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 72页

  • 883.06 KB
  • 2022-08-26 发布

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

  • 7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虚词复习专题\n高考文言文虚词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也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n虚词基础知识篇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n常用虚词用法归纳\n而连词用法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n连词用法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1、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n连词用法7)表修饰例释: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8)表示目的关系。例释: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怒:形容词,相当于努字,译为奋力\n代词用法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特殊用法通“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n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2、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n练习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②余知而无罪也③提刀而立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D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分析: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连词,表修饰②余知而无罪也代词,你③提刀而立连词,表修饰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连词,表假设【答案:B】\n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释: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释: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③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释: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何\n文言常用虚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释: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n文言常用虚词(三)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释: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n【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释: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例释: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例释:《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例释:《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例释: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n文言常用虚词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何”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君何以知燕王?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B①豫州今欲何至?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①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D①徐公何能及君也?②吾欲之南海,何如?【答案:D】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怎么\n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例释: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乎\n可作词尾乎译为“……的样子”“……地”。例释: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乎:于)(乎:在)(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乎:对。)\n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练习【答案:A】\n乃(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逍遥游》。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n(一)用作副词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n(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n(四)固定用法【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n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人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练习【答案:C】◎副词,才,就◎副词,竟然,却◎动词,是◎代词,你的\n用作代词其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n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孰能讥之乎?《师说》用作副词\n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助词和固定用法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n文言常用虚词例题示例对下列句中的“其”字的用法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一项是()⑴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⑵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⑶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⑷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⑸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⑹其熟能讥之乎⑺其若是,孰能御之⑻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⑼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⑽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⑾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A.⑴⑶⑷⑽/⑵⑸⑹⑼/⑺⑻/⑾ B.⑴⑶⑷⑸⑽/⑵⑹⑼/⑺⑻⑾ C.⑴⑷⑸⑽/⑵⑹⑺⑻⑼/⑶⑾ D.⑴⑷⑸⑽/⑵⑹⑼/⑶⑾/⑺⑻【答案:D】⑴⑷⑸⑽-----代词⑵⑹⑼-----语气词⑶⑾---------助词⑺⑻---------连词\n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注意:“且……且……”也是表并列,如“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中的“且搏且却”即此意。5.表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例释: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且\n副词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彼且奚适也?(《逍遥游》)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n文言常用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n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②不出,火且尽。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吾攻赵,旦暮且下⑦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A.①④/②/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答案:B】①-------连词,并列②⑥-----副词,将要③--副词,将近④⑧——连词,表递进,并且⑤⑦---连词,表递进,尚且\n用作代词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若\n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4.表并列,译为“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n文言常用虚词【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n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像)②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无义)③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④吾翁既若翁(好比)⑤宋人有嫁其子者……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假如)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你)⑦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或者)A.①③④⑥B.②③⑤⑦C.①③⑥⑦D.③⑤⑥⑦-------------------①好像;-----------------②或;-------------------③假若;-④⑤⑥你(的);--------------------⑦或【答案:C】\n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逍遥游》)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所\n文言常用虚词【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n文言常用虚词【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n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所”字意义和用法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父去里所,复还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③吾属皆且为所虏④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⑤太祖为流矢所中⑥皆生毛,长一寸所⑦夜以火指鼓所⑧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A.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①⑥表数目;②⑦表处所;③⑤被动;④⑧所字结构;【答案:A】\n文言常用虚词(一)动词。(wéi)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③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为\n文言常用虚词(二)介词。1.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①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4.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③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n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的“为”字进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府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架亡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④匈奴不灭,何以家为⑤战而不克,为诸侯笑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⑦便于四方,不能专利,虽多,亦莫以为⑧今故告之,反怒为A.①③/②/④⑦/⑤/⑥/⑧ B.①③/②⑥/④⑦⑧/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⑧/⑤ D.①/②/③/⑤/④⑦⑧/⑥①替,介词②因为,介词③为了,介词④⑦⑧表疑问,副词⑤被,介词⑥在,介词【答案:D】\n文言常用虚词(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焉(二)代词。1.表他称,他、他们、它、它们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表疑问,哪里,什么,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n文言常用虚词(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焉(四)助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n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于是余有叹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③以伺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⑦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⑧寒署易节,始一反焉。A.①⑧/②③/④⑦/⑤⑥ B.①⑧/②④/⑤⑥/③⑦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1.8-助词,用于句末不译2.3-代词,他4.7-句中助词,形容词尾5.6-兼词,于之【答案:A】\n文言常用虚词(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①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n文言常用虚词【……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也欤】表疑问,相当“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n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用、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③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2.起提宾的作用。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译为: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译为和、跟,有时译为率领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以\n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作《师说》以贻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赤壁赋》)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n文言常用虚词(三)副词。通“已”,已经得鱼腹中术,固以怪之矣。【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n文言常用虚词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⑴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⑵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⑶得全首领以没⑷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⑸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⑺(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⑻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⑼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⑽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⑾敛赏财以送其行A.⑴与⑵相同,⑻与⑼相同B.⑶与⑷相同,⑽与⑾不同C.⑸与⑹不同,⑺与⑽相同D.⑴与⑾不同,⑹与⑺不同⑴⑵⑾来;⑶相当于“而”;⑷拿;⑸在;⑹⑻因,由于⑺率领;⑼因为;⑽与【答案:A】\n文言常用虚词(一)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①变法者因时而化。《吕氏春秋》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③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④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⑤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二)连词。1.顺接上文,译为:于是,就,便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因果,相当于“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因\n文言常用虚词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军解,因大破之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⑧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C.①与⑤相同,②与③相同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①⑤于是②③根据④经由,通过⑥⑧依靠,凭借⑦沿袭⑨因为⑩趁着【答案:A】\n(一)介词。(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译为:1.在,从,到①寄浮游于天地。(在)《赤壁赋》②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逍遥游》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4.向,对,对于。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5.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6.给。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于\n文言常用虚词(2)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赤壁之战》)③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3)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译为超过,比,也可译为胜过。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n文言常用虚词【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n文言常用虚词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于”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于是余有叹焉③逢蒙学射于羿④陛下千秋万岁后,传于梁王⑤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⑥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末为忠臣也⑦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⑧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⑨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A.①与⑤相同,③与⑧不同B.①与④不同,⑨与⑩相同C.⑥与⑦相同,④与⑩不同D.②与③不同,⑥与⑦不同①⑤被②⑥⑦对于③向④给⑧在⑨根据⑩引进对象【答案:C】\n与(一)介词。读yǔ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二)连词。表并列关系,读yǔ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三)助词,读yú。1、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表疑问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n(四)动词。读yǔ1.给予,授予。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n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②吾与汝毕力平险。③可得闻与?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⑤吾与点也。⑥子非三闾大夫与?⑦桓公知天下诸候多与己也。⑧朝过而夕改,君子与之。A.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B.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C.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D.①③/②/⑤⑦/⑥⑧1介词,替2连词,和3.6助词,表疑问4.7动词,亲附5.8动词,赞同【答案:B】\n则(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n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n文言常用虚词(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n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⑵唇亡则齿寒⑶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⑷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⑸非死,则徒尔⑹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⑺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⑻口耳之间则四寸耳⑼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⑽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⑾项羽则受璧,置之座上⑿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⒁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A.⑴与⑵相同,⑶与⑸不同B.⑹与⑺不同,⑵与⑼不同C.⑷与⒁相同,⑿与⒀不同D.⑻与⑽相同,⑾与⒁相同⑴⑸就是⑵⑼⑽那么⑶连词,就⑷⒁假若⑹⑺⑻⑾⑿就⒀却【答案:C】\n文言常用虚词(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n文言常用虚词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n文言常用虚词\n文言常用虚词(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n文言常用虚词(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②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n文言常用虚词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③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n文言常用虚词(三)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n选出“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⑵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⑶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⑷辍耕之垄上⑸哀秋冬之绪风⑹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⑺衷南夷之莫吾知分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⑼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⑽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绪绅间⑾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文言常用虚词A.⑴⑺/⑵⑶⑼⑾⑿/⑷⑹⑽/⑸⑻ B.⑴⑺⑿/⑵⑶⑼⑾/⑷⑹⑽/⑸⑻ C.⑴⑺/⑵⑶⑼⑽/⑷⑹/⑸⑻⑾⑿ D.⑴⑺⑿/⑵⑶⑼/⑷⑹⑽/⑸⑻⑾【答案:C】主谓间结构助词代词动词结构助词“的”

相关文档