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C——文言文之一词多义专题导入(尝试探幽发微)(2分钟)下列句子中的“所以”的意义各有怎样的意义?(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吾知所以距子也。(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5)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答案:(1)用来。(2)……的方法。(3)用来。(4)……的原因。(5)……的原因。(文言文中的“所以”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不表因果关系)知识典例(把握黄金内容)(18分钟)一、考点梳理推断多义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释义正确与否。一词多义是最常见的一种文言现象,也是每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最重要的一个考查点。推断多义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含义,需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比如“爪牙”,区分本义与比喻义。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的“爪牙”即为本义。文言文中的比喻义即喻武臣、重臣。如“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假借义,即是指借用作另一个同音词的意义,在复习中要积累通假字。如“畔”通“叛”,背叛意。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特别提醒】古代汉语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复习时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指“男性的配偶”,而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其他如“地方”“指示”“前进”“祖父”“以为”等等,这些现代汉语中明显的双音词(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一般却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二、典例训练训练1:与课文的联系(明确课外文言文知识点的考查其实考课内)训练2:一词多义释义(一词多义必须结合原文检测其义是否正确)陈公弼传苏轼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n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训练一:课文延伸练习1、交通权贵(勾结)例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例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2、肆为奸利(放肆)例1: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放肆)例2: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放肆)3、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处置)例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去。(放弃)例2: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放置)例3:顾视无可置者。(安放)4、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粥:卖;易:轻视)例1:君子虽贫,不粥祭器。(同“鬻”,卖)例2: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轻视)例3: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容易)5、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勒令)例1: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刻)例2: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刻石记功)例3:悬崖勒马(约束)6、甲不能戢士(约束)例: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止息,禁止)7、正民坐免(因为)例: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8、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蠲免)例: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同上)9、贷而流之(宽恕)例:严惩不贷(宽恕,赦免)10、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比较】1、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用于时,指出仕)2、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退休的婉转说法)3、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退休的婉转说法)训练二:一词多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县大耸耸:震惊。\nB.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C.甲不能戢士戢:约束。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蠲:免除。答案:B。易,动词,据上下文,应解释为“轻视,看不起”。解析:原文中“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易”解释为“更换”是错误的。“更换”是“易”的基本义,是望文生义之解。如果以“更换”义代入原句中,连接起来,句子也不通顺。2、翻译句子: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解析】关键词“勒”,一词多义。其义有“铭刻”、“约束”、“勒令”等,选择怎样的解释,需根据句意来判断。译文:(陈公弼)拆毁几百处滥建的祠堂,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三、巩固练习:(山东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日:“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日:“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候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支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日:“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泰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B.会天疾风会:适逢C.犯风而罢虞人犯:冒着D.过而击之也过:经过【解析】选D。过:错误。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整理,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合理推断。本题中涉及的四个实词均为多义词,解答时要根据语境和文言语法推断,如“期”在古汉语中主要作名词和动词。其主要义项如下:名词:时限,期限,时日,日期。动词:约定,约会;期望,要求;及,到。根据语境,“期”后面是数量词组,表示时间的长短,相当于名词,故“期”从语法角度讲应为动词。同理可以推断出“会”“犯”的释义。而D项中的“过”,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形容词,过分;名词:过错,错误,经历,过程。量词,次、遍。动词:经过,超过,胜过;犯错误;失去;拜访;过去。\n如此众多的义项该如何选择呢?就用推断法。语境中有“击之”,而“过”和“击之”之间靠虚词“而”连接在一起,“击之”为动宾短语,又因句中“而”是表修饰的,因此,“过”在这里做“击”的状语,可见,句中释义“经过”是不正确的。强化练习(学会举一反三)(15分钟)一、(江西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别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术者谈五行③,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母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魏子日: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注】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数:多次,屡次B.事连吾侪吾侪:我辈C.能偿者捐其息捐:舍弃D.贫者立券还之立:订立【解析】选D。此处“立”应为“立即”的意思。本题考查对重要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常用的方法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常见的推断方法有: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邻字帮助法、成语对应法、古今比照法、代入检验法,比较推断法、修辞推断法、归纳推断法、通假推断法、字形推断法。D项原文在第四段:“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据本题C项“捐”为“舍弃”意,D项“立”就应当是“立即”之意,而不能是“订立”的意思。这一段是说,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将到之时,他摆下酒宴,把他购置的田地屋舍的主人一起召来,说:“我以往买你们的田地屋舍,你们心中愿意吗?价格没有吃亏吧?”想要赎回的人按照当初契约的价格,价格不公道的,拿现金追补。又把向他借贷的人一起召来说:“你们借贷了资金若干,本息若干了。”如果有人能偿还,不要他们还利息;如果是贫困的人,立即把借据给他们(不要他们偿还了),并且说:“不要让我的子孙为追索借贷让你们受苦了!”二、重庆高考题江公皋传[清]蓝千秋\n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勅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思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曰:“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曰:“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通“趋”,前往C.使者采木且及柳且:将要D.公仰视木顾使者曰顾:回头看答案:B。解析:趣,催促。回归语境理解,上文里有“饷不继”的文字,下文里有“饷应期至”的文字,结合上下文,趣,当理解为“催促”意。2、翻译: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解析:注意“迫”、“抚”、“走”、“藉”的翻译。答案: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回顾小结(吾日三省吾身)(5分钟)一、本节课所讲的文言实词运用有哪些知识点,我有哪些应对的策略?二、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n三、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