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5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力避串讲式[2007-8-2011:59:00|By:hjjboyqs1126]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然是文言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似乎大家对文言文采用串讲式的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认同感。新课程改革以后,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也大大小于现代文。文言文占课文比例比较小,的确是一个因素;但思想深处的认同,才是根本的原因。有些老师对文言文的教学在思想认识上有这样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文言文的教学目的就只在于让学生理解文义。以为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会翻译就完成了任务,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就直接指向这一目的。而传统的命题,考查文言文也就只是考查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在教学和考试中,都很少着眼于"语文"的全面内涵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二是认为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在于语言。对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理解失之于偏颇,导致文言文教学仅仅只关注语言本身(即完成由文言到白话的转换)。教学过程,常常纠缠于词语细微意义的区别和一些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而对古代汉语独有的语言魅力,学习古代汉语对提高语言素养的价值,文言文中强烈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和人文因素等都极为漠视。三是认为只有串讲,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有人认为采用其他教学方法花时间多,教学节奏缓慢,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有人认为其他教学方法比较虚,比较空,无法做到句句落实,字字落实,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有人认为学习文言文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条件;甚至有人认为文言文的特点决定了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取代串讲式的教学。我们并不简单地否定串讲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价值,但认为一概采用串讲式教学,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应该尽量避免。其危害有:一是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由于串讲式教学,教师句句翻译,字字落实,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空间,要做的就是记下教师讲的内容,课后去花时间记忆。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使学习的内容失去了应有的趣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更不可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大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与教师普遍的串讲式教学不能说没有关系。二是容易陷入知识中心。由于是句句落实、字字落实的串讲,教师为了落实到位、讲得清楚,很容易引入较多的古汉语知识,诸如词的活用、倒装句式、通假字等等,甚至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已经不再强调的有些语法知识,在讲文言虚词的时候则要花很多时间去讲解,比如"以"在什么情况下是介词,什么情况下是连词。甚至有教师认为不讲文言知识,就没有办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就没有办法使学生听懂。三是窄化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不只是理解词义、句义,不只是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学习几个句式;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文学作品),也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那么避免串讲式的文言文教学有哪些途径呢?\n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能充分注意,甚至出现学生只记教师课堂讲的内容,从不看注释,更不查检工具书的情况。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注释的不同作用,凭借注释理解句义、文义。有些是整体注释的,要根据注解自己去落实关键词;有些只注释关键词,要自己贯通全句的意思。课文没有加注释的地方,一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对有些同学或许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探究。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解决。二是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句大家熟知的老话。但真正重视,真正"会读",能够在读中见"义",并不容易。有些教师虽然比较重视读,但常常是为读而读,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没有能使读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没有能在读中感受和表现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这和词的理解、句的理解都有紧密的联系。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在读中发现问题。这就是比较高的要求了。要读出情味,就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揣摩语言的运用;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要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因此文言文的诵读,不仅是用口,更强调要用心。用心,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用心,才能发现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是理解的困难,或者是提出了新的有价值的疑问,或者是对现成结论的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自由诵读的机会,更要指导学生的读。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吟咏玩味,体验情味,发现问题。就目前实际,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普遍地比读白话文要差得多。这与教师重视串讲,轻视诵读,对诵读缺少有效指导和示范不无关系。三是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钱梦龙先生教学《愚公移山》是一个经典的文言文教学的案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以问题串联起来的。第一个阶段是学生自读质疑,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这些问题既有一些比较零碎但比较有趣,主要着眼于句义、文义理解的问题: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老愚公多大年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爸爸同意吗?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移山困难吗?劳动辛苦吗?也有一些思维强度较大、探究性很强的问题:愚公的妻子和河曲智叟都劝阻愚公移山,但说的话不一样,哪些话愚公的妻子能讲而智叟不能讲,哪些话智叟能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能讲?即使两个人都能讲的话,在内容上和语气上又有什么不同?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智不智?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全文关键词句的理解几乎都得到了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长期如此,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n四是在语文活动中加深对文义的理解。随着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开展各种有效的活动,也可以使文言文的教学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一位老师教学《三峡》这篇课文,在借助注释初通文义以后,让学生看了一段有关三峡的录像,比较课文和录像所表现出的三峡的不同特点。这样既可以借用录像的形象资料帮助理解文本,又可以在比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是阅读概括的语言训练,可谓一石三鸟。教学《黔之驴》我让学生"根据课文以老虎或驴子的口吻对它们的下一代讲一段话",用意也是如此。"根据课文"是要求学生的讲话要贴近原文,但要有自己的适当想象,以"我"的口吻讲,就是要融进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下一代"讲,就是要明确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真算不上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它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不能忽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应该努力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形式,应该努力避免串讲式。农村初中语文文言文两环十步教学模式初探 教师CN(TeacherCN.COM)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倡导网络文化,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果我们的文章涉及或侵犯您的有关权益,请即时与我们联系,请注明网址及文章,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感谢您的合作! 转载声明:如果您要转载本站文章,请载明出处“教师CN”。 特别声明:教师CN部分文章需征求教师CN同意方可转载,请与我们联系,经允许后再行转载。仪陇县立山中学校陈光林随着初中语文新的教材的使用,文言文份量大量加重,占每期内容的三分之一强。如果教师还是那种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结果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死气沉沉。这样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差,效率底。怎样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处于动脑、动手、动口的最佳能动状态呢?我在反复阅读了程汉杰著的《实用快速阅读法》、吴桐贞编著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江西蒋益明的《文言文教学‘五读法’》、江苏许闵的《文言文教学中的‘互动模式’课题研究报告》、湖南范晓燕的《文言文五疑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中“大家谈:怎样教好文言文”专栏十几期几十篇文章以及江西陈拂成的《五问自读教学法》等文章和专著后,根据我们农村初中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师生缺资料等情况,提出“农村初中语文文言文两环十步教学法》现简介如下,以期同行的斧正和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第一环疏通文意1、试读。学生试读课文第一遍,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结合注释、工具书解决。试读第二遍后,按照“名、时、地、评、著”的内容掌握作者。2、领读。教师先指定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正音,断句。然后领读课文至少两遍,根据难易决定领读的遍数的多少。这是为了解决一部分朗读有问题的同学,让每一位同学都达到会读的要求。\n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至少两遍,直到读熟为止。4、试译。学生结合注释或工具书参考资料自己独立试译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句。5、请教。学生带着不懂的问题向周围同学请教、讨论,再将不懂的问题归纳出来,准备在全班释疑。6、释疑。对共同性的问题,师生一起释疑,教师适当点拨重难点词句。7、轮译。学生轮流翻译课文。师生正译。第二环简析课文8、写什么主要是让学生把文章“读通”,着重点是整体感知,通过“析题目,抓要素”,从整体着眼,紧扣文题和文章内容的联系,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抓住诸如时、地、人、事等要素,用简洁的语句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9、为什么而写这一步要求把文章“读深”,着重点是整体领悟,通过“抓关键,想意图”,从整体着眼,找出文章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进而深入思考这些词、句、段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作者是为什么而写的,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找出贯穿全文的“红线”,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10、怎样写这一步要求把文章精妙处“读熟”。着重点是整体鉴赏,通过“细对比,品词句”,从整体着眼,看清文章围绕主题,用了那些表现手法及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细心品味那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领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进而消化吸收文中的语言,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这三步也是从整体的学习着手,从根本上把孤立的逐段繁琐的分析变为联系的总体的阅读理解,把短间隔的琐碎的一问一答变为长时间的系列的读思议辩,把割裂的分块的字词句篇教学变为整体的递进的教书育人。以上所述,仅仅只是我个人的肤浅的认识和做法,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不断的总结,深入的研究。真诚的期待老师们的不吝赐教。文言文阅读备考—兼谈教科书在备考中的使用作者:yuwenba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9更新时间:2007-7-24文言文阅读备考—兼谈教科书在备考中的使用\n中考阅读,是语文中考中很重要的部分,一般占全卷50%左右。以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我国第一个特区深圳市南山区2004年中考语文卷为例,除去基础积累综合运用20%和作文30%外,都是阅读。随着现代社会通讯工具的发达和对写作要求的减少,阅读比重的上升是必然趋势,中考各省市近些年的阅读所占比重也都有所增加。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考场阅读的困难,本刊从本期开始设置“中考话读”专栏,拟从文言文阅读(教科书的使用)、科技文章阅读(逻辑思维的运用)、文学作品阅读(感性与理性思考的结合)、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内外阅读资源的综合使用)和考场阅读(特定场合的阅读与结果表达)五个方面向大家进行有关方法的介绍。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般都取材于教科书,即“能够利用注释理解重要段落篇章的内容。”这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开,一些地方也开始突破初中文言文教学重在“读读背背”上,提出并尝试考一点课外的文言文选段,但是,就全国大的范围来看,还在短期内难以成气候,即使考一点,也是非常基础的简单的,且内容也多半是一些大家熟知的寓言成语等。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立足于教科书上的文言文阅读。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材来自课内,因此都是比较典型的且有一定的或语言或内容上的难度的名篇。考试的形式多半是实词解释(一些地方已经将此内容迁移到文言文阅读之前去了)、重要的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相关文章的比较阅读等。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备考中,一定要注意:一注意积累文言实词古今语言的最大差异不在虚词,而在文言实词。我们如果不知道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不知道这些实词的古今异义,在阅读和考试理解中就会难以理解古文的内容,甚至闹出笑话来。如,上文的“谤”和“讥”,分别是“公开指责”和“进谏”的意思,与我们今天使用的现代汉语中的“谤”和“讥”(“说坏话”和“讽刺”)在意义和感情色彩上就有很大差别。同学们平时建立起文言文实词积累的习惯,特别是出现频率高的文言文实词,一定要下功夫弄清楚所包括的义项,并记住不同义项的典型例句,以帮助自己牢固记住。二特别留心课本注释由于中考命题者一般情况下不是由古典文学或古代汉语的专家们组成,在命题时往往只能够从课本的注释里命题,才比较稳妥保险,不至于出现分歧争议甚至闹出知识性的错误。因此,我们一定要非常重视课本注释,不要把另外的注释引进自己的复习备考。除了对文言文名篇多多大声朗读,读出文言语感来以外,还要每读一次就圈点注释一次,不断加深印象。尤其是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解释了一半的注释,更需要多加留意,这些句子也就往往是中考考翻译的地方。上文的句子翻译,在课本中就注释了半句“谤讥于市朝”。三注意语句的顺畅无论是文言文原句还是翻译出来的现代汉语句子,在文言文阅读中都要注意语句的顺畅。对文言文原句的顺畅要求,就是读断句子,读懂意思,这也要求我们了解一点点文言语法的常识,记住一些典型的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例子。如上文的“闻”就是“使……听到”的意思。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也要注意区分,哪些是一一对译的,哪些是不需要翻译的(如年号、地名、典章制度、乃至于成语等),哪些是只能够意译的。翻译之后要自己多读两遍,一定要准确简洁顺畅。\n四细心阅读注重内容的推断文言文阅读的考试,越来越靠近现代文的阅读了,也就是说,进入21世纪以后,文言文阅读的考试没有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考查上,而是在内容的考查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语言之外,要真正读懂文章,即使是出自课本的文言文,也要动脑子去读懂。有经验的老师总是要求同学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阅读,就是说,在内容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定要能够象现代文那样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等。上文的试题“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就要求我们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从而分析进谏后的变化,推导出变化的原因。五拓展思考空间注意同类比较由于文言文都是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宽的空间的检验才积淀为我们今天学习的经典文章,因此,其典型价值很高,同类的文章可以参考阅读比较阅读的文章在历史上也很多。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古人的“以古文解古文”的读书方法,以加深对文言文章的阅读理解。上文的最后一题“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就是考查同学们能否连类比较触类旁通的一种考查。考试是对平时学习方式的一种检查,也是一种提示。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比较连类阅读分析,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整理课文中的一词多义,通过分析归纳一定的记忆方法。2、能借助课文中学过的实词,读懂浅显的课外文言文。二、教学步骤:(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在复习文言文时发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也会有不同。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根据常州中考的要求,老师课前已经请同学们整理了五、六两册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那我们先来交流一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些记忆的方法?2、交流学生整理的“一词多义”。(实物投影)(二)大家在整理时是否发现,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动动脑,找些方法来记忆,那不就省许多力?今天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巧记一词多义。1、教师以“信”为例,进行示范。(幻灯片出示)(1)师:我们归纳出“信”在课文中主要有三种含义:①言语真实,不虚伪(本义)②信用③相信那我们怎么记住呢?可以造一句有意义的句子来记。(2)出示“信”的例句:自古以来,“言语真实,不虚伪”是一种美德,所以做人要有“信用”,只有讲信用,别人才会“相信、信任”你。(3)成语巩固:请说出下列成语中“信”的含义:①信口开河②信口雌黄③信手拈来④信以为真⑤背信弃义⑥言而无信(学生在解释时补出“随意”的含义)2、学生以“故”为例,进行练习。(1)、归纳出“故”的几种含义:①缘故,原因(本义)②旧的③故意④所以\n(2)学生造句,实物投影学生的材料,分析评价。(3)出示教师例句:因为两人是“老朋友”的“缘故”,“所以”碰在一起时,不需要“特意”找话题,也能谈得不亦乐乎。(4)成语巩固:说出下列成语”故”的含义。①一见如故②明知故犯③故弄玄虚④革故鼎新⑤欲擒故纵⑥非亲非故⑦平白无故⑧不经世故3、师:其实,除了刚才的方法外,还有很多方法,关键是同学们要开动脑筋。出示例子:改编课文助记:齐师伐鲁,公将战。曹刿不受故人阻。朝入朝见庄公,曰:“战则请从。”双方战于长勺。齐一鼓时,刿故不鼓,俟齐三鼓时,鲁方一鼓。因齐竭鲁盈之故,故克之。(学生说说划线字的含义)3、4、归纳记忆法:联想造句法,成语助记法,改编课文法,诗句记忆法,话题记忆法·····(三)师:我们记住实词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课内的文言语段,更要能借助课文中学过的多义实词,读懂浅显的课外文言文,为进一步的答题奠定基础。阅读语段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①长:做首领。要求:1、找出语段中的学过的词语,并解释。2、找出疑难之处,根据上下文已知的内容进行推测。3、翻译文言文,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3、结合文章思考,这则文章会出哪些题目;4、组织成完整的语句回答。(由学生归纳阅读课外文言文的一般步骤)板书:方法:1、通读全文,借助课内,整体感知。2、圈出疑难,结合语境,上下推导。3、看清题目,明确指向,认真思考。4、斟词酌句,语意完整,细心答题。(四)根据方法,完成语段二。交流。附语段二: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n(五)布置作业。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个环节 教师CN(TeacherCN.COM)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倡导网络文化,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果我们的文章涉及或侵犯您的有关权益,请即时与我们联系,请注明网址及文章,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感谢您的合作! 转载声明:如果您要转载本站文章,请载明出处“教师CN”。 特别声明:教师CN部分文章需征求教师CN同意方可转载,请与我们联系,经允许后再行转载。新疆沙雅二中彭丽君随着课改的推行与实施,现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现代文中一些沿用多年的陈腐篇目多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时文佳作。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而今,在如火如荼的教改活动中,有的教师又脱离了双基,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这样以来,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当他们合起书本之后,却是一片茫然。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断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二、“点”:教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WÚ)”,“没有”\n的意思;《晏子故事二篇》中“自取其病”的“病”,课文中的意思是“侮辱、没趣”;《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又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本文中怎么理解就行了。另外,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它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这就是所说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那么,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那个词在本文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在本文中是“丢失”的意思;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使人索扁鹊,已亡秦矣”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白了。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三“译”:就是翻译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即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四、“议”: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作者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作者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本文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n以上活动,宜采用边读边议的形式进行。当然,也可能有些学生会提一些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和全文的主旨,不能让学生扯得太远,也不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讨,又要有原则性、有重点地指导,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学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五、“引”: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前面四个环节的学习,却不能满足,而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教改后,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都值得我们去揣摩。因此,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作者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已的心得、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已独到的评价,提高自已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借鉴古人的精美语言和构思技巧,用以指导自已的写作实践。由于采用以上五个环节进行了文言文教学,所以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同时还使他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以来,学生爱学、乐学。成绩自然会稳步提高。当然,解读文言文,教师应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去学习,从方法到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靠课堂学习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如《史记》《汉书》《聊斋志异》《搜神记》等名著。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现代文的能力。体验、感悟探讨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和复习外,还要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比如,《陈涉世家》作者着重表现了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陈胜对吴广说的那一番话,实际上就是一段很精彩的形势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太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会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的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他的这个策略的效果很快就得到了证明:起义军到达陈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庞大队伍了;在张楚政权建立的同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在危机时刻,陈胜的清醒与果断是难能可贵的。\n对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也描写得极为生动。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陈胜、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中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士兵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士卒们心目中的地位。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这一席话令人信服地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它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这支队伍的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笔法如实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爆发的这场震撼王座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由于这篇课文较长,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应当抓住重点,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的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特别是要在理解陈涉说的几句话的含义的基础上,了解陈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唐雎不辱使命》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我们肯定是要把握的。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这就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发号施令的口气,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在会见唐雎时,劈头就是严厉地质问,接着就炫耀起自己“灭韩亡魏”的武功来,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但由于还想兜售“易地”的骗局,又虚情假意地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极其狡诈。这样软硬兼施之后,又进一步向唐雎施加压力,以所谓“逆寡人”“轻寡人”大兴问罪之辞。短短的几句话,其盛气凌人之态触目即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强硬立场后,他不顾刚刚说过的好话,立即进行战争恫吓。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程度,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并极力称颂唐雎的胆识。可见,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成就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教学时可以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文章脉络。总之,在这个单元的四篇史传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历史作用,脱离特定环境审视人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词五首》和九上第五单元,我觉得应以背诵为主,同时也要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和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诗文的思想主题。《曹刿论战》要适当讲讲战争的背景,还要讲讲有关的文化常识。例如当时没有常备军,有了战争,由国君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n“民弗从也”就是指这种征集工作来说的。又如当时的作战方式是车战,所以文中又有“公与之乘”“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等语。讲背景的时间不宜过长,有些内容可以结合字词来讲。重点是词语解释。建议我们教师在疏通文意过程中采取边讲解边整理的教学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间”“牺牲”“加”“狱”“情”“鼓”等用的是古义,可归为一类:“鼓”“败绩”“驰”“辙”“轼”等都与战争(车战)有关,也可归为一类,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语言浅显,故事情节又很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学生如能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即可无师自通。教学的基本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点拨,主要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使他们能多少获知一点本文的深层意思;其次是要介绍一点背景常识,使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亲切感。这两个目的达到了,诵读速度就可以加快。《愚公移山》学生对这个故事大都比较熟悉,在疏通文意过程中,重点应当是解释难词、难句。难词,主要是多义词,如“险”在本文中指的是高山,“阴”指的是水的南面等,要用比较的方式来讲。难句的数量不多,只有“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等四五句,可用文白对照方式讲,只求懂得大意,不要引进语法概念。个别难词、难句可能有不同解释,教师应慎重选择,但只宜将选择的结果告诉学生,不必说明理由。虚词只宜略讲,重点是讲副词如“始”“曾”“其”(在“其如土石何”一句中)等。“之”“也”“而”在本文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所以在朗读中加以体会,只要能读出语气,自然能大体知道它们的作用,无须讲解。朗读跟疏通文意是密不可分的。在掌握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关雎》《蒹葭》教学这两首诗要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造性地运用朗读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不要一味死读。一味死读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并继之以表情朗读直至成诵。我们在教授时,还不妨设计一些开放题,要求学生或展开联想,举出相似的例子;或发挥想像力,改写故事;或组织讨论,作出综合评价。这些,都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我最近从资料上看到了一种“综合化的教学设计”,是贯彻新《课标》的四个理念而进行的实验课题。在综合化的视野下,文言文的教学空间、教改空间非常大,这为我们寻找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这里我想推荐给大家。如讲《两小儿辩日》,面对孔子都“不决”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综合化设计:首先让学生明白研究课题,其次启发学生来思考和交流研究方法,再次要求他们每人撰写课题研究心得(问题答案),最后师生进行课堂交流。这个课题具有综合性,这主要体现在它具有多维性,一是孔子回答不出两小儿提出的问题,表明他科技知识的贫乏,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缺憾;二是史载孔子面对两小儿的嘲笑,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勇敢地承认自己不懂,这是一种学术诚实的表现,这是部分学生和部分文人所缺乏的;三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语文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向地理老师请教,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四是课堂讨论和课堂交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五是课后撰写研究心得,可以培养学生源于生活的写作意识和清楚实用的文风。2、课外文言文。\n从今年我省实验区的学业考试卷和今年嘉兴市的中考试卷,以及历次期末检测卷,我们不难发现,课外文言文是必考内容。所以我们在上好课本文言文的基础上,一定要拨出足够的时间,用于对课外文言文的积累。尽管蔡老师说课外文言文一般都选取故事性、情节性强的材料,但这类材料的量还是太大了,如果我们不注意平时的积累,单靠复习阶段的临时抱佛脚,那是觉得不行的。如果这样就无疑于大海捞针,定会事倍功半,甚至还有可能不起丝毫作用。五、学业考试文言文复习的思考。针对第三块内容采取相应的举措,做好学业考试的复习工作。两年新课程实践下来,有实验教师提出这样的困惑:新课程重点不明确,有的学生课堂上很活跃通假字、词类活用(名做动、动做名、形做动、名做状、形的意动用法、形的使动用法)、古今异义句法: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置句还有重点虚词如“之”、“而”、“其”、“然”、“以”等也会加以归纳整理。而新课标下,一部分老师可能就反其道而行之,对这些重要的实词、虚词或句法特点很疏忽地点到为止,或者甚至是一笔带过。而且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了解无底,无法监控。3、新课程大量的古诗文都需要背诵,(这从我们语文老师角度来说是相当欢迎,也是求之不得的。但实际情况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语文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他们要应付大量的数、科习题(科学210分的中考比分,谁能敌得过如此诱惑?)他们哪有时间来完成语文的大量背诵?面对这大题量的背诵,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指导学生背诵、巩固。古诗可能还好把握,只要是常见的、常用的(蔡少军语)名句。那么文章呢?有些文章篇幅相当长,而且又极难理解,是不是都需背诵呢?(新课标说背诵优秀诗文80篇),象《醉翁听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等等这写经典名篇不背真的可惜。而背的话,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4、文本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到底该挖掘到哪个度?挖掘到如何深度才算达到新课程要求?许多老师也觉得很难把握。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可以说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它新增了这类古今结合的,富有生命力的运用题。我们当然尤需关注。5、对于学业考试必考的课外文言文,(这也可说是新课程的一个闪光点。以前我们初一、初二期末检测基本是以课内文言文阅读为主,很少考到甚至不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而新课程2005年七年级上就已经涉及课外文言文阅读考试。)而对这部分内容,师生普遍存有恐惧心理。课内文言文量已经相当大,再加上大量的课外文言文阅读量,教师可能普遍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啊。不知道从哪里再去挤时间应付这些阅读量。三、我市七、八年级期末检测卷和今年中考试卷中新课标文言文目标的体现及学生(平湖市)考试情况反馈(一)七、八年级期末检测卷中文言文试题的分析。我整理了七、八年级六份期末检测卷中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默写试题,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这几份试卷的特点:1、选文涉及课外材料。2003学年的两份试卷文言文阅读均选自教材,且内容较简单,都是故事性、情节性很强的小故事。《陈太丘与友期》(2003学年七上),《两小儿辩日》(2003学年七下)。2004学年的四份试卷均是课内、课外结合,其中三份试卷七(上)、八(上)、八(下)都是选用了内容相关,有故事、有情节的两段文字比较阅读。 其中七(上)、七(下)和八(上)对课外文言文有注释。2、试题内容及形式:\n试题内容及形式不外乎四个方面。(1)字词句的理解和识记。出现形式有加点词解释和句子翻译,这是每次必考内容。(2)文章的赏读。出现形式有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比如:用“∕”标出朗读停顿。元方入门不顾(2003学年七上);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处。①其一犬坐于前②一狼洞其中(2004学年七下)。(3)对文本主题内容及文中人物的理解。试题形式有:①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003学年七上)②上述两段文字都是写夜找好友,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他们找友的原因各是什么?(2004学年八上)③从(乙)文“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王子猷是怎样一个人?(2004学年八上)④请从(甲)(乙)两文段中各找出一句最能反映作者“与民同乐”思想的语句,把它摘抄下来。(2004学年八下)⑤你认为“公”为何“大笑乐”?请作简要分析。(2004学年七上)(4)还有少部分的运用题(拓展、迁移)。比如:①“两小儿辩日”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2003学年七下)②从古至今,我们民族涌现了众多如范仲淹一样具有伟大抱负的仁人志士。请你举出一位当今时代中具有这种高尚品质的人,简要叙述其事迹,并作评论。字数50字左右。(2004学年八下)③我们从屠户的经历中受到哪些启示?(2004学年七下)这部分考查内容是新课程呈现给我们的一个亮点,它的特点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是极富生命力的东西。我们语文课要求相当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运用,这块内容正是语文知识与能力运用的最好体现。3、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综观六份实验卷,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无外乎一些句法和词法上的重点。尽管说“不应把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但它们涉及到的重点字、词、句肯定是考试重点涉及的范围。比如:(1)“尊君在不”加点词解释“不”是通假字。(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加点词解释“去”是个古今异义词。(3)“乐民之乐者”加点词解释前一个“乐”是个词类活用词。(4)“不以物喜”的“以”是个一词多义词等等。又如:句子翻译,(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是一句倒装句,其中“洞”又是词类活用。(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是被动句。(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再如:2003学年七(下)试题“请你补写出下列句子括号处的省略内容。①()问其故。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考的是省略句。4、关于古诗文的考查。从卷面可以看出,古诗文的考查所占比分在加大,由2003学年七上的4分上升到七年级(下)、八年级(上)的8分,八(下)是5分。试题涵盖的基本是两个层面:简单的识记和理解性内容。更高层次的“运用题”还未涉及。(二)以新《课标》理念观今年的中考试卷中文言文试题。1、先来看看今年我省实验区学业考试试卷。(1)、古诗文名句默写,共有7题,其中1——5题必做,6、7两题任选一题。比分是八分。这7题涉及三个层面:A、简单的识记。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③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送武判官归京》)B、理解性的。\n⑤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⑥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自然美景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C、运用题。⑦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名句默写的比分明显比以往的中考试卷大,试题层次感强。已不单单是简单的背诵,更强调的是理解和运用。(2)、文言文阅读。选用了两段并不连贯的文字。第一段是课内的《陋室铭》,试题的一、二是加点词解释和句子翻译加点词解释有“名”(名词作动词)“鸿”(通假字)“乱”(又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是重点实词,名词)。句子翻译中的第二句“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试题的三、四两题是理解性的题目“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和“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以选择题型出现。第二段是课外的《东坡画扇》,下面对个别难以理解的词加了注释,选文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人文性较强的文字。试题内容同样是加点词解释(包括有实词、虚词)和句子翻译:加点词解释有“业”、“适”、“去”、“以”“之”、“故”、“其”。仔细看看课外阅读考查的词,都是课内讲到过的重点词语。还有一题是对内容的理解的,“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可见,字、词、句的理解和识记永远是必考的,涉及的都是重点的字、词、句。选文难度力度加大,试题有灵活性,特别是理解性试题。2、今年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1)古诗文名句默写。共四题,任选三题作答。比分6分。①2005年4月26日,70岁的国民党主席连战率访问团开始其阔别60年来首次大陆之行,正如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句:“,。”②古诗词中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很多,如《木兰诗》中的:“,寒光照铁衣”,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③古往今来,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无奈;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有“,老大徒伤悲”的感叹;岳飞有“莫等闲、,空悲切”的抒怀。 ④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诗词的连续两句。,。第一题是运用题,二、三、四题是理解性的。可见我们的中考卷命题理念相当接近学业考试试卷,古诗文考查的力度应该是加大的,内容涉及的都是一些常见、常用的名句。还是这句话,古诗不仅是简单的背诵,更重要的还有理解。(2)文言文阅读。选用了两段意义有连贯性的短文蒲松龄的《螳螂捕蛇》、薛福成的《物性相制》(课外语段有注释)。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和关键句的理解。要求学生通过对词句的理解来把握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同时课内外语段对比阅读的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重视阅读积累和拓展延伸。试题加点词解释有“闻”、“临”、“竟”、“尝”、“去”。还有对“之”、“以”\n的理解。另有两题是理解性的试题:“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可见,文言文阅读也契合了学业考试试题要求,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不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避免考查虚词的用法。但涉及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理解还是必考的。通过上述对几份试卷的分析,我想无庸多言,大家对文言文的考试趋势应该已经相当明确了。(三)、我市七、八年级期末检测和今年中考情况反馈。1、古诗文测试情况反馈。从卷面情况分析,(1)考生诗句一般能背出,主要是写错别字;(错别字现象在这几届学生中问题相当大,不仅在古诗文的默写中,就是现代文的默写中也很存在问题,尤其是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相当多。)(2)审题不清。今年中考卷的第4句题干上明确要求选择清明、七夕、重阳节“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但有考生选了元宵、中秋等节日作答。2、文言文阅读测试情况反馈。(1)期末测试。A.文本赏读还存在着问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朗读停顿的划分是一个薄弱环节。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它没有任何诀窍,也没有任何规律可寻,只能靠平时多读,靠语感来划分,语感好了自然能划分。B.文言词语的解释也是一个弱点。“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向来是考试的重点,而这往往就是学生最容易搞错的地方。比如:2004学年七(下)解释加点词“又不肯竟学。”中的“竟”,失分率相当高。又如:2003学年七(下)解释加点词“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失分也很严重。这可能学生平时学得不扎实是一个原因,特别是“古今异义”字学生往往要“以今度古”,造成错误。C.句子翻译尽管师生都很重视,但在考试中仍是失分题。这主要原因其实也是词的理解不到位,还有就是对特殊句式没有很好掌握。比如:2004学年七(下)的翻译句子:“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句翻译错的比较多的点是①洞:打洞;②洞其中:“于其中洞”没翻出来;③其中:在柴草堆里;④意:企图;⑤隧入:从洞中钻入;⑥攻其后:从其后攻。D.运用题也是失分比较多的。比如2004学年八(下)“从古至今,我们民族涌现了众多如范仲淹一样具有伟大抱负的仁人志士。请你举出一位当今时代中具有这种高尚品质的人,简要叙述其事迹,并作评论。字数50字左右。”学生往往审题不清,“当今时代”他没看清楚,于是出现了象岳飞、戚继光等等答案。又如:2004学年七(下)“请你写出一个关于项羽的典故。”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完全生造的很多。什么“项羽舞剑”啊等等。这说明我们学生的知识面还是太狭窄,或者说语文知识的运用灵活性不够。(2)中考其实中考与期末检测存在的问题是很接近、很相似的。今年中考我们平湖市文言文的得分率为0.805,从阅卷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题得分最低。其中,“临、竟、尝”三字错误较多,主要是不看语境、不辨古今词义所致。第23题文言翻译失分也较多。在翻译语句时,因为对文章大意没有一个整体把握,学生不会从语境中揣摩字词的含义。另外,由于对词语缺乏准确的把握,故翻译时无法做到字字落实。如“仍还守其网”中的“还”字漏译很多,或望文生义地译成“还是”。第24题题干为“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部分考生不用原话回答,这可能跟平时训练有关,当然主要还是审题不严,根本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就匆匆解题,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四、九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思路。(一)、九年级教材文言文选文的分析。\n1、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史传文学我国古代史传文学非常发达,涌现过大量的优秀作品。从先秦时期开始,史传文学就已经初具规模了。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至西汉纪传体的《史记》,把中国古代史传文学推向了高峰。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就是以史传文学作为学习重点的,所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学习这一单元,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尽可能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他们明白,了解历史应该从古代典籍入手,在大量古有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偏听偏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同古人展开心灵对话,理解古人特殊的思想情感,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美德。还可以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砥砺学生的意志。这个单元编选了四篇文言文。《陈涉世家》一课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约占全文篇幅的五分之一,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它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着力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在人物对话中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隆中对》出自陈寿的《三国志》,是人物传记的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历史人物传记,叙事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保持事件的完整性,有些事情不可不说,但又不宜多说,这就要求选材得当、语言精练。在这篇文章中,这个特点十分突出。例如刘备访诸葛亮源于徐庶的推荐,这本来需要说明徐庶为什么推荐诸葛亮、刘备为什么接受徐庶的推荐,为什么亲自去邀请等等。对这些问题作者都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了回答:“先主屯新野”,说明刘备当时处境极其困难,需要贤人来帮助他:“卧龙”一喻和上文的“谓为信然”,说明诸葛亮在徐庶心中的地位;“先主器之”则表现了刘备对徐庶的重视和信任。又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略去了前两次的情形不说;而对策的密谈性质则仅用“屏人”一语就指明了。另外,历史人物传记主要是表现主人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突出作用。这篇课文虽属节选,但仍可从诸葛亮策略的内容中,看出诸葛亮在推动汉末的纷乱局势向三国分立的方向发展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以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教材把它拿来与《隆中对》参照阅读,便于加深对诸葛亮其人的认识和理解。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n的决心。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文章开始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即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中间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最后一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体现。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这个单元还将五首词放在一起让学生集中学习。这五位词作者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的常见题材和风格,提高审美品位。温庭筠的《望江南》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这首小令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在不到30个字的词作中,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清新、明快,是温庭筠的代表作品。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是他在西北宫中的感怀之作。依据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词的上片重在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熙宁七年,1074)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词的上片在大幅度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下片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写此词后,苏轼曾写信给朋友说这首词“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简》),可见当时的作者已意识到词应有两种不同的风格,苏轼在他的一些词作中便是在自觉地实践着自己的风格。李清照的《武陵春》是绍兴五年(1135)她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的。当时她已经52岁,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无法承载的。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只这一处便胜出前人许多。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词中描述了作者往日的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行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这首词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最后结句戛然而止,但却遗音缭绕,余味无穷。\n2、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先秦诸子散文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苟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就是以先秦诸子散文为学习重点。所选四篇文章分别出自《墨子》、《孟子》和《庄子》。阅读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3、九年级下第六单元——先秦诗文本单元是本学段最后一个单元的文言教学,所选诗文都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曹刿论战》记载的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字眼是“远谋”二字,通过人物对比,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全文语言简练概括,重点突出,剪裁极为得体,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纳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作法。《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有名的寓言故事,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篇幅短小,结构完整,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关雎》《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有写景,有抒情,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雾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展现出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全诗笼罩着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n“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二)如何开展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1、课内文言文。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因此,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阅读教学的重点。但是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背字典、背语法辞条,而是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除了朗读之外,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范的翻译练习,也是文言阅读训练的重要方式。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训练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逐渐达到理性的认识。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一篇课文的范围之内。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词语、句式是否真正理解。如果不理解,或者是半理解,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者是词义没弄清楚,或者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另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文章开始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即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中间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最后一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体现。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这个单元还将五首词放在一起让学生集中学习。这五位词作者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的常见题材和风格,提高审美品位。温庭筠的《望江南》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这首小令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在不到30个字的词作中,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清新、明快,是温庭筠的代表作品。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是他在西北宫中的感怀之作。依据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词的上片重在写塞下秋景,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熙宁七年,1074)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词的上片在大幅度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下片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写此词后,苏轼曾写信给朋友说这首词“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家”\n(《与鲜于子骏简》),可见当时的作者已意识到词应有两种不同的风格,苏轼在他的一些词作中便是在自觉地实践着自己的风格。李清照的《武陵春》是绍兴五年(1135)她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的。当时她已经52岁,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无法承载的。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只这一处便胜出前人许多。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词中描述了作者往日的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行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这首词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最后结句戛然而止,但却遗音缭绕,余味无穷。2、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先秦诸子散文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苟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就是以先秦诸子散文为学习重点。所选四篇文章分别出自《墨子》、《孟子》和《庄子》。阅读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3、九年级下第六单元——先秦诗文本单元是本学段最后一个单元的文言教学,所选诗文都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曹刿论战》记载的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字眼是“远谋”二字,通过人物对比,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全文语言简练概括,重点突出,剪裁极为得体,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n《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纳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作法。《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有名的寓言故事,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篇幅短小,结构完整,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关雎》《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有写景,有抒情,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雾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展现出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全诗笼罩着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二)如何开展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1、课内文言文。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因此,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阅读教学的重点。但是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背字典、背语法辞条,而是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除了朗读之外,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范的翻译练习,也是文言阅读训练的重要方式。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训练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逐渐达到理性的认识。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一篇课文的范围之内。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词语、句式是否真正理解。如果不理解,或者是半理解,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者是词义没弄清楚,或者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另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二)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n,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三)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四)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五)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六)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中考阅读题应答策略之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n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5-6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6.“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典型错误】 1.错例一:(1)作为(2)永久 错例二:(1)奋起(2)恒心 2.错例一: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苦他的心志,劳他的筋骨。 错例二:所以将要从天上掉下一个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错例一: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②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错例二:①有法家拂士②有敌国外患 4.错例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因为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所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说法已无现实意义。 错例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尽管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说法仍有现实意义。 5.错例一:“小桥流水人家”抒发了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错例二:“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6.错例一: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温馨恬静的气氛。 错例二:为了抒发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错答探因】 1.错例一和错例二对“作”的解释不够准确,解释“恒”的意思时,不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作出正确的理解。 2.错例一对“苦”和“劳”的解释不够确切。错例二错误地理解了“降”\n的意思。 3.错例一列举的两个条件与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没有直接关系。错例二列举的两个条件不够具体。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说法不只一种,而错例一和错例二只举出了一种说法,不够全面。错例一和错例二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认识观点明确,但没有说明理由。 5.“小桥流水人家”是写景,景中含情,但不是直接抒情,因此错例一是错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的是诗中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而不是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所以错例二也是错的。 6.错例一错把间接抒情当作直接抒情,“小桥流水人家”是融情于景,是间接抒情,不是直接抒情。错例二错把游子当作诗人,所以也是错的。 【应对策略】 1.语段(一)选自教材,两个加点的词在教材中都有注释,只要熟悉教材,不难作出正确解释。 参考答案:(1)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经常(1分)(共2分) 2.解答此题关键是要对“苦”和“劳”作出正确解释,“苦”就是“使……痛苦”,“劳”就是“使……劳累”。 参考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共2分) 3.在节选的文段中孟子并没有直接说明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但是,孟子在文段中指出了一个国家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即“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一是要内有法家拂士,一是要外有敌国外患。看来孟子是间接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参考答案:(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共2分) 4.文段(二)之于文段(一)犹如材料之于观点。文段(二)选自课外,参照文段下面的注释,不难理解文段大意。理解了文段大意,对照文段(一),就会发现,文段(二)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文段(一)中的两句话,一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一句是“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识,只要答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以下说法: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 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认识:\n 示例一: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在阐述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时,多次引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警示全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是对沧桑人生富有哲理的深刻认识,是对历朝历代兴盛衰败的经验总结。古为今用,引为借鉴,又是对全党语重心长的谆谆告诫,是对某些昏昏欲醉的人的一记警钟。它对于增强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抵御各种腐蚀和诱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示例二:牢记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处在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松“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如果我们丧失警惕,追求安逸、贪图享受、骄傲自满、昏昏欲睡,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到反面。走向毁灭的陈希同、王宝森、胡长清、成克杰等,就是这方面活生生的典型。(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4分) 5.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此诗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的写法。《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句法很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看到这样的景物,诗中的主人公——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怎能不涌起满腔乡愁?更何况此刻他是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这西风劲吹的古道上呢!又是一年将尽,何日是归期?可见,前三句是写景,末一句是抒情,抒发了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断肠人在天涯(1分)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意思对即可。1分)(共2分) 6.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首诗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人的悲哀。根据这种写法,我们就能分析得出结论。答案中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词:“以乐景写哀情”“对比”“孤苦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参考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以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1分,答出“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共2分) 【备考宝典】 本卷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及对选文内容的领悟。从阅卷情况看,此题失分,主要还是在对选文内容的领悟上出了问题。 从今年各省市课改区语文试卷看,古诗文阅读的考查明年仍以课内为主,并向课外延伸。题型以客观题居多,兼有主观题。考查内容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对选文内容的领悟和课内古诗的初步鉴赏为主。在所有考点中能够短时间内提分的首选是古诗文,因此,备战中考,古诗文阅读不可小觑。关于古诗文阅读的复习和备考,以下几点提醒同学们注意: 1.\n对课标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不但要能熟读成诵,而且还要能理解、会运用。 2.对文言词句和基本内容,重在理解和领悟,要结合语境练习,并能适当兼顾到课外一些简短、浅易的文言篇段,尤其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篇段。 3.解答古诗鉴赏题,不能一开始就逐项与原诗比较,应先尽可能地理解原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⑴先弄懂诗歌的表层意思。⑵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⑶从艺术的角度去鉴赏,即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艺术手法去分析。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二是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及修辞手法。总之,对古诗的鉴赏,要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文言文阅读精选100题之一(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③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④今贼适疲于西 2.(略)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B.以奉先帝之遗愿 辍耕之垄上 C.而议者谓为非计 水落而石出者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翻译下面句子。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②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北伐的三个理由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9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略)7、、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1)横无际涯(2)先天下之忧而忧(3)猿则百叫无绝(4)窥谷忘反8、翻译句子。(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n(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9、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用原文作答)的特点。(三)、阅读《三峡》一文,完成10——14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11.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2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13.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1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四)阅读《管宁割席》,完成15—18题: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注释]席:坐具、坐垫。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1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A.又尝同席:B.宁读如故:16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17.翻译“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一句。18.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五)阅读下列诗文,完成19——25题:[甲]: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堘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①到则披草而坐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20、对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每天和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完曲折的溪流)B.觉而起,起而归(睡醒就起来,起来就回去)C.穷山之高而止(上到山顶才停止)\nD.故为之文以志(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理想)21.对上文意思的理解,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文章题目中的“始得”二字,表露出作者第一次游赏的欣喜,定下了全文情感的基调。B.本文第一段概写在西山游览的情况,第二段具体描述西山的独物景象,突出西山的卓尔不群。C.“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这是对西山宏伟气象的赞美,也寄寓了作者的心志。D.本文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了作者的傲世情怀。[乙]:蔡磷坚还亡友财徐珂蔡磷,字勉旃(zhān),吴县人。重诺责①,敦②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④而致之。注:①诺责:诺言和责任。②敦:重视。③风义:情谊。④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亡何,其人亡(逃走)B.且父未尝语我也(告诉)C.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父亲)D.卒辇而致之(送还)2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孰风义”。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丙]蝉虞世南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②秋风。注:①垂緌:緌(ruí),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所以说“垂緌”。②藉:凭借。24.你觉得诗人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品性?25.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六)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一、二),完成26——33题:(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26.下列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必细察其纹理必先苦其心志B.以虫蚁为兽扶苏以数谏故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D.驱之别院盖追先帝之殊遇27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2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9.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A.明察秋毫B.物外之趣C.怡然称快30.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n(二)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③下人:迁就他人。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枉于法,则免于相免:避免。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尽:都。C.其弟子谏日……谏:规劝。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唯:正因为。3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文:3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34——38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乙文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故不为苟得也苟得: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是以:35.下列各组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所欲有甚于生者游于是乎始B.即与之化矣春冬之时C.久而不闻其臭妇拍而鸣之D.亦我所欲也亦与之化矣36翻译下列句子。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37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38.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甲文的观点乙文的观点共同的论证方法(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39——42)。《始得西山宴游记》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直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39两文都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所作。4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B.而不知日之入辍耕之垄上C.杂然而前陈苍然暮色D.以其境过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1翻译(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42、.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川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始得西山宴游记》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