地加强体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准备部分,可以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在基础部分,复习课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自由组织、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解决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克服讲解、示范、模仿三部曲的教学过程,但这种选择与“放羊式”教学有本质的区别,必须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在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师生共同磋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探讨、理解、发现和创新。结束部分的教学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是有益身心的放松活动都可以采用。2.1情境教学。85\n中学体育情境教学法是指将所传授的教材融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技术、技能,并能通过角色效应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去模仿去探究某一运动技术、技能。如在教学生的立定跳远时,为了能使学生领会、掌握立定跳远的双脚同时起跳,创设了“青蛙学本领”的情境,通过画面的展示,引导学生想象、自我探究,模仿青蛙跳,通过这一方法,仅用十分钟的时间,全班学生都基本上学掌握了这一技术动作。2.2游戏法。游戏法是指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的方法,增强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性较高的情况下完成枯燥或不愿意练习的动作。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兔跳”的游戏,使学生掌握跳跃中的推手动作等。3.小结。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必须创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体育新课程的理念、思想、目标贯彻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与过程,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向发挥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1]骆胜.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方法与途径[J].学生之友,2010.2.[2]郑东元.略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教法[J].新课程,2010.10.85\n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英语教研组王会【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当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英语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法,赏识每位学生并进行激励性评价来实现教学的有效、高效的理想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真正地会学。农村中学英语课堂迫切需要有效教学。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 有效教学 策略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是不是有效,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的任务,而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有效教学理所当然从课堂抓起。  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必要性。85\n  (一)有效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的达成与一定的有效教学策略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高低,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开展有效教学策略应用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改变费时低效教学现状的需要。目前的农村中学学校中,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教学设备不足、教师观念等原因,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既可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根据加涅的有效教学策略思想为达成教学目标通常采取的有效教学策略,从教学过程来分,有激活动机、告知学习者目的、指引注意、刺激回忆、提供学习指导、增强保持、促进学习的迁移、引起动作、提供反馈等八种策略。本人根据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以下四种。  策略一: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设计。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它在一定意义上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指导着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定向功能。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展示对有效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是测评教学效果的尺度。  怎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才是有效的?85\n  (一)以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为设计的依据  1、通过阅读“教参”等有关书籍,把握每课所对应的课程标准;仔细阅读教材,梳理每课的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网络,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态度、班级水平和心智水平以及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新的学习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等。再将几方面的分析进行综合,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分析目前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比较复杂、层次偏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焦虑现象较普遍。面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我们的教学过程不能固守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二)及时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自觉养成经常总结与反思的习惯。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对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后应反思的方面教学活动过程的得、失、学生情况、改进办法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反馈意见等。 反思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教学反思关键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只要坚持反思,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处于一种“反思一一改进一一提高”、“85\n再反思一一再改进一一再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之中,就能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教学更有效,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策略二:积极开发、有效使用教学资源  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内容健康又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有效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呢?  本人认为应按照实用性、趣味性、丰富性和易操作性原则合理使用下列资源:  (一)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学生接触最广泛的、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课程资源。其他诸如课件资源、网络资源等都不能完全摆脱文本资源而独立存在。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最广泛、最易行的,除教材、练习之外,我的做法是:  1、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学生英语学习的校本教材。其内容涉及阅读,完形填空,单词拼写,短文改错,写作,充分利用这些自编的教材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信息收集整理、英语口笔头表达、交流能力。85\n  2、留心收集身边的英语。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路牌、广告、服装等上面都有英语,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我组织学生收集、交流这些身边的英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会了许多单词和英语知识,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影音资源  语言是有声的,因此影音资源必不可少。其逼真、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响,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1、每周抽出两节空堂课让学生看英语电影。利用英语原声电影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我选择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的电影。2、学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资源。它融英语语言学习与娱乐为一体。既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情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而且流行音乐是我们了解西方人的思维及语言习惯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学唱,学生既获得了乐趣,又掌握了很多词汇、句型和语言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锻炼了发音。3.听自己喜欢的中文歌曲,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歌曲用英语翻译。这从另一层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策略三:培养兴趣,激发动机,重视师生感情交流,共建和谐课堂85\n  农村中学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较差,学英语的兴趣日益减少,甚至逐渐丧失学习信心。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策略四: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学习、提高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它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说出来的。脱口而出是验证英语学习是否有效的最高和唯一标准。为达到脱口而出的目的,必须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加强课堂的有效练习。创设真实情境是让学生开口说的关键,也是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本人创设情境的方法:(一)依靠教学讲台,以语言、表情、动作、实物等创设最直接、最经济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上要活泼、风趣、幽默,在讲台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情,将学生带入自觉的学习境地。(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有研究表明,由听觉引起的注意力可达到64%。英语教学中听力是基础,使用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听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境,从而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依据教学目标设计PPT课件,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85\n(三)设置真实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增加实际体验。只有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英语才是最有价值的,即“在用中学”。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过程中,做到有效地学,活学活用。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教学是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状况、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策略。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它,并采取具体措施,落实到课堂,使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历史教研组马文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听见一些学生唉声叹气:“历史内容太多了,太难记了”、“历史课太枯燥无味了”、“学历史有什么用呢”?等等让人感到无比心痛的话。作为历史教师,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确,历史太多、太长,薄薄的五本书,浓缩了一百多万年的漫长历史,确实让人读到地老天荒也读不完。我时常在想,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历史学科,主动去学,乐于去学,而不仅仅是为考试而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历史课堂活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呢?我在这几年的历史教学中通过摸索、探讨,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交流。85\n一、更新观念要想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我认为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1、注重师生关系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不只是教师表演的场所,也不只是学生训练的场所。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通过互动,使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2、课堂教学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同时,教学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把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二、主要措施85\n1、从偏重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善于分析学生情况,多思考如何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上课过程中要缩减教师“表演”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发挥个性,走上创造之路。同时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做到保护学生积极性与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相结合。2、从偏重关注知识的掌握转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的评价,比如对秦始皇、汉武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等就要通过教师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3、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4、从偏重关注教科书内容的解读转向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85\n、从偏重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多种媒体的科学选择和合理利用,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历史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临近下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历史本身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而学生却感到枯燥无味,其根源无疑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忽略了历史本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的结果,当然,也跟应试教育有很大关系。素质教育喊了多年,可在很多地方,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都把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评奖晋级的主要依据,因而误导了教育方向的发展。身为历史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站稳自己的立场,提高自己综合能力。我们更应该发挥历史学科本来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让历史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漫漫历史长河中的自豪与屈辱,兴衰与得失,从而走向智慧,走向成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8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