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0 KB
- 2022-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文言文范围扩大虽然社会上对学习文言文仍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教育部门在文言文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不仅仅体现在考试分数上,篇目增加,考试范围也扩大,因此,如何学习文言文成了中学生眼下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采访了市教研室权威人士、特级教师以及部分学校和学生,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支招。教材和教学方面的变化中考:明年比今年多考3—6分分数的变化:近年来上海中考文言文部分的分数不断增加,据有关数据显示,上海中考试题文言文部分仅6分,考的内容也比较单一;这一分数增加到16分;今年的中考试题增加到22分,中考文言文部分的分数将增加到25分至28分之间。篇目的变化:前几年的教材文言文部分的课文很少,可谓零星散落,而现在初中的正式篇目前已增加到70篇,课外篇目达到1以前考试只考课本上的篇目,明年中考不仅是课内,还会扩大到课外,课外比重将达到文言文总分值的25%。出题的变化:背诵内容。过去文言文背诵部分的考试往往是看上句默写下句,属于机械命题。而明年的考试将更注重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默写。比如“《桃花源》中描写自然景色的语句有哪些”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分析和领悟。文学常识的变化:将增加考查古汉语文化积累的题型。比如,“臣本布衣”这句句子,可以让学生先解释“布衣”的意思,然后再让他写出在古汉语中还有哪些与“布衣”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文言文理解的变化:将打破过去纯粹的概括一段文字的中心、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这样的题目,所出的题目要求学生至少表达一点自己的感受。如《出师表》第一段,按照一般要求来说,这段文字里有两个意思很明确:一是诸葛亮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及出山原因,二是表达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但除此之外,渗透在字里行间还有一些其他感情:诸葛亮实际上在讲先帝之明智,希望后主继承先帝遗业,“亲贤臣,远小人”,而这层意思需要联系全篇来感受。\n高考:课外题量将逐年增加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步根海告诉记者,这次二期课改就提出了“适当增加文言诗文”的观点。在过去的教材中,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文的篇目过少———上世纪90年代,从全国到上海,文言诗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数量都比较小。教材的变化:步根海表示,教材选文将从三种形式来考虑。第一种形式,是选文与某一单元的中心或主题相近,它们分散在各个单元中。第二种形式,考虑一点文学史的因素,譬如同时出现唐宋的诗文,排列就按照文学史上的先后次序。第三种形式,独立构成一些文言单元,这个文言单元的构成不是以文言知识为线索,而是以主题为线索。谈到理想中的教材,步根海对它的要求是:要“不求系统”,做到了量的积累就行;要“挂一漏万”——“挂一”的意义就是能够引发对“万”的思考;要“不求甚解”,培养整体认识;要“举三反一”——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领悟到“一点”东西;要“知新问故”——学新的东西的同时,还有不断地调动学生既知的东西,利用既知来认识新知。考试的变化:考试也将随着教材的变化而改变侧重点。文学常识的考试中将增加文化的气息,这是今后考试的一个导向。对文言文的理解中,考试将打破过去纯粹的概括一段文字的中心,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之类的题目,考试题将会增加难度;偏重于老师教的内容学生掌握了没有的做法也将改变,课外的内容今年高考就已经出现了。考试将以一些类似的诗文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读懂文言文”,也许明年就会试行这种做法,以后课外题量将逐年递增。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语文流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文言文主要原因是怕死记硬背,不肯下硬功夫。当然,学习文言文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下面分别以“中考”和“高考”为主,对文言文复习进行指导。中考:平时积累很重要\n首先,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单靠在课堂上的串讲是行不通的,而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自学文言文的方法、技能,传授必要的文言文语法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学生则应该主动增加文言文阅读量,尤其是要加强扩展阅读,包括每周一诗和读读背背的阅读,并适当从报刊、课外书本中找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文言文进行自学。其次,对于学生来说,最关键的是平时积累。闸北区实验中学推出了“三百十工程”,即要求学生人人会背100首古诗,会讲100个成语故事,会背100句名人名言,会背10篇经典名篇,让学生进校起就接受古诗文的熏陶,注意平时积累。学校组织教师自编教材《聪明人的歌》,让学生平时积累。效果十分明显。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时分别加强对学生复述能力和演讲能力的培养,到初三时又开始培养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而这些工作的一个前提便是让学生引用《聪明人的歌》中的名人名言及传记故事。该校初三(7)班周梦辰说,在这种氛围下,她已养成了平时自觉学习文言文的习惯,“现在看古文就像看卡通片一样让我着迷”。时间一长,该校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整体上便有了显著提高。一句话,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还是在于反复诵读,增强语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同学们花功夫认真诵读足够量的文章,相信都能达到二期课改的新要求。高考:课本起码要复习三遍静安区教研室语文教研组长陈磊认为,从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部分考生答题的情况看,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学生局限于一本教材,解读文言文方法,即解题的思路训练不够。建议大家“三要三不要”,即不要专注于一流作家,不要只专注于课本上的文章,不要滞留在具体题型上;要研究全国卷同类题,要加强文化积累,要从高一开始注重赏析的训练。具体来谈方法,可以用一句“夯实基础,课本复习三遍”来概括。分析历年高考试题,就可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那么为什么要复习三遍呢?这是遵循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而确定的,为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三遍复习法,采取由浅入深、由零散到集中、由个体到群体的方式。\n第一步,从高一开始,每学完一册书,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将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复习背诵并且默写在作业本上,三年一贯,“学而时习之”。第二步,在高三上半年,利用晨读,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这时,最好不包括古诗与戏剧,这两部分单独复习,效果会更好),采取5、4、3、2、1、6册的先后顺序,每周三节晨读,一周一个单元,十一周可以复习完。第三步,在高三上学期末,利用一个月的课上时间,师生共同逐篇复习课文。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对于第二步的深化与提高。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形式上,好像是在串讲文言文,而实质上,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课有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解,进而从容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