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C——文言文阅读延伸题解答指导课堂导入(自由地说出你的看法吧)(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文言文,体会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或者文章的主题,看看这些古人的思想在历经千百年以后,对我们现在的社会或者生活还有没有指导意义。让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可以适当给学生做引导,把文章信息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结合起来)例题:《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到生活中如何面对外界事物以及自己的内心。《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变化。《阿房宫赋》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的兴衰总是惊人的相似,不吸取从前的教训,往往会使我们陷入同样的困境。知识典例(走近阅读延伸)(20分钟)【考点扫描】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2.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3.命题趋势:2013年北京市高考说明中明确表示,北京卷独有的阅读延伸题将由往年的2道题20分缩减为1道题12分,由上述调整而产生的8分富余分数将调整至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部分。阅读延伸与一般的阅读理解类习题有什么不同呢?一般阅读理解类习题答案常常在文中,解题关键在于搜索、筛选、整合。阅读延伸题延伸题既要紧扣文本,又要借助平时积累:懂得哲学,才能从哲学高度探究;懂得审美理论,才能从审美的角度探究;了解时代和社会,才能联系背景探究。也就是说,阅读延伸题的综合性更强,兼顾了阅读理解、积累体验、拓展迁移、探究发现、合理表达等哦方面多层次能力要求。(阅读延伸题从字面上看即可分为阅读和延伸两个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阅读延伸题所考查到的学生能力层级和范围,来让学生对阅读延伸题形成正确的认识,以帮助教学。)【解答指导】方法与步骤:1.句意理解是否准确是入题的关键;\n2.拓展举例是否恰当、分析说理是否深入是升格的关键;3.语言表达是否完整、有条理、简洁明了、通畅是得分的保证。(强调:准确理解是探究的起点;拓展说理是探究的关键;合理表达是探究的呈现。)答题要求:高度关注题干中的具体要求,要答即所问;观点明确,持之有据;恰切分析,言之成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典例解读】[一]理解感悟类:例一:原文: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题目:第二段中“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的意思是什么?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对孙叔敖智慧的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在这里老师不要直接出示答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原文、审题,确立自己的答题思路,并口述给老师。之后老师出示答案,并让学生从答案中分析答题步骤,进而形成一定认识。)答案示例:这句话意思是孙的智慧在于知道不把一般人所认为有利的事当作有利之事。(解释句意)//我认为他看到了更长远的利益而放弃了眼前的诱惑,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其是否有眼光。(表明观点)//生活中处处都需要这种智慧,从学生忍住玩乐的欲望而静心学习到一个企业不惜成本收回有缺陷的产品以追求信誉,到一个国家为不受制于人,拒绝外国援助而自力更生,这都体现了选择更长远利益的智慧与胆魄。(举例,联系实际)//只有那些能够不追风随众,能看到更有价值选择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分析提升)//所以,我认为目光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我欣赏孙叔敖的这种智慧。(回扣观点)例二:题目:结合原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这句话的理解。(200字左右。(10分)答案示例:(1)韩愈有言,“术业有专攻”,人非圣贤,数能有各项皆精之本领。入所精业才是成功之道。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态度。他没有“疲神于不急之务”的盲目,更没有“使力于无益之为”的无用,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诺基亚决然舍弃了其他副业,专攻于手机为其敲开国际之门,鲁迅毅然弃医投身文学,为其在历史上谱写了多彩华章。抛开障目的一叶,让入其所精的专注成为前进路上的指航灯。(2)认真钻研自己精通的本职工作,不把精力浪费在其它次要的事上。不花费力气干没有益处的事情,我认为这是做事的成功条件。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分主次,不懂得集中精力攻克最重要的事情,正邪好恶不分,甚至把大量精力耗费在与本职毫无关系的琐碎小事上。我们必须会像盲者所说:利害不审、倒行逆施,最终腐败堕落而不自拔,所以只有分清是非,投入精力做正义的本分事,才是问鼎人生成功的关键。\n(例二的讲解步骤同例一。)理解感悟类阅读延伸题解答步骤:(1)翻译句子;(2)表明观点;(3)阐释理由;(4)联系实际;(5)归纳总结。此外,一定要树立表达意识,晓畅凝练的表达能为答案增色不少。[二]鉴赏评价类例一:题目:在农山之上,子路、子贡和颜渊各言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作出评价。(200字左右)(10分)优秀答案示例:(1)子路之志是于战争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杀敌斩将,以一当十。勇哉!(确定角度)//我认为从子路勇气中显露出来的,是他在祖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民族兴亡之重任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表明观点)//华夏民族正是从不缺少子路这样的勇者才得以在五千年来内忧外患不断中茁壮成长自立于世界的舞台之上。岳飞战场上的横刀立马让敌人闻风丧胆再不敢轻易进犯中原,戚家军钢铁之师的舍身抗敌让百姓安居乐业。(举例分析)//可见子路之勇非匹夫之勇,乃是勇于承担的爱国爱民精神的体现。(回扣观点)(10分)例二:题目:《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10分)优秀答案示例:(1)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寄情山水,感叹“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的“不亦鄙哉”,这是在无奈之下对自己过去最真诚最直白的反思,也是寻求精神升华、自我审视的悟道之举。(看法)//古往今来,苏舜钦们不胜枚举,没有了官场名利的争夺,没有了纷扰世俗的烦恼,那些寄居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本我会在山水中苏醒,他们会真正的拷问自己的灵魂,去探求人生的意义。苏子面对江波浩淼感叹“物与我皆无尽”,这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与超脱。(有理有据地分析)//因此,失意而转向山水并非坏事,它让文人们活的更洒脱,更快乐。(表达完整,有条理)(10分)鉴赏评价类阅读延伸题解答步骤:(1)准确理解题意;(2)确定评价角度;(3)明确观点;(4)联系古今例子,适当拓展;(5)总结观点。强化练习(熟能生巧)(10分钟)一、(10年北京卷)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③。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n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③直:价值,价钱第二大题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念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答案示例】示例1:宋清确是一个不计眼前小利从而得到长远益处之人。宋清遇不持钱而求药之人,都给予好的药材,年终见不能得到清偿便焚券,这表明清不将眼前卖药所得的利益看得过重。因为他知道长远以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从而得到很大的收益,而事实果真如此。反观现实,从“三聚氰胺”到“病死猪肉”,从“纸馅包子”到“地沟油”,现在的商人着眼于眼前蝇头小利,甚至做出危害人民健康的事来,触碰到法律底线,其实质是断了自己长远发展的路。故“取利远,远故大”,确实值得当今经商之人学习。示例2:宋清善待采药人和买药人,并把堆积如山的债券付之一炬;宋清卖药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得势或是失势,结果声名远播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现在有的人奉行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处世哲学,不论是做生意或是结交朋友,总是见财起意,见利忘义,没有长远的眼光,甚至为了蝇头小利钩心斗角,多年的朋友、亲人为此反目,闹得家务宁日,友不敢信任。这样做,其实就是鼠目寸光的表现,是最为愚妄的。二、(2012年海淀区一模)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幽姿劲质,凌轹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坚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谓贤友朋也。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弃。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取材于元戴良《爱菊说》)阅读延伸题:文中“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句表现了骆先生处世之道,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处世之道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要点:从文中举例恰当(1分)\n概括说明骆先生的处世之道(2分)谈看法观点鲜明(可正可反或正反结合)(2分)分析言之成理(可举例分析,也可说理分析;以例代析、说理分析不到位酌情扣分)(3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2分)。答案示例:骆先生不与世俗结邻,只以菊为友,如文中所言,行于圃中,观菊而知人格之修,以菊为镜以自明,不降己志,不苟且于世俗,这正是所谓“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的处世之姿。我认为,这种处世之道正是修品德、正身形之法。就如陶渊明隐于南山之下,悠然以寄傲,从而得保士之风骨与清高之德;又如管宁,大隐隐于市,割席以绝俗,然后得千古高尚之名。不与世俗为流,方能摆脱世俗浊流的迷障和牵扯,从而得以静心息躁以观己,为自己清净心灵,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世俗之外,清净之景颇多,古人也能从中探得一二哲理,明身自好。所以说这种处世态度是修身妙法。三、(2012年朝阳区二模)王适,好读者,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得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诫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士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平生告者,即遣使钩致。君曰:“狂予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其妻上谷候高处士之女。高固奇士,自方太师,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之。得一卷书粗若文书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遂得女。(取材于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第二大题文言文中的王适非常自信,行事张扬高调,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对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要点:从文中举例恰当(4分)合情合理满分;结合现实4分观点1分阐发3分;语言表达2分字数不够酌情扣分。四、(2011年海淀二模)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肃对曰:“\n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之变。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自鲁阳至于京洛,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羁远,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然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为言。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取材于《魏书·王肃传》)我国史传文学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强调对历史人物应客观如实地记录,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你读过的史传作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苏武传》等),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解析:能结合文中内容谈理解,3分;能结合作品谈理解并有所认识,4分;语言通顺,3分解析:1、太史公著《史记》能做到客观如实。如他写项羽,既有《项羽本纪》中的英雄气概与胆略,又有《鸿门宴》中不理范增忠言的缺乏政治远见。2、如《陈涉世家》中描写他“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远大抱负,“篝火孤鸣”的智慧计策,却不隐瞒他管理失当致使军心动摇、起义覆没的败绩。3、司马迁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既写出了霍去病征战匈奴,英勇杀敌的辉煌战绩,又毫不避讳的他生活奢侈,不能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缺点。4、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既有廉颇心胸狭隘的“恶”,又有痛改前非之“美”。优秀答案示例:我国史传文学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在对历史人物客观如实的记录同时,留给后人的是科学性、客观性强的资料,更是对所记之人和日后读者的尊重和责任。《王肃传》中作者在记述王肃“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等这些正面形象同时,也如实客观的记下他“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等瑕疵。《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在听到蔺言前后的表现:由心胸狭隘到负荆请罪的转变,一正一反,如实记录。《王》与《廉》中对人物正面与反面形象的如实记录,不仅不会让读者感到枯燥,反而使所记之人形象更为生动立体,可感可知,让读者享有了解真实历史及人物的权利和客观评价历史及人物的权利。五、(2010年西城一模)(选做)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①者欲藉之收觉华岛,渐图河西。上其议于朝,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已而,文龙卒无成。魏忠贤②用事,道周拂衣归。崇祯元年,起原官。明年,辽督袁崇焕杀毛文龙。道周固策文龙不足恃,至是,独抚膺谓关门之祸自此始。无何,后金兵大入,薄京师。帝震怒,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崇焕言由阁臣钱龙锡。狱具,龙锡当死,道周闻之,叹曰:“安可使主有杀辅臣名!”上疏救之。疏入,上大怒,降旨切责。道周不挫,复疏言:“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一当荷戈,燎原扑火,此臣所大愿也。”上益怒,竞削籍。然龙锡亦竟减死。九年擢右中允。时首辅温体仁以为灾眚兵戈,皆群郡邑无状所致,非重治无以惩,屡起大狱。而上以为能,益信之。道周上言:“天下神器,为之有道,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龌龊琐人,何足共图大计乎?”体仁衔之。既负重名,天下望以为相。是时杨嗣昌夺情③,用为兵部尚书;而宣大总督卢象升丁艰④\n,嗣荐陈新甲代之,亦自丧中起复。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縗从事,贻后世笑,慨然思论之。上竞相嗣昌,道周不与焉。上素知道周学行,以其性偏执,非救时相。十七年,北都陷。唐王用为吏部尚书,郑芝龙跋扈,道周引祖制抑之。有隙,自请出驻广信,芝龙龁之,无兵无饷,兵溃被执,至南京死焉。【注】①关:指山海关。②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③夺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④丁艰:古代称遭遇父母之丧为丁艰,也称丁忧。文言文中,明崇祯帝认为黄道周“性偏执”,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清乾隆帝却认为黄道周“立朝守正”,是“一代完人”。根据原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黄道周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答案示例】 1.我认为黄道周虽然偏执,但却是“一代完人”。这种偏执是一种信念和不懈的意志,是一个成功者不可或缺的。卡梅隆,众所周知,是电影界的暴君。他性格执拗张狂,不惜自己和演员的身体也要拍出最好的效果。甚至用自杀威胁公司按自己的计划进行拍摄,以至于演员都表示决不再和卡梅隆合作了。但正是这种偏执,近乎于疯狂的执拗带来了《泰坦尼克号》《阿凡达》这种旷世杰作。因此,黄道周身为朝臣,性格耿直,直言不讳,这种执著才能真正为治国所需。守卫正道,黄道周不失为“一代完人”。 2.我认为黄道周确是个立朝守正之人,并谈不上偏执。从文中看,他在翰林院时大胆地讽喻养尊处优的官员,对崇祯帝的用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尽管在当时崇祯认为他有些偏执,但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当人们再次审视这段历史时,无不为黄道周的果断以及为朝廷做出的贡献而赞叹。就像马寅初先生刚刚发表《新人口论》时,几乎没有人支持他的观点,他还为此遭到批斗、围攻。而如今,当人们像乾隆帝追忆黄道周一样将目光投向马寅初时,发现了他为国家做出的伟绩,也为他带来了超越时空的赞誉。六、(2011年海淀一模)(选做)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仓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迁集贤校理,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曰:“知之。”帝曰:“何如?”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一使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取材于《宋史·沈括传》)[注]解:解州,地名。第二大题文言文《沈括传》中说“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其中“究本末”\n既指要探究事情的原委,也指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请结合文中的一个事例,说说你对“不究本末,几误国事”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能结合文中事例谈出对“不究本末,几误国事”的正确理解,4分;能联系实际谈启示,4分;语言通顺,2分)答案示例:“不究本末,几误国事”指没探究清楚,抓住问题的关键,几乎耽误了国家大事。如文中国家征用民车,本想立国,但未抓住战车的关键是轻,轻才能便捷,而民车较重,不能做战车,劳民伤财,有害于国事。(理解、例子、做法、分析)//我认为做事要先清除原委,抓住关键才能成功,也显示出高效行事的智慧。大跃进时期,人们过于激情而缺乏理智,不探清提高产量的关键是改进种植方法,而一味宣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结果“不究本末”,导致了国家经济衰退。(启示、例子、做法、分析)//总之,探清原委,抓住关键,才能彰显智慧,获得成功。回顾小结(吾日三省吾身)(5分钟)一、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二、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