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指代性副词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具有指代作用的两个特殊副词“相”和“见”。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相”和“见”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从语法形式上看,是副词作状语;从语义表述上看,却类似于前置宾语。一、相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类似于人称指代,可以表自称、对称和他称。1、表自称。例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百万,不肯相救。(现在大王和我早晚之间就要死去,可是你拥有几万士兵,不肯救我。)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救”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为:我。○《曹植·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来是从一条根上长出来的,煎熬我怎么这么急迫!)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煎”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我。2、表对称。例如:○《后汉书•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你知道悔过服罪,现在一切都赦免你。)本例中指代词副词“相”用在动词“赦”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对称,可译为:你。○韩愈《答李翊书》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向我韩愈问的人多,考虑你的话用心不急切为利,姑且为你说这些。)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介词“为”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对称,可译为:你。3、表他称(指代第三人称的人和物)。例如:○《孔雀东南飞》: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现在就立即答应他家(指代太守家)吧,马上成就两家的婚姻。)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许”之前,类似前置宾语,表他称,可译为:他。○《柳宗元·黔之驴》: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渐渐地出来靠近它,提心吊胆地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本例中指代性副词“相”用在动词“知”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他称,可译为:它。 注意:“相”的这种用法,在成语中经常可见。如:拔刀相助、倒屣相迎、豆萁相煎、反戈相向、刮目相看、降心相从、解囊相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等。 4、与范围副词“相”的区别1)“相”作范围副词时,跟其他范围副词的用法并不相同,其具有反身作用,所以“相”修饰的动词通常不带宾语。“相”表示范围时,可以表互指也可以表递指。例如(1)表互指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前,既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又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通常表示“互指”。例如:○《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爷和娘”,做动词“扶”的状语,表互称。可译为:相互。○《孟子·梁惠王下》:父子不相见。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父子”,做动词“见”的状语,表互指。可译为:相互。\n○《庄子·胠箧》:邻国相望。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邻国”,做动词“望”的状语,表互指。可译为:相互。○《史记·孙吴列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梁赵”,做动词“攻”的状语,表互指。可译为:相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本例范围副词“相”指代“赵王和秦王”,做动词“娱乐”的状语,表互指,可译为:相互。(2)表递指“相”表示动作行为一个一个地相继出现。例如:○《战国策•赵策四》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本例范围副词“相”指代“子孙”,做动词“继”的状语,表“递指”。可译为:代代传。○《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本例范围副词“相”指代“首尾”,做动词“接”的状语,表“递指”。可译为:只只连。○《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清白”,做动词“承”的状语,表“递指”。可译为:世世传。○《商君书·更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本例中范围副词“相”指代“帝王”,做动词“复”的状语,表“递指”。可译为:个个。2)“相”做指示性副词与“相”做范围副词的特点(1)相同点。○“相”做指代性副词和做范围副词,均用在动词前,并具有指代作用。(2)不同点○“相”做指代性副词时,主要用于表人称,可以表自称、对称和他称。而“相”做范围副词时,虽然可以表指代,但主要表互指和递指。○“相”做指代性副词时,其类似于前置宾语,但“相”做范围副词时,就没有这种类似前置宾语的作用。○“相”做指代性副词时,施事主语可以不出现,而“相”却类似于受事宾语。“相”做范围副词时,施事主语必须出现,而“相”反身指代施事主语,表示互指或递指。二、见“见”与指代性副词“相”的用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作为指代性副词的“见”,不用在介词前,只用在动词前,仅表示自称,偶表示他称。例如:1、表自称。例如:○《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生下六个月的时候,慈爱的父亲就离开了我。)本例中指代性副词“见”用在动词“背”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为:我。○《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加少孤露,母兄见骄。(又加上年少时因失去了父亲,身体瘦弱,母亲和哥哥就骄惯我。)本例中指代性副词“见”用在动词“骄”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为:我。○《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所以今天详细说明原委,希望您或许能谅解我。)本例中指代性副词“见”用在动词“恕”之前,类似于前置宾语,表自称,可译为:我。注意:在现代汉语中:“见笑”、“见谅”、“见教”、“见怪”等,都属于“见”的这种用法。2、与表被助词“见”的区别1)相同点。“见”做指代性副词和助词时,均用在动词前。例如:\n○《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本例中“见”做指代性副词,用在动词“录”之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本例中“见”做助词,表被动,用在动词“欺”之前。2)不同点。“见”做指代性副词时,动词的施事者是句子中的主语,也即充当主语与施事者是一致的,而“见”为助词,表被动时,则句子中的施事者,一般不要出现。○《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本例中“见”做指代性副词,主语“君”是动词“录”的施事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本例中“见”为助词,表被动,动词“欺”的施事者“秦王”没有出现。即“见”后省略了施事主动者“秦王”。1、“所”,加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所”字结构可以分成三类:(1)、“所”+动词——意义相当于动词的宾语。例如…“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所欲”,即想要的东西。“所恶”,即厌恶的东西。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的后面,则活用为动词,这时的意义也相当于动词。如:“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所贵”、“所贱”、“所卑”、“所尊”,都是形容词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所”字结构指代动词的宾语。(2)、“所”+介词+谓词性成分——意义相当于介词的宾语,表示工具、处所、原因等。例如…“是吾剑之所从坠。”——“所从坠”,即坠落下去的地方。“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所以持国”,指保卫国家的手段、方法。“是乱之所由作也。”——“所由作”,指内乱发生的原因。“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所与饮食者”,即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人,“所与”指代动作行为的相关者。(3)、“所”+(介词)+谓词性成分——这类“所”字结构可视为介词省略。表达的语义相当于被省略的介词的宾语。例如…“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所生”相当于“所(以)生”,指代生的地方。“诺,恣君之所使之。”——“所使之”相当于“所(以)使之”,指使用他的方法。2、“者”,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者”字结构可有两类:(1)、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数词)+“者”——“者”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例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少者”都是形容词与“者”结合后构成的名词性结构,相当于年老的人、年少的人。“赦之,以劝事君者。”——“事君者”为动宾词组同“者”字的结合,意思相当于事奉国君的人。(2)、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者”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名词“陈涉”和“者”字连用。“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所”字结构和“者”字连用。“者”都起复指前面的名词性成分(“所”字结构也是名词性的)的作用,使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