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精选 11页

  • 61.50 KB
  • 2022-08-25 发布

初中文言文阅读精选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文言文阅读精选〔一〕〔12〕李愬至唐州,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或以军政不肃为言,曰:“吾非不知也。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贼易之,闻吾至,必增备,吾故示之以不肃。彼必以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贼果轻愬名位素微,遂不为备。李愬谋袭蔡州,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遇丁士良,与战,擒之。士良,元济①骁将,常为东边患,众请刳其心,愬许之。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愬曰:“真丈夫也!〞命释其缚。士良乃自言:“昨日力屈,复为公所擒,亦分死矣,今公生之,请尽死以报德!〞愬乃给其衣服器械,署为捉生将。李愬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李愬将攻吴房,诸将曰:“今日往亡。〞愬曰:“吾兵少,缺乏战,宜出其不意。〞遂往,克其外城,余众保子城,不敢出。愬引兵还以诱之,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其背。众惊,将走,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敢退者斩!〞返旌力战,献忠死,贼乃退。【注】①元济:指判将首领吴元济。②胡床:室具。1.以下句中的“其〞与“遂往,克其外城〞听“其“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其真无马邪                 B.公问其故C.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D.乃重修XX楼,增其旧制2.以下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李愬以“不肃〞示贼军,目的在于诱导贼军轻敌,不做防范。B.李愬先要杀丁士良,后又重用他,可见李愬是一个爱将才的人。C.李愬亲自询问投降士兵,可以看出他善待战俘,宽厚仁慈的品性。D.李愬出其不意攻打吴房,并严令部下不许后退,充分表现了李愬用兵的机智与勇武。3.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贼易之  易:   ②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  将:③今公生之生:   ④众惊,将走 走:4.翻译以下句子。〔4分〕〔1〕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译文:〔2〕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敢退者斩!〞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7分〕-.word.zl-\n..-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谢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树园圃,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注】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⑥形骸:形体、身体。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2.请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每感谢论天下事:         〔2〕吾今年逾六十:〔3〕乃谋治第树园圃:            〔4〕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译文:4.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响,用意何在?(4分)答:5.范仲淹在?XX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4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14分〕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⑤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word.zl-\n..-〔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  【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②仲长子光:字不耀,XX人。③凫:野鸭。④莳:移植。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1.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两小题。〔6分〕〔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无妻子〔   〕            ②日与对酌〔    〕③群有奴婢数人〔    〕     ④终于家〔   〕〔2〕以下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例句:绩爱其真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与〔?醉翁亭记?〕C.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遂相近结庐3.翻译以下句子。〔4分〕〔1〕虽刺史谒见,皆不答。〔2分〕译文:〔2〕例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2分〕译文:4.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概括出两点。〔2分〕答:〔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10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宇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假设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缺乏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XX,梁与籍俱观。籍日:“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粱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摘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下相:古县名,在今XX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辍耕之垄上〔     〕   -.word.zl-\n..-(2)假设为佣耕〔   〕(3)毋妄言,族矣〔    〕(4)皆已惮籍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人敌,缺乏学。  译文:3.甲、乙两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描写方法各有何共同点?〔3分〕思想性格:描写方法:〔五〕阅读下面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15分〕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假设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颜率:人名。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周君患之〔    〕        〔2〕发师救周〔    〕  〔3〕颜率复诣齐〔   〕      〔4〕子之数来者〔    〕2.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一样的一组是〔  〕〔2分〕  A.子之数来者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  B.寡人将寄径于梁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C.齐王乃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3.翻译以下句子。〔6分〕  〔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译文: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word.zl-\n..-译文:4.“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X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那么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3分〕答:〔六〕王冕僧寺夜读〔9分〕王冕者,XX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③。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冕小儿,恬假设不见。XX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⑩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①XX〔jì〕:县名,今属XX省XX市。②陇:通“垄〞,田埂。③蹊田:践踏田地。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⑤执策:“策〞通“册〞,拿着书。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⑧韩性:XX人,大学者。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⑩被:通“披〞,穿。1.〔2分〕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父命牧牛陇上〔〕             〔2〕亡其牛〔〕〔3〕或牵牛来责蹊田〔〕           〔4〕门人事冕如事性 ()2.〔3分〕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答:3.〔4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译文:〔2〕XX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译文:-.word.zl-\n..-〔七〕阅读下面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共10分〕 申屠献鼎XX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②斜错,其文③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⑤象而铸之。淬⑥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普生物也,乃曰:“敦其有鼎,其形酷肖是。第⑦不知孰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辩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注释】①申屠敦:人名。申屠,复姓。②云璃〔chī〕小指鼎上所雕的云和璃的图形。璃是传说中一种似龙而无角的动物。③文:花纹。④烂如:明亮有光荣的样子。如,形容词词尾。⑤金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⑥淬〔cuì):铸造器物时把它烧红,浸人水中,以增加硬度。⑦第:但,只。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呼金工象而铸之    象:     贵人宝之   宝: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译文:                         〔2〕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译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申屠敦遭遇的看法。(4分〕-.word.zl-\n..-参考答案〔一〕〔12分〕【参考译文】李愬来到唐州,亲自去看望将士们,慰问抚恤受伤和生病的人,不摆威严的架子。有人进言说军中政事不够整肃,李愬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袁尚书专门用恩惠安抚敌人,敌人轻视他,〔现在,〕敌人得知我来了,必定要增设防范,我成心让敌人看到我军不够整肃。他们必定认为我是懦弱而又懒惰的,此后才能够设法对付他们。〞敌人果然轻视李愬名望与官位卑微,便不再作防范。李愬筹划袭击蔡州,派遣马少良率领骑兵十余人巡回侦察,遇到丁士良,与〔他〕交战,将他擒获。丁士良是吴元济骁勇善战的将领,经常危害东部的唐州、邓州等地。大家请求将丁士良的心剜出来,李愬容许下来。不久〔李愬〕呼唤丁士良〔上来〕并责问他,丁士良没有畏惧的神色。李愬说:“丁士良真是一位大丈夫!〞〔他〕命令为丁士良松绑。于是,丁士良主动说:“昨天我力不能支,又被您所擒获,我也料想这次可要被处死了,现在您又让我存活下来。请让我竭尽死力来报答您的恩德。〞于是,李愬将衣服和器具又给了他,任命他为捉生将。每当李愬得到归降的士兵,一定要亲自领来询问淮西的内幕,因此他对敌方的地形和兵力分布都了解清楚了。李愬准备攻打吴房县。众将领都说:“今天是不利前往的往亡日啊。〞李愬说:“我们兵马为数较少,正面作战,兵力不够用的,适于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于是,李愬率军前往,攻克了吴房的外城,剩下来的吴房兵马防守内城,不敢出战。李愬率领兵马撤回,以便诱使吴房兵马出动,淮西将领孙献忠果然率领骁勇的骑兵五百人在背后追击。大家惊惶失措,准备逃走,李愬跳下马靠着胡床,下命令说:“有胆敢退却的人,一律斩首!〞大家返回军中尽力作战,孙献忠阵亡,敌人这才撤退。-.word.zl-\n..-1.〔2分〕D解析:其真无马邪:难道,表示反问语气公问其故:代指“既克〞,也就是胜利。?曹刿论战?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代词,他,指教师。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增其旧制:代词,它的,指XX楼。2.〔2分〕C3.〔4分〕①易:轻视;②将:率领,带着;③生:使……活;④走:逃跑。〔每个1分〕4.〔4分〕〔1〕不久〔李愬〕呼唤丁士良〔上来〕并责问他,丁士良没有畏惧的神色。〔得分点:诘;色〕〔2分〕〔2〕李愬跳下马靠着胡床,下命令说:“有胆敢退却的人,一律斩首!〞〔得分点:据;者〕〔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7分〕1. 一时 /士大夫 /矫厉尚风节   2.〔1〕有所感而情绪冲动〔2〕超过〔3〕种植〔4〕担忧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联系已学知识。比方〔1〕“感谢〞可联系?出师表?中的“由是感谢〞;〔2〕“逾〞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约〞;〔4〕“患〞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无冻馁之患矣〞。3.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抓住句中关键词“苟〞“况〞“乎〞。4.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响,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   【解析】此题考察对写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响,意在表现范仲淹。5.①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②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③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两字,在文中找出能表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迹。【附译文】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贱、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大方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每当大方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赡养族人。他做XX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在XX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啊?我现在超过六十风度,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建住宅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担忧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住的地方……〞-.word.zl-\n..-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范仲淹为政主X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义。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为他恸哭如推动父亲,斋戒三天才离去。〔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14分〕1.〔1〕①妻子儿女②每天③几,几个④终了,完毕     〔2 〕C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其:代词,指代人们,他们2.遂/ 相近 / 结庐3.〔1〕即使有刺史来拜见他,他都不应答人家。〔2〕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4.答:〔1〕辞官回家后就随便在仲长子光的附近盖了茅屋居住;〔2〕有刺史来拜见,都不应答人家。〔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10分〕1. ⑴停顿。⑵如果。⑶抄斩门族。⑷害怕,恐惧。2. 读书只不过是知道名字怎么写罢了,学习舞剑只能够抵挡一个人,没必要学。3. 思想性格:清醒而敏锐的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描写方法:语言描写。〔五〕阅读下面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15分〕1.〔4分〕〔1〕以……为患,担忧〔2〕军队〔3〕到〔4〕屡次【评分要点及说明】每个1分,提供两个解释的只要答出其中一个即可,看学生答复的问题是这些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只要讲得通,亦可。2. 〔2分〕B。A项,助词 /代词;B项中两个“于〞解释为“向〞或“从“;C项,“于是,就〞/竟然;D项,表示顺接/表示转折。3.〔6分〕〔1〕我空间从哪条路才能让九鼎到达齐国呢?【评分要点及说明】倒装句,“终〞“致〞,须翻译到位。〔2分〕〔2〕第一次击鼓,〔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评分要点及说明】“鼓〞名词作动词,省略句,肱翻译到位。〔2分〕〔3〕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并不一样。【评分要点及说明】“徒〞“其〞“实〞须翻译到位。〔2分〕4.〔3分〕【例如】说法一:颜率是聪明的,但他玩的是诡计。〔1分〕做人做事,信义为重,颜率的谋略是建立在诱惑欺骗的根底之上。所以,它可能救得了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2分〕说法二:颜率是睿智的。〔1分〕兵不厌诈,颜率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才,挽救了国家的尊严,保全了国家的利益。〔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能对颜率的行为作出评价,给1分;假设能如“说法一〞一样,既看出计策中聪慧的一面,但同时又进一步指出,这不是为人处世的长久之策,这样的计策隐藏着祸害等等,给2分。假设如“说法对开〞一样,只提出诸如“兵不厌诈〞的看法,给1分。-.word.zl-\n..-【译文】秦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国宝〕,周君为此感到担忧。颜率请求到齐国借兵援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王暴虐无道,想发动军队兵临周索要九鼎。〔我们君臣商量〕,〔与其把九鼎〕给秦国,不如将九鼎送给贵国。希望大王考虑这件事。〞齐王非常快乐,发兵援救周,秦军撤退。齐〔向周〕索要九鼎,周君又为此感到担忧。颜率又去齐国,〔对齐王〕说:“东依靠贵国的义举〔君臣得以平安〕,愿意献上九鼎,不知贵国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齐国?〞齐王说:“我准备向梁借道。〞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梁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国宝,时间已经很久了。九鼎如果进入梁,一定无法运出。〞齐王说:“人准备向楚国借道。〞〔颜率〕答复说:“不可以〔借道楚〕。楚的君臣想得到九鼎国宝,时间已经很久了。九鼎〔如果〕进入楚,一定无法运出〞。齐王说:“我终究从那条路才能让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私下替大王为此事担忧。〞齐王说:“您屡次来我齐国,还是不想〔把九鼎〕给我罢了!〞颜率说:“不敢欺骗贵国,请〔大王〕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周的君臣听候命令迁运九鼎。〞齐王于是消除了获取九鼎的念头。〔六〕王冕僧寺夜读〔9分〕1.〔1〕放牧   〔2〕自己〔他〕的   〔3〕责怪   〔4〕对待。〔每空0.5分,共2分〕2.①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②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前一问每点1分,共3分〕3.〔1〕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照在佛像前的长明灯下诵读,〔书声〕琅琅地读到天亮。〔“潜〞“策〞各0.5分,句意1分,共2分〕〔2〕XX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异〞“遂〞各0.5分,句意1分,共2分〕参考译文:王冕是XX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黄昏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竹简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似没有看见似的。XX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成了精通儒学的人。韩性死了以后,韩性的门人对待冕像对待韩性一样。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注释:〔1〕窃:偷偷地。〔2〕曷:为何,为什么。〔3〕潜:暗暗地、悄悄地。〔4〕遂:最终、于是、终于。〔七〕阅读下面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共10分〕1.〔2分〕象:模仿;宝:以……为宝2.〔1〕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2〕我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word.zl-\n..-3.申屠敦的遭遇完全是由于鲁生趋炎附势、攀附权贵成心造假造成的。答对这一点给2分。联系实际言之有理,观点正确,语言通顺给2分。〔4分〕参考译文:XX平民申屠敦有一个汉朝古鼎,是在长安一条深河中获得的。鼎上云和璃的图形交互错杂,花纹熠熠发光。西邻的鲁生看见铜鼎后很是喜欢,请铜匠模仿它铸造了一个。用一种特殊的药液淬火后,埋入地洞中藏了三年。铜鼎受到泥土和药液的腐蚀,外表上开场生锈,与申屠敦的汉鼎大致相类似。一天早上,鲁生拿着假鼎献给权贵人,贵人竟视为宝物,大宴宾客时拿到席间让大家赏玩。申屠敦碰巧也在座,心中知道是鲁生的假东西,就〔对权贵人〕说:“我也有一个古鼎,外形同你的鼎极为相似,只是不知道哪座是真的。〞权贵人让申屠敦把鼎拿来看看,看了半晌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气愤不过,〔与他们〕论理不止。众人群起羞辱他。申屠敦无奈,闭口不再作声。回家后,〔他〕感慨地说:“我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龙门子听了笑着说:“敦认识的有什么晚的?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word.z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