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0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C——文言文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专题导入(思维导图)(5分钟)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记忆、学习方法之一,一个完美的思维导图充分体现出对信息的高度归纳概括,条理清晰的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学习能力。知识典例(能力大冶炼)(10分钟)——阅读\n考点分析阅读以考查精读能力为主,主要考查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优秀诗文记诵积累以及课外名著阅读也属于考查范围。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着重考查学生对各种语言材料的感受、理解、分析、欣赏、评价和探究的能力。优秀诗文记诵积累的考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础,并参照我省使用教材情况。课外名著阅读考查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我省教学一线的实际。——古诗文阅读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读节奏。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题型示例了解常见的与现在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用现在汉语准确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欣赏诗文典型的形象特点和鲜明的语言特征以及常见的表达技巧。(结合陕西省最新考试说明中相关考点的阐释,让学生学习起来知根知底,有的放矢。)例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例2.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例3.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答:敢于直谏,耿直无私,胆魄过人。例4.[甲][乙]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答:任何创作都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
(结合此考点的题型,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能力为具体题型。)技巧点拨一、归纳内容要点1.“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1)、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2)、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3)、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2.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的方法①“去粗取精”法即要紧扣材料中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②综合句意法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重点段(句),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公因式”,由面而点,概括出内容要点。③整体透视法有些文章(特别是写景抒情类的文章)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这时就必须宏观全文,联系主旨,归纳出要点。二、概括中心思想1.“概括中心思想”包含两层含义:(1)论述了什么内容(指论述的中心或中心论点);\n(2)作者的基本观点,对文章的价值判断。2.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的方法要准确地分析、归纳中心思想,首先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抓住各部分里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应遵循从文内到文外由客观到主观的原则,可采用以下方法:①抓关键部位如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眼等。②综合层意和内容要点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思想,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最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方法。③结合文体特点运用文体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确立归纳的着眼点和归结点,记叙文应看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精神、人格;抒情文应看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议论文就看文章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表明了什么观点;说明文应看说明了什么,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有何作用。④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状况,作品产生背景,甚至与文章运用的材料相关的一些情况温馨小提示: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意识,做到“胸有全局”。2、必须防止任意“拔高”把文中没有的意义强加给作者,或概括不到位贬低了文章的价值。(文言文的信息筛选在把整篇文章读懂后与现代文阅读理解信息筛选无异。)强化练习(宝剑出炉中)(20分钟)一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一22题。(8分)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选自《韩诗外传》)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选作)A其母笞之(用鞭、杖或竹板打)B同行者皆弃老弱走(逃跑)C遂得免害(于是)D杀之不义(指代母亲)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选作)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22.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参考答案:20.D21.以前挨揍非常疼,今天母亲老了,没劲了,不能打疼我了,因为这个我哭。22.伯瑜的孝体现在为母亲的年迈和自己惹母亲生气而伤心落泪。司马芝的孝体现在遇贼时宁愿自己死亡也不愿丢下母亲,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拜托山贼。二隆中对(节选)(9分)\n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7.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选作)(A)利尽南海(物资)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锋利)(B)国险而民附(国都)此用武之国(地方)(C)贤能为之用(他)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助词,无义)(D)挟天子而令诸侯(表示承接关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表示转折关系)18.句子翻译(2分)(选作)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9.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①曹操: ②孙权:③荆州、益州: ④诸戎、夷越: 20.“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参考答案:18略19此诚不可与争锋可以为援夺取、占领和、抚20示例:选用贤能体恤百姓加强民族团结改善睦邻关系对内革新政治等(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3分)三[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选作)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8.翻译下列句子。(4分)(选作)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②宜尔子孙承承兮。\n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参考答案:7.答案:①相约同行。期,约定。②退休回家。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2分。8.答案: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评分:共4分。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评分:共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四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选作)①沿溯阻绝。绝:②或王命急宣。或:③不以疾也。疾: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选作)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8.[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9.[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6.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7.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n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五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②责:通“债”,债券。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选作)A..使人属孟尝君属:通“嘱”,告诉B.以何市而反市:买C.孟尝君怪其疾也怪:责怪D.狗马实外厩实:充满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选作)(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3分)译文:(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3分)译文:5.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4分)答:参考答案:3、(2分)C(怪:对……感到奇怪)4、(6分)(1)(3分)孟尝君派人供给冯谖母亲吃用(的东西),不使她感到缺失。(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给\n”“乏”的意思各计1分)5、(4分)(1)感谢孟尝君的知遇之恩;(2)替孟尝君树立形象,获得民心。(每一点计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回顾小结(回归再锻造)(5分钟)一、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的题型和技巧方法有哪些?二、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三、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