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课件(1) 30页

  • 739.00 KB
  • 2022-08-25 发布

文言文实词课件(1)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阅读\n对待文言文的态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n讨论1.“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2.(07江苏)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你能推断出“殛”的意思吗?面对陌生的文言实词你是如何理解的?\n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n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2、冀得一归觐“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字形(一)思考:下列文言实词有什么特点\n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一、字形分析法\n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有关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有关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有关禾--皿--宀--贝--纟--求--隹(zhuī)--歹--月--目---兵器动物人的行为五谷金钱死亡器具丝麻肉房舍毛皮眼鸟雀\n1、“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百世矣”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3、迨诸父异爨。4、“彀士十万人”(脚后跟)(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灶台,烧火煮饭)学以致用:(弓箭手)\n高考链接(2008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B、吏误收访(人名),访奋击收者收留C、访(人名)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D、访(人名)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答案:c:振:赈济;收:收押,收监;悦服:心悦诚服\n“见”通“现”:出现“要”通“邀”:邀请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倍”通“背”:违背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字音(二)思考:\n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语境。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二、通假推断法\n1、卒然临之而不惊2、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通“猝”,突然学以致用:通“纵”,纵容通“促”,催促\n(更加,越来越)(疲劳)1.追亡逐北(败逃者,逃亡的人)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三)思考:结构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享受)5.通五经,贯六艺(贯通)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n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三、结构观察法\n学以致用:1、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2、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3、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腰里佩着通“疲”,疲乏,疲劳慎,谨慎(被)任用\n1、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来难,臣以为不难。2、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3、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学以致用:(帝王)(不喝水)(年幼)\n(2006年湖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徒高谈虚论徒:只是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堪:胜任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高考链接解析:C项“纠”与“劾”进义对举,当为同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答案:C\n1、势拔五岳掩赤城(四)思考:2.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胜:能承受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超出B迁移\n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四、知识迁移法\n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2、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试一试:(踩、踏)(饶恕)3、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董)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06江苏卷)B.吾属将责之偿责:谴责。(要求)\n试试看:【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解析:“堪”字联系成语“狼狈不堪”,可推知为“忍受”义;“袖”字联系成语“袖手旁观”,可推知为“藏在袖里”之义;“拜”字联系熟语“封侯拜相”,可推知为“授职”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解释错误;“少”字联系成语“少安毋躁”,可推知为“稍微”义。答案:C\n(五)想想看:语境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绐(dài):欺骗\n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五、借助语境法\n试一试:杨砺,字汝砺。……父丧,绝水浆数日。服除,以禄不足养母,闲居无仕进意,乡旧移书敦谕,砺乃赴官。岁余,又以母疾弃官。开宝九年,入迁光禄寺丞。丁内艰,(后)起就职。《宋史·列传第四十六》艰:父母的丧事\n(六)思考:1、沛公军霸上。2、范增数目项王。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4、左右欲刃相如。军:驻扎目:使眼色水:游水刃:用刀杀\n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六、语法分析法\n1、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海瑞)至,黝之。2、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3、拜住(人名)袖其疏入谏试一试:漆成红色;漆成黑色整理藏在袖子里\n【例】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要:关键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责:需要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询:询问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资:资财解析:A项“要”字作主语,当为名词;B项“责”作谓语,当为动词;C项“询”作谓语,当为动词;D项“资”支配“生”,当为动词,不是名词,可以断定解释错误。“资”当解作“供给”,如“固大王资余兵”答案:D\n一、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二、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三、结构观察法(相反、相近)四、知识迁移法(成语、教材)五、借助语境法(上下文)方法小结六、语法分析法(句子成分)\n1、复之以掌、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3、抚军亦厚赉成名。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5、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