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0 KB
  • 2022-08-25 发布

语文中考文言文(准确划分文言文语句的朗读节奏3星)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C——准确划分文言文语句的朗读节奏专题导入(来做老师的小助手)(5分钟)教室里为什么这么吵闹,原来是位新老师在讲古文《狼》(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里的断句,同学们分成几大阵营啦,老师很为难,快帮老师解解围,说说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同意这一种。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学生意见分为三种:(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学生意见如下:(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参考答案:1、(3)“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第三种停顿因为在“又至”前加以停顿,恰恰强调突出了“又至”这个结果。结合课文,屠户恐惧的不正是这个结果吗?这一停顿,使文中屠夫很害怕的效果全朗读出来了。2、(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句子中“两狼之并驱”是主语,“如故”是谓语,所以停顿应在主谓之间。呵呵,你也犯糊涂啦,文言文中的断句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里面有许多的规律和技巧,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突破这些难点!知识典例(句读玩玩转)(20分钟)一、直击句读1、什么叫句读因为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2、句读的重要性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义也不同。例如:趣味断句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个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样的遗嘱:“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后来老头儿一死,家里就像炸开锅了,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请县老爷给判判。\n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总结,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同时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的古文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3、经典例题,感悟断句,总结方法。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例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例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参考答案: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名词、对话、对称、虚词)例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总分)例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顶真)(请学生总结刚才面对断句时是如何抽丝剥茧,使自己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让学生把方法讨论一下。)二、断句妙计(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归纳。)文言文断句三步走——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3、寻找标志,辅助断句。文言文断句两原则——结构原则\n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如:①“今/天下/三分”(《出师表》)“今”是一个词,“天下”又是一个词,不能把“天下”断开,“今”和“天”不能连读。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是两个词。“中”是其中,“间”是夹杂,两个词不能连读。③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为古今异义词,是“可以凭借”之意,中间应稍作停顿。意义原则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唐贤今人诗赋”是个短语,不能断开。否则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②余闻之也/久。(《伤仲永》)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也”表提顿,按意义应归于前。文言文断句八规律——1.主谓之间要停顿。(注:主语是单音节人称代词此处停顿可忽略不计)如: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城/非不高也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⑦其一/犬坐/于前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如:①必有/得天时者矣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⑤余/尝求/古仁人之心⑥受任/于败军之际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如:①盖/大苏/泛赤壁云②然则/北/通巫峡③夫/环而攻之/而不胜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⑤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⑥已而/夕阳在山⑦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如: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躬耕/于南阳④告之/于帝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如:①是/进亦忧,退亦忧②是/知也③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如: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夫/环而攻之/而不胜\n(以上只是文言句子停顿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朗读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重在“语意”上花功夫,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一定看好题目所要求的划分几处,依意群来标示。)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8.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犬坐于前。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八种方法,而这八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特殊说明:1.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地名人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错误。虞山/王毅叔远甫/刻①虞山是山名。②他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对古代对男子的美称。2.停顿应体现出省略成分: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①今齐地/方千里②今/天下三分4.表时间和方位的词后边也应稍作停顿。三、牛刀小试1、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2、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3、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4、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经过5分钟的练习后,再校对答案。)参考答案:1、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n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2、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3、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4、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介绍的几种方法只是起辅助作用,那么如何决胜中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多加练习,这样正确的断句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强化练习(真枪实弹练一练)(10分钟)(云南省2005年课改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B、王之蔽/甚矣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参考答案:这里A项的主语是“齐国的地方”,谓语是“方圆几千里”,所以这句要在“齐地”后停顿。B项中“蔽”是动词谓语,“甚”是补语,所以在“蔽”后停顿是正确的。C、D两项中“臣之客”与“朝廷之臣”是主语,应在它们后停顿才对。(济南2005年课改题)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余闻之也久。参考答案:这句中“余”是主语,“闻之也久”是谓语,所以要在“余”后停顿。还有《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一句,“屠”是主语,“断”是动词谓语,“其”是宾语,所以在“屠”后停顿是主谓间停顿,“断”后停顿是动宾间停顿,“自后”停顿是状语与中心语间停顿。(常德市2005年中考题).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蜀之鄙/有二僧B.子/何恃而往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D.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参考答案:这里C项“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富者不至”但是“贫者至”,前后语意发生了转折,转折连词“而”前有了停顿,所以这项对了;D、项“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己凭靠着头脑聪明和反映敏捷的天赋但是不努力学习,在语意发生了转折的“而”前停顿才对,所以这项错了。A、B项是主谓间的停顿,是正确的。再如下例(2)就与这里的C句一样,(1)是主谓间的停顿,在“人之为学”后停顿。(重庆北碚2004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n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参考答案:这里意思是,我看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乱了,旗也倒下了,所以追逐他们。我看和望的对象是“他们的车辙怎样”、“他们的旗怎样”,“视其辙乱”与“望其旗靡”这个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间就不能断开,所以A、C两项就错了。“故”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应停顿,因此B项才对。(邵阳市2005年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A.先天下之忧/而忧B.然则/何时而乐耶C、尝求古仁/人之心D.吾/谁与归参考答案:这里的“古仁人”是一个短语,不应分开,所以C项错了,A项是语意转折的停顿,B项是承接上文的连词后停顿,所以这两项对了。D项是主谓间的停顿,也对。(厦门市2005年中考题)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参考答案:这里A项意思是“到了日中”,“日中”是中午的意思,不能分开;B项不是“子骂父”而是“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应在“子”后停顿才对;C项“下车”与“拉他”两个动作间的停顿,对了;D项是老朋友到日暮还没有来,“至暮”不能分开来,这项为错。(重庆2005年中考题)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参考答案:这里“草木之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富贵”都是完整的短语,如果读断读碎,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这里A、C、D三项为错。(福州2005年课改题).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l)虽千里不敢易也(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参考答案:这里(1)项的意思是为了突出强调“即使千里”这么大的地方也不敢换,何况才五百里,所以应在“千里”后停顿才对;(2)项意思是你/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秦王为了威吓唐雎,用“天子之怒”来直接吓唬,那种气势、那种语气可想而知。所以在“公”后停顿一下,“闻”后停顿一下,才能突出强调秦王那种骄横。(山西2005课改题).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参考答案:这里A项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突出“年幼时”,所以在“年幼时”后停顿是对的;B项意思是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强调的是“益慕”,所以在“益慕”后停顿才对,再则,“圣贤之道”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可分开,这项就错了;C项突出强调的是没有鲜嫩、好吃的肉菜,“无”后停顿是对的;D项是突出光彩照人的样子,所以“烨然”后停顿是对的。\n回顾小结(扫描记忆)(5分钟)一、文言文断句三步走、两原则、八规律分别是什么?文言文断句中的特殊说明有哪些?二、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三、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