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思考(一) 2页

  • 21.00 KB
  • 2022-08-26 发布

文言文教学思考(一)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对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的点滴思考(一)一、强化学生课前预习,初识课文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特别是文言文,学生在语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上应尽可能用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例如我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1注意字音。例如“轶丽”,“朝服衣冠”,“期年”,“间进”。2朗读课文,阅读课下注释,感知课文内容。3像讲故事一样朗读,读出故事味。4自由诵读。(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可以用“以读带译”的文章,可以当作历史小说阅读,笔法简洁,人物形象鲜明,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就能通过感受逐渐靠拢题旨。)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先要求学生借助课文的注解。查阅有关的工具书诵读课文,翻译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同时,要让学生在诵读翻译的过程中,把不懂处或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做好班级交流的准备,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刚开始采用以上方法教学时,学生并不配合,好多内容课堂上都完不成,我坚持利用早自习时间慢慢培养学习习惯,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学期之后,学生走上正轨后这个部分就可以在预习阶段完成。我一般在预习上\n要求学生做到三读、二查、一译疑。三读指:初读正音,读通顺;再读注解,明大意;三读欣赏玩味,品佳句。二查:一查资料,找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再查工具书,理解文言实词含义、虚词在文中的作用。一译指:学生分组讨论翻译后,再分段译在笔记本上;另一疑指:学生在串解过程中肯定有问题,发现问题放在课前质疑。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自主学好一篇课文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积极的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