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24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XX年中考总复习·八(下)文言文练习一、《马说》1、给加点字注音。骈.死()槽枥..()()粟.()外见.()食.马()祗.()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3)骈死于槽枥之间()()....(4)一食或.尽粟一石()(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7)或尽粟一石()..(8)才美不外见.()(9)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4、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①食.之不能尽其材()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③策之不以其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策之不以其道B、以丛草为林C、以至鸟兽木石D、不以善小而不为6、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①才美不外见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__;___通___含义:_____③其真无马邪_____通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①见现显露(或表现)②材才才能;食饲喂③邪耶吗,表疑问]8、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④其真无马邪?9、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④食.之不能尽其材。()()二、《陋室铭》(20XX年各地中考试题)(一)20XX年厦门市: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甲](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17、简答题:(5分)(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20XX年泉州惠安县初中质检: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6、选文的作者是代。(2分)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9、翻译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孔子云:“何陋之有?”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三)2008山东省济宁市: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8—10题(15分)[甲](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8、解释加点词语。(4分)①谈笑有鸿儒()②人不堪其忧()....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0、[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四)2008重庆市: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完成文后9—12题。(15分)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分)(五)河南非课改: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甲](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①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②不堪:无法忍受。16.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二句,极交友之妙境。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口技》1、解释加点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⑵会.宾客大宴()⑶施八尺屏障()⑷众宾团坐()⑸妇拍而呜之()...⑹奋.袖出臂()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3、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4、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5.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A.心情舒畅B.动作舒缓C.舒筋活血6.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A.莫可名状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四.《山市》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加点字注音。青冥.()飞甍.()连亘.()窗扉.()睥睨()()高垣()逾时()倏忽()遂(......)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②历历在目,以亿万计。()......③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④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3.翻译下列句子A.楼五架,窗扉皆洞开。B.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4.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①解释:;②解释:;③解释:;④解释:;⑤解释:。作用:5.“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6.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答:五.《短文两篇》(《活板》、《核舟记》)(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板印书籍()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3.文理有疏密()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5.左手倚一衡木()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诎右臂之船()(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纸灰之类冒之()2.有布衣毕升()...3.不以木为之者.()4.尝.贻.余核舟一()()5.神情与苏、黄不属()6.细若纹足,钩画了了()...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8.其两膝相比.者()9.其船背稍夷()10.约八分有奇()..(三)一词多义。1.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2.以纸帖之()每字为一帖()..3.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4.不以木为之者()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六.《送东阳马生序》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同舍生皆被绮绣()(2)与之论辨()2.加点词语解释(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5)余幼时即嗜.学()(6)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7)以衾拥覆()(8)主人日再食()(9)非天质之卑()...(10)以乡人子谒.余()(11)言和而色夷.()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9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2)以.中有足乐者()(1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翻译下列语句(1)俯身倾耳以请。(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七.《送东阳马生序》各地中考题(一)(厦门)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甲]余幼时即嗜学⋯⋯余因得遍观群书。(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①②③④[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⑤⑥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⑦⑧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③弗之怠.()④家贫无资.()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2分)...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0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假: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答:()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A.余幼/时即嗜学B.手指/不可屈伸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答:()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分)(二)(济宁)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甲]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明臣言行录》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1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解释加点字。(4分)①晨人持汤.沃灌()②腰.白玉之环()③再适长山朱氏()④往往馕粥不充()..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9.[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甲]文:[乙]文:10.[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三)20XX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10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卒获有所闻。(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2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8.以下四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或遇其叱咄()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若既不出户()..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共同之处:不同之处: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3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XX年中考总复习·八(下)文言文练习一、《马说》1、给加点字注音。骈.死(pián)槽枥..(cáo)(lì)粟.(sù)外见.(xiàn)食.马(sì)祗.(zhǐ)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是)(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3)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喂牲口用的食器)(4)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它,代千里马)..(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7)或.尽粟一石(有时)(8)才美不外见(显现).(9)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表反问语气)(恐怕,表推测语气)3、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①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一食或尽粟一石(吃)..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执策而.临之(表承接)③策之不以其道(鞭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记)..5、“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A、策之不以其道B、以丛草为林C、以至鸟兽木石D、不以善小而不为6、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4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①才美不外见___通______含义:_______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_____通___含义:_____③其真无马邪_____通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①见现显露(或表现)②材才才能;食饲喂③邪耶吗,表疑问]8、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②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④其真无马邪?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9、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①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吃)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ì)(喂)(sì)(喂)③食不饱,力不足。(shí)(吃)④食之不能尽其材。(sì)(喂)..二、《陋室铭》(20XX年各地中考试题)(一)20XX年厦门市: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甲](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5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4、解释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①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②无案牍之劳形(使身体劳累)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所以,因此)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D)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17、简答题:(5分)(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出现错别字不得分。)(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6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二)20XX年泉州惠安县初中质检: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6、选文的作者是唐代刘禹锡。(2分)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出名)②斯是陋室(这)..③谈笑有鸿儒..(学识渊博的人)④)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3分)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9、翻译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2)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三)2008山东省济宁市: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8—10题(15分)[甲](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7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人不堪..其忧(无法忍受)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倾听、思考、记忆,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四)2008重庆市: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完成文后9—12题。(15分)9、解释加点词的意义。(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2)谈笑有鸿.儒(大)(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弄,这里指弹奏)(4)无丝竹..之乱耳(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8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选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五)河南非课改: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一)刘禹锡《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①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②不堪:无法忍受。16.解释加点词。(2分)(1)有仙则名(出名)(2)惟吾德馨(品德高尚)...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9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句,极交友之妙境。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三、《口技》1、解释加点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⑵会宾客大宴(正赶上)..⑶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⑷众宾团.坐(围绕)⑸妇拍而呜之(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⑹奋袖出臂(扬起,举起)..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乎,差点儿).2、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C)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3、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表示同时发生:一时表示相继发生:既而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4、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在同一时间一齐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有。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满座的宾客没有不伸着脖子,侧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着,认为妙极了。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种情况下,宾客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的,他们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跑。5.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C)A.心情舒畅B.动作舒缓C.舒筋活血6.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A)A.莫可名状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四.《山市》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0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加点字注音。青冥.(míng)飞甍.(méng)连亘.(gèn)窗扉.(fēi)睥睨(pì)(nì)高垣(yuán)逾时(yú)倏忽(shū)遂(suì)......2.解释加点词。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②历历在目....,以亿万计。(清晰地出现在眼前)③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没有;高;云霄与天河).....④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集市)3.翻译下列句子A.楼五架,窗扉皆洞开。(每层)楼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B.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我听说,起早赶路的人,曾经看到山上有居住的人家,集市和商店,与人间毫无差别,所以山市又叫做“鬼市”。4.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①无何解释不一会儿;②未几解释不一会儿;③既而解释不久;④逾时解释过些时候;⑤倏忽解释:转眼之间。作用:表现山市景象瞬息变幻的特点。5.“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没有,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子虚乌有。6.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答:不可改。“始悟”有“恍然”之意,此“悟”照应开头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用“知”则无醒悟的意味。五.《短文两篇》(《活板》、《核舟记》)(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板印书籍(“板”通“版”,用雕版)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以”通“已”)3.文理有疏密(“文”通“纹”)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5.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7.诎右臂之船(“诎”通“屈”)(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1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纸灰之类冒.之(蒙,盖)2.有布衣..毕升(平民)3.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4.尝贻余核舟一(曾经)(赠送)...5.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6.细若纹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尚,还)8.其两膝相比.者(靠近)9.其船背稍夷(平)10.约八分有奇(零数)..(三)一词多义。1.持就火炀之(靠近)瞬息可就(完成)..2.以纸帖之(用标签标出)每字为一帖(标签)..3.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4.不以木为之者(用)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用来)..六.《送东阳马生序》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2)与之论辨(“辨”通“辩”,辩论。)2.加点词语解释(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3)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引、提出)(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候)(5)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6)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忧虑)(大)(7)以.衾拥覆(用)(8)主人日再.食(两次)(9)非天质之卑.(低下)(10)以乡人子谒.余(拜见)(11)言和而色夷.(平和)(12)以中有足乐者(因为)(1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赠送)..3.翻译下列语句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2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七.《送东阳马生序》各地中考题(一)(厦门)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甲]余幼时即嗜学⋯⋯余因得遍观群书。(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①②③④[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⑤⑥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⑦⑧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②无从致.书以观(得到)③弗之怠.(懈怠,放松)④家贫无资.(钱财)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2分)假: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答:(①)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B)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3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余幼/时即嗜学B.手指/不可屈伸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扣住基本字词,译句要通顺。每句2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答:(C)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分)要点与评分: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结合文段说出看法2分,语言表达1分。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二)(济宁)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甲]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明臣言行录》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4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①晨人持汤沃灌(热水)②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腰佩))..③再适长山朱氏(到、往)④往往馕粥不充(够、充足)..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水洗洗脸。9.[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甲]文:“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或“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乙]文: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10.[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答案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评分:本题5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意思对即可。)(三)20XX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10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卒获有所闻。(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5页,共26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8.以下四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2分)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或.遇其叱咄(有时)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地方区域等)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交往)D.若既不出户(门)..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共同之处: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甲文①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②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①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不同点各讲出一点即可得满分)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6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