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7.0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n贞观元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审慎。要根据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授予官职,务必精减官员人数。如果任用了好官,尽管人数不多也可以让天下得到治理;用了不好的官,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孔子说:‘一千只羊的皮,不如一只狐狸的毛。’这些至理名言都载入史册,数不胜数。现在应当审查官吏,让他们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那么国家就可以无为而治了。”房玄龄等人于是拟定出文武官员共六百四十人,唐太宗接受了这个数额,并对房玄龄说:“从今以后,如果谁有音乐、杂艺等一技之长,超过一般人的,只可以赏赐给他们钱财丝帛,一定不可奖赏过度,授予他们官职。”\n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最近我发现吏部选择官员,只看他文才是否出众,而不看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行。几年之后,这些人的劣迹渐渐败露,虽然对他们进行了处罚,但是对老百姓已经造成了伤害。那么,如何才能够选拔到优秀的官员呢?”杜如晦说:“西汉和东汉选择的官员,他们的美德闻名乡里,成为众人的楷模,然后他们被州郡推荐,最后才被任用,所以两汉以选拔人才出众而著称。现在每年所选的人才,多达数千人,这些人外表谨慎忠厚、言语巧加掩饰,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他们。吏部只能做到授予他们品级和职位而已。选补官员的规章制度,实在不够完善,所以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太宗于是打算依照两汉时的法令,改由各州郡推荐人才,但因为功臣等人将实行世袭封官授爵制,这件事就停止了。\n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上书请求把唐太宗的文章编成文集。唐太宗说:“我的诏书和命令,如果有益于百姓的,史书都已经记载了,足以流传千古了。如果我的命令不遵循古训,扰乱了政务,即使辞藻华丽,也终将贻笑后人,这不是我所需要的。像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他们都有文集传世,可是他们的行为大都不可取,最后,社稷江山统统断送在他们手中。君主圣明与否,关键在于他的品性和行为,何必一定要有文章流传后世呢?”太宗最终不许编文集。\n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对房玄龄说:“我每看前朝的史书,惩恶扬善,足以规劝警戒后人。但我不知道,自古以来当朝的国史,为什么不让帝王亲自看到呢?”房玄龄回答说:“国史既然善恶必书,可以警戒帝王不做非法的事情。只是担心有与君主意见相抵触的地方,所以不让君主本人看到。”太宗说:“我的想法不同于古人。现在要亲自看国史,如果记有好事,自不必说;如记有不好的事,我可以引为鉴戒,并加以改正。你们把撰写抄录好的国史送过来吧。”于是,房玄龄等人就把国史加以删减整理,成为按照年月顺序记事的编年体,撰写成高祖和太宗的《实录》各二十卷,上表呈献。太宗看到六月四日所记玄武门之变说得很含蓄,就对房玄龄说:“从前,周公东征诛杀管叔、蔡叔,从而使周室得以安定。季友用毒药杀死叔牙,而使鲁国得以安宁。我的所作所为,从道义上来说,和古人的道理相同,都是为了安定社稷,以利万民。史官执笔,何须隐晦?你们应当立即改删虚饰之词,把这件事的原委写清楚。”事后,侍中魏徵上奏说:“我听说,君主身居至尊之位,无所顾忌惧怕,只有国史,足以惩恶劝善,如果写得不真实,那么让后世看什么呢?陛下如今叫史官修正《实录》,很符合公正的道理。\n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n一.重点提示根据考纲的相关表述,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n1.代入筛选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两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2008年天津卷中“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与“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后一句是考生熟悉的句子。出自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所以”表示“……的原因”。把“……的原因”代入前句,显然不适合,此处“所以”表“……的凭借”。\n2.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根据句意“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就可以确定“焉”是语气助词,无实义,可不译。\n3.对号入座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这样对号入座,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怎么”“多么”等;③通“呵”,“呵斥”;④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让合适的义项对号入座就不难确定“哪里”这个义项了。\n4.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文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做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做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做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n5.特殊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根据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例如:2008年安徽卷中“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和“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前一个“所”后面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后一句“所”与“为”连用,是被动句的标志,表被动。根据句子中出现的不同标志确定二者的异同。又如:2008年广东卷中“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可联想课内句子“何厌之有”,推断出此“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n6.句中位置推断法虚词在句子中处于什么位置,也决定了其意义和用法。例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句中“乎”用于句末,不可能是介词,只能是语气助词。\n7.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就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为“连词,才”,表条件。\n8.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其中许多词语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可知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n综上所述,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常用比较的方式,同学们要紧紧地抓住“词句不离,虚实相生”的原则,树立全句意识,增强句位感,至于采用何种备考方法,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综合运用上面所列出的多种推断方法来正确阅读解题。\n二、解题要点在解答“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试题时,除正确地推断和辨析文中的文言虚词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借用实词或从实词虚化而来,因此某个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例如《赤壁赋》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为学》中“吾欲之南海”,前句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句中的“之”作“到”讲,是动词。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n2.辨明用法虚词大都有多种用法,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例如《石钟山记》中“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前句的“之”作“的”解(饶州府的德兴县),是助词;后句的“之”作“他”(代苏迈)解,是代词。另外,不同的虚词又可表示相同的用法,例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以”和“而”,用法完全相同。\n3.通晓古今要善于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注意异同,虚词古今变化情况有以下几种:少数沿用下来。如“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等。有的完全消失。如“夫”“盖”等发语词,起提顿作用的“者”。有的发生了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原因,现在则表结果了;“虽”在文言文里既可以作转折连词,也可以作假设连词,相当于“即使”,现在只作转折连词。有的现在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里能起多种介进作用,现在分别用“在”“向”“到”“对”“从”等词代替。\n有的由两个单音词发展成双音虚词。如“吾祖死于是”中的“于是”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意思是“在捕蛇这件差事上”,与现代语中的“于是”,意思完全不同。另外,像“可以”“其实”“从而”“虽然”等都属于这种情况,都不要简单地用现代语意去解释。\n4.注意特殊主要有:兼词,如“诸”“盍”等。虚词连用,如“也哉”“矣夫”“噫吁”等。双音单音,如“于是”“其实”“无论”“虽然”等。复音虚词,如“呜呼”“既而”“已而”“顷之”等。三、解题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看清题目要求。第二步: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理解翻译文段中的虚词。第三步:结合题目要求,从中作出比较。要注意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n误区警示误区一只见句子,不见语段考生在辨析文言虚词的用法时,必须紧密联系整个句子所在语段的语意,切忌“只见句子,不见语段”。如2009年浙江卷“然为人取去”中的“为”,如果脱离具体语境,也可以解释为“替”。但原句所在的具体语境是:看到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们,但被人拿走了,也不再觉得可惜。如果联系了这个语境,就会明确该句中的“为”表示被动。\n误区二只重意义,不重用法在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时,许多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n事实上,意义往往是不可靠的,这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有时候对同一语境中的文言虚词,不同的命题人往往解释不完全一致,而其用法则是稳定的。一般情况下,用法是指虚词的词性(如连词、介词、副词等)以及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因此,考生在辨析文言虚词时,要以辨析其用法为主,用法不同,其意义往往也不同。如2009年山东卷中的两个“以”,“为鼓以与百姓为戍”中的“以”是连词,用来连接“为鼓”和“与百姓为戍”两个动作,表示前一个动作的目的是后一个动作;“洎牧以谗诛”中的“以”是介词,和“谗”组成一个介词结构,在句中做状语:它们用法不同,意义也不同。\n考生尤其要注意词性相同、作用不同的虚词。如2009年湖南卷“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和“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但作用不同:第一个“于”表示比较,译为“比”;第二个“于”表示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译为“对于”。\n误区三只看句位,不辨异同许多考生在解答文言虚词题时,往往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断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这是相当危险的做法,句位相同,并不等于用法和意义相同;同样,句位不同,也不等于用法和意义不同。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四种情况:(1)句位相同,用法相同。如2009年浙江卷“皆以儿戏害其国”和“几以捕系死”中的两个“以”,2009年江西卷“何忧为”和“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中的两个“为”等。\n(2)句位相同,用法不同。如2009年湖南卷“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和“《齐谐》者,志怪者也”中的两个“者”,2009年安徽卷“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两个“焉”等。(3)句位不同,用法相同。如2009年江西卷“若中心愿之乎”和“非曰能之,愿学焉”中的两个“之”,2009年湖南卷“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的两个“以”等。(4)句位不同,用法不同。如2009年江西卷“至夜分,乃散去”和“良乃入,具告沛公”中的两个“乃”等。\n3.“其”做代词和语气副词的区别。“其”做代词,可用做第三、第一人称,既可代人,也可代物,还可代事;“其”可做语气副词,表示猜测、反问、委婉、期望的语气。有时候,这两种用法的“其”在句中位置相同,应认真辨析。如: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③其皆出于此乎④其孰能讥之乎⑤吾其还也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n判断句中的“其”是代词还是语气副词,非常简单,只须看看“其”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如果“其”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那么“其”就是代词,如①句中的“其”做“随之”的主语,②句中的“其”做“人”的定语,因而它们都是代词;如果“其”在句中用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充当状语,那么“其”就是语气副词,如③句,整个句子的主语“这种情况”已经承前省略了,“其”用在主语之后,在句中做状语,因而“其”是语气副词,表示猜测的语气;同理,④⑤⑥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n4.“以”做介词和连词的区别。“以”做介词时,用法之一是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做连词时,表示因果关系,也译为“因为”。如: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n遇到这种情况,要区别“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只须看“以”连接的是词语或短语,还是句子。如果“以”连接的是词语或短语,那么“以”和这个词语或短语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做状语,这种情况下“以”是介词,如①句,“以”连接的是“一璧之故”这个短语,“以一璧之故”在句中做状语,因而此句中的“以”是介词;如果“以”连接的是两个句子,那么“以”就是连词,如②句,“以”连接的是两个句子,因而此句中的“以”是连词。\n5.“焉”做兼词和语气助词的区别。“焉”做语气助词和兼词,都常用在句子末尾,极易使考生判断失误。如安徽卷中的两个“焉”:①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必须明确,如果“焉”用在主语、谓语、宾语完整的句子之后,那么“焉”往往是语气助词,如①句,“遂造”只能译为“于是前去”;如果“焉”用在一个没有宾语的句子之后,那么“焉”可能是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如②句中的“焉”就相当于“在这里”。\n\n\n\n\n\n\n\n\n\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