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7页

  • 42.00 KB
  • 2022-08-25 发布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阅读《伤仲永》,回答下面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①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②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___③复到舅家_________________④父异焉_________________2、我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余闻之/也久。D、父/利其然也。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仲永自幼天资过人的具体表现有两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发生_________________和“又七年,泯然众人矣。”的变化,变得“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5、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我眼中的方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①第一段着重描写方仲永的神奇有什么作用?本文给我们怎样的教育和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成语和典故必须不相同。 有关勤奋好学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孙权劝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课内阅读理解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文学常识填空。《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n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3)蒙辞以军中多务()(4)及鲁肃过寻阳()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三.阅读《孙权劝学》和《炳烛夜谈》完成下列各题。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1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2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3行乎?”平公“善哉!”。【注释】1炳烛:点烛。2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3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下面句子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D游于是乎此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A恐已暮矣()B盲臣安敢戏君乎()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D及鲁肅过寻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n(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不超过五个字)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刑天舞干戚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①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操②干戚③以舞。【注释】①葬:埋②操:手持,拿着③干戚:干,盾;戚,斧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①发鸠之山②,其上多柘木③,有鸟焉,其状④如乌⑤,文首⑥,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⑦。是⑧炎帝之少女⑨,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⑩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注释】1、曰:叫作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3、拓木:拓树,桑树的一种4、状:形状5、乌:乌鸦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7、其鸣自詨(读作“萧”或“叫”):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8、是:这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10、堙(音同“因”):填塞【检测】1.解释下列词语。状:_____赤足:_____溺:_____为:____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3.这个故事,与"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4.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5."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①誓鸟:②冤禽:③志鸟: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帝断其首()2.乃以乳为目()3.文首,白喙()4.以堙于东海()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n(1)操干戚以舞。(2)女娃游亍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的一项是()a葬之常样之山b不能称前时之闻c常衔西山之木石d于厅事之东北角答案1、①隶属,属于 ②有人  ③又、再  ④感到奇怪2、C3、①从此(人们)指定物体让(仲永)作诗,他就能立马写好。 ②(仲永的父亲)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乡里人,不让(仲永)学习。4、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方父是一个目光短浅,唯利是图的人.我最想对他说:“略”。(合情又合理,语言通顺即可)6、①一个人的天资再好,如果不重视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②有关勤奋好学的成语:《伟编三绝》、《闻鸡起舞》《凿壁借光》等\n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江泌伴月读书》、《苏秦刺骨》。《范仲淹划齑而食》等。《孙权劝学》答案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1.C2。A。迟,晚B。怎么C。再次,重新D。等到,到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4.年纪大事务多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答案】1.形状,红,淹死,称为2.写少女变鸟决心填海的故事.3.个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奋斗的结束.4.人死化鸟,只是一种幻想,但故事所表现出来的死而不屈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5."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志鸟",是说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6、斩断作为通“纹”,有花纹的填7、(1)操干戚以舞:拿着干戚挥舞(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女娃在东海游泳,淹死在里面,死后化为精卫。8、a【译文】刑天与天帝(黄帝)争夺神位宝座。二者相斗,帝砍断刑天首级,并把他葬于常羊之山。但刑天魂魄不灭,竟把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手执干戈,拿着盾和斧向天挥舞不止。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被海水淹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链接1】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刑天是炎帝的战将,武艺高强,勇猛善战。在炎黄帝战争中贡献非常。炎帝在阪泉战败,退居于南方,刑天不甘心,他联合蚩尤部落对抗黄帝。蚩尤兵败被杀,刑天也被黄帝斩下头颅。“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乃出于东周的《山海经.海外西经》。话说刑天与天帝(黄帝)争夺神位宝座。二者相斗,帝终断刑天首级,并把他葬于常羊之山。但刑天魂魄不灭,竟以乳为目、脐为口,手执干戈漫舞。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有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类(有的版本是“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链接2】\n《山海经》共十八篇,作者不详,各篇写作时代也没有定论,大约是晚周的书,秦、汉人的增补。内容主要记述古代民间传说的地理知识,每写完一山一水,多记其中许多怪异的草木鸟兽虫鱼以及部族、祭祀、巫医等,内含不少神话和传说。本文写炎帝的小女儿在海里淹死之后,化为小鸟,衔木石填海不止,表现了百折不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反映了上古人民征服大海的坚忍精神和宏伟志愿,精卫,鸟名。又名誓鸟、冤禽、志鸟、帝女雀\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