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资料 7页

  • 29.05 KB
  • 2022-08-25 发布

文言文复习资料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2008年安徽省)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①嗜:“爱好”或“特别爱好”“喜欢”②走:跑③汤:热水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1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1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18.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 (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 (3)学习要敢于发问 (4)学习要有主动性 (5)学习要勤奋刻苦 (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二、(2008年南宁市文言文阅读(18分)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B)(2分)A.录毕,走送之走:跑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A)(2分)\nA或遇其叱咄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或王命急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若为佣耕,何富贵也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我住在客金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或主人每天只提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9.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3分)围绕勤学苦学,览群书,尊师好学,家贫嗜学,乐以忘优等,三、(2008年泉港区)读文言文,完成5—10题。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C)(2分)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D)(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n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嗜学”与“家贫”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19.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余幼时即嗜学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20.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3分)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1、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2、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3、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n4、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吕蒙;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5、“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6、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7、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8、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1“我”与“同舍生”生活条件的对比;○2“我”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比。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鲜明而有说服力。\n9、“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10、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我赞成“中有足乐”。11、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2、.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13、“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含义是什么?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埋怨别人,表明后天的努力的重要性。14、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n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15、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北京20112012中考模考题——《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录毕,走送之。毕:完     走:跑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或:有时叱咄:训斥   愈:更加 至:周到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敝:破艳:羡慕5.援疑质理 援:提出质:询问6.手自笔录      手:用手录:抄写    7.稍降辞色  稍: 稍微   辞:言辞 色:脸色8.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9.不敢稍逾约逾:超过10.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二、选择1..指出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C)(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弄虚作假B.假人假义C.假戏真唱D.假公济私(2)走送之A.飞沙走石B.走南闯北C.走马观花D.走投无路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无从致书以观闲情逸致B.益慕圣贤之道相得益彰C.故余虽愚依然如故D.久而乃和心平气和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2、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去)请教。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因此我即使很愚钝(笨),但最终掌握了很多知识。4、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5、不敢出一言以复不敢说一句话来分辩6、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7、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8、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n9、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10、以中有足乐者因为我心中有足够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四、阅读理解1、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年幼家贫“无以致书”时,采用什么方法读书?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亲手抄写。3、作者家贫无书,为什么能够“遍观群书”?(用原文回答)走送之,不敢稍逾约。4、作者“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5、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克服求学中所遇到的困难的。①幼时缺少书籍,不惧天寒借书抄录。②加冠后缺名人指导,驱百里虚心求教。③从师时衣食不足,不追求口体之奉。6、本文作者“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而最终却能学有所成。作者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与行为特点?(用原文词句回答)嗜学慕圣贤之道中有足乐勤且艰7、请从选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善于向“先达”请教的语句。①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8、选文从借书抄录之劳,①从师问学之难百里投师之艰;②旅居生活之苦四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艰苦。9、阅读第①段,说说除了刻苦勤奋好学,作者身上还有哪些值得赞赏的地方。①诚信的品质②诚恳的态度10、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作者“幼时即嗜学”的具体表现。借书抄书,天寒手冷不懈怠,按时归还以求遍观群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