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简易的文言文 5页

  • 48.70 KB
  • 2022-08-25 发布

初一简易的文言文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一、轶事十则(一)粟粥荠菜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溢文正公。〔注:①宿:xiǔ,宵,夜。②莽(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B.经宿遂凝遂:就。C.暖而啖之暖:暖和。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不展家书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A.勤奋B.不怕清苦C.持之以恒D.谦虚E.不顾家室F.专心致志(三)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D.或劝政业或:有的人。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F.砚穿则易。易:容易。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桑维翰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B.桑维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C.试官是一个昏庸的官员。(四)系剑冢树吴,季札,出游上国①,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宝剑,系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与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注:①上国:春秋时,对吴楚而言齐晋等中原之国,称为“上国”。〕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出游上国;游:交游,往来。B.过徐君;过:访,探望。C.系徐君好季札剑;好:认为⋯⋯好。D.口弗敢言;弗:不。E.系徐君冢树而去冢:坟墓。F.岂以死倍吾心哉倍:通“背”,违背。2.画线语句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为使上国,末献”——出使上国,没有献出宝剑。B.“尚谁与乎”——还给谁呢?(与,给;宾语“谁”前置。)C.“吾心已许之”——我的心已许给了他。(五)不责碎玉吏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5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宋,韩琦,在大名①日,有人献玉盏二只,表里无暇,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永为室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一日召漕使②饮,将用之,俄为一吏误触倒其桌,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伏地待公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客曰:“凡物成毁有数。”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注: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②漕使,管水道的官吏。〕1.加黑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俄为一吏误触倒其桌;俄:一会儿。为:被。B.吏伏地待公罪;罪:动词,治罪。C.顾吏曰;顾:回头看。D.汝误也,非故也;故:事故。2.判断下列语句翻译正误。A.“永为室玩”一一一长久地作为室中的玩物。()B.“覆以锦衣”——用华美彩色的饰布盖在桌上。()C.“凡物成毁有数”——所有的东西形成、毁坏都有定数。()D.“何罪之有”——什么罪他有呢?()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用“——”画出。4、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抱璞自泣楚,卞和,游荆山,得璞玉①,奉献武王。王使人相之曰:“石也。”以和为诈,而刖②其左足。及文王即位,和复奉献之,王使人相之曰:“石也。”又以和为诈,而刖其右足。及成王立,和又欲献,恐见害,乃抱璞哭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继之以血。成王闻之,使人问之:“天下刖者多矣,子奚泣之悲耶?”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吾是以悲。”随使献玉。王使玉人琢其璞,果得美玉,遂命之曰:“和氏壁”。(注:①璞(pú)玉,没有雕琢过的玉石②刖(yuè,断足之刑。〕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恐见害;见:表被动译为“被”。B.三日三夜泣尽;泣:哭泣。C.子奚泣之悲耶;奚:xī,为什么。D.宝玉而题之以石;题:题名,命名。E.贞士而名之以诳;诳:kuáng,欺骗。F.吾是以悲;是以:“以是”的倒装。是:这,此。2.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以和为诈”——(王)认为卞和是(在)欺诈。()3.“吾是以悲”一句中的“是”指代的内容是:(请用文中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强项尽忠后汉,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①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公主出行,以奴骖乘②。宣候之,乃驻车叩马③,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④。帝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因赖(chì)“强项⑤令”,出。(注:①苍头,奴仆。②骖乘(shèng),古代乘车在车上右侧陪乘的人,③叩马,拦马。④帝,汉光武帝刘秀。⑤项,脖子。〕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因匿主家;匿:nì,躲藏。B.宣候之;候:等候。C.大言数主之失;数:shǔ数落、指责。D.因格杀之;因:副词,于是、就。格:打、斗。E.帝使宣叩头谢主;谢:感谢。F.强使顿之;顿:叩、磕。2.判断翻译正误。A.“主即还宫诉帝”——公主立即回到皇宫向皇帝告状。()B.“因敕‘强项令’,出”——(帝)于是称他为“强项令”,让他回去了。()3.概括董宣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号殿上虎宋,刘安世,廷谏,至犯雷霆之怒①,则执简却立。待天威少霁,复前极论,一时奏对,且前且却者,或至四五,殿庭观者汗出竦听。众目公,号曰“殿上虎”。〔注:①雷霆之怒,指帝王愤怒、发作。下句中的“天威”与此意同。〕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5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廷谏,至犯雷霆之怒;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犯:冒犯,触犯。B.执简却立;简:即“笏”,大臣上朝手执的狭长板子。却:退。C.天威少霁;少:通“稍?。霁:雨过天睛,此指气消。D.复前极论;前:动词,上前。极论:极力论争。E.汗出竦听;竦:sǒng,肃敬。F.众目公;目:名词用作动词,看着。2.“廷谏”中的“廷”与“殿庭观者”中的“庭”意思是不是相同?(请查字典后回答)3.刘安世为什么被称“殿上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文中画线语句。(九)俭啬老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自堂而出,随步辄①减,比②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③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④,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货财没官。〔注:①辄zhé,就。②比:等到。③寻:接着。④他说:外传。〕1.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侵晨而起;侵:渐近。侵晨,天刚要亮。B.聚敛无餍餍:(yàn)满足。C.闭目以授乞者;以:把,其后省略了“之”,代钱。D.我倾家赡君;赡:shàn,赡养。2.判断语句翻译的正误。A.“恶衣蔬食”——穿破旧的衣服,以草菜为食物。()B.“或人从之求丐”——有个人跟着他,向他乞讨。()C.“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从堂屋走出,随着脚步减少(准备送给乞者的钱)()D.“货财没官”——财产没有交给官家。()3.老人给了乞者多少钱?()4.“闭目以授乞者”中“闭目”的细节与“我倾家赡君”这样的人物语言,表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诸小儿取李王戎①七岁,尝与诸小儿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①王戎,西晋人,“竹林七贤”之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A.尝与诸小儿戏()()B.诸儿竞走取之()()C.取之信然()()2.翻译“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3.这个小故事要说明的是: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5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1、宋朝的范仲淹,年少时与朋友一起在长白山的一座寺庙中学习,只煮二升粟米成粥,用器皿盛装,过了一夜就凝结成块,用刀分割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来吃,切十几根荠菜装在碗内,加热以后吃掉.这样过了三年,后来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死后朝廷赐予他"文正"的谥号.2、宋代,胡瑗。在他还是平民的时候,同孙明复、蔡守道是朋友,三人在泰山读书学习,三人拼命读书,吃粗茶淡饭,通宵不睡觉。十年了都不回家,有家里面的书信来时,只要看见上面说了家里面平安无事,就不再读下去,而将信扔进山涧之中,很快又开始展开书学习,不想因此而分心。3、宋朝有个人名字叫做桑维翰,长得奇丑无比,身子很短但是脸很长。他常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惊奇地说道:“七尺长的身躯,还不如一尺长的脸(看起来这么长)呢。”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考官讨厌他的姓与“丧”同音,所以不肯录用他。有的人劝他改作其它的行当(不要念书了),他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对别人说到:“如果这个砚台穿孔了,我就改行。”最后他在科举考试中以进士及弟了4、季札去造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不说出来。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后来他出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5、韩魏公在北京时,有人献给他两只用玉作的杯子,里外都没有任何的瑕疵,是世上少有的宝物。每次设宴召集客人,都要特意放置一张桌子,用锦衣覆盖在桌面上,然后把玉杯放在上面,当着客人倒入酒。忽然被一个仆人碰倒,玉杯全都碎了,全场的客人都很惊愕,仆人十分恐慌跪在地上等待韩魏公治罪。韩魏公神色不变,笑着对全场客人说:“凡是东西形成、毁坏,也都自有它的定数,你是失手,不是故意,有什么罪过呢?”全场客人都叹服。6、卞和在荆山发现一块石头,认定内藏美玉,就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叫玉匠鉴定此玉,玉匠说:“这是石头。”楚厉王就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左脚。楚厉王驾崩,楚武王即位。卞和跛著脚再次去献玉,不料楚武王砍掉卞和右脚。楚文王即位,卞和怀著一线希望抱玉哭于荆山下,三天三夜,血都哭出来,文王得知,派人询问:“天下被砍双脚的人这么多,惟有你哭得这么伤心,为什么?”卞和说“我不为失去双脚而哭,而是为珍宝被人看作石头。”文王请来能工巧匠,琢石打开验看,果得一罕见之美玉。后来楚文王命工匠加工雕琢成一块白璧,作为传世之宝,为表彰卞和而命名为和氏璧。7、董宣当洛阳令。湖阳公主的男仆杀人藏入主子家府,官吏抓不着。有一天湖阳公主外出,奴仆驾车。董宣带领一班人等侯在洛阳城北面西头门,拦住车,用武器逼住,宣布杀人犯罪状,当场把杀人犯抓住杀掉。湖阳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哭诉。帝令小太监上前抓住董宣,要他向湖阳公主叩头认错,董宣不从,强制之,董宣两手撑住地面,就是不肯叩头。皇帝于是称他为“强项令”,让他回去了。8、宋朝刘安世,在朝廷上谏争,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稍解,再上前争辩。一次上朝与皇帝对话,要上前、后退地力争四五次。旁边陪侍的人在远观看,缩着头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称作“殿上虎”,一时间没有人不敬仰他。9、汉朝时有一位老人,没有后代,家富但节俭吝啬,粗衣淡饭,早起晚息忙于产业,赚钱没有满足的时候,而自己还不满足。有人向他乞讨,不得已进房间取十钱,从房间出来,边走边减少施钱,等到了屋外,只剩下一半了,于是闭着眼睛忍下心来给那个乞丐,并不断叮嘱说,我把我的家产都给了你,不要向他人说我有钱,别人会向我乞讨的。不久老人饿死了,房屋土地被官府没收,钱财货物都充了公。10、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5页-----------------------\n精心整理欢迎下载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们)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一,轶事十则(一)1.C(暖,形容词用作动词,加热)2.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二)1.√2.A,B,C,F(三)1.B(举,参加科举考试),F(易,改变)2.A"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是夸张的自嘲,表明人物豁达.(四)1.C(好,hào喜欢)2.C(我心里已把剑许给了他.)(五)1.D(故,故意)2."何罪之有"是"有何罪呢"的倒装,译时应调整好语序,为"(你)有什么罪呢"(六)1.B(泣,眼泪)2.√3.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七)1.E(谢,谢罪,认罪)2.A√B√3.不畏权贵,刚正不屈(八)1.E(竦,通"悚",害怕)2.不同."廷"指朝廷,"庭"指厅堂.3.因他坚持进谏,不怕触怒天威,招来杀身之祸.4.一次上朝与皇帝对话,要上前,后退地力争四五次(九)1.D(赡,供给)2.应为:财产被官家没收.3.5个钱.4.给乞者钱时极为痛惜,唯恐别人知道他有钱,可见其吝啬的特点.(十)1.A曾;游戏B.争相跑过去C.的确;代词,这样,指"此必苦李".2.看见道边的李树上果实多得把树枝都压断了.3.王戎从小就善于思考,十分聪明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5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