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感悟 作文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表现,是语文试卷的重头戏,分值比例很大。作文水平的高低影响一个人的语文成绩。所以搞好作文教学十分必要,下面是我一点不成熟的感悟:说起作文,大家都感到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教师怕上作文课,学生怕交作文本。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并非到位——思想模糊。尽管学生作文中考分值比重较大,但是,由于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教材处理作文训练的意图理解不透彻,对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大打折扣,作文教学的目标远远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训练缺乏系列——随意性大。虽然作文训练整体目标教师大都清楚,但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往往是教师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而更多的情况是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或者随便命一“话题”由着学生自由抒写,写到哪里算哪里。久而久之,学生觉着索然无味,丧失了作文兴趣,连作文本也懒得交了。3.指导方法不力——空洞说教。由于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三无”产品的现状:即无写作教学的理论体系、无写作教学的课程体系、无写作教学成熟的实践探索,教师对作文教学指导意义的重视程度不够,作文指导课不像阅读教学那样精心设计准备。即便是“指导”,也不过是写作“知识”或“技法”上的一些空洞说教,对学生习作缺乏导向性,实用性不大。4.批改讲评不当——无针对性。修改、讲评作文时,一般不是针对训练目标集中精力重点指导,而是胡子眉毛、芝麻绿豆一把抓,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全方位讲评,什么问题都涉及到,结果是什么问题也都没解决,反而给学生增添了无端的“愁绪”。5.作文效益不高——应付了事。由于作文教学普遍存在注重知识、忽视能力的现象,教师关注的仅仅是作文的结果,没有去仔细推敲学生作文的过程,训练程序僵化呆板,训练手段陈旧单调,以致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积极性较差,常常是“为作文而作文”,只求完成任务了事,作文效益不高,适用性不大,学生写作能力极不乐观。作文教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各个不同的层面,已经构成作文教学的“围城”,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那么,如何带领学生冲出作文训练的“围城”呢?\n一、审视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作文是学生交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学生作文虽然与作家的写作具有本质差别,但它并不仅仅是文字与言语的简单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具有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的价值,通过写作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学生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关注学生作文习惯培养习惯,夯实人生成材之基,开启事业成功之门,架设幸福生活之桥。根据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个作文习惯。(一)留心观察的习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是启迪思维、认识事物、增长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对语文素养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自然、社会和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善于观察,仔细观察,多角度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这样日积月累,肚子里的“货”就会多起来。(二)读写结合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都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表达能力的强弱及写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阅读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以及读写互相运用的得体与否有关。读写结合是培养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必须要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进行长期的积累,反复的历练,从而把握写作的规律,打造习作方舟。比如,阅读优美的叙事性文章,从学中领悟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笔,如续写、补写、改写、仿写等方式训练习作。(三)勤于练笔的习惯。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写作练习量不够,无话可说。要想提高作文水平,最根本的是要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①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曲不离口,拳不离口”,素材是作文的基础。素材的积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二是经常写些画家写生式的生活片断、生活场景等,积累素材和技巧。三是及时记下自己的生活感受。四是课外阅读(书籍、报刊、影视等)中发现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断、名言警句等。②善于思考。要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必须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精细加工,于细微处提炼出深刻的主题。③经常练笔。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自己的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出来。练笔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写日记,二是写周记,三是写信,四是自由练笔。\n(四)快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习惯。审题,要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的文字和文题要求,认真品味文题中的导语,冷静排出文题的干扰,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如果审题不准,偏题甚至跑题,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立意,要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主题。立意时可围绕文题放开视野,纵横拓展;要紧扣时代特征,有的放矢;从小题材着眼,以小见大,从大题材落笔,化大为小;从多角度思考,由表及里,平中见奇,准中求异。选材,确定文章主题后,要快速从思想和记忆的宝库中寻找材料。选材一要切题,二要典型,三要具体,四要新颖。构思,是一篇文章写作的通盘规划和总体设计,比如,如何对选择的材料进行组织、取舍、剪裁,如何谋篇布局,结构成文,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怎样安排详略、运用技巧等,都要快速思考,想点子,找办法,构建写作蓝图。快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习惯是提高写作水平和考试质量的良好习惯。(五)草拟提纲、快速打腹稿的习惯。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做好后,在进行构思中深思慎取的同时,顺着思路拟好作文提纲。熟练之后,特别是考试或即兴发言,要养成打腹稿的习惯。为了为了避免作文时提笔便写的盲目性、随意性,倡导草拟提纲、快速打腹稿的习惯很有意义。(六)一气呵成的习惯。有了构思和写作提纲之后,就正式写作。若条件允许,先写草稿,文字粗糙、简略一点也无妨,修改时再作加工,然后誊正。但是考场作文,时间略显紧迫,可以边想边写边改,正式入卷。不管怎样,都要讲求快速,一气呵成,要讲求表达艺术和语言运用,求得最佳表达效果。(七)反复修改的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从某种意义是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不仅可以促进作文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严肃认真的作文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修改文章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所写文章确实可以改,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在内容、结构、语言没有大的问题,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离题,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太差,就不适合修改,因为修改也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修改作文首先要明白修改的要领,一般可以从主题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入手。要坚持自己动手,勤练修改,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修改,再征求老师或同学的意见,或试改后再听听老师的意见。三、优化作文训练策略“自悟”是作文的基本特征,学生作文最终还是靠“自悟”习得。如何“自悟”?这就需要教师拓宽作文训练的渠道,优化作文训练的策略,夯实学生作文的基本功夫。(一)优化课堂教学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渠道。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这是不容质疑的。问题是怎样有效地运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帮助学生尽快获得作文自悟的意识和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指导学生作文,要正确处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关系,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例子,帮助学生自悟自得。\n古人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从读到写,读写结合,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将读写训练落到实处。“读写结合”主要有下面几种训练形式:一是摘录。可帮助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摘录的内容可以是名人警句,俗语佳词,可以是某方面表达精美的语句,可以是某话题的作文素材。二是仿写。可于课文的精彩片段处仿写,可结合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专项仿写训练。三是拓写。可在思维的空白处补写,可在结尾处续写,可变换人称或文体改写,可联系自身体验迁移写,可由此及彼创新写。(二)坚持课外辅导是提升作文素养的合理补充。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内外结合是提升学生作文素养、发展学生作文个性的必然途径。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走到生活实践中去,开辟第二课堂,是作文训练的合理补充。(三)强化专项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1.重视思维能力训练。叶圣陶先生说:“学习写作的人应该记住,学习写作不单是在空白的纸上涂上一些字句,重要的还要在于学习思想。”语文教育家、人教社中语室的顾振彪先生说:“启动思维操作,是牵住了作文训练的牛鼻子。”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没有思维,就没有作文,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要素。为了使写作的内容丰富化、深刻化,要掌握一些思维技巧,如想象力的训练可按以下方法进行。(1)丰富感性想象。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尽量扩大对自然和社会各种现象的储备。如社会调查、参观、游览、欣赏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等,都可以扩大形象的储备。(2)借用模糊想象。运用模糊想象,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一些原来意想不到的相似点,从而触发想象和灵感。(3)融合想象与判断。合理的想象只有同准确的判断力一道才能发挥作用。丰富的想象力,既需思想活跃,又需判断准确。不然,就可能给人无端杜撰之嫌。(4)练习比喻、类比和联想。比喻、类比是想象力的花朵。经常打比方,可使想象力活跃。(5)多做随意性想象。要放开思想想象,然后将不合理的地方修改或删除,思想拘谨是很难产生出色的想象的。\n2.指导作文“变亮”技巧。(1)巧拟新颖题目。“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慧眼”。要想作文得高分,首先就应指导学生在拟题上下功夫。注意拟题的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切合主旨;二是紧扣文体;三是有语言味。掌握拟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平实拟题法和创造性拟题法。平实拟题法,就是用简洁朴实的语言拟题。如话题作文最简便的拟题方法,就是在话题之前或之后加词语作标题,切不可直接以话题作标题。例如,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可拟《珍视生命》、《生命的内涵》、《点燃生命之火》等。创造性的拟题法:一是修辞法:可用比喻、拟人、对偶、设问等修辞方法拟题。例如,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与诚信同行》、《带着“诚信”上路》等。二是借用或化用法:借它山之石,来包装润色自己的文章。巧妙借用或化用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名句、俗语、歌词、广告词、文学作品、影视剧题目等。例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追忆似水年华》等,属原版引进,原汁原味的借用法;《都是诚信惹的祸》、《诚信,爱你没商量》是旧瓶装新酒的化用法。(2)奇用文章题记。题记是凸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贵在简洁含蓄。或引用,或创新。好的题记会显“奇效”之功。如《好样的同桌》题记:“人生的真谛,别人无法教你,只能在生存的过程中自己体味(井上靖语)”;《感悟初中生活》的题:“那是心灵深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3)妙用修辞手法。妙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可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等句式,或抒情或描写或议论,能增加文章文采。如一位学生在《当我被误解的时候》一文中写到:我刚踏进教室,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几十道带着问号的目光向我直射而来,这些目光古怪而陌生,仿佛他们盯着的不是一个朝夕相处的同学,而是动物园里新来的什么珍稀动物似的。(贴切的比喻)(4)多用主旨句。议论性文章理应如此,叙述性文章可以过渡句(段)、议论抒情的句子等方法,使人一看就明晰思路。拟主旨句的要求和方法,重庆一中陈广蜀老师的专题讲座很有指导意义。(5)化用诗文名句。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文化底蕴。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文名句,“拿来”为我所用。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以一当十,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如《幸福是什么》文中有这样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n的追求”。这些句子不仅诠释了幸福的含义,还展示了考生的阅读广度,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6)活用生动材料。在议论文论述中,要做到“有理有据,层层深入”,必须要有充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值得注意的是,叙事时宁简勿繁。旧材料可“以旧翻新”,可“新瓶装旧酒”,可变换角度。在叙述性文章中写人叙事更应在真实的前提下典型生动,消除杜撰之嫌。(7)插用整齐句式。在叙事说理抒情时,穿插一些整句,会使叙事简明,说理充分,情感充沛,有强烈的气势,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尤其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重点处,会给评卷老师深刻印象。如《面对大海》中:“有一种声音,是海浪拍打礁石唱出的激情;有一种蔚蓝,是海天一色铺展的宁静;有一种情怀,是面对大海激起的‘心涛拍岸’。面对大海,好像是面对一首歌、一幅画、一本书……”(8)妙用蕴语结尾。有文采的结尾,耐人寻味,会让评卷老师爱不释手。如《面对大海》的结尾:“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风里,我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我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等。(9)卷面整洁美观。特别是考试,学生作文一般都是经过快速构思后直接行文,没有草稿。如有错漏,修改时应注意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不要使用涂改液或修正纸,但要尽量保持卷面的整洁。(四)注重实践历练是学生“自能”作文的基本方向。1.激发作文热情,让学生“愿写”。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作文的兴趣和爱好,就能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满腔热忱地参加作文训练。2.丰富作文素材,让学生“能写”。(1)积累生活素材。作文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细心观察是写作的前提。作文教学应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捕捉生活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从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2)积累书本素材。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广泛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基石。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其目的也在于此。多读多背,是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自读自悟,体会语言的妙用,领悟写作的技巧,以达到不待老师讲而自能作文的目的。积累书本素材,教师要加以指导,如怎样选择阅读的书籍?如何分类写读书笔记?如何分类收集名篇佳句等都应提供技术支持。\n(3)积累网络素材。网络资源、影视歌舞、电子书籍等媒体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写作资源,可有选择地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也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作文,记录自己的心理历程,多角度积累写作素材。3.强化作文实践,让学生“勤写”。(1)掌握文体的基本要求。向学生讲明有关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技巧”,这是作文教学最容易的事情;但纯粹的讲对学生写作用处并不大。可结合经典的范文讲解,使学生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体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小步子、螺旋式的方式持之以恒地训练,让学生逐步内化文体知识,从而熟能生巧,得心应手。(2)实现“量”的突破。北师大刘锡庆教授认为:“最好教的,对实际写作恰恰用处不是太大;较难教的,用处虽大而实难传授;无法或不能教的,反倒对作文的优劣起着关键的作用。”作文的才气和灵气,最终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习得。多写,是自能作文的必由之路。当然,实现“量”突破,必须保证“质”为前提。没有“质”的基本规定,再多的“量”也是枉然。(3)学会自能修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写作,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地品尝成功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学生自改作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评自改。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作文不光是要‘看’,还要‘念’……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就会发现。”读是修改文章的好办法。可指导学生应用“三读三改”的方法自改习作:一读立意中心看选材,二读紧扣中心定增删,三读语序改病句,力求做到文从字顺,结构严谨。另一种是互改互动。可按学习小组相互阅读提出修改意见,相互取长补短。4.享受成功体验,让学生“乐写”。(1)注重作文的实用性。实用性是作文的立根之本。作文只要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学生就会感受到作文是“有用”的,作文能够在生活中派上用场,学生就会乐写,就能收获成功。比如,鼓励学生坚持运用作文的方式让他人分享自己的喜闻乐见、喜怒哀乐;坚持为学校广播站、学习专栏投稿;为学校传统活动撰稿、为家乡传统节日抒怀;为时事新闻评论等等,都是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作文的实用性。(2)重视赏识性评价。学生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个性,他们的世界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他们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苦有乐。教师要重视学生作文的赏识性评价,“用心灵解读学生的心灵”,大胆鼓励学生有主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悉心呵护学生的创作激情,学生才能主动涌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彩习作。作文赏识性评价主要体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n(3)推荐给他人分享。发现优秀的作文,教师可及时推荐给班上其他同学阅读借鉴,可记入教师自己的博客以备下届所用,可向报刊杂志投稿推荐,等等,都能帮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四、提高自身写作素养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的形成与提高是写作教学策略突破的基本前提。(一)“读万卷书”。这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理性成长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丰富、补充自己。教师自己有了“读万卷书”的工夫与功力,才会把读书的经验、感悟传给学生,才教学生“长能耐”。(二)写“下水文”。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作文的拐杖 。一位优秀教师说:“教师‘下水’,这是最切实的指导。(三)反思总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要在教学实践中潜心探索,不断总结提炼自己有效的作文训练与指导的策略,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指导水平。 “教育是一种唤醒、推进与拯救”。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留心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关注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优化作文教学指导策略,让学生“愿写”、“能写”、“勤写”、“乐写”,作文教学质量是一定能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