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27页

  • 347.81 KB
  • 2022-08-25 发布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可爱九班\n林之栋画兰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具裹粮,鸣金入深谷中,若当劲敌者。至则兰叶长丈许,花大如掌。自是,所画兰益奇变。\n习题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某山大壑中()具裹粮()2,林之栋闻樵者告语,往见奇兰后,所画兰益奇变。你认为他画兰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茅棘虎豹”不可得之处,兰却叶长丈许,花大如掌,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生活哲理?\n越人造车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n每日的古称过去的日子————往日平日,平常————素日一天到晚——终日整天————竟日第二天———翌日明天————旦日将来的日子——来日\n(2)限定的日子——克日不多天,不久———不日以后的某天———他日最近的几天———近日当天————即日\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舟载以归()越率敝车御之()2,以下各句,各体现越人怎样的特点?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3,面对一无所知的敝车,越人效而为之,其结果是抗击寇兵,车坏大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陌生事物时,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n牛角挂书。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适见于道()奇之()2,杨素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而玄感不但没有责怨,相反却”倾心结纳。”,从杨素父子两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具有怎样的特点?3,“牛角挂书”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勤学故事,你知道的勤学故事还有哪些?试写出两例,用四字词语概括故事内容,并写出故事的主人公。\n王荆公独游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遇数客盛谈文史()人莫之顾()2,王安石以文章名贯古今,但是,当有人询问“亦知书否”的问题时,竟“唯唯而已”从这一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哪些优秀的品质?3,众人本在“盛谈文史”,“词辩纷然”,而文后众人竟“惭俯而去”,众人由“纷然”到“惭俯”的原因是什么?\n为者常成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吾至死不及夫子矣()常为而不置( )2.“吾至死不及夫子矣”一句中的“夫子”指谁?你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3.从“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一句中,你得到哪些启示?\n慕名失实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谢曰:“无他,以捕萤往,哺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里人高其义( ) 晨诣之()2.书生白日捕萤,夜晚囊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他的做法的?3.“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一句,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句式?这种句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n日近长安远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具以东渡意告之()更重问之()2.明帝关于“长安何如日远”的问题,先后作出不同的答案,各有什么依据?3.对于明帝的回答,元帝先“异之”,然后“失色”的原因是什么?\n石学士石曼卿隐于酒,谪仙之流也,善戏谑。尝出报慈寺,驭者失控,马惊,曼卿堕马。从吏惊,遽扶掖据鞍,市人聚观,意其必大诟怒。曼卿徐着一鞭,谓驭者曰:“赖我石学士也,若瓦学士,顾不破碎乎?”\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善戏谑()意其必大诟怒()2.石曼卿处理“堕地”事件,大出人们的意料,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石曼卿具有怎样的美德?3.本文重在记述石曼卿,而“必大诟怒”描写的却是众人在“曼卿堕地之时的心理,坐着这样的描写的目的何在?\n进士不读《史记》宋荔裳方伯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有岸然而来者()辄弃去()2.文章对于人物形象的描绘可谓形神兼备,从作者对于“老甲榜”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身为“甲榜”却不知《史记》为何书,太史公为何人。读罢故事令人窃笑不已,吗、你认为作者通过老甲榜这一形象要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n小港渡者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出,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木简束书()予愠为戏()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和书童为什么没有及时进城?3.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躁急”的人,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这样人物的描写,请你从历史史实或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这样的例子,谈一谈他们“躁急”的表现是什么?\n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安事一室乎(  ) 甚奇之(  )2。“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一句豪言,充分流露出陈蕃的雄心壮志,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理解?3。”甚奇之”一句薛勤对陈蕃的做法又怎样的看法?在今天,也有人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批评陈蕃,你认为,后人为什么这么批评呢?\n书画真伪李学士世衡,喜藏书。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文潞公,以为真迹。一日潞公会客,出书画,而李在坐,一见此帖,惊曰:“此帖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李方知为石君所传,具以白潞公。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而以李所收为摹本。李及叹曰:“彼众我寡,岂復可伸?今日方知身孤寒。”\n习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潞公会客()具以白潞公()2.李世衡叹曰”彼众我寡“是针对何事而发出的感慨?3。“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一句中,“墙进”一词用的精致之极,令读者赞叹不已,那么,你认为这个词能活化出“坐客”怎样的丑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