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2-08-25 发布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文言文体验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文言文体验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论文-->第一章绪论我国自2000\n年以来,为实现教育的跨时代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各项措施,诸如建设校园网、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培训教师等等。近些年我们也看到信息技术和语文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各大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调整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技术上。语文当中的文言文教学是重中之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完成对它的教学具有一定意义。文言文的内容距离我们甚是遥远,即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我们理解,但是如果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整个过程,对于整篇文言文的理解必然会上升一个高度。在理论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到位,同时也会更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实践上,教师真真正正让学生亲自融入情境之中,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目前,我国和西方对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方面都有很多的研究,学者对于单纯的体验式学习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当然,本文在当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还要多多借鉴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体验式学习等研究,通过对文言文和高中生的特征分析,总结和设计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文言文体验式学习的新模式。以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得到很大的进步。.......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让.皮亚杰(J.Piaget)第一个提出来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是其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假设,它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境而进行再创造,因此建构主义并不认为教师是权威。学习者个人的世界都是由他们自己的思维构建的。[16]建构主义要求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该理论意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源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通过自己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获得。我把H\n市第八中学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级为控制组,实验组的授课方式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体验式学习。这个新型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构建知识体系,自己动手主动探索,从而构建出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可见在实验的各个环节,建构主义都在发挥它的作用。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生命哲学兴起于20世纪,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柏格森等人。他们认为个体生命是整个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他们时刻处于运动之中,他们在运动中处于活跃的状态,以一种自由的方式创造生命,丰富生命的意义。[18]虽然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对于生命哲学的定义不同,但是他们对于生命的整体认知是一致的。他们不再只注重文本的的存在也注重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开始考虑人生的意义何在。人们意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对于社会和人类群体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个体生命不断永恒地运动发展才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积极发展,人类在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同时挖掘出生命的本质意义。\n西方体验理论认为,体验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和生命是相互作用的。正如杜威所强调的经验与自然的统一。[19]人类在精神上通过体验感知事物的存在、移动和消逝,从而形成对人生的认识,促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人类也通过物质体验了解生命的意义,繁衍生息,创造人类社会。第三章研究的相关概述..................10一、相关概念概述..................10二、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11第四章信息技术环境下文言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设计........17一、过程设计的原则..........17二、构建过程模式............18第五章信息技术环境下文言文体验式学习的实践研究................28一、实验的基本情况.......28二、实验案例的实施过程............29三、实验结果分析.........-40第五章信息技术环境下文言文体验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一、实验的基本情况\n本研究是参考了新课改的要求及目前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而进行的实践。我国从2000年就积极倡导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同时我国为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及政策。新课改和语文教学目标也一再强调教师和学生要转变传统观念,要具有符合新时代的信息素养和能力。通过访谈部分教师和学生,我发现目前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而且课堂上下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也很有限。进行该实验的目的就在于此,我构建了针对此情况的新型教学模式即信息技术环境下文言文的体验式学习,通过实验以期了解该模式教学的效果到底如何,是否适合目前高中生的文言文学习。我做这个实验更深层的目的则在于期望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整体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从此不再让“枯燥难懂”四个字成为学生心中唯一对文言文的评价。二、实验案例的实施过程本实验采用的是前测——\n后测非对等控制组的实验方法,在这两个班级中高一(4)班为实验组,高一(3)班为控制组。高一(3)班作为控制组依然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主要指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文言文教学,当然偶尔可能会使用下信息技术手段。控制组的教学步为:一:导入新课;二:讲解新课知识点;三:总结巩固新课知识点;四:布置课后作业;五:讲解相关习题。这种教学方式主要还教师在做学生在听,整个过程类似接受式地学习,大部分知识点是由教师告诉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获得的,这样学生还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他们依然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在控制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是围绕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控制组的教学依然是教师面对全体学生的一致教学,可能偶尔使用下信息技术手段,整个教学过程中也会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只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数受限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教师通过讲解习题或是复习再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第六章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实验的研究,高中生在学习文言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技术环境下文言文体验式学习使高中生学习文言文以往的状况发生了变化。\n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希望学生不仅仅能够阅读简单的文言文,还要借助学习工具掌握文言文的字词和句意。并且在阅读类似文言文时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文言文语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知晓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文言文知识和阅读技巧还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发扬光大。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文言文的发展具有悠长的历史,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精神资源是无限丰富的,它的字词,句式都和现代说话的方式还有语法的运用有很大区别。加之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讲课氛围略显枯燥,这使得学生对本就难以理解的文言文更加望而却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