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C——传记类文言文涉及的文化常识专题导入(笑一笑,没烦恼)(3分钟)宋代朝廷有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称为“两府”。进入两府的官员,出行时可用清凉伞。有个侍郎官叫刘子仪,三次进入翰林院,想借机提升到两府中做大官,都未能如愿,于是情绪很坏,在家装病。朝廷中同僚相继来看望,向他询问病情,他说:“我的病因是虚热上攻所致。”当时,大臣石中立正好在座,他立刻插话说:“此病只须一服清凉散(伞)马上就好!”在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时,我们遇到过哪些和官职有关的词语呢?知识典例(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吧)(17分钟)一、官吏选拔的术语 1.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它是一种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的制度。 2.荐举、征辟制: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也可叫做察举,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东汉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此外,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3.科举制:创于隋代,发展完备于宋代,衰落于清代,先后绵延1300多年,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要铨选制度。考察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童子等科,各科考试方法和内容各异。明代以后考试程序又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三年一考,由皇帝亲自裁定名次,定一甲前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 4.除此以外,还有军功、郎选、恩荫等途径。二、授官的术语1.举:提拔,任用。例:“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史记·五帝本纪》)2.授:授予官职,任命。例:“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儒效》)3.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拜:用一定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例:“可赠给事中振恤遗孤,以慰存亡。” (颜延之《阳给事诔》)6.起复:官吏守孝未满或降职后重新起用。例:“遭母忧去职,寻起复本任。”(《北齐书·清河王岳传》)三、升官的术语1.擢:由选拔而提升。例:“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明史·海瑞传》)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n3.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例:“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吏。”(《汉书·孔光传》)4.升:官职得到提拔。例:“名因文著,位以才升。”(白居易《祭卢虔文》)5.超迁(擢):破格升官。例:“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四、贬官的术语1.谪、贬:贬官,降职并外放。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2.黜、罢、免、夺:罢免官职。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3.褫:撤职查办。例:“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谢庄《上搜才表》)4.左迁:降职。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五、调动的术语1.徙、迁、转、调:改任官职,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不升不降。例:“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后汉书·张衡列传》)2.量移: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例:“三年随例未量移。”(白居易《自题》)3.出、放:指出京受任。例:“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后汉书·张衡列传》)六、兼职的术语1.领:以本官兼较低职。例:“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后汉书·刘焉列传》)2.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例:“周公摄政,践祚而治。”(《礼记·文王世子》)3.权、行、署:临时代职。例:“兼权殿中侍御史。” (《宋史·李纲列传》)七、到任、离任、休假、行使职权的术语1.新(始)视事:刚刚到任。例:“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汉书·游侠传》)2.下车:官吏初到任。例:“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后汉书·刘宠列传》)3.秩满:官吏任期届满。例:“秩满,造行在所,顾不数见公卿。”(陆游《傅正议墓志铭》)4.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例:“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刘般列传》)5.归田:辞官还乡。例:“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晋书·李密列传》)6.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例:“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列传》)7.休沐、出沐、归沐:官吏例行休假。8用事、听事:执掌政权,处理政务。 八、考核的术语1.铨:衡量官吏的资历和劳绩。例:“府州久勤将吏,依劳铨序。”(《宋书·武帝纪中》)2.课试:考查、考核。例:“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韩非子·亡徵》)3.考绩、考功:考核官吏的政绩。例:“故考绩黜陟,以明褒贬。”(《后汉书·马援列传》)九、官学中的教师(学务官员)、学员名称1.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2.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3.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三国志·吕蒙传》)\n4.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例:“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5.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例:“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促织》)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左忠毅公逸事》)6.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7.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8.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9.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十、和疾病死亡有关的常见词语1、丁忧:遭父母之丧,又叫“丁艰”2、行服:守孝,服丧3、服阙:又叫“除服、服除”,守孝期满,除去丧服4、哀毁:居丧期间,因伤痛过度而伤害身体5、大渐:病危6、寝疾:卧病7、大辟:死刑强化练习(试试身手吧)(15分钟)以下文章选自2009年上海高考题⑴沈周,字启南,长洲人。祖澄,永乐间举人材,(永乐年间被举荐为人材)不就。所居曰西庄,日置酒款宾,人拟之顾仲瑛。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周少从之游,得其指授。(沈周少年时就跟随陈孟贤学习,得到了他的指点教导。)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沈周创作了有一百个韵脚的长诗,上呈给叫做崔恭的巡抚侍郎)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⑵郡守欲荐周贤良,(郡守想要将沈周举荐为贤良人才)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决意隐遁(沈周用《周易》占卜,得到了“遁”卦,所以决心离世隐居)。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①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先后担任巡抚的王恕、彭礼贤都很礼待尊重沈周,想要把他留在自己幕府中,但沈周都以母亲年老为由推辞了。) ⑶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②问曰(过了不久郡守进去觐见吏部官员,吏部官员问道):“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郡守觐见内阁大臣,内阁李东阳说):“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郡守从李东阳处出来,急切地去拜见叫做吴宽的侍郎),问\n“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沈周以母亲年老的原因,终身都不曾远离母亲出外游玩)母年九十九而终,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注】①牣:满。②铨曹:吏部官员。1、该文出现了不少和职官有关的词汇,首先请翻译划线的句子。理解划线句对于正确回答以下题目很重要。2、(高考原题)第③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2分)3、(高考原题)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2分)2、从侧面衬托沈周影响之大和为人宽厚(一点1分)3、沈周厌入官场,素爱山林,欲行孝道。(一点1分)回顾小结(要学会反思哦)(5分钟)一、这节课我学到了哪些以前不懂的词汇意思?二、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三、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