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摘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依据。在工作中认真感受,不断反思和总结,是提高作文改革效果的关键。搞活课堂,提供活动,解决学生“怎样写”“写什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改革写作水平教学感受初中生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对生活、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改革。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n1.作文训练命题的形式范围很狭窄,多数仅限于学校或家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够,写作时普遍感到内容贫乏,无从写起;老师对这个问题又往往是命题的同时交给学生题材,让学生按范文依葫芦画瓢,培养的是学生的惰性,独立写作能力始终没有得到提高。2.应试教育的体制,升学的压力,呆板的教学形式,毫无创造力可言的作业,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训练,认识性和实用性作文较少,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为主,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模糊不清。3.在不同文体的训练形式上,大多数语文教师目前仍采用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单线文体训练,彼此之间仿佛是独立的学科。没有把学生置入社会、大自然之中,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把心灵沟通、感情宣泄的快乐,变成言不由衷、动辄被咎的痛苦。二、我的教学感受在我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作文教学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触,要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效,关键在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么一个概念——作文教学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识字、讲读是基础,社会实践是内容,它是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一种手段,具有再创造的特性。在学生方面,让他们树立“为学习而写作”\n的学习指导思想,即把写作当作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手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教,要把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使他们自己去感知生活确实离不开作文。在思想上对“为什么写”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很快被调动了起来,“怎样写”“写什么”的问题就解决了。三、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1.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我们应该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对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n2.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3.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青少年学生思想开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幼稚,看问题容易片面、肤浅。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育他们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能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才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4.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5.范文引路,模拟训练。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四、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在写作教学本体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开展课外活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n陶行知的“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我认为以下两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1.校外课外活动\n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极广阔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去,指导学生观察。形式可以多样灵活,有全校性的、有班级的,有小组的,也可以有个人的。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2.校内课外活动校内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或阅读、练笔、办报,或开班会、听报告、搞竞赛,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们就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开展课内外结合的活动,更好地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形成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能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