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6.26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文言虚词讲析第三讲\n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跟“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例释: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例释: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释: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何\n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何\n(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多么”。例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释: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n【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例释: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必】译为“为什么一定要”,表示反问语气。例释:《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例释:《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例释: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何\n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何”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君何以知燕王?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B①豫州今欲何至?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①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D①徐公何能及君也?②吾欲之南海,何如?【答案:D】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怎么何\n乃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等。\n(一)用作副词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乃\n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④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文言常用虚词(一)用作副词乃\n(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作连词用,表衔接或转折,解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也。《史记·刺客列传》乃\n(三)固定用法【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乃\n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人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文言常用虚词(四)例题示例【答案:C】◎副词,才,就◎副词,竟然,却◎动词,是◎代词,你的乃\n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③且焉置土石?且\n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③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5.表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例释: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且\n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2.暂且,姑且。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且\n【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且\n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②不出,火且尽。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⑥吾今且报府。⑦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A.①④/②③⑥/⑧/⑤⑦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答案:A】①④-----连词,并列②③⑥---副词,将要⑧--连词,表递进⑤⑦---让步且\n(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乎\n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例释: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乎\n(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⑤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乎\n例释: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乎\n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四)示例演示【答案:A】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